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百年一夢

百年一夢

                                            百年一夢
                                 

金山曇穎禪師,浙江人,俗姓丘,號達觀,十三歲皈投到龍興寺出家,十八歲時遊京師,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園裏。有一天,太尉問他道:「請問禪師,人們常說的地獄,畢竟是有呢?抑是無呢?」

曇穎禪師回答道:「諸佛如來說法,向無中說有,如眼見空華,是有還無;太尉現在向有中覓無,手搘河水,是無中現有,實在堪笑。如人眼前見牢獄,為何不心內見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獄都在一念之間,善惡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無惑。」
  太尉:「心如何了?」
  曇穎:「善惡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後,心歸何所?」

曇穎:「心歸無所,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時,歸於何處?」
  曇穎:「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則我早已知曉。」
  曇穎:「請道一句,生從何來?」

太尉正沈思時,曇穎禪師用手直搗其胸曰:「只在這裏思量個什麼?」
  太尉:「會也,只知貪程,不覺蹉跎。」
  曇穎:「百年一夢。」
  太尉李端愿當下有悟,而說偈曰:

 「三十八歲,懵然無知。及其有知,何異無知?」

 「滔滔汴水,隱隱惰堤。師其歸矣,箭浪東馳。」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是一般人經常想到的問題,甚至不少人都在探究的問題,但都沒有人揭破這個謎底。釋迦牟尼佛和歷代禪師們道出了原委,又不易為人瞭解。生命有隔陰之迷,意即換了身體就不知過去一切,故千古以來,生命之源,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實生命的形相雖千差萬別,而生命的理性則一切平等,佛教的緣起性空、三法印、業識、因果等的義理能通達明白,則生從何來?死去何處?即不問可知了。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