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山本五十六被幹掉源於其準時與羅斯福的精明

山本五十六被幹掉源於其準時與羅斯福的精明

1943年4月18日,在西南太平洋上空,曾經發生過一次震驚世界的小規模海空伏擊戰,這就是擊斃山本五十六的所羅門海空伏擊戰。

   “死亡航行”

   1943年1月,正當瓜島日軍瀕臨絕境之際,麥克阿瑟將軍揮師直指新幾內亞的萊城。面對美軍大兵壓境,日本大本營不得不將作戰重點轉向新幾內亞方面。為此,命令日軍第8方面軍司令今村大將和臘包爾基地指揮官久坂將軍,要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新幾內亞的首府--萊城。為此,今村大將決定從臘包爾緊急向萊城增兵。

   在2月份最後一天的深夜,夜色茫茫,風雨交加。23時30分,由8艘大型運輸船和8艘驅逐艦組成的船隊踏上了難以生還的"死亡航行"。在8艘運輸船上,滿載著日本第18軍軍部、第51師團主力共計7300名官兵和2500噸作戰物資。船隊在木村昌福海軍少將指揮下從臘包爾出發,以逆時鐘方向行駛,經俾斯麥海抵達萊城。途中,可得到駐萊城、臘包爾等地日軍機場的100餘架"零"式戰鬥機的空中掩護。

   從臘包爾到萊城,航速9節需要3天3夜才能到達。可是在木村船隊出發之前,美軍即通過破譯密碼掌握了日軍運兵行動的詳細計劃,並準備好了令人生畏的"歡迎禮物"--207架轟炸機和127架戰鬥機。

   3月1日上午,美國水上偵察機在赫爾曼角北部海域發現了木村船隊,馬上報告了指揮部。美軍航空兵部隊立即進入一級戒備狀態。用於海上攻擊的重磅炸彈也挂滿了B-25"空中堡壘"轟炸機的彈架。下午15時左右,45架B-25轟炸機,在25架"野貓"式戰鬥機和36架格魯曼 F-6 h#ll cat戰鬥機的掩護下,徑直向萊城機場起來,以求在對日本運輸船隊發起攻擊之前,首先癱瘓日軍萊城機場,打掉這個隱患。

   自瓜島之戰後,美海軍的艦載機品質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格魯曼F-6 h#ll cat戰鬥機,是美海軍頭一批比日軍最新型的"零"式戰鬥機綜合性能略勝一籌的艦載戰鬥機。該機1942年初才開始小批量裝備部隊,它裝有6挺12.7mm機槍。儘管由於它的裝甲和密封油箱比較重,因而在靈活性方面顯得比"零"式機略差一些之外,但在飛行速度、高度和其他性能方面都比"零"式機要好。格魯曼F-6 h#ll cat戰鬥機的時速可達600公里,最大載荷有效航程為2400公里,而最先進的"零"式戰鬥機時速也只有500公里,最大有效載荷航程僅為1800公里。

   16時30分,美軍60架"野貓"式戰鬥機和F-6 h#ll cat式戰鬥機,先於轟炸機像餓虎撲食般地衝入萊城機場上空,與30多架迎戰的"零"式戰鬥機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空中混戰。兩支機群頓時攪在了一起,在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零"式機儘管拼死搏鬥,但還是在丟下10餘架同伴飛機的殘骸後大敗而逃。此時,B-25轟炸機乘虛而入,成噸的重磅炸彈就像暴雨般地傾注到萊城機場,一下子就將停放在機場上的各型飛機和機場設施炸成了一堆堆破爛,機場跑道也是坑坑洼洼。一直到所掛炸彈全部投空,B-25轟炸機才在眾多戰鬥機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地返回基地。

   3月2日淩晨,日軍運輸船隊進入了美軍飛機的作戰半徑。此時天公作美,海面上出現了有利於空襲的好天氣。7時52分,早已摩拳擦掌的美軍駐莫爾茲比港的第5航空隊的飛行員們,立即起飛了15架最大載彈量為18000磅的B-17B重型轟炸機,在24架格魯曼F-6 h#ll cat戰鬥機的掩護下,對日船隊進行了首次突擊。笨重的B-17轟炸機以空中投彈方式,用密集的500磅航空炸彈將木村運輸船隊的隊形完全打亂。只見海面上1艘驅逐艦中彈起火,尾部的炮塔也被掀掉,動力系統起火,在海面上團團打轉。剩下的7艘驅逐艦也只好丟下8艘大型運輸船趕緊靠攏,以形成密集的對空火力來對付美機。

   日運輸船隊的領航艦"旭盛丸"首先遭難,8時17分,呼嘯而下的重磅炸彈接連命中"旭盛丸",該船立刻就被大火和濃煙所籠罩,搭載該船的日軍第51師團師團長中野少將和1600多名官兵,在"朝雲"號驅逐艦的救援下,勉強有800餘名被救起,其餘的800多人卻和"旭盛丸"一起被海浪吞噬了。

   2日下午2時20分,沉重的馬達聲再次從雲端響起,死神的陰影遮住了木村船隊。一支由84架B-25重型轟炸機和120架戰鬥機組成的龐大機群,又一次前來光顧。經過一場空中廝殺,匆匆趕到的30多架"零"式戰鬥機大部墜毀。這時美戰鬥機散開成掩護隊形,只見B-25轟炸機一反常態,突然壓低飛行高度,從離海面只有不到50米的高度發了"跳彈攻擊"。這種新式攻擊方法,是將炸彈投於海面,利用水面的反彈作用,命中艦船的舷側,劇烈的爆炸造成船舷破裂,從而進水而沉沒。對於這一新式攻擊方法,日本人一無所知。只見海面上一枚枚高爆炸彈帶著呼嘯聲飛來,日各艦艦長開始還以為是魚雷攻擊,就趕緊讓艦隻規避,結果徒勞一場。這些重磅航空炸彈就像長了眼睛似的,從桅桿一般的高度射向日船。這時B-25機頭上的多挺機槍也開始以猛烈的火力向擁擠在甲板上的日軍掃射,以求最大限度地發揮改進後B-25的效能。真是一場空前絕後的大屠殺!

   這場攻擊持續了整整一個下午,日運輸船隊幾乎全軍覆沒,5艘驅逐艦和3艘運輸船"建武丸"、"大井川丸"、"愛洋丸"沉沒,其他艦船也程度不同地受傷,人員傷亡無數。美機撤走後,殘缺不全的木村船隊在這片狼跡滿目的海面上真是進退兩難。最後,在萊城的一再催促和臘包爾的強令下,也只好硬著頭皮繼續航行了。

   3月3日清晨,東方出現魚肚白,一眼就可看出,又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但對正在艱難航行的木村船隊來說,儘管有萊城那為數不多的戰鬥機的掩護,仍是充滿了不祥的感覺。

   7時52分,正是擔任掩護的日機交接班時間,船隊上空有第1班和第2班共32架戰鬥機。在空戰的後期,第3班的18架飛機也匆匆趕來。這本來還是一支器具威力的空中掩護力量。可是,美軍也是作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次幾乎出動了在新幾內亞地區的全部作戰飛機約300餘架。美國人是志在必得。

   龐大的美軍突擊機群,分為3個層次向日艦襲來:戰鬥機散開在高空擔任掩護;B-17和部分B-25重型轟炸機在中空實行常規轟炸;經過改裝的B-25轟炸機實施低空"跳彈攻擊",對這支日本船隊所在海面進行一次"海上地毯式"轟炸。

   空戰首先在戰鬥機之間展開了,"零"式戰機儘管明知不是對手,仍拼出全力,最終還是寡不敵眾,紛紛墜海。爾後,失去空中掩護的日船隊,幾乎只剩下挨打的份了。美軍的轟炸機就像進行投彈比賽一樣,將炸彈輪流投向日船。不一會兒功夫,運輸船隻大部沉沒,驅逐艦也難逃厄運。最後,只剩下中野師團長和1艘驅逐艦載著不到800名官兵搖搖晃晃地開到了萊城。

   整個空襲作戰,美軍僅以損失6架戰鬥機的代價,擊毀日軍大型運輸船8艘、驅逐艦7艘,使日軍的全部作戰物資沉入了大海。此後,日軍再未向新幾內亞地區派兵增援。這樣,萊城的命運也就在日軍大本營的記事本上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字。

   爾後,山本即奉命用日本航空兵的精華--航空母艦艦載機協助海軍岸基航空兵作戰,對已經失去的瓜島和正在失去的新幾內亞地區的美基地進行報復性轟炸,以挫敗美軍的春季攻勢,爭取時間,加強防線。4月3日,山本司令長官乾脆離開他的聯合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特魯克,親臨臘包爾前線指導作戰。4月7日,日機空襲瓜島,4月11日、12日、14日,日機相繼空襲了新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港等地。這種持續不斷地騷擾性空襲,使日機自身的損失遠遠大於對美軍造成的損失。為此,4月中旬,山本決定親自到索羅門群島北部的日本基地進行視察並鼓勵士氣。誰知這次視察竟使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日軍名將命喪黃泉。

   絕密電報

   對於山本的視察行動,臘包爾的大多數人都感到擔憂,今村大將更是如此。他給山本講了自己在布幹維爾附近曾遭到1架美國戰鬥機的攻擊差點喪命的經歷。但山本卻堅持己見,就連第11航空隊的司令也未能勸阻住。為此山本的親信參謀渡邊中佐草擬日程安排送到第8方面軍司令部。他要求派專人把日程表送去,但負責通訊的軍官卻說:必須用無線電發出。渡邊不同意,認為美國人能截收到電報並有可能破譯。可通訊官卻堅持道:"這部密碼4月1日才起用,不可能破譯。"1943年4月13日黃昏,位於臘包爾的第8方面軍司令部裏,終於發出了極其機密的無線電波。這一決定山本命運的絕密電波,飛越了遼闊的南太平洋海空,到達了日軍在北索羅門群島的各部隊。這一非同尋常的絕密電報全文如下:"聯合艦隊司令長官4月18日視察巴萊爾、肖特蘭和布因的日程安排如下:

   6點,乘中型"1"式攻擊機(由6架戰鬥機護航)從臘包爾動身;9點45分到達巴萊爾,換乘潛艇前往肖特蘭島,11點30分到達;12點30分,乘潛艇離開肖特蘭,13點30分,返回巴萊爾;14點,乘中型攻擊機離開巴萊爾,14點30分,到達布因,在第1基地部隊司令部吃午飯;16點,乘中型攻擊機離開布因,17點40分,回到臘包爾。

   如天氣情況不佳,順延一天。

   正如渡邊所擔心的那樣,電報發出片刻就被美國人截獲並破譯。1943年4月14日早晨8點01分,太平洋艦隊的情報官 愛德華。萊頓中校走進司令部大樓。他穿著一雙膠鞋,邁著輕快而富有節奏的步子,穿過鋪著地毯的一樓走廓,走進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海軍上將尼米茲的辦公室。

   萊頓像往常一樣,在將軍左邊一把靠墻的椅子上坐下。將軍的背後有一扇窗戶,窗戶的對面是供手槍打靶用的一堵光禿禿的水泥墻和網球攔板。在將軍辦公桌的玻璃板下面的醒目位置壓著將軍所喜歡的警句:"國民們,鼓起勇氣,抓住時機,不要等待!""我們的老朋友山本。"萊頓說完呈上電報。尼米茲將軍看過電報後抬頭笑問:"我們是不是想辦法活捉他?""他是他們的人中最出類拔萃的,日本人的心理狀態您是清楚的,這將使整個日本大吃一驚。"萊頓答道。"我關心的是他們能不能物色到一位更有才幹的聯合艦隊司令。"不可能,將軍,"這時,萊頓中校作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這就好像將軍您如果被他們幹掉,在美國沒有人能接替您一樣!""哎呀,多麼可怕的比喻啊!"尼米茲將軍故作大驚失色狀,然後說:"這是哈爾西的管轄區,他會有辦法的。"由於事關重大,尼米茲將軍馬上向華盛頓當局請示。

   時間:1943年4月14日上午11點。

   地點:華盛頓美國海軍部。

   一份被破譯的日本海軍絕密電報,由一位參謀人員放在海軍部長諾克斯的辦公桌上。剛從參議院開會回來的諾克斯發現桌上有一份電報,他用眼睛歸了一下電文中說山本海軍大將近期將飛抵前線視察。電文的最後,附有他視察的詳細日程表。電報並沒有引起這位海軍部長的什麼特別重視,因為這種電報在海軍部裏已是司空見慣,甚至還有比這更重要、更機密的電報,透露何日何時敵人向何地發動突然襲擊,令人惶惶不可終日。而這份電報,僅僅說的是山本視察前線,似乎毫無什麼價值而言。"哼!這夥蠢豬,這種電報也值得花力氣破譯,真他媽的見鬼!"諾克斯對此真是不屑一顧,罵了一聲就順手將電報塞進了軍裝口袋。

   中午,諾克斯和海軍作戰部長金將軍應邀到白宮與羅斯福共進午餐。席間,諾克斯在閒談中提到了剛才那份沒什麼意義的電報。精明過人的羅斯福總統馬上問道:"唔,是一份什麼內容的電報?""一份很普通的電報,總統閣下。"諾克斯順手將電報遞給了羅斯福,請他過目。羅斯福拿起電報一看,只見電報中寫道:山本司令長官將於4月18日上午6時由臘包爾起飛,前往布幹維爾島南端布因島視察,希作好一切護航準備。

   不料,這份"沒什麼意義"的電報卻強烈地刺激了羅斯福,他的思路就像閃電一樣敏捷,腦子裏立即閃出一個念頭:擊落山本座機,幹掉這個霸道的傢夥,以報珍珠港之仇!然而,羅斯福這位白宮之主,卻故意裝得對這份電報一點都不在意的樣子,只是順手把它輕輕地壓在了食具底下。可誰知,就是這麼輕輕地一壓,山本司令長官的命運也就決定了。

   當天下午14時,羅斯福總統又收到了尼米茲將軍的請示電報。為此,他不僅馬上決定要堅決幹掉山本,而且還給這一行動起了一個古香古色、耐人尋味的名字--"復仇"。

   “復仇”行動

   羅斯福的命令很快就傳到了尼米茲將軍的手中,為了確有把握使這只行將入網的"獵物"被最終獵獲,尼米茲將軍親自出馬組織擬定行動方案。他找來美陸軍航空兵部隊司令阿諾德將軍和戰鬥機專家,大家討論後一致認為:由於山本此次視察的活動半徑正好位於瓜島"亨德森"機場P-38"閃電"式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內,只有使用"仙人掌"航空部隊的P-38最新式戰鬥機,才能夠幹掉山本。4月15日一大早,尼米茲將軍就向哈爾西正式下達了截擊山本的命令,在命令的末尾還加了一句對哈爾西個人的關照:"祝你狩獵成功!"很快,剛剛就任索羅門群島美航空部隊司令官20幾天的米徹爾海軍少將就收到了哈爾西的下述命令:山本司令將於4月18日清晨由新不列顛島北端的臘包爾,去東南方最前線航空基地布幹維爾島南端的卡希利(日本人稱布因),但不是直達卡希利,而是在巴萊爾機場降落,然後乘獵潛艇到達對岸的卡希利,預定到達巴萊爾島的時間是上午9時45分。

   山本司令帶領參謀人員,乘坐"1"式陸上攻擊機,有6架"零"式戰鬥機護航。P-38機隊要想盡一切辦法擊斃山本司令及參謀人員!山本司令以遵守時間聞名。總統重視這次戰鬥。結果速報華盛頓!這份電報不得轉抄和保存,戰鬥結束後立即銷毀!"在電報的結尾處,哈爾西將軍還以他那特有的幽默語言寫道:"看來孔雀會準時飛來,用鞭子狠狠地抽它的尾巴。"米徹爾海軍少將生於1887年,威斯康星州人。他早年自海軍學校畢業後,主要從事海軍航空事業,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曾任海軍航空兵司令部的技術部長。這位美國海上驍將曾擔任航空母艦"大黃蜂"號的艦長,載運過杜立特爾空襲東京,參加過中途島海戰,後來才轉戰索羅門群島。4月17日傍晚,"仙人掌"航空部隊第339 P-38"閃電"式戰鬥機隊隊長空軍少校米歇爾接到要他和手下最能幹的中隊長托馬斯。蘭菲爾上尉一起前往瓜島航空部隊作戰室的命令。當兩人一走進那又霉又濕的掩蔽部裏時,立刻意識到一定要有什麼重大的行動發生,因為駐島的高級軍官幾乎全在這裡。這時,米徹爾少將宣佈了尼米茲將軍要幹掉山本的命令,並特意說明了總統很重視。然後,米徹爾便開門見山地命令道:"無論如何也要抓住這只鳥,給我訂個行動計劃!"不用說此時作戰室裏是多麼地緊張和激動。山本是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的直接指揮者,用哈爾西將軍的話說:是"僅次於裕仁天皇和東條首相的第3巨頭",是日軍中被公認為有魄力、有膽識、精明強幹的指揮官。他建立了現代化的日本海軍,奠定了海軍航空兵的基礎,並使這一兵種成為主要的打擊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最優秀的飛機--"零"式戰鬥機,就是在他的協助下誕生的。他精心策劃了偷襲珍珠港的行動,使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幾乎全軍覆沒。壓得美國海軍半年內喘不過氣來。因此,美國人一直把他看作是太平洋上一個最難對付的敵手。然而,此時此刻,幹掉他的機會終於來到。

   要達到幹掉山本的目的,自然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必須進行十分周密的空戰部署才行。這時,米歇爾和蘭菲爾相互看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因為布幹維爾島距他們有520公里,只有他們駕駛的P-38才能參加戰鬥。這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然非他們莫屬了。

   P-38是美國第一批雙引擎戰鬥機,1940年首次訂購,在8000米的高空時速為732公里,最大載荷航程為3600公里,火力很強,機頭有1門20mm航炮、4挺12.7mm機槍,射界寬闊,沒有死角。每挺機槍配子彈500發,20mm炮彈120發。機槍和機關炮都是直接前射,可以在遠距離上擊落對手,與當時的其他戰鬥機相比,這是一個最大的優點,因其他戰鬥機(包括"零"式機)的機槍或機關炮都是膛線瞄準,只有當敵機在機頭前方大約250 m時才能開火,這就大大限制了開火距離。另外,這種大型戰鬥機還能攜帶1顆450kg炸彈。其各方面性能都比"零"式戰鬥機要好得多。

   另外,這種新式飛機的性能還大大出乎日本人的意外。有一次,當米歇爾和夥伴們把1名被俘的日軍飛行員領到2號戰鬥機野戰跑道上的1架"閃電"式旁邊,看他有什麼反應時,只見這個日軍飛行員瞪大眼睛,看看這又瞧瞧那,一會兒用手拍拍很大的擋風玻璃,一會兒又敲敲座倉地板,摸摸儀錶盤,特別是當他看到龐大的火力系統時,一下子驚呆了。在驚嘆之餘,他對翻譯說:"我們害怕P-38大大超過了害怕駕駛它的人。"正如米歇爾和蘭菲爾所預料的那樣,最後,經過充分的討論,米徹爾將軍決定:在山本降落前10分鐘於機場北面56公里處的上空對他進行截擊,離山本計劃降落的機場只有7分鐘航程。準備挑選18架P-38,分兩個機群從瓜島起飛前往截擊。經分析判斷後認為:若山本完全按時到的話,將在9點35分與山本座機遭遇。到時具體任務是:由米歇爾少校122架P-38負責掩護,在高空誘開並糾纏住山本的護航機;蘭菲爾上尉帶6架P-38組成狙擊機隊,從低空出奇不意地對山本座機進行空襲,要不惜一切代價擊毀山本座機。

   就這樣,米徹爾海軍少將斟酌再三,又進一步強調說:"我再說一遍,無論付出多大代價,多大犧牲,也必須幹掉這個老鬼子!"在座的人都清楚,這是一道最嚴厲的命令,即使到時候與敵機衝撞,同歸於盡,也絕不能放跑那個被日本人譽為"功高蓋世、名重朝野"的司令官。

   當天,米徹爾海軍少將便就行動的詳細計劃和程式直接電告了尼米茲將軍,很快就收到了總司令簡短的回電:

   非常同意,預祝你交好運,並取得勝利。

   尼米茲

   1943年4月18日,是個星期日,黎明時天氣晴朗潮濕。這一天,對於日本和美國來說,都是個難忘的日子。因為正是在一年前的4月18日,"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載著杜立特爾的B-25轟炸機群首次轟炸了東京。一年後,鬼使神差,又趕上了這一天!

   一大早,山本五十六司令長官身穿雪白的海軍新軍裝,左右胸襟懸掛著大將的胸章,作好了出發前的所有準備。臨行前,他的副官勸他穿綠軍裝,不要穿目標太顯眼的白軍服,可他還是堅持穿白軍裝。當他走近他的座機--三菱公司製造的"1"式轟炸機時,他轉向臘包爾的海軍司令草鹿任一中將(南雲的參謀長草鹿龍之介的堂弟)說:"我明晨出發,黃昏前回來,別忘了等我一起用晚餐。"山本的座機於東京時間6時整準時離開臘包爾。同機的有他的秘書、艦隊軍醫長和航空參謀。宇垣參謀長乘坐另1架三菱造"1"式轟炸機,機內還有另外幾位參謀人員。渡邊中佐眼看著2架飛機消失在空中,對自己未能與司令長官同行頗感失望。

   "1"式陸上攻擊機是名噪一時的新型飛機,續航力約3700公里。幾個月前,在遠離日軍基地的吉爾伯特群島以西,美國人與這種飛機相遇,還以為這些轟炸機是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然而,三菱公司的設計師們為了增大"1"式飛機的續航力而犧牲了裝甲,使它們不堪一擊。日本飛行員們把這種飛機稱作"飛行雪茄"。它有兩部引擎,功率3000多馬力,巡航時速315公里,最大時速440公里。

   2架嶄新的"1"式轟炸機在3000米的高度向南飛去,相距之近以至使宇垣參謀長都在擔心機翼要碰撞。有6架"零"式戰鬥機在他們上空護航,真是一次愉快平靜的飛行。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布幹維爾在左下方出現後不久,機群開始降低飛行高度,準備在巴萊爾機場著陸。18日晨,在瓜島"亨特森"機場,緊張的氣氛令人窒息。美"仙人掌"航空部隊第339大隊的18架P-38"威風凜凜地翹著雙尾翼,隨時準備出擊。像大多數飛行員一樣,米歇爾穿一雙陸戰隊的生牛皮靴子,在海上跳傘時這種靴子不會脫落。他登上機翼,敏捷地坐到座椅上,把放在規定位置的應急物品甩在一邊,包括他的"活命錢"--一袋英國貨幣,如果他在陸上被擊落,可以用來買通當地的土人。此時,專程來送行的米徹爾少將頭戴長舌帽,臉呈古銅色,緊閉著嘴,神態嚴峻,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即將起飛的戰機,又斬釘截鐵地下了最後一道命令:"不論怎樣都必須堅決完成任務!"7時35分整,第1批4架飛機的引擎同時點火,從排氣管裏向外噴吐著黑色油煙,引擎聲越來越大,轟隆隆響成一起。米歇爾帶頭進入跑道,飛機幾乎滑到跑道的盡頭才離地,在殘枝禿葉的椰林上空陡直上升。由於在起飛時有2架出了故障沒能起飛成功,結果只起飛了16架。米切爾將軍站在跑道邊為每1架飛機送行,飛機螺旋槳攪起的氣流打到了他的身上。

   為了不被發現,飛行中規定一律不使用無線電,只用羅盤和速度表導航。從瓜島飛抵目的地的直線距離是480公里,為了避開日軍雷達網的探測,還必須繞道飛行。因此,經過準確計算,雙方將於9點35分在空中相遇。估計山本的座機飛行高度為3000米左右,因此,狙擊隊應在3500米高度,而掩護隊則應在6000米高度最為適宜。

   就這樣,P-38機群在海面低空飛行了將近2小時。此時,米歇爾少校看看手錶:9時34分。他們在機翼上帶著副油箱,只靠一個指南針和一個空速計導航,沿間接航線在海上飛行了近千公里,而且令人難以置信地準時飛抵預定迎擊點。此時,只見狙擊隊穿過布幹維爾島綠色的海岸線,在一片叢林上空盤旋,他們只比山本座機的預定到達時間早了45秒。9點35分,在飛抵巴萊爾以北56公里上空時,米歇爾少校在左前方突然發現了目標--2架日本轟炸機。山本大將果然準時!據蘭菲爾後來回憶說:"看!‘1‘式陸上攻擊機不是露出模模糊糊的黑色機身,振動著機翼匆匆地趕來了嗎?真像事先商量好這次聚會時間似的。。。。。。"米歇爾想,山本在哪1架上呢?狙擊隊的4架"閃電"式能把2架轟炸機都打下去嗎?這時,"零"式機腹部甩下來的銀白色油箱表示日機已發現了空中伏擊者。

   按計劃,米歇爾立即爬上6000米高空,引誘日機。日本護航的"零"式戰鬥機果然上當,他們甩開山本的座機,勇敢地向美戰鬥機撲去。這一調虎離山之計一經奏效,在距山本座機500米的右上方,擔任截擊任務的蘭菲爾狙擊隊迅速按下機頭,4架P-38風馳電掣般地闖入山本座機的航線。瞬間,蘭菲爾和他的僚機巴伯中尉駕駛的戰鬥機已差不多和2架"1"式陸上轟炸機並排了。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鍵時刻,上當的日本"零"式護航機突然發現了悄悄拉起的美P-38,大吃一驚,趕緊全速往下俯衝,以掩護山本的座機,可惜晚了,什麼都來不及了。

   蘭菲爾已搶先一步,他和巴伯從3架"零"式機中殺出來,翻跟頭飛行。當他瞥見原始森林上方有一個綠色的影子,正是那架已將高度降低到60米的轟炸機,蘭菲爾立即加速追上去並開始向轟炸機俯衝,然後長時間地向這架轟炸機連發機關炮。只見這架日本三菱製造的"1"式轟炸機當即中彈起火。山本座機墜毀的一剎那,截擊功臣蘭菲爾看得非常清楚,他永遠也不會忘記,"轟炸機全身橄欖綠色,比樹葉的顏色還深,擦得锃亮,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後來他在回憶這驚心動魄的一剎那時這樣說:我扭轉機身對準山本座機的前進方向連續地掃射,就在2架飛機即將錯開的瞬間,我發現對方右發動機起火,接著右機翼也著了火。這種轟炸機一旦起火,就無法挽救,而且處於這樣的低空,降落傘也無濟於事。我的機頭差一點撞在因起火而失速的山本座機的屁股上。

   2架"零"式戰鬥機緊咬住我,向我反擊。我只能聽天由命,閉目把機頭猛地拉起。就在這一剎那,我看見山本座機觸到密林的樹梢上,機翼捲入紫色火焰、火光和碎片當中,機翼脫落,機身像個紅色火球鑽進密林。。。。。。我那九死一生心愛飛機的方向舵上,留下兩道彈痕。。。。。。

   另外,當時乘坐2號機、倖免一死的參謀長宇垣中將,後來在其戰地日誌《戰藻錄》中,對這段經歷作了如下記述:

   當我機降低高度緊貼原始密林飛行時,敵機與我護航戰鬥機展開空戰,數量4倍於我之敵,無情地逼近我龐大的"1"式轟炸機。我機迅速來了個90度以上的躲避急轉彎。1號機向右,2號機向左,兩機分離開來,間距增大了。

   作了兩次躲避轉彎之後,我向右方眺望,想看一看山本長官搭乘的1號機如何。哎呀,在距離大約4000米處,1號機緊擦著原始密林,噴著濃煙和火焰,慢速向南下方墜落。我腦子裏想,完啦!飛行參謀站在我的斜後方過道上,我拉了拉他的肩膀,示意讓他注意長官的座機。這是我們同他的永訣。

   這個過程只有20秒鐘左右。因敵機襲來,我機又做了一個急轉彎,這時再也看不見長官的座機了。我急切地等待恢復水準位置,心中充滿了憂慮,擔心事情的結果,儘管其必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當我定睛再看時,座機已無影無蹤,只見原始密林中升起了沖天的黑煙。啊,萬事休矣!

   幾乎和山本座機遭攻擊的同時,參謀長宇垣的座機也遭到了巴伯中尉的攻擊。只見巴伯不顧俯衝下來的"零"式機的掃射,不失時機地向宇垣的座機射出了一排密集的子彈。當他向轟炸機開火時,看到這架轟炸機在顫動,但仍然毫不手軟地繼續射擊,一直把它的機尾垂直翼打斷為止。宇垣座機的飛行員雙手拼命搬住操縱桿,仍不能制止住飛機往下衝,轉眼間便掉進了大海。

   伏擊戰僅僅歷時3分鐘,到9時38分,布幹維爾島上空周圍又恢復了原來的寂靜。

   首先著陸的蘭菲爾還沒來得及爬出座艙,就被歡天喜地的人群拉出來,人們將他團團圍住,興高采烈地拍著他的肩膀。後來,蘭菲爾說:"我好像一個足球中衛,踢進了一個奠定乾坤的決勝球。"美國P-38機群凱旋後,米徹爾海軍少將立即向哈爾西將軍發電:


   米歇爾少校率領的美國P-38於9時30分左右光顧卡西利地區,擊落有"零"式機嚴密護航的轟炸機2架,外加2架"零"式機。1架P-38未返航。4月18日似乎是我們的節日。

   哈爾西將軍感到非常滿意,立即回電錶示祝賀,他在電文中以幽默的語調表達了自己的愉快心情:"祝賀你和米歇爾少校以及他的獵手們作戰成功!在獵獲的鴨子中,似乎還夾著一隻孔雀。"自此以後,所羅門伏擊山本之戰,便以"獵獲孔雀"而聞名於世了。1943年5月17日上午10時,載著山本大將骨灰的"武藏"號戰列艦由特魯克海軍基地起航直達東京灣。5月21日,日本大本營正式發佈了山本五十六的死訊,電文如下: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於本年4月在前線全盤指導作戰中遇敵,在作戰飛機上壯烈殉職,另派海軍大將古賀峰一接任遺缺,已經在指揮聯合艦隊繼續作戰中。

   美軍奇襲山本五十六是太平洋戰爭中最富有戲劇性的事件之一。山本暴死,對日本朝野如晴天霹靂,對東京大本營來說,是戰爭爆發以來一次沉重的打擊,被日本大本營稱為"甲級事件"。美國人總算為"珍珠港事件"中的死難者報了一箭之仇。(摘自:《世界百年空戰紀實》

二戰風雲人物:亂世賭徒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生於日本新瀉縣長岡,記者來到他的家鄉採訪時,正趕上當地在修繕他的故居。山本家的房子是全木制結構的二層樓,說是二層樓其實是一層半,因為上層環境狹小,記者伸手就能觸摸到屋頂。我們這次採訪的接待長岡市立圖書館前館長稻川明雄先生說:在當時的日本,武士家庭就是這樣的,一層看起來比較高,而二層則是相對比較矮。故居最大的擺設就是客廳正中白色的山本五十六半身石像,他的目光直視著窗外的公園。
  
  在故居旁邊,有一座長岡市籌資建立的山本五十六紀念館。據說這是日本海軍唯一一個個人紀念館。紀念館的存在向世人喻示著,雖然戰爭結束60年了,但是山本五十六所代表的那個時代的所謂武士道精神至今還以紀念館的形式存在著,問題是這種思想能否永遠安於被關在紀念館?
  
  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4日生於長岡武士高野貞吉之家,當時其父56歲,故給兒子起名為五十六。後過繼給山本帶刀為養孫而改姓山本。山本自幼受到的是武士道精神的熏陶,他於1901年考入江田島的海軍兵學校。1905年,在“日進”號上擔任炮官參加日俄海戰,在戰鬥中右腿大面積燒傷,左手被炸掉了兩個手指。在紀念館,記者看到了他在日俄戰爭中獲得的勳章。
  
  史料記載山本一生嗜“賭”。而山本的紀念館中就藏有他曾經玩過的紙牌和籌碼,稻川先生指著這些娛樂用品說:“他確實很喜歡玩牌,而且技術很高,他認為贏牌有很多運氣成分在內,但也要高超的技術才能常勝,同時他認為玩牌是對自己判斷力的一種訓練。”
  
  1939年,山本出任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1940年7月,近衛內閣與德、意簽訂了軸心條約。山本知道日本80%的戰略物資都要從英美控制區供應,所以認為該條約不利於日本,並警告近衛首相,若與英美開戰,前六個月還可以堅持,之後他也毫無信心。
  
  稻川先生告訴記者,偷襲珍珠港是一次很大的冒險,而且是山本五十六直接做的作戰計劃,戰前山本曾多次到美國學習工作,山本本人非常清楚美國的實力。“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他曾全力反對向美國開戰,他主張和議。原因有三:1.日本生產力遠不及美國(美比日強大概六倍),於長久戰不利;2.軍需資源大部分由美、英提供,一旦開戰,資源補給必會受阻;3.日本必定面臨大災難。但當時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激昂,強迫海軍部妥協。因為如果與美開戰,海軍將會是最重要的力量,所以山本五十六的立場曾一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不滿。山本到最後終於應承天皇出兵,出任海軍部總司令。”
  
  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日本軍國政府面臨著向南和向北的選擇,那時山本提出了進攻珍珠港的具體計劃,並且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和嚴格的訓練。1941年10月,主張與美國和談的近衛內閣被迫下臺,東條英機出任首相。由於談判中,美國拒絕讓步,並且英美在南太平洋的戰略防禦日趨加強。日本終於失去了耐心。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要傾巢而出,當時這個計劃,很多參謀成員都大力反對,認為太冒險;但山本一意孤行,最後獲准出擊。海軍派出六艘航母,分別為赤城、加賀、飛龍、蒼龍、瑞鶴和翔鶴,輔以423架戰機。漫天戰機瘋狂轟炸珍珠港。“當時山本一再叮囑外交部要在空襲前宣戰,但是日本當時政府事務處理緩慢,日軍行動被指為‘偷襲’,激怒了美國。令他更不安的是當時美軍的航空母艦不在珍珠港,未能一同擊毀,今後必定惹來一番血戰。”
  
  偷襲珍珠港成功,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幾乎全軍覆滅。同時,日本又侵略佔領了南太平洋的新加坡、菲律賓和荷屬東印度。而此戰之後美國正式加入了同盟國,並將其巨大的經濟潛力轉入了戰時軌道。
  
  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1884年~1943年)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於本年4月在前線指揮艦隊作戰時遭遇敵機,在機上壯烈戰死。"日軍大本營於1943年5月21日發佈的這則令人震驚的消息,至今還在許多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人耳邊作響。

  山本五十六(Yamamoto Isoroku,1884-1943)1884年4月生於本州北部新瀉縣長岡村的封建武士家庭。其父高野貞吉此時已是一個56歲的老頭,因此給兒子起名五十六。1916年,五十六因過繼給山本帶刀為養孫而改姓山本。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自幼受武士道精神的熏陶,早年即接受軍事訓練。1901年,山本考入江田島海軍學院。該校實行的是斯巴達式嚴格訓練,禁止學員喝酒、抽煙、吃糖以及和姑娘交往。1904年畢業後,山本到海軍"春日號"軍艦任少尉侯補生。1905年,山本調"日進號"軍艦任見習槍炮官,參加日俄戰爭(1904-1905),在對馬海戰中被炸掉兩個指頭。1908年,山本進海軍炮術學校學習,1911年畢業於該校後,成為優秀的艦炮專家、名符其實"炮筒子"。1914年,山本又進海軍大學深造,1915年晉陞少佐。1916年海軍大學畢業後,擔任海軍本部參謀。1918年,山本與禮子結婚,後生有兩男兩女。1919年,山本五十六奉命赴美國學習英語,注重研究石油及其與海軍政策的關係。1921年回國後任海軍大學教官。1923年,山本陪同軍事參議官井出讓治大將前往歐洲和美國考察9個月。1924年9月,山本被調任霞浦海軍航空隊副隊長兼總教官,第一次和飛機接觸。他們為海軍航空兵在有發展前途,"應該放眼發展航空軍備"。在航空隊技術訓練的同時,自己也學會了飛機駕駛。1925年12月,山本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山本到達美國後,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向國內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情報。1928年3月,山本回到日本後,先後擔任過"五十鈴號"巡洋艦和"赤城號"航空母艦艦長。1930年,山本以日本軍事代表團助理的身份參加倫敦海軍會議,返日後晉陞少將,出任海軍航空本部技術處長。在任期間領導改進了海軍的魚雷攻擊機和遠程轟炸機,把快速戰鬥機和生產提上了日程。此後,日軍生產出性能較好的97式艦載攻擊機和有名的零式戰鬥機。1933年10月,山本出任第1航空隊司令官。為了督促艦載機駕駛員拼命訓練,他把訓練中的死亡與戰場上的陣亡一樣看待。

  1934年6月,山本五十六調到海軍司令部和海軍省工作。次年以全權代表身份出席倫敦海軍會議,同時晉陞中將。1921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規定:美、英、日三國軍艦噸位的比例為5:5:3。日本海軍內部對條約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則認為,條約對日本是一種屈辱,主張廢除條約。這一部分人被稱為"艦隊派"。山本屬"條約派"。山本對美國的工業潛力了解較多,估計當時美國的造艦能力3倍於日本,戰時還可以提高至5-6倍。日本如果與美國進行無限制的造艦競賽,將不可避免地耗盡資源。因此,他認為沒有條約限制美英日三國海軍力量,反而對日本不利。山本贊成"條約派"的觀點,主張在條約的"限制"下,不事聲張,加速發展海軍航空力量,最後達成對美國的海軍優勢。然而,山本的獨到見解並沒有被政府接受。山本此行的使命是:極力爭取日本在各種軍艦噸位上要和英美平等,廢除華盛頓條約。日本的這個提案遭到英美的反對,結果這次為期6個月的會議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山本因此而受到海軍省的冷遇。

  1935年12月,山本升任海軍航空本部部長。當時日本海軍奉行"大艦巨炮"戰略,決定建造"大和號"和"武藏號"大型戰列艦。對此,山本極力反對。他認為由於飛機在未來作戰中攻擊力巨大,超級戰艦在未來戰爭中作用不大,甚至還可能成為累贅。據此,山本提出將建造上述兩艦的經費用於發展海軍航空兵,在未來戰爭中奉行"以航空母艦為基地的進攻戰"的思想。但是,山本的意見完全被忽視,他只能在自己的職權範圍辦力所能及地發展航空力量。

  1936年12月,山本被任命為海軍省次官。1937年7月7日,日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八一三事變後,山本五十六用航空母艦艦載機,轟炸上海、南京、武漢等地,瘋狂屠殺中國人民。

  1939年8月31日,山本出任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歐洲戰爭爆發後,日本軍國主義在亞太地區侵略。1940年7月,近衛上臺組閣,不久即通過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山本認為日軍80%的物資都要從英美控制區供應,參加三國同盟於日本不利,但他沒有直接提出反對意見。近衛首相問山本,一量日美開戰,海軍的力量如何?山本說,如果一定要打的話,他敢保證在最初6個月內可能取勝。如果戰爭持續幾年,他對未來毫無信心。

  1940年以後,山本加強聯合艦隊特別是海軍航空兵訓練。1941年1月7日,山本上書海相及川,提出了組織強大的海軍航空突擊艦隊,突襲珍珠港,一舉摧毀美國艦隊主力的作戰方針。6月,又提出偷襲珍珠港的具體方案。可是,當時山本的計劃遭到海軍軍令部的反對。山本以1940年11月11日夜英國的魚雷攻擊機和轟炸機對停泊在塔蘭托海港的義大利艦隊進行攻擊,使義大利的主力艦隊大半受到重創的事實為例,力排眾議,並以辭職相要挾,迫使軍令部於10月中旬批准了這個方案。此後,山本將執行任務的突擊編隊集中在鹿兒島附近進行嚴格的戰術、技術訓練。同時,進行了一系列周密的準備:向夏威夷派遣特務,及時掌握珍珠港內艦隻的動向,採取嚴格的保密和偽裝措施,選擇便於隱蔽的北航線,攻擊時間選在美艦返港後的星期日淩晨。此外,山本還在海軍大學舉行了大規模的圖上演習,反復論證偷襲珍珠港的方案。11月8日,山本下達"聯合艦隊機密作戰命令第1號"。17日,山本在日本航空母艦"赤城號"上,召集特遣艦隊各級指揮官、參謀人員和飛行員訓話。18日,特遣艦隊駛離內海基地向單冠灣隱蔽集結。26日,特遣艦隊離開單冠灣,沿北太平洋航線向夏威夷方向駛去。這支編隊擁有航空母艦6艘(上有艦載機423架)、戰列艦2艘、驅逐艦3艘、油船8艘,另有潛艇23艘作為先遣隊已提前出發,總計各種艦船60餘艘。12月2日,山本向特遣艦隊發出了"登上新高山1208"的暗語電報,即12月8零時開戰。12月7日晚,坐鎮柱島的山本,照常與參謀人員下棋。午夜以後,幕僚再度齊集作戰室。

  12月7日晚,夏威夷沉浸在週末的歡樂中。日本特遣艦隊悄悄地進至瓦胡島以北230海裏處的預定地點。12月8日淩晨7點鐘,由51架轟炸機、40 架魚雷機,49架水準轟炸機和43架戰鬥機組成的日本第一攻擊隊,在總指揮官淵田美津雄的突擊令下,迅速飛向預定目標,輪番轟炸和掃射美軍機場,5分鐘之內,瓦胡島上的美軍太平洋艦隊。日軍這次偷襲行動,前後歷時1小時50分鐘,共擊沉美主力艦4艘、重創1 艘、炸傷3艘、炸沉炸傷巡洋艦、驅逐艦等各種輔助艦艇10艘,擊毀美國188架飛機。斃傷美軍官兵4500多名,美陸、海軍機場全部被毀。偷襲珍珠港之戰,成為戰爭史上首次成功地大規模使用海軍航空兵實施突然襲擊的範例。當奇襲成功的消息傳來時,山本五十六緊閉嘴巴,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日本舉國上下,欣喜若狂。

  然而,山本五十六並沒有被一時的勝利衝昏頭腦。他明白:工業潛力巨大的美國,一旦納入戰爭軌道,很快就可以恢複元氣。因此,必須迅速徹底地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於是,山本五十六決定突襲美國海軍巡邏機前進基地--中途島1942年5月20日,日本海軍航空母艦7艘、戰列艦11艘、驅逐艦22艘、潛艇21艘,連同後勤艦隻在內,總計200餘艘,飛機700餘架在柱島集結。這時,美國太平洋艦隊所能集結的僅有3艘航空母艦、3艘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6月初,山本五十六親率艦隻200餘艘,分8支特遣艦隊向中途島實施牽制性攻擊,等美軍前去偵察或支授時,日軍則以主力突然佔領中途島。山本認為,只要取得這次作戰的勝利,對美國的戰鬥意志將是一次更為沉重的打擊,有可能將美國的反攻時間推遲到1944年,為日本增強軍事經濟實力贏得時間。然而,山本五十六的如意算盤打錯了。美國海軍破譯日軍的密碼,洞悉其全部作戰計劃,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採取"設計陷阱,將計就計"的策略,將3艘航空母艦隱蔽於中途島東北200海裏的海域,對日本航空母艦編隊實施突然的打擊,一舉擊沉日本大型航空母艦4艘、重型巡洋艦1艘和驅逐艦2艘,擊落日本艦載機322架,而美國僅損失航空母艦1艘,飛機147架。這次海戰使日本損失大型航空母艦的一半和艦載機駕駛員的一半,山本五十六被迫下令停戰。

  中途島之戰使山本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打擊。回到日本後,他藉口蛔蟲作祟腹痛,幾天閉門不出。日本對中途島之戰的消息嚴加保密。為了防止真情外露,生還的官兵全部被遣往南洋作戰。

  中途島之戰後,太平洋戰爭出現了轉折。1942年8月,美日雙方在索羅門群島的瓜達卡納爾島展開激烈的爭奪戰,山本把聯合艦隊司令部由柱島遷回特魯克島。戰況對日本越來越不利,山本已深感大事不妙,曾對人說:"戰爭結束後,我不是被送上斷頭臺,就被送往聖赫勒拿島(軟禁拿破侖的地方)。

  實際上,山本的前途比他自己預料的還要悲慘。1943年2月,瓜達卡納爾島陷落,日軍處於全面守勢。4月,山本將聯合艦隊司令部和艦載機300餘架移到靠近前線的新不列顛島臘包爾陸上基地。4月1日至14日,山本出動飛機652架次,分別對瓜達卡納爾島、圖拉吉島和新幾內亞島的美軍基地和海面艦隻實施轟炸,企圖挫敗美軍的攻勢,但結果日本損失艦載機60架,盟軍僅損失飛機30架、驅逐艦1艘。山本得不償失,怏怏不樂,決定返回特魯克島基地。此行之前,他決定巡視離瓜達卡納克島前線較近的肖特蘭地區各基地,鼓舞士氣。山本的行程通過電報預先通知各基地,不料,這份電報又被美軍破譯。美國對這位偷襲珍珠港的策劃者恨之入骨,決定乘此良機除掉他。4月18日,山本率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中將等分乘兩架飛機,由6架戰鬥機護航,從臘包爾機場起飛,預定在布因島降落。當山本在座機飛抵布因島上空快要降落時,16架從瓜達卡納爾島飛來的美國飛機,乘山本座機的護航戰鬥機離開的瞬間,迅速將2架座機擊落,山本摔死,參謀長宇垣重傷。一個多月後,日本大本營公佈這個消息,追授山本一級在勳位和元帥稱號,6月5日在東京的日比谷公園為山本舉行隆重的國葬。

  山本五十六平時癖好賭博,敢下賭注,要麼贏個痛快,要麼輸個精光。他認為不會賭博的人沒有出息。因此,有人說:山本既是一個著名的海軍將領,又是一個精明的賭徒。突襲珍珠港和折兵中途島是在軍事上下的兩個大"賭注",先贏後輸,最後"家破人亡"。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