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出家戒

出家戒

沙彌、沙彌尼戒 沙彌與沙彌尼所受的戒法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是隨大衆而學的威儀。沙彌要隨學比丘律儀,沙彌尼要隨學比丘尼律儀,由于比丘和比丘尼戒有部分不同,所以沙彌和沙彌尼隨學的律儀也有部分不同。沙彌和沙彌尼共有十戒,就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八、不坐臥高廣大床;九、不非時食;十、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
    沙彌十戒的前九戒,與八關戒齋基本相同,只是沙彌戒第三戒與八關戒齋第三戒受持的時間不同,八關戒齋是一日一夜受持,沙彌戒是終身受持。另一處不同的是沙彌戒的第六、七兩戒相當于八關戒齋的第七戒。
    沙彌戒的第十戒“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是八關戒齋沒有的。這條戒通常稱爲“銀錢戒”。人的財富欲是與生俱來的:有了一百想一千,有了一千想一萬,這在佛教中是不許可的。財富可以造福人群,但人群也可成爲財富的奴隸,佛陀看透了財富對人們的束縛性,乃禁止出家弟子們捉持財富。若老是在財富問題上動腦筋、起貪著,哪還能夠一心一意修行呢?
    式叉摩尼法 式叉摩尼,是沙彌尼與比丘尼之間的必經過程,她們的階位雖然在沙彌尼之上,但仍然是沙彌尼的戒體,《業疏》中說:“此學法女,無成體也;但受別教,位過沙彌。”因爲她們除了嚴持沙彌十戒外,還另受六法的緣故,所以階位高過了沙彌。式叉摩尼是最特殊的一個階位,’其他階位均有戒體可得,唯此一階,僅得別加六法而已。這個六法,就叫做式叉摩尼法。
    據《四分律》載,式叉摩尼六法是:一、與染汙心男子身相觸;二、盜人四錢以下;三、故斷畜生命;四、小妄語;五、非時食;六、飲酒。具體地講,式叉摩尼六條規定的意思是:
    一、不得與已經成年、並明知對自己有染汙心的男子接觸,包括頭發以下、膝蓋以上的身體部位。
    二、不得偷盜別人價值四錢以下的物品,乃至一針一草。
    三、不得故意殺害異類衆生,乃至使其死亡。
    四、自己未見、未聞、未覺、未知者,不得妄說已見、已聞、己覺、已知。
    五、不得在中午過後進食。
    六、不得飲酒,乃至一滴沾唇。
    在《根本說一切有部亞當尼毗奈耶》卷十八中,還有式叉摩尼六法與六隨法的規定,內容與《四分律》的規定頗有不同。中國的佛教,目前沒有式叉摩尼的一階,這裏就從略了。
    比丘戒 比丘戒的條文,一般說是二百五十戒,但在各部律中,有些出入。主要的出入是威儀戒,至于重戒與次重戒的條文;其文字雖有詳簡廣略的不同,戒目的條例卻是大致相同的。《五分律》爲二百五十九戒,《十誦律》爲二百五十七戒,《僧祗律》爲二百;十八戒,《解脫戒經》爲二百四十六戒,但佛寺大多遵循的《四分律》與《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的確都是二百五十條。而且篇聚的排列也是一樣,都是:四棄、十三殘、二不定、三十舍墮、九十單墮、四悔過、一百應當學、七滅诤,共八類條文。因這八類名稱有梵文音義也有漢文意義,現解釋如下:
    棄:梵語音譯爲波羅夷,這是最重的比丘戒,專、指犯了淫、盜、殺人、大妄語等棄罪、斷頭罪、不可救藥罪。如果犯了這種罪必須從僧團中開除出去,相當于世俗間的死刑罪。
    殘:梵語音譯爲僧伽婆屍沙,簡稱僧殘、殘,是次于前者的重罪,爲僧團淨法中的殘傷者,還有救藥的余地。如果犯了這種罪,在一定時間裏將被剝奪權利,隔離反省。相當于世俗間的拘役、禁閉等罪。
    不定:這是指所犯嫌疑未決的罪,因暫時分不清屬于哪類戒條,所以稱爲不定。
    舍墮:梵語音譯爲尼薩耆波逸提,尼薩耆的意思是盡舍,波逸提的意思是墮,合起來稱爲舍墮。這是指將非法取得的東西在僧團之前舍棄,並且允許他忏悔的一種罪。相當于世俗間的沒收、罰金等罪。
    單墮:梵語音譯爲波逸提,是墮的意思,是一種輕罪,只要忏悔便可得到原諒。相當于世俗問的譴責。
    悔過:梵語音譯爲波羅提提舍尼,意思是向彼悔,犯了此戒後須立即面對一人宣說悔過,便可得到諒解。相當于世俗間時自我批評。
    應當學:梵語音譯爲屍沙迦羅尼,是應當學或宜學的意思。指在日常生活中不規矩的行爲,只要自己反省即可。
    滅诤:這不是一種罪過,而是僧團之中有了紛爭,形成兩派對立意見時,就用“滅诤”的方式來解決,最後以多數派的意見爲准。相當于世俗法律的民事訴訟法。
比立尼戒
    比丘尼戒的大部分。是與比丘戒相同的。但由于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異,有若幹條比丘戒不能適應于比丘尼,比丘尼也不能沒有她們自己的特殊規定。通常所說比丘尼五百戒,是個大約數字,其實五部律本的條文都不夠五百戒。《四分律》爲三百四十八戒,《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爲三百五十四戒,《五分律》爲三百七十七戒,《十誦律》爲三百五十四戒,《僧祗律》爲二百九十戒。《四分律》的三百四十八條比丘尼戒中,包括:八棄、十七殘、三十舍墮、一百七十八單墮、八悔過、一百應當學、七滅诤。同于比丘戒的一百九十八條,異于比丘戒的一百五十條。
    比丘尼戒的最大不同之處,是有一個“八敬法”。“八敬法”是最早出現的比丘尼法,大愛道等五百釋迦族婦女出家,就是接受了佛制的八敬法而成爲比丘尼的。後來雖有了所謂五百條的比丘尼戒,比丘尼除了要受持五百戒外,仍要受持“八敬法”,並以“八敬法”爲比丘尼戒的重心戒。《四分律》稱“八敬法”爲“八不可過法”、“八不可違法”,是比丘尼所不得不持的。實際上,今日的中國比丘尼,縱然是最有道心的人,也只是受持其中的兩三條而已。因爲“八敬法”在中國佛教史上,迄今尚無法找到其曾經如律實行過的確實根據。
菩薩戒
    菩薩戒是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衆戒之外的別解脫戒,它涵蓋了七衆戒;又超勝了七衆戒。菩薩是由于受了菩薩戒而來,諸佛也因爲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所以菩薩戒是養育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的內容,主要是三聚淨戒。三聚淨戒是有三句話,但卻包括了自度度人及上求下化的所有法門。這三句話是:
    一、持一切淨戒無一淨戒不持;
    二、修一切善法無一善法不修;
    三、度一切衆生無一衆生不度。
    在佛門中,對這三聚淨戒還有以下理解:第一攝律儀戒,涵容了大小乘的一切戒律、威
儀;攝善法戒,包羅了八萬四千出離法門;饒益有情戒,概括了慈、悲、喜、舍,廣度一切衆生的宏願與精神。三聚淨戒的三句話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衆生的三大門類的一切佛法,並作爲禁戒來持守。在小乘七衆戒中,作惡是有罪的,但不去積極修善不會有罪;殺生是有罪的,但不去積極救生不會有罪。所以小乘戒只能做到積極去惡,消極修善;積極戒殺,消極救生。薔薩戒則既要積極去惡修善,也要積極戒殺救生,把不修善與不救生,同樣列爲禁戒的範圍。因此,菩薩戒被稱爲是無善不舉、無德不備、無法不包、無大不及、無微不至、無遠不屆與無功不成的學佛法門。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