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台灣微軟的研發副總杜明翰休耕 走進世界展望會

台灣微軟的研發副總杜明翰休耕 走進世界展望會

那時 Hank (杜明翰)說要 退休 我已經很驚訝!

結果 他閃電到了展望會,更令我震驚!(他當時已經是 台灣微軟的研發副總!)

不過, Hank 就是 這樣的一個人! 敬佩!






專訪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 杜明翰
資深科技人 走進終身志工的事業


杜明翰,台灣世界展望會的會長,
原是超過二十年資歷的科技人,擔任世界展望會的終身義工,
只是要為人生的下半場負責



杜明翰,台灣世界展望會的會長,是一位超過二十年資歷的科技人,從研發到行銷,擔任國內外各大資訊與軟體大廠的高階主管,面對他人驚訝的眼神,走進台灣進世界展望會對他來說可能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

不是愛心滿溢,因為杜明翰就說過,在世界展望會工作並不表示比別人有愛心, 只是剛好有機會能為其他人服務。

那拋下高官厚祿又為何事?杜明翰淡淡的表示:只是想在人的下半場為自己負責,拿出責任感陪伴有需要的人們。杜明翰並不是在世界展望會中施捨,三年多的會長生涯,他就像是一位每天背著書包上學的學生,正謙卑地向世界展望會與貧苦的大眾學習。

世界展望會在一九五零年美籍傳教士鮑伯‧皮爾斯博士創立,秉持著「跟窮人同行、向窮人學習」為宗旨,其中兒童更是她們關懷核心。

談到台灣世界展望會,就聯想到飢餓三十,以及在非洲大腹便便、瘦如枯枝的非洲災童,是的,非洲一直是世界展望會投入大量資源的地方。

不過就在台灣,一個早已富裕過了頭的國家,台灣世界展望會仍然在窮鄉僻壤、荒野原鄉中,為許許多多貧苦無依的孩童提供照護,從教育到醫療,隔代教養問題跟家暴庇護,世界展望會在台灣數十年來一直不斷跟社區教會與學校合作關照兒童。

非洲狀況當然更加嚴峻,動盪不安的局勢,敗壞的治安永無止境的暴力,揮之不去愛滋病陰影,世界展望會依舊堅守在當地,雖然環境惡劣,世界展望會志工甘之如飴,因為他們從陪伴這些苦難的人民身上,瞭解人性的純真與毅力,像窮人學習真的不是口號,是世界展望會志工之所能源源不斷付出的原動力,因為他們得到的更多。

與杜明翰的訪談中,「感動」是經常出現在腦海裏的字眼,不管是自己已經接受展望會照護的蘭嶼學童,卻省下極為有限的零用錢長期資助非洲愛滋寶寶。還是餓殍遍野的非洲難民樂天知命。但是只有熱情是不夠的,杜明翰正以管理的專才要將台灣是藉展望會,拉進有著更多機會與更不可測危機的現今世界。

展望會不只是救濟兒童,還要幫助他們成長,所以長期資助是世界展望會累積資源的重要方式,杜明翰強調,就算十塊錢他們也是滿懷感激,將您的愛心細水長流,每個月小額的贊助領養一位兒童,您將長期與他為伴,照護著他也令自己的人生更加圓滿。

以下是專訪杜明翰Q&A

總編輯﹝以下簡稱問﹞:世界超過六十億人口中有十二億人的每日生活費不到美金一元,其中兩億零五千名兒童每天生活在遭受剝削的童工生涯。

幾乎每四秒鐘,就有一位兒童因為饑荒或戰爭而死亡,還有高達一億五千萬名兒童他們的日常吃喝都暴露在街頭。這些兒童大多是都將成為疾病、飢餓或是戰爭的犧牲者。

以「跟窮人同行、向窮人學習」為宗旨的世界展望會,不遺餘力幫助世界上受到苦難迫害的兒童,今天很高興訪問到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談談台灣在國際人道救援組織中所扮演的角色與未來的計畫。

世界展望會在一般台灣人的印象中,最鮮明的就是飢餓三十的活動。不過國際上世界展望會在一百零九個國家與地區都有分會,每年服務超過六千萬人。能不能先請會長先說明世界展望會的源起發展及目前的慨況。


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以下簡稱杜﹞:民國38年,來自美國的傳道家鮑伯‧皮爾斯博士來到廈門,將一名孤苦無依名叫小玉的女童帶到當地由兩位修女所主持的孤兒院,但是當時兵荒馬亂,孤兒院也沒有多餘資源來幫助更多的兒童,雖然鮑伯‧皮爾斯博士掏出身上僅有得五美金,但是修女告訴他若是願意持續資助,孤兒院就願意照顧她。

鮑伯‧皮爾斯博士承諾回去後就募款持續資助孤兒院。不過當時供產黨已經席捲整個中國,鮑伯‧皮爾斯博士回不去沒有再見過小玉。

民國39年,鮑伯‧皮爾斯博士又到了北韓,許多難民就在冰天雪地中凍死餓死,鮑伯‧皮爾斯博士雖然是一位傳教士更明白要拿出實際行動來幫助窮苦無依的人民,當年就成立了世界展望會。

目前世界展望會在世界上一百零九個分會多位於所謂的第三世界,目前世界上災難頻傳,這些孩童遇到的困難最主要的就是戰爭,其次是饑荒。尤其是在非洲,然後是缺乏適當醫療跟乾淨飲水,還有愛滋病的盛行,最後就是天災肆虐打擊。

真實世界並不像旅遊頻道一樣,展望會的工作就是聚焦在幫助這些兒童,因為兒童最脆弱也是我們的未來。我們不是給予而是陪伴跟尊重兒童,所以我們著重發展型的計畫,幫助這些兒童讓他們有溫暖與安全感的環境。

台灣世界展望會除了幫助台灣本地比較貧困的兒童外,還行有餘力幫助世界上38個國家的兒童。 問:世界展望會其實不能定位為慈善機構,不是捐錢而是發展性的經營陪伴兒童。


杜:對!與其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這就是世界展望會的目標。 問:台灣世界展望會針對台灣本地開展了哪些工作?

杜:在台灣我們約有四十個服務中心,包含蘭嶼澎湖等離島在內。目前台灣世界展望會正在幫助三萬個家庭四萬名兒童。

雖然台灣算是相當富裕了,不過單親跟隔代教養下,這些弱勢兒童上學雖然不是問題,但是營養午餐或是晚餐不一定有著落,幫助這些弱勢兒童是以教育為核心,所以展望會開了430個課業輔導據點,超過五百個班次,還有醫療健康照護。

另一個重點就是社區發展,例如防災防疫跟社區產業發展,一些原住民部落中展望會幫助他們發展一些有機無毒的農業,同時跟社區內的學校、教會與其他機構合作,因為社區發展好的話,對兒童的發展也很重要。最後就是觀照兒童保護,例如受虐兒。

問:在台灣光鮮亮麗幸福洋溢的背後,仍有許多弱勢的人們需要大家關注。其中飢餓三十的活動成功帶領大家體認飢餓。飢餓三十明年就要進入十八屆,這個活動帶給台灣社會什麼樣的正面意義?

杜:我三年前第一次參加飢餓三十的活動時,雖然各個年齡層都有不過仍然以年輕人為主體,我當時深受感動,因為我年輕的時候心中恐怕沒有想過如此善舉。飢餓三十不僅感同身受而已,還能發現自己的珍貴,自己是地球村的一份子,跟深陷在貧窮困苦的人其實站在同一種陣線,參與飢餓三十就是一種感人的學習過程。

問:飢餓三十每次舉辦都十分成功也有許多迴響,展望會這邊有沒有一些後續延伸的計畫以深化這種感動?
杜:其實飢餓三十活動結束後才是真正開始,因為活動能感召全球有心人士去帶領弱勢群眾走出貧困。

其次參加飢餓三十的群眾都能深刻發現自己價值觀的改變,一種全新視野的打開!參加飢餓三十活動後登能自認為公民社會的一份子,甚至成為我們的志工。所以飢餓三十是一種體會一種生命教育,這種意義更甚於活動當下所募得的款項。

問:其實台灣世界展望會也請到了言承旭代言資助兒童的計畫,資助兒童計畫有怎樣的內涵?

杜:飢餓三十是救急的,那真正是在救命啊!救完命後兒童該如何成長呢?資助兒童計畫就是把台灣善心人士將這些需要陪伴成長的兒童串聯起來,言承旭去蒙古去代言這個活動,不過蒙古只是一個代表性的地點。

資助人透過這個計畫就成為這位兒童的陪伴者跟朋友,也有機會能夠見面。資助人需要每個月資助一千元,這個數目對台灣人來說不多,但是對於非洲與亞洲許多需要幫助的兒童而言,一千元不僅是救命更能接受教育。

目前世界上約有一億兩千萬到一億四千萬名兒童仍處在失學狀態下。資助兒童計畫就是幫助兒童一路成長,關鍵就在長期的資助。

問:資助兒童計畫是不是沒有國內外地域上的限制?

杜:資助兒童計畫目前在世界上三十九個國家中有八萬名兒童受惠,不過需求很大。有一次我在蘭嶼我碰到一個班級,班上有一半的學童都是這個計畫的受益兒童,不過這個班級每個月仍然省下極為有限的零用錢又去幫助非洲愛滋孤兒,我深受感動覺得自己不如他們!

問:我想這就是一種分享的心情,自己接受資助計畫的幫助,也想將這份力量跟全世界需要幫助的人一起分享!

杜:世界展望會在台灣前二十幾年是接受各國的幫助,許多當初被資助而長大的兒童現在都回饋他們的愛心給其他需要幫助的兒童,台灣世界展望會的社工處長就是接受國外幫助的原住民兒童。

有一次在晶華酒店開記者會,晶華一位經理級的女性主管要求能上台講兩分鐘,她邊講邊哭,因為她也是接受世界展望會資助的兒童之一,這種全無安排的機遇,更讓這項計畫顯得成功與珍貴!

問:目前教育部的廢校政策所節省的經費,代價就是偏遠地區原住民兒童未來成為有用的人或是罪犯的差別。這種短視政策會造成蛇麼後果?

杜:我深有同感,非洲那些貧苦兒童感覺上連垃圾都不如,但是他的珍貴跟他的價值跟我們是沒有兩樣的。如果他能受教育,未來的發展可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人道主義就是對深陷困境的人,所應該給予的尊重不應跟其他人有所差別。問:台灣企業對資助兒童計畫有什麼樣的迴響?杜:我太太有一次到郵局看到一位年紀應該超過七十的老人家,動作很慢在填劃撥單,她本來想幫這位老人家,不過我太太發現他就是在填一千元的資助款項時,我太太的眼淚就在眼圈裡打轉,這位老人家衣衫襤褸生活應該也很困苦,這些人的資助是最令人感動的。

至於在台灣企業界方面,這些年來都越來越有這種概念,企業主不只是顧及企業形象更認為那是一種責任,另外企業在投入資助行列中也無形為公司注入一種正向的能量。
台灣星巴客咖啡七年來每年都派出有公假的企業志工前往原鄉部落去幫助原住民小朋友。企業志工上山就是陪孩子讀書、陪孩子打球,孩子們開心但是這些企業志工獲得更多。

我認識一對李姓夫妻,他們唯一的六歲女兒因為意外往生,她們化悲憤為大愛,資助蒙古兩位跟他們的女兒年紀差不多的女童。有一年我陪他們飛往蒙古去看他們所資助的女童,當女童從蒙古包走出來之後,這對夫妻才露出了微笑。

其實這趟療傷之旅不但撫慰夫妻的喪子之痛也讓更多人得到幫助。回程時,這位先生還告訴我每個月的資助款項其實不算什麼,他們得到的實在太多了。

問:非洲大地許多地方都不斷受到戰亂饑荒與疾病的威脅,世界展望會也在非洲推展了許多計畫,但是對台灣人民而言,非洲畢竟很陌生,當地會落到如此田地,難道非洲真是被「上帝暫時遺忘」的地方?

杜:我個人相信上帝真的在那個地方,我第一次蘇丹時,那裡非常可怕,當地的難民已經有四個多月沒有吃東西了,只能以野草果腹。

我當時很難相信世界上還會有這樣的地方,雖然瀕臨死亡,他們臉上還是寫著我要有尊嚴的活下去,握著他們的手我還能感到他們心中的愛。他們懂得感恩彼此幫助,也不會抱怨外在加諸於他們的苦難。我常覺得是他們在啟發我,當地從來就沒有憂鬱症或是自殺的問題。

其實非洲今天的狀況,文明西方社會也要負上責任。從殖民時代開始就在剝削,到殖民地時代結束後各種內戰不斷,人的自私貪婪造成政治不穩定,盧安達百萬人民族大屠殺都是肇因於此。加上土地流失、教育不普及以及愛滋病的肆虐環環相扣,都成為非洲困境的綜合原因。

問:台灣世界展望會有沒有對於非洲的重點工作?

杜:我們在非洲有四大目標,第一就是饑荒問題,我們有跟台灣農委會與世界糧食組織合作將白米送到非洲許多國家,不過這只是救急而已。

我們還成立許多計畫區作長達十到十五年的計畫,教導當地人農業技術,重建森林防止土地流失。我們也希望當地學童不要因為貧窮而去做工放牧,我們在學校提供書包與營養午餐增加誘因讓孩子上學。

其次是愛滋病的醫療照護,愛滋病在非洲非常嚴重,例如在史瓦濟蘭感染率就高達百分之四十。有人認為這就是們亂搞的結果,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愛滋病在非洲的蔓延就是根源於我們上述非洲的這些問題,許多人湧進城市找工作,造成家庭的支離破碎,童工的問題,加上醫療環境惡劣教育不普及又迷信,讓問題更加惡化。

例如非洲瘧疾跟愛滋病往往是交叉感染,許多愛滋病童都是因為接受沒有篩檢過的輸血後感染的。目前非洲有一千五百萬名愛滋遺孤需要我們關照。

第三就是peace rebuilding,我們的工作人員在當地重建他們彼此的信任,只要卸下他們的心防就可以知道當地人都十分單純可愛,陪伴他們也是一件十分快的事。

第四就是透過飢餓三十的計畫,緊急救援例如剛果蘇丹的饑民以進行營養餵食,饑民的生理狀況不是給他們糧食就可以救活的,還要搭配醫療,只要他們願意接受幫助百分之九五以上都能救活,所以還是十分有希望的。

問:媒體經常報導國外的藝人對慈善事業不遺餘力,台灣又有哪些藝人共襄盛舉?
杜:孫越是代表人物,張艾嘉多次前往非洲非常有愛心非常認真,很令我們感動。去年張惠妹也前往蘇丹,一共去了九天,但是她說九天的故事九年也講不完,對於阿妹也是一種非常難得的經驗。在那個地方就可以看見人性真誠珍貴的一面。

南韓金惠子就表示她不會戴鑽石,因為她前往非洲多次看到人們採鑽石倍受剝削,而鑽石的收益卻落入軍閥手中,購買武器從事內戰,惡性循環沒有終止的一天。

問:其中最惡名昭彰的就是獅子山共和國的「血鑽」,最近一部電以就是該地為題材控訴璀璨的鑽石造成當地人多大的苦難,把買鑽石的錢留在非洲大地上會造成多大的不同啊。 杜:沒錯,鑽石並不是最珍貴的東西,那些孩子的眼淚才是。

問:台灣世界展望會跟國際上的世界展望會是甚麼樣隸屬的關係?台灣世界展望會是否接受需要幫助的人們的們申請? 杜:所有的世界展望會就像是一個平台,彼此都是夥伴的關係。

所以沒有總部,只有一個提供夥伴關係合作的辦公室。各個國家的展望會都是互相簽訂盟約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台灣的世界展望會就如同個人一樣,既是獨立的個體也是整個社群的一份子。

至於遭逢貧困需要幫助只要一通電話25852300或是各種方式讓我們知道,我們就會伸出援手。最近社會上也發生許多令人難過的憾事。如你自己或是鄰居有這個需要,就可以主動跟我們連繫。

問:訪問前我以為杜會長是一名世界展望會的資深義工,讀了資料才發現會長是一名資深的科技人,曾經在微軟工作長達十年的時間。如何從一位人見人羨走在世界尖端的科技公司高階主管轉變成為世界展望會的終身義工,這種轉變才是令人感動。能不能請度會長談談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杜:其實我要先聲明不是在世界展望會工作就是比較有愛心,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只要你有這個機會參予世界展望會就會體會那份分享的感動。

在科技展業中從研發到行銷都做過,當我還在微軟上班時,有一天我急著去開會,一上車突然發現我的方向盤被偷了,這時我才發現我的右後方的玻璃窗被打破,這小偷也奇怪,甚麼不偷就偷方向盤,我趕快去報警折騰了六小時,一連三天我都很沮喪。

不過當頭棒喝,讓我思考人生要是失去方向盤會如何?沒有方向盤再好的車子加滿油也是無處可去。當時我在微軟辦公室?望榮星花園看到有人在拍婚紗,往左轉就看到人生終點的台北市立殯儀館,加上下課時間民權東路上都是小朋友,一時之間人生的循環就展現在我眼前。

我的人生下半場已經要開始了,就算還能生龍活虎一二十年,我希望過什樣的人生。每個人都會死,但不是每個人都好好活過,重點是我能不能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來活。

其實做甚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對自己負責,看到人們需要幫助責任感就被激發出來了!

當初想像世界展望會的工作一定非常忙碌、壓力很大,展望會要找會長時我逃了兩三個月,後來經過思考後希望能夠經由展望會來成長發展自己,我本來認為到展望會是去貢獻的,但是數個月下來跟我想像的不一樣,我必須很謙卑的向展望會重新學習。

三年來我就像是一位每天背著書包上學的小孩,走遍世界眼界全開,工作很忙但是我很快樂。

問:來到世界展望會是不是上帝的旨意呢?
杜:我相信的確是的,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是有獨特的價值的,不會偶然活在每一個當下,一定都繪有一個任務的。問:杜會長在世界展望會的網站上發表一篇人生的八堂課的文章,對於人生有獨到的見解與啟發性,能不能談談這人生的八堂課?

杜:我父親在上個月往生,非常突然!人總是要到至親逝世後才發現有太多事沒有做,有太多話沒有說。所以在那一陣子我就寫下了人生的八堂課這篇文章。

我們必須珍惜,人生就是不斷成長的經歷,包含死亡都能讓我們成長。人的成長也不可能沒有苦難,哪怕你是生長在最富裕的家庭中。

人總是趨吉避凶,但是我現在深深覺 得苦難就是化了妝的祝福,許多人不斷否定自己,嫌棄自己。經由苦難才能找到人性可貴的一面,而且每一個人會有一個招喚,人人都是蒙愛的人!自殺的人就是不能感受到自己是一個蒙愛的人,就算再艱困我們也是一位蒙愛的人。

人生是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需要經過突破才會成長,所以破碎是不可能避免的,沒有經過跌跌撞撞就不會學到新的知識跟技能,破碎的過程很痛卻也帶來祝福。

社會上很多成人就像不懂事的小孩一般,都一直要抓住更多東西才會有安全感。卻不知道唯有給予才能得到更多,有捨才有得、有分才有享。南韓藝人金惠子目睹了血鑽的殘酷從此不再穿金戴玉,這就是一種破碎犧牲的過程,不過卻給人更多的祝福。

我父親過世後我才體會到死亡也能成為一種禮物。上帝是很公平的沒有人可以逃脫死亡,所以只有好好正視它,唯有知道死亡的意義才能夠好好活,活在每一個當下。

問:要當一名志工,廣大心胸絕對的愛必不可少,但是現實一點來說經費的來源也是非常重要,目前台灣世界展望會的經費籌募狀況如何?全民跟台灣企業界要如何共襄盛舉?

杜:世界展望會的經費籌募主要靠三方面:第一是希望民眾能成為這些兒童的長期贊助人,認養一個孩子每個月開銷不大,卻可以跟孩子建立起長期關係,關照他陪伴他。

第二就是針對特定的議題例如飢餓三十,世界愛滋日等活動,如果您有特別感動,可以直接跟我們聯絡,哪怕是十塊錢也都是非常珍貴。

第三是參予我們的活 動,十二月二十一日有一個活動:運動你的愛,在天母棒球場舉行,屆時除了廠商的配合還會有許多運動明星跟藝人會參加,大家都可來透過義賣來參予這些活動, 同時知道有這麼多人在支持我們,對世界展望會也是非常重要的鼓勵。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