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國家定位~六十年一筆糊塗帳...

國家定位~六十年一筆糊塗帳...

國 家 定 位 ~
六 十 年 一 筆 糊 塗 帳
王 景 弘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2009/09/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取代「中華民國」做為中國的合法政府,已將屆滿六
 十週年,失去中國領土的「中華民國」,對自己在國際間的定位,卻仍是一筆糊
 塗帳。
 
 歷經蔣介石的「漢賊不兩立」,單方面主張一個中國,蔣經國具建構「兩國」特
 色的「革新保台」,到本土政權執政二十年,引領台灣走向務實,國家定位從荒
 謬與虛構轉為清晰,但馬英九復辟黨國體制後的作為,在國家定位上走回頭路。
 
 台灣具備國際法上和事實上的獨立國家條件,二十年的本土政權主張台灣是一個
 主權獨立國家,馬英九復辟政權卻不敢主張台灣是國家,不敢確認兩國並存現狀
 ,反與中國有「一中」共識,凡事聽中國安排,國家定位再告模糊,台灣主權受
 折損,急速淪為中國一區。
 
 國家定位變來變去,這是舉世僅見;國家定位不清,對台灣內部團結與發展造成
 嚴重阻礙。國際間基於對等地位,爭執可以妥協或擱置,但國家地位沒有妥協餘
 地。台灣要鞏固主權國家地位,需要國際承認,但國際社會對一個國家的承認,
 是承認它的主張,如果台灣不主張是主權國家,誰能多事承認台灣是國家?
 
 
 中 國 立 場 明 確 一 貫
 
 過去六十年,中國為達併吞台灣之目的,其立場最明確與一貫:一個中國原則,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民國」已不存在,其政府只是中國的地方當局。
 
 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與美國立場則常有調整與爭執。在杜魯門時代:國民黨政
 權失去中國大陸本土,美國視「中華民國」為流亡政府並準備承認中共政權,但
 因韓戰爆發,美國為防戰事擴大,下令台海中立化,並宣布台灣地位未定。流亡
 台灣的蔣介石仍自命為中國法統,要「反攻復國」在大陸重建政權。
 
 艾森豪政府時期,中共政權控制大陸的情勢逐漸穩定,美國認為蔣介石「反攻大
 陸」希望渺茫,沒有美國支持根本不可能,但美國絕不肯冒大戰的危險協助蔣介
 石對大陸用兵,因此,杜勒斯國務卿致力於維持現狀,把中國視為「分裂國家」
 (DIVIDED STATE),引德國、韓國及越南等分裂國家之例,要求
 中共同意在台海放棄使用武力;同時逼蔣介石承諾不以武力「光復大陸」。
 
 蔣介石知道承諾「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光復大陸策略,已斷絕他「反攻大陸
 」的希望,但仍以「漢賊不兩立」、「寧為玉碎,毋為瓦全」的封建心態,指「
 分裂國家」之說是製造「兩個中國」,不知趁勢使「兩個中國」明朗化。
 
 蔣介石雖仍自命中國法統,但其外交部長黃少谷在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二日對美
 國大使莊萊德的談話,便承認其「流亡政府」的定位:(國民黨)政府任何顯示
 滿足於目前流亡政府現狀,及使此項現狀永久化的作為,只會被解釋為放棄自由
 中國希望所寄之目標。
 
 
 美 國 歷 屆 總 統 觀 點
 
 甘迺迪上台,為解決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問題,提出所謂「繼承國家」(SUCC
 ESSOR STATE)的論述,主張原來是一個國家的中國,已由兩個國家
 「繼承」,兩者都有權參加聯合國。
 
 但「分裂國家」與「繼承國家」兩個名詞雖不同,實際上都指一個國家變成兩個
 國家,蔣介石對如此「兩個中國」政策也嚴詞拒絕。
 
 到尼克森外交轉向,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案戳破蔣介石流亡政府的法統論,蔣
 經國被迫「革新保台」,開始有限度的本土化,把重點放在現狀的維持。
 
 蔣經國去世,李登輝接班,積極民主化,但「國統綱領」的定位仍為「分裂國家
 」,即使是「兩國論」出爐,陸委會發表的聲明也強調當前情勢是一個「分裂的
 中國」。只有在陳水扁執政後,才走出內戰及分裂國家的陷阱,把台灣與中國定
 位為一邊一國。
 
 但馬英九回復接受一個中國,定位模糊在「一國兩府」、「一國兩區」和「分裂
 國家」之間。他的作為實際在否定「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國家地位,所謂中
 華民國從一九一一年便是主權國家的說法,更是錯誤、虛妄,強暴台灣主權。
 
 
 台 灣 絕 非 中 國 的 一 部 分
 
 就台灣法律地位與民主演變而言,把它的國家定位為「分裂國家」、「繼承國家
 」、「一國兩府」、「一國兩區」都是違反民主原則及損害台灣主權的嚴重錯誤
 。「中華民國」繼承大清帝國統治中國時,領土並沒有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
 」推翻「中華民國」繼承中國固有領土時,台灣主權理論上仍歸日本所有;舊金
 山和約及台北和約,日本放棄台灣主權,並未註明轉移給任何國家,自非中國一
 部分,其地位便不能是分裂國家或繼承國家。
 
 英國國際法學者克勞福(JAMES CRAWFORD)在「國際法中新國家
 的建立」一書,列有「分裂國家」一章,把中國納入其間,但只短短數行,並稱
 以「分裂國家」分析台灣法律地位並不妥當。他認為台灣具備新國家的條件,是
 事實獨立國家,但台灣卻未明白宣示自己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
 
 經過民主演變,台灣雖已成為一個新的國家,卻尚未獲國際間廣泛承認,因而需
 要不斷宣示獨立主權國家的主張。本土政權以要求參加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間接
 方式,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那是受制於強權壓力的不得已之舉。台灣的主
 張與中國的主張不同,這就是雙方的分歧所在。國際社會是否承認台灣為國家,
 並非台灣所能強求,但台灣自己不主張是一個國家,便難以期望國際社會的承認
 。
 
 馬政權開倒車,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不但自己不敢主張台灣或中華民國是領
 土與人民只限台澎的主權國家,反而「外交休兵」,連間接宣示主權國家地位的
 參加聯合國案都放棄,使台灣主權地位再模糊化、中國化,這不但違背其競選承
 諾,而且對台灣主權及台灣人民的自由選擇權造成嚴重傷害。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