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超越天堂的地方

超越天堂的地方

有人說,樂生療養院是台灣一段不光采的紀錄,因為當年的台灣社會,曾經用公權力剝奪痲瘋病友的人權,將他們強制隔離在樂生院。然而對住在樂生院的院友們來說,光不光采早已雲淡風輕。

一生囚禁在院裡的他們,用一輩子學會一種人生哲學,寬恕、甘願、不計較,雖是簡簡單單幾個字,但捫心自問,許多人窮盡一生都沒辦法做得到。

樂生療養院一位院友曾說,這一生最難學會的一句話,就是「不計較」,不計較命運的乖舛,不計較親人的離棄,不計較一雙雙銳利的眼,曾把他們千刀萬剮。

林葉,台北三重人,十六歲發痲瘋病,住進樂生就快六十年了。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許多人從南部到台北工作,丹鳳山附近都是兢兢業業、為生計打拼的勞工階層,生了孩子無暇看養,喜歡孩子的林葉,自願成為免費褓母,於是她一輩子沒有婚嫁,卻養大十八個孩子,全靠這雙扭曲的手。

民智未開的年代,痲瘋病患連死亡都成為一種負累,亡者,只盼草草埋沒這副身軀,生者,甚至將死視為一種解脫。七十五歲的林葉,幸運的還耳聰目明,成了樂生歷史的最佳口述者。

除了火葬場,佛堂也有著樂生人沈甸甸的回憶。金鋼石和著血,成就了佛堂,何嘗不是一顆顆金剛心,才經得過歲月的磨歷。

說林葉有一雙萬能的手不為過,種菜、洗衣、燒飯,沒一件事做不到,刨絲瓜皮的力道拿捏的如此精準,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

這一餐飯,為自己,也為中風的老病友金義楨。 騎上緩慢的電動摩托車,林葉要去給金伯伯送餐。

人說,活著是為了爭一口氣,金伯伯卻說,活著,是為了說一句好話,老人的胸襟像大海。四十公斤的林葉,總要攙扶八十公斤的金義楨,照顧老友義無反顧,把自己的手練強壯了,什麼都扛得起,就像把心練強壯了,什麼都不傷心。

「甘願」兩個字,何其簡單,又何其難,就像「不計較」這個道理,樂生院友費了一生才體會,他們是台灣僅存的三百多位痲瘋病患,要學會用「甘願」兩個字,走完餘生。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