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鳳飛飛弟死於癌症 屬高危險群應早篩檢

鳳飛飛弟死於癌症 屬高危險群應早篩檢

看了新聞還蠻感慨的  只能說預防勝於治療
最好養成每年定期健檢的習慣
自己過年前才去報導中的康聯檢查過
方案選擇蠻多的  環境跟設備都不錯 很推
--------------------------------------------------------------------------------------------
不抽菸的鳳飛飛竟然因為罹患肺腺癌逝世,令人感到訝異。不過,醫師提醒,亞洲女性未吸菸者罹患肺癌的比率高於歐美國家,值得重視;此外,以鳳飛飛的弟弟曾經於2006年因為腮腺癌合併猛爆性肝炎去世,即代表可能有癌症家族遺傳基因,屬於高危險群,如果鳳飛飛在當時即5年前能夠提高警覺,透過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測,即可以早期發現癌蹤,不致於在短短幾年之內即惡化為肺腺癌末期第4期,因來不及救治而香消玉殞。

康聯診所陳基宏醫師表示,近年國內不少知名人士,甚至是女性,注重養生且無吸菸習慣,但卻被檢查出為肺癌晚期或因此而過世,其中包括知名舞蹈家羅曼菲、演員文英,以及政治人物陳定南等,他們出現症狀就醫診斷時,都已經是屬於肺腺癌第3期,而鳳飛飛診斷發現時,則已經是第4期。根據國家癌症統計,有7成肺腺癌患者被診斷發現都是晚期,一旦已經進入肺腺癌晚期即第3、4期之後,即使使用進步的標靶藥物治療,平均僅有2成的患者能夠存活1年。(圖片提供/康聯診所)

陳基宏醫師表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如久咳不癒、呼吸困難、咳血、胸悶、胸痛、走路會喘等,由於這些症狀由於與呼吸道相關,常常容易被患者忽略,檢查時也不易發現。以鳳飛飛來說,因為是在去世半年前因聲帶出現問題,才去就醫被診斷出來,事實上,影響聲帶至少已是肺腺癌第3期的症狀。為何到末期才會出現明顯症狀?通常腫瘤位置靠近氣管,或大到2公分以上才容易被X光照出,或是到癌細胞轉移時才被發現,這也是使得肺癌往往是到第3、4期才被發現的原因。

目前醫藥發達,如果發現已經是第3、4期的患者,其實已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尤其是帶有EGRF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患者,對於使用標靶藥物如「艾瑞莎」、「得舒緩」的治療效果,平均可以多出1年半的存活時間,甚至目前臨床上有的患者可以多存活7、8年。此外,可以確認的是,未吸菸的女性肺腺癌患者接受標靶治療的效果是比吸菸者來得好。

對於容易罹患肺癌的高危險群,陳基宏醫師建議,主動預防以及定期健康檢查是相當重要的。首先吸菸者務必要戒菸,一般人則要讓自己遠離二手菸的環境。不論是工作或居住環境,避免有害的化學原料及致癌物質;非吸菸者建議多攝取抗氧化食物,如蕃茄、蘋果、十字花科蔬菜、深海魚油等。以及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習慣,並定期追蹤。30歲以上最好每年可作一次胸部X光檢查;45歲以上則建議每年增加1次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ow does lung CT),對早期肺癌作進。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TOP

我媽看到這則新聞  也說要去做全身健康檢查
要我幫她找家風評不錯的
查了康聯的網站   價格和檢查項目都列得很清楚
網路上評價也不錯   決定幫我媽預約了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