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知識使人複雜,智慧使人單純

知識使人複雜,智慧使人單純

經商忙,從政忙,讀書更忙。小學生背著沉重的書包,中學生高考前緊張復習,年輕教師為職稱辛勤奮鬥,老教授為帶動學術研究不懈努力。莊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感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何況今天的知識,比兩千年前又增長了百千萬倍。我感覺知識就像太平洋的波濤,人類早就被自己製造出來的知識淹沒了。
任何一個學科,從產生到流傳就出現了許多相關著作,後人對這些原著的研究,又出現了許多成果,每年每月都會在雜誌上刊登無數論文。佛教理論自從被學者納入學術研究範圍後,也成了一種純學術。在日本,佛教和文學、物理學一樣,被當作專門學科去研究。
佛教成了佛教學,佛法幾乎就死掉了。把佛學當做學術研究之後,佛學就成了一種專門供人研究的學問。因此,許多研究者反而忘記了佛陀創立佛教的最初意義--佛教是為改善現實人生服務的。許多學者的研究,很少考慮佛教契理契機的問題。為了研究一個問題,把大量時間花在看資料上,整個身心都陷入錯綜複雜的資料堆中,終日案牘勞形,身心疲憊不堪。當然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學佛方式,但那是和做人沒有關係的方式。
真正的學問,要以自己的生命去感悟。不是為了應付什麼,而是自由、自發的學習。同時,心中不能有任何成見,觀念中不能有任何框框套套。對一個領域的學習,除了掌握一些該學科必要的知識,讀幾本經典性的原著之外,應該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對該學科的重要問題作自由思考。
我覺得治學應該像做人一樣,要簡明。知識使人複雜,智慧使人單純。我們培養出的人才,不能像個圖書館一樣,給人感覺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一開口就不斷冒出各種各樣的知識。而是要有智慧,能過濾吸收,像胃腸一樣,只吸收那些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東西,把多餘的通通排泄掉,絲毫不留在體內,造成生命的負擔。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