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搞清楚,當今丞相是我親妻!

搞清楚,當今丞相是我親妻!



搞清楚,當今丞相是我親妻!
二次大戰時,有一位年輕的蘇聯音樂家,從華沙搭乘火車回莫斯科,
但當這音樂家在火車車廂裡翻閱樂譜時,
突然遇見俄共「軍警特務」前來臨檢。其中一特務看到那年輕人正在看樂譜,
就直覺反應—這樂譜一定有問題,或許是「機密文件」!

後來,那年輕音樂家被當成「間諜」拘捕,並被帶下火車。特務也將樂譜拿去分析、解碼,
但是,卻始終解不出什麼密碼來。音樂家很生氣地說:
「我已經告訴過你們,那些樂譜只不過是《巴哈逃亡曲》罷了,你們卻不相信!」

隔天,被拘禁的年輕音樂家仍堅決否認他是間諜,可是後來「特務頭子」把這音樂家召來,
並善意地勸他說:「同志,我看你還是招了吧!人家巴哈都已經認罪招供了!」


上述故事,是以前「鐵幕」傳出來的笑話,用來「諷刺」共黨領導人的無知。
人們在對某些人事物不滿時,因無法以一己之力去改變情勢,
所以就會用「言語嘲諷」的方式,來製造讓對方「尷尬、出糗」的笑話,
以發洩「內心的不滿」或「鬱悶的情緒」,這也就是所謂的「精神勝利法」。


所以,在校園裡,也傳出了另一則小故事—有一個督學,臨時前往某一個小學巡視;
到了一個正在上課的教室時,督學看到講桌上放著地球儀,就隨意抽問一名學生:
「小朋友,你說,為什麼這個地球儀是傾斜的呢?」

小朋友面對督學,本來就很緊張、害怕,又被突來這麼一問,
一下子亂了分寸,急忙結巴地答道:「這……這不是我弄壞的……不是我弄斜的!」

此時,督學笑著轉頭問任課女老師,女老師也紅著臉、
一時緊張地說:「報……報告督學……這個地球儀,買回來時,就是這樣斜斜的!」

督學一聽,實在是受不了了,趕快叫校長過來,把剛才學生和女老師的回答說了一遍!
校長聽了,大發雷霆地對旁邊的教學組長說:「我不是再三告訴過你嗎?
叫你千萬不要購買便宜的『韓國貨』,你偏不聽!
你看,買這個地球儀『斜斜的』,上課怎麼用啊?」

哈,不曉得誰發明這種笑話,大概是某些對「校長」長期心生不滿、
痛恨不已的學生,才會有這種「嘲諷創意」吧!


事實上,「嘲諷」的故事古今中外都相當多,也很有意思;
例如,古時候,有一個知之不多的年輕人,他一心想考「狀元」或「秀才」,
所以苦讀詩書終年,再赴京趕考。到達京城後,這年輕人住進一家客棧,
就提筆給妻子寫信、報平安;但想起妻子臨行前特別叮囑:寫文章「不能太囉嗦」,所以就簡單寫道—

「吾妻如見:吾已到達京城,明天應試。吾遵妻囑,寫文章不再囉嗦。
考完後,吾下月返里,請吾妻千万放心。為節省筆墨,『萬』字以簡體字『万』代之,望吾妻諒解。」

第二天,這年輕人進入考場,看到考題,哇,完了,題目太難了,真的答不出來;
但是,他又不願交白卷,所以靈機一動,就在考卷上,以工整的字跡寫著:「當今丞相是我親妻(戚)!」

當時,這年輕人一下子突然記不起來「戚」字怎麼寫,
但想到昨夜寫信時,曾寫到「吾妻」,於是就把「親戚」寫成「親妻」。
主考管看到這份考卷時,哭笑不得!怎麼「男丞相」會是你「親妻」呢?
於是,主考官提筆在試卷中嘲諷地寫道:「所以,我不敢娶(取)你!」
【幽默一得】

大部份人都會同意—「我們的談話,就是自己的廣告!」
我們一開口說話,別人就會開始有「好惡」的判斷,
也形成別人的「初始印象」。

而幽默、風趣、詼諧的表達,常使現場氣氛輕鬆、
活絡,也帶來歡愉和快樂,
並消除焦慮和壓力;因為「笑」是有感染性的,
我們都期待幽默、風趣的氣氛,使社交場合充滿歡笑。



[ 本帖最後由 lili92168 於 2009-11-4 09:19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