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養兒育女][轉錄]娃娃上小一 幾招搞定爸媽免驚

[養兒育女][轉錄]娃娃上小一 幾招搞定爸媽免驚

娃娃上小一 幾招搞定爸媽免驚
2006/07/29  
【孫苾卉/苗栗大千醫院臨床心理師】

例子一:蘋蘋(化名)內向害羞,雖然她一直很喜歡跳舞,但為了要讀和姊姊相同的學校,寧可放棄有舞蹈班的小學。上小學第一天,死命握著媽媽的手,深怕一不小心放開了,就會發生可怕的事。


例子二:哲哲(化名)的姊姊已經小三,期待多時終於弟弟要入學了,姊姊興奮地告訴哲哲,一定會好好照顧他。沒想到哲哲竟然說,希望讀一個沒有姊姊在的學校,不希望有姊姊在旁保護。


很快又到小一新生入學的日子了,入學對不同個性的小朋友,造成的壓力不同,反應的差別也會很大。如果小朋友對入學的緊張或害怕多過於高興期待,希望下面的一些小步驟會有所幫助。


1.家人的態度:孩子情緒會跟著大人變動,價值觀也跟著大人價值觀成型,如媽媽對狗有神經質的恐懼感,通常孩子也會害怕狗。家人對入學的反應和態度,很容易進入小孩的意識中,媽媽很興奮、小孩也感覺新奇,媽媽很焦慮、小孩也會跟著緊張。所以,和孩子談論入學,儘量用輕鬆、中性的態度及口吻。


2.環境的認識:小學若在入學通知稍微介紹學校,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記得自己入小學時超害羞,不想離開幼稚園,直到媽媽說,新學校有一座橋,還有彩色的大石頭,結果在開學前竟然興奮到不行,一心想看彩色大石頭,忘了要緊張。家長最好親自帶小朋友去學校環境,在家人陪同下,建立安全感,至少瞭解離家有多遠、方向在哪裡。


3.設施的使用:有個真實的悲劇,一位輕微弱智的小朋友,小一時不知如何使用蹲式馬桶,連續一學期不敢上廁所,引發腎臟病,切除單側腎臟。小學的廁所、飲水機、公用電話、遊戲設備等,對小一新生來講,可能都是陌生物品,儘量在學前教會孩子使用,最好教導他遇到問題時該找誰幫忙、怎麼開口。


4.參觀上課情形:藉由參訪,讓孩子走入教室,與學長姊互動,體驗上課心情。


5.進行小學環境與作息的模擬銜接:時機在幼稚園大班期末,現在很多幼稚園已有這類活動,透過畢業前一個月,安排小一學習環境與團體教學方式的模擬,讓孩子逐漸熟悉小學情境與作息改變。例如將課程時間模擬成國小40分鐘一節的鐘聲、將課桌椅改成國小教室的方式排列。


6.一起準備開學用品:入學前,可與孩子共同準備上學用的文具、書包等,也可以和小朋友聊一聊他的心情,聽聽他們的心聲。


7.開學前作息也要調整:小學有升旗、朝會,不太能像幼稚園時遲到一點沒關係,而且上午也沒有點心可以吃,很多小朋友不習慣。所以,應讓小朋友漸漸習慣早起,吃飽早餐再上學。


8.注意力的培養:小學一堂課是40分鐘,訓練目標以此為準,家長可以開始讓小朋友擁有自己的手錶,學習看懂時間,知道大約還要多久下課,可以幫助小朋友坐得住。


9.學科的準備:幾乎所有的幼稚園早就教會大班小朋友ㄅㄆㄇㄈ了,所以小朋友沒有上幼稚園,最好在入學前先教一下基本的注音符號,以免一入學發現「大家都會,只有我不會」,挫折感很大。


但家長不需要將功課進度超前教給小朋友,一方面是小學內容有很多更新,一方面是小朋友課程都會了,上課就會感覺無聊、無趣,可能不會用心聽講。


針對自家小孩特殊情形,如容易肚子餓的小朋友,可以準備一些小點心;很沒安全感的小朋友,在書包上多別一個布娃娃熊;會亂丟東西的小朋友,每樣東西貼上名條;常忘東忘西的小朋友,幫他做好上學物品清單,每天睡前做清單檢查……。總之,入學前多花點心思,將比入學後手忙腳亂來得好。


【2006/07/29 聯合報】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