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正視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正視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減緩生活步調
              一般人除了有理性的思考之外,也會有「喜、怒、哀、樂、愛、惡、慾」等各種情
緒狀態。最近有不少有關「情緒管理」方面的探討,其實以前的人,就已經有「情緒管理」的觀念了。如「借酒澆愁,愁更愁」,意思是若以不適當的方式去管理「負面的情緒」,反而問題會越來越大。以前的人也發現,不只「負面的情緒」需要管理,即使「正面的情緒」也要適當管理-所謂「樂極生悲」就是這個意思。為什麼以前的人就懂得情緒管理,現代卻又把它變成重要的課題呢?因為以前的人,生活步調緩慢,個人要面對的工作壓力較單純,所以當你有一個「失去管控」的情緒出現時,緩慢的生活步調可以給你足夠的時間,讓情緒宣洩完畢,如「守喪」一例即是。但現代的忙碌生活無法給我們這樣悠閒的機會,所以我們的「情緒管理」必須變得很有效率。
做好有效的情緒管理
如何有效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首先認識自己的常見情緒狀態(是否和一般人一
樣,或比別人更容易緊張,或長時間無原因的憂鬱等);然後,檢討自己是否有某種不適
當的「情緒管理」方法(如喝酒、抽菸或使用其他成癮性毒品、飆車、大吃大喝、瘋狂購
物等);最後整理出幾種較適合自己「情緒管理」的模式。以下的一些模式可供參考採用:
聽音樂或唱歌、畫圖或完成一件藝術作品、運動、靜坐、找人訴苦或向神禱告、讀聖經或
勵志書籍、參加講座或聚會等。一般人用這些方法,對「情緒的管理」多少會有幫助。
嚴重失調應尋求專業協助
但是,若你的情緒狀態跟一般人不大一樣,如超過兩週以上,難以改善的重度憂鬱;或一再強迫自己重複做某種動作(如洗手等);或經常毫無預警、沒有原因的突發極度焦慮狀態;或幻聽等。那就已經是屬於「生理問題」的層次,因為精神醫學上已經證實,這是由於大腦內某些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所致。建議到精神科或身心科門診就醫,若使用精神科藥物,先讓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恢復平衡,則接下來無論是由專業人員所主導的「心理治療」或自己決定的「情緒管理」模式,都將變得更有效率。
現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除了自己的「情緒管理」模式需要有效率之外,也要考慮到客觀的外在壓力,是否已經超過自己的身心負荷。一旦忙到根本沒有時間休閒,或甚至長期睡眠不足,身體與情緒必受影響。聖經上有一段話:「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又有什麼益處呢?」這並不是反對你專心投入工作,但若沒有適度休息,讓自己累倒了,或甚至過勞死,那豈不是事與願違了嗎?
        工作中的減壓技巧
或許現在暫時無法找到壓力小一點的工作,不妨可以試一試幾種工作中的減壓技巧:肌肉放鬆法(先緊縮身上部分的肌肉,再慢慢放鬆)、深呼吸法(吐氣的時間是吸氣的兩倍)、放慢步調法(暫時盡可能放慢工作腳步)、緊握東西法(當你處於壓力時,緊握某樣東西,通常會使你放鬆)等。最後,建議設法建立較成熟的人生觀,不要因為小小的挫折壓力就情緒失控,甚至想不開,而導致無法挽回的遺憾。
本文選自「秀傳季刊」~2006第21卷第2期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