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圓滑,是一種處世哲學

圓滑,是一種處世哲學

   圓滑,是一種處世哲學,雖不高深,卻並非人人皆可悟其精義,得其要領。因為處世圓滑,不但須要閱歷與智慧,而且要有不問是非之心,善和稀泥之技。我這麼說,未免玄乎,武則天大周朝宰相蘇味道,因處世圓滑而博得“模棱手”的雅號,他有一句名言,深入淺出地道出了其中奧妙:“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誰若能按照老蘇的教導處世,即使一時難以達到此老的境界,也算進入“圓滑”的初級階段了。  

  徐禎《剪勝野聞》有一則故事,堪稱“圓滑”一詞最好的批註:明太祖先朱元璋命宮廷畫師周玄素,在宮殿墻壁上畫一幅天下江山圖。周玄素不敢畫,也不敢不畫,便說:“臣不曾遍遊九州島,不敢奉詔。請陛下先草創一個規模,臣然後稍作潤色。”

  朱元璋閒時常吟詩作畫,以為消遣,聽他這麼說,畫興忽來,當即揮毫潑墨。草圖構出,大勢初成,朱元璋一面退後數步,自我欣賞,一面命周玄素:“可為朕潤色之。”周玄素答曰:“陛下山河已定,豈可動搖?”朱元璋一笑作罷。周玄素這一招,高就高在巧妙地推掉了很可能惹禍的任務,而又不得罪皇帝。朱元璋命畫師給自己畫像,有好幾人因畫得太像而被宰掉,江山圖比人像更加難畫,若是犯了老朱的忌諱,可就腦袋難保,若是不遵皇命,結果同樣可怕。

  皇帝的大願之一,便是自家的江山能傳之韆鞦萬代,永不改姓,因此朱元璋龍心一悅,儘管知道他耍滑頭,也不加罪。誰若圓滑如周玄素,其水準便達到很高的境界了。

  處世圓滑的人遍佈各個階層。官場是盛產圓滑人物之地,有的人對上從不提不同意見,一味逢迎,或曰“與領導保持高度一致”;有的人于派系紛爭之時,首鼠兩端,哪方神聖都不得罪,用我家鄉話來形容,可謂“刀切豆腐兩面光”;有的人善於順應時勢,無論換誰當權,無論局勢如何變換,他都能邀得寵信。

  親朋鄰里間,也不乏圓滑之人,有的人雖然私下裏順著某友,批評他的對立面,而當著此友的對立面也照樣說他的壞話,且始終能與那勢不兩立的雙方保持友好關係;有的人能在兩家人見面如鬥雞的鄰居間保持中立,且能充當“調解員”,時常化解兩家之間的語言或肢體衝突;有的人能斡旋于勢同水火的婆媳之間,雙方都不得罪,兩個女人無論怎樣惡鬥,老娘始終誇他是好兒子,老婆一直讚他是好老公……。

  圓滑處世,有的人是一種選擇,除開篇提到的蘇味道之外,只在權姦李林甫議定的意見文書上“引籍署名”,從不表示反對,因而有“簽名宰相”美稱的唐朝宰相陳希烈;皇帝無論作何指示都下跪喊“萬歲”,因而被人笑稱“萬歲閣老”的明朝大臣萬安,皆屬此類。這類人的圓滑,無非是為了固位邀寵,可恥可鄙。

  有的人是被迫無奈,譬如明朝畫師周玄素。這類人的圓滑,只是為了避禍自保,不但不卑劣,反而有點可愛。有的人是不願捲入無意義的紛爭,或是為了化解對立者之間的恩怨,譬如在有矛盾的朋友鄰里之間時常和一和稀泥的“調解員”、週旋于戰火不斷的婆媳之間的好男人。此類人的圓滑,是為了遠離那些雞毛蒜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很難辨出誰是誰非的無聊爭鬥,安心幹好自己的事情。若是出於這種目的而圓滑一點,誰曰不宜。

  處世圓滑者,老少皆有,有些人到老仍好辨是非,嫉惡如仇,不改耿直的秉性;有的人雖然年輕,處世卻精明老練,八面玲瓏,光滑如水晶珠、健身球。因此,辨別一個人是否圓滑,應該看他的言行,而不能只看他的年齡。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eo0201 經驗 +50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 2009-6-19 15:58
  • leo0201 金幣 +50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 2009-6-19 15:58
  • leo0201 威望 +1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 2009-6-19 15:58
  • 霄雪 經驗 +5 內容精彩 2009-5-26 00:56
  • 霄雪 金幣 +5 內容精彩 2009-5-26 00:56
  • 霄雪 威望 +2 內容精彩 2009-5-26 00:56

TOP

同樣一句話,我們得視目的與對象,善用不同的方式盡量讓聽者接受,這是說話的技巧,
但圓滑也需要有原則與修養才會有恰當的態度,就像古代錢幣一樣外圓內方,這也是與"錢財"(成功)有約的秘方|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奮鬥小蓁 經驗 +50 大哥說的都是對的!! 2009-6-14 21:50
  • 奮鬥小蓁 金幣 +50 大哥說的都是對的!! 2009-6-14 21:50
  • 奮鬥小蓁 威望 +1 大哥說的都是對的!! 2009-6-14 21:50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