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南海沖突升級 中美必有一戰?

南海沖突升級 中美必有一戰?

來源: 南華早報/日期: 2015-05-25


  

  







美國國務卿克裏本月中和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會面。圖片來源:AP

  中美要在南中國海開戰了。你信嗎?理智的中美政、媒和民間人士都不會相信。但是輿論場和觀察家們卻樂于制造此類爆炸性吸引眼球的新聞。



  英國《泰晤士報》22日認爲,“美國與中國因島嶼問題而引發的戰爭風險在增加”。該國《金融時報》稱,中美關系已屆臨界點?(雖是問號,但對中美關系頗感悲觀。)俄羅斯《觀點報》直言,中美兩個大國到了武裝沖突的邊緣。但發生軍事沖突對雙方來說都將引發災難性後果。韓國MBC電視台稱,中美兩國在南海問題上展開針尖對麥芒的拉鋸戰,甚至有可能走向軍事沖突局面。

  都是南海“惹得禍”。近日,美國P-8A偵察機抵近中國南海島礁偵查,遭遇中國8次警告。此事經隨機偵查的美國CNN報道後,引發中美政府和輿論間的互嗆。美國防長卡特此前甚至表態要派艦艇與偵查飛機進入中國島礁周圍12海裏以內。中國外交部則認爲,美軍機抵近偵查不負責任和十分危險的,有損地區和平穩定。

  起碼從目前看來,短期內中美兩國圍繞南海還會進行短兵交接的博弈,但這並並非中美必有一戰的前兆。熟悉中美關系的人都曉得,中美軍機和艦艇在南海區域近距離對峙,由來已久。當年亦曾發生軍機相撞,導致中國飛行軍落海和美國偵察機迫降中國的大事件。一番波折之後,中美兩國妥善處理了這一沖突。

  當然,現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對于崛起的新強國,守成超級大國美國對中國有前所未有的不安感。如果說當年中美軍機相撞屬于偶然事件,現在的中美南海對峙則是常態化戰略性的。首先,奧巴馬對華遏制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已經成型,壓縮中國海洋戰略進取成爲美國全球戰略的重點。其次,美日新同盟關系以及TPP戰略則是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兩大手段,對華從地緣到經貿圍堵的目的明確。其三,中國南海島礁建設與相關鄰國的主權爭議在激化,這給予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持強硬態度的由頭。其四,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正在改變全球經濟秩序,這讓美國和日本充滿危機感和挫折感。美國南海戰略強硬起來,也是美國亞投行失敗情緒的反彈。最後,又臨選舉季,美國朝野將中國視爲靶標進行言行恫嚇,也是美國政治常態。

  一個有趣的邏輯是,在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發生時,國際輿論也在喧囂美俄將陷入新“冷戰”。甚至,悲觀的歐洲人士認爲,歐洲將重蹈兩次世界大戰的覆轍。可觀察家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即便是美蘇爭霸的“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也沒有發生真正的大規模沖突。美國面對莽撞的俄羅斯,也只是加碼經濟制裁而已。中國不是俄羅斯,沒有戰鬥民族的不顧一切,美國深知中國的政治文化特質。更要者,中美之間的密切經貿聯系,也決定了美國不可能和中國發生異常兩敗俱傷的零和博弈。

  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說白了是在從東海到南海的西太平地區,盡可能構築一條阻滯中國海洋戰略的壁壘,而且是讓亞洲國家沖在前面。因而,美國言之鑿鑿的南海航運安全,看似美國在此區域利益關切最大,其實是做給中國和亞洲小夥伴看的,即威懾中國並爲日本和菲律賓等盟國打氣。

  因而,相較于中國對南海戰略的關切,美國要小許多。因爲中國要成長爲真正的海陸大國,走出西太平洋是必然路徑,而走向深藍就要突破南海屏障。打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利益通道,是中國核心利益所在,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威脅美國在南海的航運安全。中國和美國可以在西太以及整個太平洋各安其分,甚至攜手合作。就此而言,中美南海沖突的根源不在于中國威脅美國的南海航行安全,而是美國要將南海甚至整個太平洋視爲自己的勢力範圍,將中國看成是局促于大陸的大國國家,漠視中國海洋利益的訴求。

  中國國家主席向美國領導人多次傳達中美共融(榮)于太平洋(浩瀚太平洋容得下中美兩國)的立場,但美國作爲傳統大國的氣量看來還是太狹小了。新舊大國博弈,不是勇者勝,而是和爲貴。美國著名學者金萊爾在其新書《相向而行——如何緩和美中之間日漸顯現的競爭關系》發布會說得很好,美中“各讓一半,折中妥協”,以“合作共事螺旋”來替代目前的“矛盾升級螺旋”,緩解兩國之間的競爭關系。

  作者爲察哈爾學會研究員,本文觀點不代表署名機構立場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