發新話題

[轉貼] 這國轟轟烈烈廢除漢字 惡果漸現

這國轟轟烈烈廢除漢字 惡果漸現

來源: 今日頭條/日期: 2017-10-29
  1945 年光複後, 由于受美國國家地位和文化的影響,韓國知識界開始宣傳“ 表音文字優越論” 、“漢字落後論” 。甚至于輿論開始叫嚷, 韓國在整個文化和價值上要脫離東北亞漢字文化圈, 加入以美國爲主導的西方文化圈, 即所謂“ 脫亞人西論” 。自此開始, 漢字在這裏的命運才開始發生改變。

  在朝鮮半島南部, 最早掀起廢除漢字運動的是崔銥培和李克魯。
  當時, 文教部內有一個負責制定戰後文教政策的機構, 曰“ 朝鮮教育審議會” 。在該機構中, 各種主張廢除漢字的勢力, 遙相呼應, 共同決定了戰後半島南部文字政策的基調。1945 年12 月8 日, 根據“漢字廢止會”的建議,“朝鮮教育審議會” 決定: 在中小學課本中, 廢除漢字, 全部改用韓文, 但在必要時, 可以在韓文後的括弧內注上相應的漢字。
  隨後, 在1948 年8 月15日韓國建國後, 這個決定很快便得到了韓國法律的支持。1948 年10 月9 日, 在韓國“朝鮮語學會” 建議下, 韓國國會通過了其第6 號法律— “韓文專用法” , 規定: “大韓民國的公用文書要用韓文作成, 但在一定時期內, 在必要時, 可以並用漢字。
  1961 年樸正熙曾試圖自1962 年3 月起, 在韓國所有出版物中全面取消漢字。但該計劃遭到了以南廣佑爲代表的國語國文學會的一些學者的反對, 樸正熙只好暫時放棄。到1965 學年度, 韓國已完成了對所有國語教科書的改編, 漢字再次重新出現于各種國語教材中, 韓國的語文教育全面步人正常軌道。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1960 年末。
  1968 年10 月9 日是韓文誕生522 周年紀念日, 樸正熙在這天發表的總統致辭中宣布, 韓國將從1970 年1 月1日起全面實行“韓文專用” 。
  在“ 韓文專用”實施近三十年之後, 韓國人的漢字水平降到了何種程度?“韓國漢字能力檢定會”是韓國權威的漢字水平鑒定。和考試機構, 由韓國語文教育研究會會長南廣佑于中韓建交之初的1992 年9 月發起成立( 南先生兼任會長, 直至1997 年12 月6 日去世)。

  1997 年5 月該會組織進行了全國第九次漢字能力鑒定考試, 結果, 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平均成績僅爲29.5 分( 百分制, 使用的是四級試題, 出題範圍在1000 字之內), 這在韓國引起了震動, 全國各大媒體均對“ 四年制大學畢業生的漢字能力接近于文盲”一事表示震驚。
  所以, 南廣佑生前曾廣泛告誡韓國人: “走上社會, 如果不想當文盲, 就學漢字吧!
  這是否有點危言聳聽? 絕對不是。韓文中的漢字詞有數萬之多, 它們在韓文詞彙中所占的比重達到了70 %以上, 而且, 漢字詞基本都是文化用語; 而大學畢業生的漢字水平接近于文盲, 因此, 即使對韓國一無所知, 也能據此對韓國的總體文化水平有一個大致的結論。那麽, 不會漢字, 究竟會給韓國人帶來何種影響? 換言之, “ 韓文專用” 究竟給韓國帶來了什麽後果? 現在韓國人的語言生活究竟處于怎樣一種境地呢?
  明知大學國文系教授陳泰夏指出: “ 抛棄漢字使韓國社會出現了知識、哲學和思想的貧困, 今天的經濟危機, 就是韓國半世紀以來推行韓文專用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因爲, 正是韓文專用才使得韓國社會出現了大批的半文盲。對于漢字問題, 我們不能把它當作是語文教育方面的一個問題來考慮, 而應該認識到, 它是涉及到我們社會是否出現才智崩潰的大問題。”

  1997 年底韓國爆發金融危機, 其速度之快、程度之烈、規模之大均爲世界罕見。特別是, 韓國的“漢字派”領袖南廣佑先生在這個特殊而關鍵的時刻, 在自己生命的最後關頭, 在致前國務總理高建的公開信中指出: “ 國家現在陷人困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錯誤的國民教育。只用韓文的政策, 愚弄百姓, 坑害國民, 使極端個人主義蔓延, 使國民精神走上歧路。… …依這般的國民意識, 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接受的資金援助即使再多, 我們的前景也只能是十分暗淡。… … 希望通過恢複世宗時代之傳統國語, 使國家危機得以克服。” 這便將韓國經濟危機的原因同以“ 韓文專用” 爲特征的國民教育以及由它所培養出來的國民意識聯系了起來, 將漢字在韓國的命運同韓國的國家命運聯系了起來。(文|李立緒)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