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原創] 電腦遊戲攻略:單機遊戲 我拿什麼挽留你

電腦遊戲攻略:單機遊戲 我拿什麼挽留你

電腦遊戲攻略:單機遊戲 我拿什麼挽留你 前言
  近一段時間,最受關注的遊戲莫過於《俠盜列車手4》。這款幾乎顛覆了遊戲理念的遊戲,無論是銷量還是人氣都堪稱是“怪物級軟件”。因為該遊戲的PS3和Xbox360版比PC版早推出,所以現在隨便逛一下各大論壇,都能看到大量如火如荼的討論帖,不僅是遊戲內容,更有不少“機能論”者互相抨擊PS3版與Xbox360版的不足。而PC玩家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人家熱烈的討論,更有人重新玩起3代的資料片“罪惡都市”來解饞。
《孤島危機》的技術進步有目共睹,然而曲高和寡,太超前也是一種罪啊  這種“差別待遇”確實讓人PC玩家覺得心裏有些不平衡,回想這幾年PC單機遊戲的低迷,PC玩家似乎一直在吃著“殘羹剩飯”,從《鬼武者》到《刺客信條》,全平台的遊戲越來越多,移植遊戲越來越多,真正Windows獨占的遊戲則越來越少。想當初,多少人裝機只是為了玩“紅警”、“大菠蘿”,而如今能讓玩家升級換代自己電腦的遊戲又能有幾個?PC兩大標誌性遊戲類型——RTS和FPS早已失去往日的輝煌,《帝國時代Ⅲ》、《雷神之錘Ⅳ》、《英雄無敵Ⅴ》 的影響力與它們的前輩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玩家好不容易盼來了劃時代的《孤島危機》,可是近乎變態的配置要求又將很多人擋在了門外,於是很多人只能轉向低配置的網絡遊戲——這是對於國內的玩家來說,而對於國外的玩家來說,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買一台Xbox360,因為上面可以玩到大量的PC遊戲而且不會有升級的煩惱(當然三紅是他們內心最大的痛)。想當初PC平台每月發售的遊戲可以列一個很長的表格,而如今每個月可玩的遊戲已經降到了個位數,很多單機玩家已經找不到他們喜歡的遊戲。


《光環2》PC版的雞肋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  由此,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狀?未來的PC單機遊戲將會走向何方?
  盜版&下載——讓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遠離PC平台
  數日前,一條消息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北美第二大發行商EA正式宣布了新款體育遊戲《NFL美式橄欖球09》(Madden NFL 09),在發行平台上連NDS和PSP都有份,唯獨空缺了PC。有關媒體采訪了相關負責人Peter Moore,他承認NFL09不會推出PC版,並且表示將來還會進一步削減PC平台遊戲的規模,其中包括製作和發行。


即便是《刺客信條》這樣的大作,PC玩家也只有吃冷飯的份兒  也許有人會說,NFL是什麼玩意?出不出跟我有啥關係?確實,對於國內玩家來說很少接觸這項運動,但橄欖球在北美卻非常受歡迎,這款遊戲在北美的銷量和人氣都非常高,EA這麼說無疑透露出一個信息——PC平台對於EA來說已經沒什麼吸引力,受到盜版和下載的影響,製作遊戲已經毫無利潤可言,所以索性根本不考慮在PC上發售是最好的選擇。而令人擔心的是,這是否是一個信號,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開發商放棄PC平台?


《命令與征服3》——PC玩家也只有從它身上才能找到一絲優越感  這個擔心不無道理。盜版和下載是困擾單機開發商永遠的痛苦,盡管PC平台確實有著很多先天獨到的優勢,比如可以免交權利金,開發工具成本低廉,推廣渠道方便等,然而在上面做遊戲通常是虧本生意。幾年前,正是PC盜版最猖獗的時候,盜版甚至可以在正版發售前搶先上市,在盜版的荼毒下,大批軟件和遊戲開發商倒閉。而近幾年,市面上的盜版盤似乎有收斂之勢,卻不是因為盜版商從良,而是BT下載以更快、更好、更方便的優勢取代了盜版光盤。國外有很多網站和論壇,非常熱衷於將新出的PC遊戲製作成鏡像文件供全世界分享,玩家只要掛上BT,便可以將剛發售的遊戲收入硬盤之中,再下載一個破解、免盤補丁,非常的輕鬆和人性化。對於開發商來說,只能絞盡腦汁地將遊戲進行加密,所以當正版的《仙劍奇俠傳四》因為加密問題導致玩家無法遊戲時,很多人紛紛抱怨正版驗證為什麼會如此麻煩,其實開發商何嚐不想把這道繁瑣的手續去掉,但對於發行商來說這便等於是自殺行為。


《神鬼寓言2》有可能會變成Xbox360獨占,微軟對於Windows平台遊戲的誠意可見一斑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畢竟“玩家不是一個人”,面對全世界範圍的程序高手,再高明的加密技術被破解也只是時間問題。所以玩家及時一時間玩不到破解版,只要稍加耐心,過幾天一定會有補丁放出來,於是可憐的開發商便又成就了一次“公益事業”。
  不要以為盜版現在只是中國的“專利”,實際上幾乎所有的遊戲鏡像文件來源於國外。就今年4月,北美第三大發行商THQ公司高級主管Michael Fitch公開發表演說,抨擊美國遊戲盜版現象。他稱美國的PC遊戲盜版率高達80%,而歐洲達到了90%,亞洲早已超出了統計的上限。最新統計數據表明,《生化震蕩》(Bioshock)家用機版與PC版的銷售比例高達5∶1,而《使命召喚4》竟然達到了10∶1,他很難想象這是玩家用戶數的比例,很顯然是PC的盜版嚴重影響了遊戲的銷售,這僅說明了只有這麼多用戶願意花錢購買正版。如此駭人聽聞的數據對於遊戲開發商、特別是PC遊戲開發商來說不容忽視,尤其對於那些沒有大筆廣告預算的獨立遊戲開發商來說,盜版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


《英雄無敵V》叫好不叫座,係列輝煌已不再  從以上的事例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其實單純從玩家的角度來說,PC單機遊戲的用戶群體並沒有減少,只不過願意購買正版的人是越來越少,他們在貪圖小利的同時,無疑是在殺雞取卵。而遊戲開發商則顯得有些尷尬,面對這樣一個擁有龐大用戶群體的平台,卻根本無法賺錢,也許用“又愛又恨”這四個字可以表達他們的情感。
  遙感、高清、聯機——PC遊戲的優勢在逐漸失去
  那麼說,PC單機遊戲的現狀,都是由於盜版所造成的嗎?當然不是。
  前文我們說過,PC上的傳統遊戲正在衰落,究其根源,還是業界的格局和玩家的口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令PC遊戲的優勢不複存在。


《戰爭機器》雖然來的遲,卻加入了一些原創內容  如今所有的家用機都可以配備鼠標鍵盤自不必說,全新的操作方式更是向傳統發起了挑戰。比如Wii,其獨特的方位感應可以很好的模擬鼠標,玩起FPS可以產生獨特的樂趣。PC的另一個優勢是高分辨率,如《博德之門2》和《英雄無敵3》這樣的需要畫面信息量極大的遊戲,以普通電視的分辨率很難做到,而如今PS3和Xbox360都可以輸出1080P的高清畫面,並且很多顯示器都提供了HDMI接口,這就意味著家用機已經不是電視的專用物品,它已經在和電腦主機一起搶占PC用戶的顯示器。以往利用硬盤存儲資料也是PC的一大優勢,而PS3和Xbox360也能夠配置大容量硬盤,玩家一樣可以通過Wifi方便地進行遊戲下載和更新,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有網絡遊戲移植到家用機上,那時PC遊戲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Wii的新穎操作已經向傳統的PC操作方式發起了挑戰如果Xbox360沒有三紅,相信會賣得更好
GTA4,何時才能來到PC玩家面前?  “Games for Windows”——跨平台戰略真的有效?
  實際上,自從微軟推出了Xbox之後,家用機和PC之間的界限就不再那麼清晰,到了Xbox360時代,微軟更是提出了“Games for Windows”這樣一個概念,微軟試圖借助Windows平台的影響力拉動Xbox360主機和軟件的銷量,並且要打破平台的界限,讓用戶無論使用任何一個平台都能享受在線交流的樂趣,這聽上去是個不錯的事情,然而實際做起來卻不那麼順利了。


“Games for windows”昔日堅定支持PC遊戲的廠商也開始定製跨平台戰略  首先,“Games for Windows”促使了越來越多的多平台遊戲的誕生。這也屬於微軟的本意,其就是想拉到更多的開發商來製作Xbox360的遊戲,在如今PC單機遊戲市場已不賺錢的情況下,很多開發商自然願意轉向Xbox360,畢竟只要做出Xbox360版就等於做出了一個Windows版,事半而功倍,這種好處誰不想要呢。但這個計劃的成功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用戶群必須是不斷增加。而目前的實際情況是,Windows平台的玩家正逐漸流向Xbox360甚至PS3。也就是說,微軟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自己搶了自己的用戶群不說,還給對手送去不少用戶。


NFL09——第一個遠離PC平台的遊戲  那麼微軟的問題在哪裏呢,關鍵是沒有做到一視同仁。
  第一個體現在發行時間上。目前很多全平台的遊戲,在PC版的發售時間上延後很多。就連微軟自己的大作《光暈2》,也拖了半年多才姍姍來遲,移植到PC上,然而不僅配置要求高,畫面效果也不甚理想,玩家有什麼理由放棄Xbox360版而去購買PC版呢?其他公司就更不必說了,基本上都是先發售家用機版本,再發售PC版。PC玩家總是吃冷飯,久而久之自然轉向Xbox360,從表面上看Xbox360的用戶數量確實增加了,但這是以犧牲Windows平台作為代價,這樣就能夠說“Games for Windows”是成功的嗎?顯然不能。只有讓PC玩家真正在第一時間享受到大作,如《俠盜列車手4》,這樣才能保證玩家不會流失。



PS3盡管面臨不利,但近乎無可挑剔的硬件設計使它能偶面臨各種挑戰更兼容、更安全、更簡單——這會是一句空喊的口號嗎?  另外一個是體現在配置上,由於“Games for Windows”只支持VISTA,這樣一來微軟等於放棄了用戶數量極為龐大的XP平台,這其中固然有很多技術原因,但我們看到很多DX10遊戲在XP平台製作的DX9版本表現的效果並沒有差很多, 由此可以看出微軟仍是打算力推VISTA操作係統以保證遊戲的整體質量,但是VISTA對於XP提升並沒有像XP對於98/ ME那樣巨大,很多人因為VISTA的笨重、繁瑣而不願意使用它,這就造成了“Games for Windows”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盡管“Live for Windows”確實提供了與“Xbox live”良好的交互環境,但內容的匱乏與過高的門檻仍是製約這個計劃的主要原因。比較起來,同樣是資源整合,索尼的DVD之於PS2,Walkman之於手機,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微軟不妨放下架子,向對手多多學習,少搞些惡意收購,踏踏實實把Windows平台的遊戲做好,別讓“Games for Windows”成為一個美好的烏托邦。



文章來源: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