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習近平“痛徹肺腑” 臥薪嘗膽

習近平“痛徹肺腑” 臥薪嘗膽

【多維】 -   2014-06-30   
  120年前,7月份的中日甲午慘烈海戰不僅葬送了北洋水師,也徹底終結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迷夢,更成爲此後國人始終不堪回首的屈辱和深痛。120年後的6月底至8月初,中國應邀參加美國主導的最大規模的多國海上聯合軍演——“2014-環太平洋軍演”,強烈地刺激著日本的敏感神經。
  “我經常看中國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後挨打的悲慘場景就痛徹肺腑!”日前,習近平的這番滲透著切膚之痛的發言出現在其新出版的官方著作中。官方媒體在介紹這部書時透露習近平迎戰第三次軍事變革的用意,立意于“從嚴、實戰、轉型”,隨即被外界嗅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變局迫近的氣息。
  實際上,從習近平即位當年,軍隊風紀成爲其至關重要的動作對象,而經曆前番一系列動作的鋪墊,可以判斷中共正在有計劃地造勢,而深度的軍事編制和力量整合可能已然在規劃推進。有來自軍方的消息透露,包括習近平等高層已達成初步共識,此番軍隊變革絕非簡單承襲大裁軍前例或調整兵種力量對比,而是立意突破藩籬,整合編制和聯合作戰指揮等以提高現代信息化條件下的戰鬥力。
  甲午海戰慘烈的刺激
  人民網海外版文章爲論證當下解放軍之變革勢在必行之時曾表示,從空間看,中國外有東海南海挑戰,內有反腐呼聲。而從時間看,則2014年之于中國,是甲午戰敗120周年,同樣爲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這爲軍隊改革提供了“同仇敵忾”的時代背景。習近平指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面臨一個難得的機會窗口,一定要把握好”。那次慘烈海戰實際上已成爲中國的深痛。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美參加演習
  其實,早在今年4月份,《解放軍報》等官方媒體便進行了一場有關甲午海戰之敗原因的激烈爭鳴,比如當時的《甲午的殇思——寫在甲午戰爭兩個甲子之年》等。這些文章警告解放軍汲取當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的教訓和恥辱,如果任由軍隊腐敗蔓延,中國必將重蹈覆轍。《南華早報》還在評論中說,這些對19世紀晚期日本的顯著軍事轉變進行了異乎尋常的客觀評價,認爲擴張和現代化(通稱明治維新)時期日本軍隊更強的紀律和責任感,令其能摧毀清朝的北洋艦隊。
  但無論是何原因,畢竟中國承受了一百又二十年的屈辱。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吳並吞越,越王勾踐以堅韌之心、選賢任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三千越甲終吞吳”,趕上忝列春秋五霸的末班車。而甲午海戰敗績,中國遭此橫變,一戰驚醒夢中人,“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台灣、償二百兆始”。此後,中國大半國土遭日本鐵蹄蹂躏,數十年生靈塗炭,令數代國人深以爲痛。如今,中日爭端不斷,日本安倍政權並借助美國重返亞太之機,力圖突破和平憲法重振日本大國地位,在釣魚島乃至南海問題上互相勾連力量圍堵中國。6月15日共同社的報道稱,爲久拖不決的綁架問題,安倍晉三或可能訪問朝鮮,但可供人們遐想的空間很大。最近,菲律賓外交官透露日本將向其提供10艘巡邏艇以強化領海保衛力量;而越南在5月份與中國圍繞“981”平台對峙期間也曾蒙日本的類似承諾。
  早前即有觀察人士評判,通過其上位時以民族複興等內容充實其“中國夢”的政治抱負看,善于將自己置身于中國170年的近現代時間尺度的習近平是一個民族主義色彩濃厚的領導人,並且行伍出身的他也深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驕兵必敗、忘戰必危,故“強軍夢”同樣爲其政治抱負的核心內容。盡管,甲午海戰120年後中日軍力對比有所變動,中日矛盾沖突,乃至于域內其他國家的糾葛尚無付諸于兵戈相見的迹象,但近代史的慘烈所激發出的危機感與恥辱感,強化了習近平決意振作軍隊、扭轉時下積弊的決心。
  信息化聯合作戰爲核心 高層共識已成型
  6月23日《解放軍報》曾透露,日前沈陽軍區某部在上級機關指導下,對2名財務幹部進行了輪換,以落實上級關于敏感崗位輪換有關規定。這一細節的披露受到了極爲密切的關注,這顯然是承襲習近平大刀闊斧整饬軍紀的動作。習近平上位之初便重用親信、總後勤部部長趙克石成立專門機構清查基建項目和房地産資源。同時,習嚴辦谷俊山等腐敗蠹蟲,據悉更有前軍委副主席徐才厚也難逃一劫,一時間朝野震動,前後20余名軍隊高級將領公開表態爲習近平站隊。
  而鐵腕反腐是與整頓軍隊豪奢風紀渙散同步推行。當下,伊拉克政府軍在反政府武裝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的淩厲攻勢下勢如破竹,政府軍丟盔棄甲、放棄戰鬥。《今日美國》刊文引述一名曾經參與兩伊戰爭的伊拉克政府軍老兵瓦塔克·哈希米(Watheq Al-Hashimi)警告說,政府軍缺乏共同的身份認同,形同一散沙,導致政府軍的潰敗。而在中共官方認知中,蘇聯解體當時“竟無一男兒”站出來挽救,便在于軍隊“非黨化”導致思想渙散。故習近平曆次巡視軍隊必以強調政治紀律和軍隊忠誠度爲要務,明確其意識到“爲何而戰”“爲誰而戰”,下令廢除軍隊特權、整頓軍隊風紀。而今看來,這些動作俨然成爲當下力推“12字強軍目標”、聚焦戰鬥力的前奏和鋪墊。
  實際上,去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單列內容已經凸顯將軍隊變革的動作方向,當時爲外界熱議的包括效法鄧江胡時期進行大規模的裁軍,調整海陸空以及二炮部隊等兵種人員配比以及聯合作戰指揮權調整,對軍費進行嚴苛和有效的利用控制、拓寬並強化民間資本轉化爲國防力量的空間等。今年3月15日,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19日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後勤政策制度和保障力量改革專項小組召開首次會議,被認爲是中國國防和軍隊改革正式步入實施階段。
  新近上市的《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一書,首次公布了習近平的一些內部講話,其中就包括“一次重要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7日,在紀念毛澤東120周年誕辰後一天,習近平主持了“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名字雖然至今未對外公布,但講話不少內容顯然事關國防與軍隊改革,事關打仗。“我們必須到中流擊水。軍事上的落後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他並指,軍隊存在“領導管理體制不夠科學、聯合作戰指揮體制不夠健全、力量結構不夠合理、政策制度改革相對滯後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根據最新一期大陸時政期刊《南風窗》引述軍內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剛成立幾個改革小組,正在研究具體的方案。從最高領導層的決心,當前國防和軍隊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在一些重大改革問題已經具有的共識,“新一輪改革涵蓋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體制、軍官人力資源政策制度、優化軍隊規模結構、提高軍事經濟效益、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幾乎所有領域,核心指向則是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
  由上述種種消息判斷,大軍區編制調整以及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指揮控制無疑處于最核心地位。俄軍從1993年開始將原來的8個大軍區調整爲4個大軍區分別對應四個主要戰略方向,並賦予聯合戰役戰略司令部職能;減少了指揮層次取消了師團編制,陸軍變成軍區—集團軍一旅三級;航空兵變成軍區—防空司令部—基地三級;將軍隊員額遞減至100萬;組建了空天防禦兵;精減了院校由原來的65所整編爲10所綜合性院校。美軍根據其全球部署的需求也重新調整了戰區司令部和職能司令部,戰區司令部調整爲6個,職能司令部調整爲3個。此外,在戰區司令部下設4個軍種司令部和一個特戰司令部,便于充分實現聯合作戰,並組建了網絡司令部負責信息戰和網絡攻防作戰。據估計,這些都將成爲解放軍此輪變革的重要參考甚藍本。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