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道教名勝衡山

道教名勝衡山

衡山自古就是道教聖地。道家最早進入南嶽的傳為東漢末期張道陵,他自天目山游南嶽,謁青玉壇、光天壇,禮祝融祠。其後則為皮元曜與王谷神。號稱" 南嶽四絕 "之一的水簾洞 ,即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三洞天。而道教七十二 福地中的青玉壇福地、光天壇福地、洞靈源福地,都在衡山上。從東漢至明清 ,在衡山築觀建院、鑿洞辟崖,進行隱居修煉、傳道授業的名羽高道,可謂甚眾。有漢代的茅山派祖師茅盈、晉代上清派創始人魏華存、唐時一代高道司馬承禎、宋代的高道陳興明、施存沖、徐靈期、尹道全等,元朝的南嶽道士劉用光更是被皇帝封為「 沖靜先生 」,並禦書「行業清高、精誠感格 」八字以贈之。     佛道文化進入南嶽卻比道家約遲兩百多年,最早到達南嶽的是梁天監年間惠海、希遁,隨後慧思則于陳光大二年年來南嶽。慧思傳弟子智覬,以後傳至章安灌頂,法華天宮,荊溪湛然,形成法華宗。南嶽慧思,被尊為天臺三祖,智覬為四祖。此宗學說,遠傳日本,流布甚廣。南禪六祖惠能,則于廣東曹溪傳法,衍為來南嶽來的佛家最重要的宗派。惠能傳法兩支:一稱南嶽;一稱青原。山中寺廟多與南宗有關。號稱「天下法源」的南台寺是禪宗七祖弟子希遷和尚駐錫之地,不僅是宣揚南宗教義的重要場所,而且和日本佛教曹洞宗同出一源;福嚴寺則是禪宗七祖懷讓和尚傳播佛教的地方;天臺宗三世慧思禪師創建的藏經殿則以其秀麗的景色成名列南嶽四絕之一。此外還有南嶽最大的宮殿式古建築群南嶽廟,以深邃清幽名列南嶽四絕的方廣寺,衡山「雲霧茶」的主要產地廣濟寺,以「山高、石奇、泉清、樹古」著稱的高臺寺等名刹。而儒家文化也是南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代表為書院文化。自唐宋至清,南嶽書院林立,清代曾國藩在其《重修文定書院記》中曾說:「天下書字,楚為盛;楚之收院,衡為盛。」 南嶽先後有盧蹯、韋宙、文定、鄴侯、集賢等15所書院。其中南嶽書院為唐代宰相鄴侯李泌之子李繁所建,是全國最早出現的書院之一,藏書極豐,相傳過三萬軸,後來學者多過此研習、講學。     在未涉足祝融峰之前,滿目所見皆是這些博大精深的佛儒道文化和山壑間秀麗的景色,頗有些沉靜的感受。而一登上祝融峰,感覺就格外不一樣了。傳說祝融峰是祝融游息之地。祝融是神話傳說中的火神,自燧人氏發明取火以後,即由祝融保存火種。峰上有祝融殿,是明代所建。登衡山必登祝融。古人也說:「不登祝融,不足以知其高。」唐代文學家韓愈曾詩雲:「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裡。」這兩句詩既寫了祝融峰的高峻、雄偉,又寫了衡山煙雲的美妙。另外,在祝融峰的西邊有望月臺,峰上有觀日台,在無雲的夜晚,到望月臺賞月,而在日出未現之際來觀日台看日出奇景,想必絕對是一番奇妙的感受,然爾,我卻是沒有這樣的福分了。     有人曾把衡山的雲霧與黃山的相比較,認為它們是可以媲美的。這點在我感受了這裡的雲蒸氣蔚之後,是完全深信不疑的。騰雲駕霧般的愜意,柔煙繞指般的靈妙,再加上時爾清風拂面,時爾純露拭身,實在是仙境一般的感受,難怪這裡佛儒道大盛,這裡的確是清修研習的絕好地方。浮雲撥日、輕霧淡煙、馭風輕舞、魑魅癸離,如若沒有身臨其境,想像一下金庸大師這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的奇妙武功招式,也大致可以在想像的視野裡遠觀一番了。南嶽橫亙八百里 ,有峰七十二,勢雄,景秀, 境幽,文豐,以秀冠絕五嶽。有著書不盡的秀奇與看不完的神秘,佛法無邊,道光無形,多少洪鐘大呂借此修身,多少文人騷客慕名書墨,相傳治水的大禹,也曾登南嶽衡山,于此處殺白馬祭天,仰天長嘯。這該是怎樣的一座山?清人魏源在《衡岳吟》中曾書:「恒山如行,岱(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嶽獨如飛。」在下山途中的纜車上,我再次回望祝融,探望無底的雲霧,以及滿目的翠巒疊障,真的不能不承認和佩服這麼精刻的五個字:南嶽獨如飛。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