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蒙古的宗教

蒙古的宗教

古代的蒙古人最早信仰薩滿教。薩滿教崇拜神靈,把世界分為三种:天堂在上,諸神居之;地為之中,人類居之;地獄在下,惡魔居之。而掌教的巫師則宣稱自己集万能于一身,除了能役使鬼魅為人祛除災難外,還能占卜吉凶,預言禍福。他主持傳統儀式,代氏族成員求儿、求女、求五谷丰登、人畜兩旺,為氏族成員治病等。在早期,則參与解決部落的重大疑難問題,直至決定首領的繼承,戰爭与和平等。成吉思汗就曾設置“別乞”(教長),專門管理薩滿事務

黃教、藏傳佛教格魯派的俗稱,因該派僧從戴黃色僧帽而得名。元代由于蒙古貴族的推崇,由西藏傳入喇嘛教,(紅帽派,簡稱紅教),并在上層統治者之間傳播,蒙古民間多數還是信仰薩滿教。元末,紅教日趨腐化。十四世紀末葉(明洪武年間),青海藏族喇嘛宗喀巴,鑒于喇嘛教中的腐敗現象,在西藏一些農奴主支持下,發起改革,創立了著名的格魯派。這一派主張僧侶嚴守戒律,著黃色衣帽,被稱為黃帽派,簡稱黃教。黃教創立之初,在政治上處于劣勢,常受其他教派的壓制和打擊。為使黃教能在西藏站穩腳跟,并進一步取得西藏的統治地位,宗喀巴的弟子們力圖爭取其他民族統治者在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上的支持,尤其是明朝和蒙古封建主的支持。黃教就是在這种背景下向蒙古伸張的。

黃教的傳入,對蒙古族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產生了极重大的影響。蒙古封建主既然以喇嘛教作為自己的思想武器,自然就力求鞏固喇嘛寺廟的地位,樹立高級喇嘛們的威信,賦予喇嘛各种特權。這就使寺廟和喇嘛在社會上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政治勢力,并逐步參与和左右蒙古的政治。蒙古封建主們為了表現自己對喇嘛教的虔誠,爭相把自己的土地、牲畜、金銀財寶和屬民施舍給寺廟。封建主們還規定,免除喇嘛們的兵役、賦稅和其他封建差役。因此喇嘛寺廟占有了越來越多的主地、牲畜和屬民,逐漸形成了一种新的封建領地。

黃教無孔不入地滲入蒙古人民的思想和生活。蒙古人的日常生活,如生老病死,嫁娶節日等無不由喇嘛念經“卜凶問吉”和“解脫超度”,蒙古族貧苦牧民含辛菇苦,節衣縮食,把一生勞動所得的大部分都供奉給喇嘛廟,以表示自己對“布爾紅”(菩薩)的虔誠,希望由此得到神明的保佐,能夠超度苦海,死后升入天國,來世會有幸福。

TOP

“布爾紅”(菩薩) 虔誠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