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面對股災 投資人該怎麼辦?專家:什麼都不要做!

面對股災 投資人該怎麼辦?專家:什麼都不要做!


股市投資風險甚巨 有時候連經理人都不知如何是好 (圖:AFP)


除了 2015 年中全球股市開始巨幅震盪以外, 2016 年開年以來美股、歐股、亞股修正幅度也都讓投資人跌破眼鏡。
許多投資人不禁要問:該怎麼辦才好!?
根據 AMG 基金上週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縱使認為未來 12 個月內,全球股市還會出現大幅震盪,然而,超過 90% 的共同基金投資人,對於 2016 年的投資展望,都預計要保持或是增加投資部位。
自從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投資專家都建議投資人要長期投資,不要短期極促地交易。此外,從數據也可以看出, 2008 年以來,許多投資人都積極投資指數型基金。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 2016 年的全球股市可能會比過往更加活潑,因此如果投資策略正確的投資人,可能也可以讓短期交易績效勝過長期投資。
縱使如此,專家認為當投資人在沒有任何財經專業人士輔助之下,投資行為卻變得較為積極,變得傾向短期投資時,投資績效可能就會因此而下滑。如果說 2016 年 1 月初的股市震盪已經讓投資人擔心資產減損,那麼投資人就應該要意識到,長期投資所帶來的投資績效,或許還是比短期套利來得更加穩當。
比較活躍的短期投資,通常都需要聽取基金經理人的洞察報告、投資建議、投資技巧,投資績效才會比較亮眼。比較消極的投資人通常都會選擇指數型基金,而這類的投資人也都放棄「打敗大盤」的想法,只想著「抗通膨」而已。
但投資指數型基金的問題在於,當大盤跌得又兇又快的時候,這些基金也會跟著跌。基金經理人通常都會採取一些避險的投資部位,讓基金淨值在多頭牛市的時候,跟著一起漲,在空頭熊市的時候,緩衝資產減損的數量。
從歷史數據看來,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股市都處於多頭,也因此活躍短期投資的基金經理人,都會積極進出,想要獲得超額報酬。然而,更多時候基金績效也因此落後大盤。這才使得消極的指數型基金投資日益盛行。
在此同時,看重指數的投資人不僅投資指數型基金,同樣地也會從事短期投資套利。這些投資人會聽取經理人、金融投資顧問、以及自身的直覺,投資大型高成長性的個股。當牛市衝天的時候,部份投資人的績效都不錯,但是更多投資人都沒有及時停利,等到熊市橫行的時候,往往已經套牢在高點而不忍賣出了。




(資料來源:鉅亨新聞網)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