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彰化基督教醫院【青少年健康手冊】:小文的命運;由你決定

彰化基督教醫院【青少年健康手冊】:小文的命運;由你決定

 小文的命運;由你決定


◎文/陳主悅


  小文是一個14歲的女生,有一天晚上和父親發生口角後,被父親罰跪在門外,因為怕黑所以小文跑到同學家,小文也擔心父母會找不到她,所以打了通電話回家報訊,沒想到卻換來家人一句:「既然你這麼不尊重我!以後也就別回來!」,果真小文也選擇離家出走,不再和家人連絡。於是,一個月了,小文的父母心急如焚找上,專門幫人家協尋失蹤兒童少年的社會福利團體,可是照片、新聞稿都已經登出在各媒體了,卻依然沒有小文的消息,是不是遭到意外,或是仍在負氣不願回家,都已造成這個家庭很大的傷害。

  你曾經想要像小文一樣離家出走嗎﹖或是你是小文的父母,只為了一句氣話,犧牲了一個女兒﹖其實小文的故事原本可以有一個比較圓滿的結局,讓我們先為他們改寫一下情節;

  《一》小文是一個14歲的女生,有一天晚上和父親發生口角後,被父親罰跪在門外,因為怕黑小文很想進房子去,雖然她嚥不下父母對她的責備所帶來的羞恥,但是轉個念頭,小文也想到本來出去玩就應該告訴父母,先別讓他們擔心,如今因為他們的擔心卻變成懷疑及不信任,也是自己該負點責任,於是小文在門外請求父母原諒,心軟的媽媽也就讓小文進門,並警告小文不可以再犯。

  《二》小文是一個14歲的女生,有一天晚上和父親發生口角後,被父親罰跪在門外,因為怕黑所以小文跑到同學家,小文也擔心父母會找不到她,所以打了通電話回家報訊,父母此時更生氣了,認小文一點都不知悔改,真是當作沒生這個女兒算了,可是想到一些親職教育的專家,總是在告訴家長,面對親子的衝突,一定要好好處理,否則女兒可能就此一去不回頭,想到親子的衝突,一定要好好處理,否則女兒可能就此一去不回頭,想到這裡,母親趕緊對電話另一端的小文說:「自己小心,不要給同學添麻煩了!你不說一聲就跑走,讓我們都很擔心喲!

  親子溝通不是天生的,要學會同理、接納、及傾聽也不是那麼容易。基本上,如果父母不把孩子當成一個有生命、有自己意願的獨立個體,如果不能像對待朋友般和孩子相處,或孩子必需背負著你一生都無法完成的夢想或安排,再多的建議及忠告都是自我安慰的糖衣;同樣也,家長經常過度關注孩子的問題,而忽略孩子本身,所以久而久之,孩子也記父母的責備是出於愛的本質,甚至在強調自我主張的同時,有多了點不切實際的主張,其實有怎能不讓家人擔心「獨立自主的」可行性。父母及孩子同時都了解並肯定對戶都是出於善意的基礎,如此才能建構一個良善的溝通過程。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