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殲20類圖22轟炸機 被贊中國航空巅峰

殲20類圖22轟炸機 被贊中國航空巅峰

來源: 網易/日期: 2014-11-02


  美國《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11月3日一期(提前出版)發表題爲《殲-20隱形戰機的設計特點是兼顧速度和敏捷度》的文章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的殲-20隱形戰機可謂是中國航空工業的巅峰之作。
  該機型的首架驗證機在2010年年底突然亮相,2012年5月,又有一架類似飛機公開亮相。但這款戰機的存在及發展情況此後一直披著神秘面紗。然而過去幾個月,有兩架大不相同的殲-20戰機進行了首飛,其編號爲2011和2012。
  新式殲-20戰機的出現與編號爲2001的首架殲-20只相隔三年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其中部分改動可能反映出通過飛行測試總結的經驗教訓。還有一些改動則是朝量産或小批量生産的目標邁出的一步。截至目前,幾乎沒有迹象表明這款殲-20戰機何時將入役。五角大樓在最近向國會遞交的年度報告中說,該戰機在2018年前不太可能具備作戰能力。
  但這款新戰機的出現有助于證實,該戰機的設計截至目前是健全的。據報道,所有4架驗證機目前都部署在西安閻良空軍基地。該基地是中國空軍的主要測試場。當前的問題是,殲-20將在未來的空軍中扮演什麽角色?該戰機不僅是中國首款隱形戰機,也是該國體積最大的國産戰術飛機。
  對殲-20進行仔細研究的結果表明,西方或俄羅斯都沒有完全意義上的類似戰機。目前可根據公開的衛星圖像對該戰機的尺寸進行准確估測,但側重整機分析的過程中有時會錯誤評估該戰機的某些特性。有關該戰機的航電設備和制造材料的具體情況目前仍不確定。
  殲-20的機翼和操縱面布局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産的F-22戰機迥然不同。但兩款戰機的機身布局很相似,兩個主彈艙都位于飛機腹部下方,側彈艙都配有導軌發射空對空導彈,均位于進氣口外側下方。兩款戰機的主起落架都裝在機身內、主彈艙的後方,兩款戰機使用的都是窄間距雙發動機。但兩款戰機有個重大區別,即從機頭到發動機排氣管的長度,殲-20戰機比F-22戰機長9.5英尺(即長出17%)。因此我們有理由估計,殲-20的內部燃料負載量要比F-22戰機高出40%。此外,較長的機身還會提高長細比,對減少跨音速阻力有好處。
  盡管機身較大,但殲-20的空重可能與F-22戰機很接近,其主要原因在于,殲-20戰機的發動機動力較差,與F-22戰機的F119發動機不同,殲-20戰機的發動機沒有大重量的二維推力矢量噴管。據信,殲-20驗證機當前裝配的是俄羅斯聯合引擎公司生産的AL-31F發動機。這兩款設計在推力方面存在很大區別:F-22戰機的中間推力幾乎可達到殲-20戰機的加力推力,雖然聯合引擎公司生産的較新款發動機AL-31/117S/117可能縮小後續款殲-20在這方面的差距。
  與F-22相比,殲-20的常規環形噴口和機尾外形較不利于隱形,俄羅斯的T-50戰機也是如此。但這一設計決定很可能是有意爲之。雖然一些分析人士表示,飛機鴨式布局難以實現良好的隱身性能,但一名曾參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聯合攻擊戰鬥機早期研發工作的工程師表示,F-35最終采用的布局並不比三角翼鴨式設計更具隱身能力。
  殲-20的武器布置與F-22很像,不同之處是腹部彈艙較短、較窄。殲-20戰機顯然只能裝載4件與SD-10空對空導彈大小相當的武器。但該戰機看上去足以裝載體積較大的折疊翼導彈。據報道,中國正在談判購買俄羅斯的Kh-58UShKE導彈,這是一款時速達4馬赫的反雷達導彈。
  因此說,殲-20戰機的設計特點是一款空中格鬥戰機,其強調的是前向隱形能力、有效的高速空氣動力學特性和航程,就自衛而言其內部荷載夠用而敏捷度綽綽有余。鑒于殲-20戰機當前使用的發動機並不先進,該戰機擁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但該戰機的缺點是體積大、造價昂貴。
  鑒于中國在該地區的地理特點以及該國軍事和地緣政治目標的側重點是中國周邊海域及島嶼這一事實,殲-20非常符合其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
  從廣義上講,殲-20戰機最終可能與蘇聯時期的圖-22M2/3“逆火”式轟炸機十分相似——即集各種低風險技術于一身、效率高、實用性強,可爲用戶提供各種選擇,而給敵人制造麻煩。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