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靈佑普濟真君張渤

靈佑普濟真君張渤

南京方山大廟是南京方山風景區的一處古跡,始建於南宋,供奉的是安徽廣德的神靈張渤。
  有關張渤的事蹟最早見於道教神仙傳記中的記載。據道書《歷代神仙通鑒》中載:張渤為遠古大禹時期荊蠻地區部落的酋長、統帥。他帶領百姓在江南一帶,疏通江河,征服洪水,化害為利,發展農耕,為這一地區的農業生產、社會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類似事蹟在《萬曆紹興志》等多部典籍中也有記述。
  據《廣德州志》載:張渤是武陵龍陽人,生於西漢神爵三年(西元前59)。身長七尺,英氣勃發,先後與柳氏李氏為婚,生五子、一女、八孫。張渤精通道業,統領陰間兵馬協助鑿通河道。他要從浙江長興開挖一條運河,貫通安徽廣德,經東亭,通“無量溪”到桐汭河,經郎川,溝通南漪湖,直達長江。張渤因驅使陰兵開河,不讓夫人到前沿工地,事先與李氏密議,送飯時以鼓響三聲為約,必至。厥後,因遺食於鼓,鳥啄鼓響,王至鼓壇,乃知鳥為所誤。逡巡,夫人至,鳴其鼓,王以為前所誤而不至,夫人遂至興工之所,見王為大豬,驅役陰兵,開鑿河瀆。王見夫人,變形未及,從此恥之,遂不與夫人相見。聖瀆之功遂息。張渤從此隱居廣德橫山之巔,潛心修煉,夫人李氏亦至縣東二裏而化。聖瀆之水雖涸為民田,廣德的老百姓還是感激張渤治水之功,於是就在橫山建造了祠山廟,塑像供奉。
  據《歷代神仙通鑒》卷十四載:唐天寶七年,京城長安一帶和全國廣大地區,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大旱,唐玄宗李隆基立壇祭雨而應,玄宗驚服神威,特敕封張渤為“水部員外郎”。鑒於張渤開拓江南,終生治理水患,發展農耕,經綸濟世,功蓋天下,似山高水長,建殿造廟供奉褒揚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就敕封橫山為祠山,世代祭祀。自此祠山就成了張渤的代名詞,後來百姓們又在祠山後面加上了大帝的尊稱。其後由於歷代皇帝的加冕,對張渤的封號越來越高。自唐至清先後就有18位帝王對張渤進行了封禪,五代十國後晉南漢皇帝劉晨又冊封張渤為廣德王。由於歷代帝王的加封,最後竟赫然封張渤為“正佑聖烈昭德昌福崇仁輔順靈佑普濟真君”。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的記載不難看出,張渤既是一位道教神譜中的神仙,又是民間所祭祀的一位治水英雄。就這一點而言,其類似於媽祖在道教與民間信仰中的關係。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