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請善意地猜測他人

請善意地猜測他人

譯者按:極端思潮有其自身的特色。肆意對他人的惡意歹猜就是其特有的伴生現象之一。面對風起雲湧般席卷整個伊斯蘭世界的極端思潮,如何透過現象來認識和解析這股思潮的本質,對于當代伊斯蘭學者來說,可以說是一個不變的主題。就是在當下,在民衆革命勝利後的埃及,這股伊斯蘭世界的極端思潮也搭乘著革命的春風,變本加厲地闖入穆斯林的視野,並在埃及的穆斯林與基督徒間制造了一起起族群流血沖突事件,同時也不忘給埃及穆斯林蘇菲群體和艾資哈爾的學者們貼上異端和叛教的標簽。凡此種種都嚴重違背了伊斯蘭主張善意猜疑他人的原則。

其實,早在十多年前,世界穆學聯主席格爾達威長老爲指導當代伊斯蘭複興運動,就曾撰寫了《介于保守與極端之間的伊斯蘭覺醒》一書,其中就設專章探討了極端思潮的現象及其本質,並直言忠告伊斯蘭人士務必善意猜測他人。本文選譯了這部分內容,以飨讀者。





對他人的惡意歹猜是偏執與極端思潮的伴生現象和必然産物之一。這種以陰暗的眼光看待他人的方式,在掩蓋了他人優點和善舉的同時,也誇大了他人的缺點和不足。事實上,極端與偏執其實就是對他人的指責和指控,而對他人的指控就是對他人的輕蔑和藐視,有違伊斯蘭教法和法律所確立的對他人尊重的原則——無罪推定。

極端和偏執者常常因爲簡單的緣由便輕率地歹猜和妄斷他人,不管不顧他人或有情可原之處,甚至公開檢舉他人的缺點和不足,並把一些錯誤上綱上線,借以炒作自身;把一些小過小失誇大爲十惡不赦的大罪;把大罪誇大爲不信與叛教!

如果某種言行同時兼具兩種可能性——有可能導致善與正道的一面和有可能導致惡與墮落的一面——時,偏執與極端者更傾向于選擇有可能導致惡與墮落的一面,而這與伊斯蘭民族的學者們所傳承的原則相違背,該項原則視穆斯林爲向善或可善之人,並力所能及地來校正穆斯林的言論和行爲。

曾有一些賽萊菲先賢說:我的確逐一爲我的兄弟找尋七十個理由,然後我說:或許他還有一個我所不知道的理由!

依據這些偏執和極端者的觀點,凡是在觀點和行爲上與他們相違背者,要麽都被指責爲在教門上違背主道;要麽被指控創持異端,或者輕視穆聖的“遜奈”等等惡意的猜疑與斷語。

例如,假若你在持手杖或食用大地上的食物方面,有違這些人的“遜奈方式”,那你將被指責爲對“遜奈”的亵渎和不尊重,或者指責爲缺乏對穆聖的熱愛。這是怎樣的私欲和無知啊!這些人,他們對其他人的惡意與歹猜還不僅限于對普通信衆的指控,而是把矛頭直指學者和精英學者階層,以至于幾乎沒有哪一位伊斯蘭的法學家、宣教師和思想家能夠幸免于這些的人言辭的指責和指控。

假若有教法學家給世人頒布了一條簡易的教法判令,爲世人排憂解難,那這位法學家在他們眼中就是對宗教玩忽職守;假若有伊斯蘭的宣教師,以契合時代的風格和當代人的語言來闡揚伊斯蘭,那他就要擔負起在西方和西方文明面前,迷失自我的罪名。

這些偏執和極端者的指責和指控不僅限于活人,而且還把矛頭指向那些已經不能爲自身辯訴的死者。于是,沒有哪位曆史上著名的人物能夠幸免于對他們的指控。要麽說這位是共濟會成員;要麽說哪位是傑赫米亞派;要麽就是穆爾泰齊賴派,就連爲後代學人所遵循,對伊斯蘭民族有著卓越貢獻,在曆代均享有崇高地位的學派伊瑪目和領袖們也難逃他們指責的言辭和惡意的歹猜。

不然,整部伊斯蘭民族的曆史,包括其中的學術、文化和文明都被這些偏執和極端者指指點點。對于當下學術和文化,以及文明來說,被指責的就更多了。因爲,對于他們中一些群體來說,伊斯蘭民族史就是圍繞政權展開的沖突和動亂史,而對于他們中的另外一部分來說,伊斯蘭民族史就是一部蒙昧主義和叛離正信的曆史,以至于他們中有人妄言:伊曆四世紀之後,整個伊斯蘭民族都叛離了伊斯蘭的正信和正道!

過去,這些人中曾有位長者在發誓之後評說先知穆聖:我這個誓言並非爲取悅于真主!穆罕默德,請你公正,你的確沒有處事公正!

這些人,他們迷戀毀壞而不在乎建設;醉心于過去和自身的喜好而批評他人;自稱清白且要超越世俗。而真主說:“所以你們不要自稱清白,他是全知敬畏者的。”(星宿章:32)

這些人所患之病是:浸透到他們內心深處的對他人的惡意歹猜。假若他們查看古蘭經和聖訓的話,必定會發現,其中包含有在穆斯林內心培植對他人善意猜測的經訓明文。這些經訓明文說,當有人犯下過錯,凡遮掩他的過錯者,真主也遮掩他在今生後世的過錯;有人行善時,當宣揚並傳播;看到穆斯林身上的不足和缺點時,也不要忘記他身上的其他優點,以及爲人所知和所不知的善的一面。

是的,伊斯蘭對于以下兩種性格給予了非常嚴厲的警告。

第一:對真主和對世人的惡意猜測。真主說:“信道的人們啊!你們應當遠離許多猜疑;有些猜疑,確是罪過。”(寢室章:12)先知穆聖說:“你們千萬不要猜疑他人:猜疑確是最與事實相違背的謊言。”(布哈裏和穆斯林傳述)

其實,所有這些起因于自負與驕狂,以及對他人的輕蔑與藐視。基于此,世界上第一位違抗真主者正是易蔔劣斯,其違抗的基礎正是:驕傲與自大——“我比他優越。”(高處章:12)

從這方面,我們來理解先知在一段健全聖訓中的警告:“如果你們聽一個人說:求主毀滅世人時,那他就是最先毀滅者。”(穆斯林傳述)

他的毀滅源于他的自負與驕狂,以及對他人無理的指控。

自負是導致道德毀滅的因素之一。這被我們的學者稱爲:內心對真主的違抗。這也正是以下聖訓所警告的內容。先知穆聖說:“導致毀滅的三件事事:吝啬小氣、追隨私欲、驕傲矜誇。”(穆斯林傳述)

因此,穆斯林不以自身的善功而沾沾自喜,驕傲自負,所擔心的就是,自身的善功在不知不覺中出現缺陷,而得不到真主的承領。古蘭經形容那些積極行善的信士們,稱他們是“有所施舍、但因爲將歸于主而心懷恐怖者”。(信士章:60)

有聖訓表明,這節經文針對的是力行了善功之人,他擔心其善功不爲真主所悅納。對此,伊本·阿塔判斷說:或許真主給你開啓了順主之門,但是並未給你開啓善功受主悅納之門。或許冥冥中注定你將違抗你的養主,于是,這不過是一個借以完成的因,而結出卑微與毀滅的背主之舉要遠遠優于結出這自負與狂妄的善功!

其實,這正是來自伊瑪目阿裏的智慧——他說:缺點與不足遠遠好過你沾沾自喜的善功。

伊本·麥斯歐迪也說:兩件事情導致毀滅:沾沾自喜和絕望。這是因爲:幸福只有去追求才會獲取。而沾沾自喜者是不會去追求的,因爲他早已抵達喜境。失望者這也不會去追求,因爲在失望者看來,追求已沒有任何的意義。

(侯賽因譯自格爾達威個人網站)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