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朱門風流 作者:府天 (連載中)

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的鋒芒和猜忌

    所謂兀良哈,不過是明朝對於朵顏三衛的概稱,就猶如用韃靼和瓦利來區分撤回大漠後的蒙古本部和衛拉特部一樣。如今福余衛的科爾沁阿岱台吉生怕明朝皇帝把火撒在自己頭上。跟著阿魯台一塊跑了,因此剩下的兀良哈人原本壓根沒想到明軍會在北上之後忽然殺一個回馬槍。當明軍前鋒五路大軍共計兩萬人殺來的時候,從王公貴族到普通牧民全都懵了。

    比起先前跟著朱棣南下靖難時的朵顏三衛,如今的兀良哈人還保持著相當的戰力,但阿魯台裹挾走了一些人。其他人又完全沒料到會有這樣的滅頂之災,因此倉促應戰之下便是節節敗退。幾全部族勉強湊齊了幾千軍馬纏住明軍,其餘老小則是趕著牛馬惶惶西逃。然而。已經張開的口袋那邊卻是守著比明軍前鋒更加可怕的軍隊。

    屈裂兒河邊上等著的乃是皇帝親自率領的中軍大營!

    急匆匆趕了三天路的朱棣此時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國之君,是坐擁天下的天子。騎著那匹萬里挑一精心揀選出來的踏雪寶馬,挎著那把陪著自己不知道殺過多少人的寶劍,穿著那身沉重的盔甲,他再一次感到了四肢百骸中滾騰不息的活力。幾乎是毫不猶豫地,他便向旗牌官沉聲發令,隨即擁軍衝殺了過去。

    儘管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這一幕,但楊榮金幼孜還是感到頭皮一陣陣發麻。御駕親征本就不常有,而且哪怕是御駕親征,天子也素來是立在大纛之下督戰,藉以提非士氣,哪裡有像皇帝這樣親自上陣的?而被撂下陪著兩位閣臣的張越此時遙望著明軍一下子突入了敵方戰陣中,一時間也是血脈賁張。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五十三章唯慮山陵崩

    朱棣到了開平之後就傳敕說,中外庶務悉付太子處決,軍機之事則由五府六部商議妥當,然後報太子後決斷,所有事宜都不必上奏行在,但這話誰敢當真?於是,儘管監國早就是熟門熟路的勾當,但皇太子朱高熾卻仍是忙得焦頭爛額

    這北征之事明面上不用他管。但軍糧調運牽涉太大,一個個尚書侍郎幾乎都兼著運糧的差事,他能用的人根本沒剩下幾個。而且,仿佛是老天爺也要變著法子做對,這幾個月來他就幾乎不曾順心過。
   
    五月初,廣東廣州等府颶風暴雨潮水氾濫,溺死三百六十余人,房屋倒塌一千兩百余間,倉庫存糧兩萬五千余石都泡了湯,於是仙不得不使戶部派人撫問;五月中,派使節不遠千里送去蔬果進呈父皇,結果遭來好一頓斥;六月裡,因父皇的諭示,庶民有罪者悉送軍前戴罪立功。而官員有罪者則令督運軍糧;然後就是修孝陵宮殿及拜謁太廟,又是周王妃去世,又是占城西沙等地遣使貢物,又是南北直隸山東河南發大水……眼看自己的千秋節漸近,他卻根本沒了過生日的興致,對於呂震令百官入賀的提議更是大為惱怒。

    “你是禮部尚書,不要只記得我的千秋節!雖說你不管軍糧之事,但如今兵部尚書趙班、工部尚書李慶、都禦史王彰不是在督運就是在督餉。你除了禮部之外更奉旨兼兵部戶部事,總得盡心盡力!軍糧還有缺口,民夫驢馬還要再調配一些,眼看就要入秋,幾十萬軍民全都在塞外,稍有延遲就會有無數人凍餓而死,你就能安心?其他事情你不用理會,把戶部和兵部事宜處置好,那就是天大的功德。否則若是有人揪著你前頭的事,也枉費我一番苦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五十四章 慧眼明心張越,壯志小兵石亨

    從屈裂兒河到開平,經賞府回京,這是皇帝欽定的路線。而對於張越來說,卻意味著他這一路得繞行老遠的路。屈裂兒河到開平足有一千余裡。而開平到宣府則有五六百里,再加上宣府到北京的三百余裡,這兩千里的有一多半都是在地形複雜的塞外。

    雖說明軍大軍已經震懾了草原。他又帶著幾個名精銳隨行,並不虞安全問題,但根據皇帝的意思,他這一趟並不是要趕回去報信,路上不用走得太急,因此他這一行自是異常扎眼。而他一到開平,見著他的守將成安侯郭亮大是緊張,差點以為御駕出了什麼問題。

    張越這時候也不好把皇帝那道殺氣騰騰的口諭放在檯面上,索性就拿出了先前那個小太監特意送來的天子佩劍,說是奉旨沿路回京催糧。面對這種說法,郭亮自是滿腹狐疑,只是瞅著那天子劍,他方才沒把疑惑表露在臉上。

    開平乃是此次北征轉運糧草的重地,之前大軍開拔之前,朱棣特意下令周圍無險可作為憑恃的各堡所全部遷移到內城之中,除了轉運的糧草之外還在城中額外囤積了三千石糧食,又命兵仗局送來了數千斤火藥以供守城使用。這隨軍車運用的是武剛車,每隔十日路程就有一個軍糧轉運點。郭亮認為,所謂的軍糧不繼其實只是泰寧侯陳瑜在時間上出了點岔子。

    “從開平過去的車運順當得很。而北直隸雖連降暴雨,運糧倍加艱難。但保定侯和遂安伯都在想辦法。不是我誇口,沿途那些堡壘中存放的軍糧支應大軍十日使用那是足夠了,皇上大可不必操心。”

    郭亮說到這裡就越發覺得懷疑,要是張越奉旨催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五十五章 雞鳴驛中的殺機

    雞鳴驛乃是宣府進京的必經之地,比起其他通衢大道上的驛站,這裡更顯繁華。永樂十八年的大規模營建修繕過後。不但驛承署、驛倉、把總署、公館院、馬號一應俱全,而且還建了寺廟和戲樓。為了供給來來往往的商旅住宿,又有精明的本地人買通了駐守此地的驛守和把總。就著公館邊上開了一家客棧,短短一年工夫賺得盆滿缽滿。有了這樣的榜樣。雖說這裡沒有城牆,年初卻又開了一家新的客棧。大堂甚至還賣起了各種各樣的酒。

    既然是宣東第一驛,王驛承的日子自然比尋常迎來送往的驛承過得更辛苦。只是來來往往的商旅既多,油水還算豐厚。除了要分潤那個有貴人做後臺的毛把總,手指縫裡再流些油水給下頭的驛卒驛兵,其餘的都能裝自己腰包。因此。開在驛承署旁邊的那家新客棧乃是他常常光顧的地方,只要閑了,他就會在底樓大堂叫上一壺酒,舒舒服服就著下酒菜過過癮。

    這會兒是中午,由於如今京師沒有往北邊運糧,正好也沒有軍報傳遞,因此他就坐在了底樓靠櫃檯的那個位置,愜意地喝著小酒。北方的七月底已經是涼意漸濃,正是適合商旅趕路辦貨的時節,眼下大堂中坐滿了人。見四周人說話都壓低著聲音,他自是認為別人畏懼自己這個現管的驛承,心情自然是愉快極了。

    就在他蹺足而坐自斟自飲的時候,一個驛卒忽然跌跌撞撞沖了進來。甚至沒來得及跑到王驛承那桌子前就上氣不接下氣地嚷嚷道:“老爺,宣府那邊的官道方向來了幾十號人,一色都穿著紅軍袍,仿佛是軍中派來的人,不是尋常過境的官員”。

    端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五十六章 驚一乍的刺激

    皇帝領兵在外北征,最忙的無疑就是兵部和戶部。只不過,整個朝廷需要做的不單單是北征,因此兵部尚書趙羾,戶部尚書郭資、工部尚書李慶各領著幾個下屬督糧督餉督運,兵部和戶部的日常事務就都交給了禮部尚書呂震兼管。

    別人是一個人幹一部的事還未必能幹好,呂震卻是遊刃有餘,上午在禮部,下午在兵部,晚上在戶部,精力竟是比年輕人還要旺盛。

    如今已經過了最容易中暑的夏季。下午坐堂也就漸漸不再是一樁苦差事。迅速見完了兵部四個司官。又解決了必須要由自己決定的各種事務,他總算是空閒了平來。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他就在心裡盤算起了明日朝會上要上奏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分門別類地用心整理了一遍,全數默記在心,他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這趟皇上回來,派給我的那十個人應該可以收回去了吧?能者多勞。我肩挑三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總能蓋去先前之事。”

    喃喃自語了一句,他就望瞭望門口的那幾個魁梧的身影,忍不住想起了那令人心有餘悸的過往。

    四位從來都是最得信賴的尚書。到頭來卻一死兩囚,死去的方賓不但遭到戮屍,而且全家被籍,甚至皇帝為了提防他也自殺,竟是派了這麼十個護衛過來。

    其實皇帝根本料錯了,就算工部尚書宋禮那時候沒病,寒義沒有巡撫在外,六個尚書一起面見,皇帝一併發落時,也只會剩下他這麼一個。要說趨吉避凶察言觀色,天下還有誰能及得上他呂震?他平日事事爭先,那天卻落在最後,還不是為了讓別人頂在前頭!

    “尚書大人!”

    正在沉吟的呂震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五十七章 希望

    即便沒有朱瞻基那句話。袁方也打算立刻出宮回衙門辦事,這下順道送張越一程,有了公然說話的機會。他自是沒什麼不樂意的。打發了那些錦衣衛遠遠跟著,他和張越就一路並肩而行。儘管如今各部府都是忙碌的時候,這裡並沒什麼其它人經過,身後那些又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但他仍是背著雙手一言不發,仍是那平日不芶言笑寡言少語的性子。

    張越卻是有一肚子的話想說。向龍劉豹雖說早走一步,但袁方只比自己早一丁點離開宣府,料想就算知道了,一時半會也還沒來得及採取行動。況且,之前既然有人去了開封府查當初發大水時錦衣衛出動的舊事,料想不會輕易罷手,這事情袁方究竟是怎麼解決的?

    雖說當初同在開封府,父親和袁方認識也屬自然,就是有人打聽錦衣衛出動的舊事,只要編好謊話就可以蒙混過去。但既然人家動疑心查了一回,難免就有第二回第三回。退一萬步說,只要袁方仍是錦衣衛指揮使,張家仍是顯赫,別人就一直會盯著。從洪武到現在一共四任錦衣衛指揮使,前三任都沒有好下場,他總不能讓這位關心自己的長輩重蹈覆轍。

    而且,皇帝不在京師,袁方卻遠去了宣府,這本來就不合情理,當是被人支使去的,足可見這個位子已經不像從前那樣手握大權無人敢惹。而且更有人忌著。既然如此,東宮的善意便是最重要的一條。否則。袁方辛辛苦苦一輩子,到頭來就只有死遁一條路可走。

    可是,要博取東宮的善意,所冒的風險巨大不說,而且一旦皇帝查知便是萬劫不復,這就好比劉永誠如今所面臨的危境一樣。他不知道父親和袁方究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五十八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

    坐在杜綰下首的小杌子上,翠墨雖有此不安,卻仍是落落大方。她已經不是當初大相國寺那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女孩了,十年歲月讓她蛻去了昔日的青澀,亦出落得亭亭玉立。親眼見過王府的豪奢富貴冷酷無情,親身經歷孟家從高門大族淪落到僻居鄉里,更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形下失去了雙親,甚至險些連自己都保不住,她這兩年自是成熟了許多。

    孟敏不止一次勸過她回復本名,但她卻總是用各種理由推託。只有在夜串三更別人都入了夢鄉,她卻輾轉反側睡不著的時候,她才會在被窩裡一遍遍地回憶兒時的情形。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她一個弱女子,即便不能手刃仇人,卻不能就這樣忘了這血海深仇。只有別人一遍遍叫著仇人親口取的名字,地方才能夠用那種刀紮心口的刺痛來提醒自己不要忘懷。

    此時,杜綰既是提到了朱寧的信,她也就不再猶豫,將年前對朱寧說過的事情又對杜綰複述了一遍。旋即便垂下頭說:“郡主那時候告訴我。這等事情要揭出去容易得很。隨便讓人放些風聲就使得,但官府未必會管,就是管了也未必有用。再說。趙王經營北京多年,說不定等官府聽到風聲,這蓋子反而輕輕巧巧被捂下去了,反而會引來更大的麻煩。

    說到這裡,翠墨放在雙膝上的雙手忍不住緊緊絞在了一塊,但心中卻知道,朱寧對從前的事情並不知情,這麼說完全是為了她好。她甚至曾經想過含了這條性命到官府大鬧一場,但孟敏和她朝夕相處,竟是識穿了她這點心思,一番話將她一腔決心打消得乾乾淨淨。

    若是惜了性命卻報不了仇,豈不是更大的不孝,豈不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百五十九章 靈濟宮中的碰頭,意料之外的班師

    農曆七月由於有一個被稱戶為鬼節的中元節,因此寺廟這兒法事最為繁忙。如今眼看到了月底,熱鬧了一個月的佛寺道觀便漸漸冷清了下來,連敕封的京師第一觀靈濟宮也是香客寥寥。門前的靈濟胡同空空蕩蕩,不像往日那般車水馬龍。

    儘管才剛到家,又有事情在身,但張越今天還是請了半天的假,一大早就來到了這靈濟宮。朱瞻基昨日特意提到了靈濟宮祈福,他當時沒注意,但事後琢磨的時候卻覺得其中似乎有所指。哪怕是跑這麼一趟沒遇上人也無所謂,畢竟,如今家裡祖母眼看到了大限,妻子又是身懷六甲,這祈福也能求一個心中安寧。

    依次參拜了靈濟宮供奉的金闕真君和玉闕真君,他少不得雙手合十低聲禱祝了一番。等到站起身出了大殿,自有知客道人捧著簿子上來——儘管是敕建寺廟,甚至還冊封了道官,但香火錢的規矩卻是各處都一樣的——於是,張越向身側的連生打了個手勢,連生就送了一大包袱的寶鈔上去。那知客道人一一點了,就在落子上寫下了鈔八百錠的字樣。

    如今的寶鈔不值錢,雖說八百貫都是新鈔,但拿到市面上也就是兌換銅錢一萬文,差不多就是十兩銀子。對於見慣達官貴人大手筆的知客道人,這點錢自然不放在眼裡,稽首之後就拿著薄子就走,卻是連陪客都省了。他這一走,連虎頓時沒好氣地撇了撇嘴:“咱們家一年到頭也不知道向這些佛寺道觀送過多少錢,這傢伙居然如今還嫌棄香火錢少,真勢利!少爺,咱們到後頭去瞧瞧,佈施了這麼些,也該蹭一頓素齋再回去!”

    “素齋有什麼好吃的,就不怕人說你佔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