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婚之誓

婚之誓

1. 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就是接納的愛,不因表現或條件而變改。這並不表示我們抹煞他人的錯失,它表明了彼此間的關系並不因個人的過失而中斷。

  以色列人的約櫃裏放著十誡的法板正是摩西當日經歷以色列人拜偶像時所打碎的法板碎片。這些陳設,表示了神並不因他們的錯失而放棄他們。同樣,我們要在艱難和不滿足的時刻仍然堅持下去。

  無條件的愛表示我們願意誠實地愛伴侶。保羅在說:愛是永不止息(林前十三:8),就是說那無條件的愛,在我們想放棄時,仍堅持下去。

  2. 學習寬恕

  無條件的愛並不表示輕忽對方的錯失,或是彼此間的關系全無任何沖突。我們都是不完全的人。記得何西亞先知對妻子的心傷和失望嗎?神就用這個方式來表明盟約的關系是什麽意義?(何三:1)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弗四:32)要去寬恕,就要:除去復仇的心態,心存饒恕的記憶,和用盟約的態度來為未來日子而慶祝。

  3. 除去復仇的心態

  寬恕就是那個受傷害者把復仇的心態盡快地除去,不以眼還眼,不以牙還牙。決定放棄報復的權利(太五:8-39;彼前三:9-12;羅十二:17-21)。焦點不在於取響應得的,而是集中在將來。當然,不輕視那受傷害的感受,不過卻把它用來作為除去問題的動力。

  寬恕者可以向伴侶說:我覺得很憤怒,但我想報復的心態卻是於事無補,我想知道如何才能使彼此的關系復和。忘卻報復並不容易,但可使自己的婚姻不為憤怒和傷害所纏擾。寬恕就是把眼光集中在彼此的關系而不是在自己的身上。

  4. 蒙饒恕的記憶

  雖則寬恕使我們擺脫了報復的循環,但卻不是要我們忘記那傷害。

  耶穌說了一個比喻(太十八:21-35):主人寬恕了一個欠下巨額債款的仆人,但接著那個仆人卻把一個欠他小許債款的人拉到獄中。當主人聽聞這個消息,非常憤怒說:你這個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麽?(太十八:32-33)

  寬恕並不是“忘記”。在婚姻關系中,當我們寬恕時,並不能叫伴侶補償。不過,我們卻期望他們能在將來負責任地改變自己的行為。

  記憶,是那個被饒恕者的責任,而不是那個饒恕他人的人。記憶並不是饒恕別人的人被動地吞下傷害,而是那個獲蒙饒恕者記得自己的錯誤,並願意作出改變 —— 過去必須被記念,然後才能作出改變。路易斯.史梅德(Lewis B. Smedes)在他的書《寬恕與忘卻》(Forgive and Forget)中提出:蒙饒恕的記憶這個概念,主要是源於以色列人必須記得在出埃及的途中,他們能與神立約,並不是因為他們的行為,而是神的寬恕(他們屢次發怨言,不倚靠神)。因著這種蒙饒恕的記憶,他們要改變自己,成為萬國的祝福。

  耶穌比喻中的浪子,或許,極可能永遠都不能忘記自己在豬群中的慘況,而他的父親亦不可能忘記那每天等候的焦慮。只有經由父親的寬恕,關系才得以復和。可能在慶祝以後,那個浪子會拿起鋤頭到田裏工作,作兒子的本分。他蒙了赦免,雖不能改變過往,但能改變未來,盡責地改變自己。所以記憶的重點不在內疚,或用行動來賺取寬恕,而是維持及確保那份復和了的關系得以延續。

  5. 盟約式的慶祝未來

  寬恕並不是單一的行動,而是一組連綿不斷的行為。寬恕,並不在於伴侶的回報,或是以為改變只是“他”的責任。寬恕並不因“看,你又失敗了”而欣喜,它是因共同經歷了傷害和憤怒,並成功地面對挑戰後的成長而歡欣。我們不單紀念寬恕,也記得我與你的悔改。那個寬恕、悔改的過程是不斷地被記念,以作為慶祝的基礎。

  若寬恕有以上的特質,則以下的描述就不是寬恕了:

  寬恕不是忘記

  電影《愛情故事》中的名句:愛是──你永不需要向伴侶說對不起,暗示兩人若彼此相愛,就必會忘卻彼此間的傷害與不和。不過,如上述所言,婚盟中的寬恕並不是忘記,因為忘記只會使傷害不斷重復出現。

  我們一定要記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毒氣室,以致不再重犯同一錯誤。要記得婚盟中的傷害是兩刃的利劍,不會只傷害一方。若我們能共同發掘當中的經歷,就會發現其中需要轉變的地方,才能使將來有所不同。

  “我寬恕”是遠較共同掙紮、轉變來得容易;去扮作若無其事,我沒有受傷,亦遠較說明自己承受的傷害,要求對方承擔責任容易。

  寬恕不是合約

  寬恕不是:若你改變,我就會饒恕你,或是若你應允不再重犯,我就會饒恕你。在婚盟中,寬恕是一件禮物,不能計算,否則這便是合約。

  當然,這不代表雙方不需要共同協議以後的改變。要去改變,就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找出在哪裏出了錯。重點不在決定誰是誰非(不是集中在過去),而是集中在如何面對同類的問題,怎樣加強彼此間將來的關系。

  寬恕不是忍受或找借口

  寬恕並不是為伴侶的行為找借口,假設他們不需要為所發生的事情負上責任。只有當他願意承擔責任時,才在將來盡上改變的功夫。

  安慰

  安慰就是去聆聽,重點不是為伴侶提供意見或改正他的觀點,而是與伴侶共同經歷他的傷痛。

  我們都記得小時被人呵護的情景:那些承認我們確有傷痛者,才能真正呵護我們。我知道你很痛,讓我看看,讓我抱抱你,直至那痛楚減輕。而不是你若早聽我的話,就不會受傷了或那算不了什麽,不要再哭啼了,當日我……

  真實的安慰反映了自由的特質,不是去告訴伴侶他該作什麽或該感覺什麽。你不應為這些小事不快……或我早就告訴你了……這只是否定了對方是一個人及需要為自己承擔責任。

  “安慰”好象反映了聖靈的工作(與對方“同在”),祂用說不出來的嘆息為我們禱告(羅八:26)。

  盼望

  我們既是神的殿,是神的居所,就是活在神的管治之下(林前六:19)。神應允我們,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度裏……(西一:13)。雖則我們不能終止核彈的威脅,汙染的問題,但我們得了最寶貴的應許──神在我們中間。

  在神的幫助下,我們能把自己與伴侶的關系,改換得與神相似。神在我們生活中施行奇跡,把自己“變成主的形狀”(林後三:18)。我們不是單獨地轉化彼此間那破損的關系,而是“有神來幫助我們”,為我們提供出路。

  在基督裏,我們成了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每天都是新的,那麽,就讓神的恩手觸摸和改變我們的婚姻關系,讓神的恩典進入我們的家,叫這家能反映神的愛和榮光。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