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2
發新話題

[分享] 《楞嚴經》十二類眾生成因

引用:
原帖由 霄雪 於 2008-11-18 02:02 發表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你可不可以寫白話一點
我看不懂
這麼說好了   我以為知道道理是比較容易的
但是要"放下"很難
舉例:明明我就很愛$$$$$$$$  然後我要告訴自己不愛不愛不愛.....   看到了$$$$$$  努力把視線移開   眼不見 ...
呵~我也是滿愛錢的啊

只要取之有道也可以愛啊

TOP

認真的來了

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四種因緣:
第一種是報恩的

第二種是報怨的

第三類是討債的

第四種是還債的
(這四種就不必分門解釋了吧)

佛告訴我們事實真相,
一家人就是這個關係集合。
家庭如此,一族人也是如此,
凡是你所認識的親戚朋友都是如此,
恩怨債務更少一點。恩怨債務多的時候,
就變成一家父子兄弟,遠一點就成為親戚朋友。
所以人與人之間都有緣份。
你走到馬路上,一個陌生的人對你點頭笑一笑,
也是從前的緣份。看到陌生人素不相識,一看到就不順眼,
也是過去的緣份。所以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
我們真是起心動念不能不謹慎,千萬不要跟一切眾生結冤仇,
不要跟一切眾生有債務的關係。欠債的要還得清清楚楚,
免得來生再還,這事情很麻煩,所以儒、佛的聖賢教訓,
都是勸我們把這些恩怨化解,這是最善、最圓滿的方法。

[ 本帖最後由 歸真 於 2008-11-20 01:30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老鼠愛小米 金幣 +20 言之有物 2008-11-21 02:30
  • 老鼠愛小米 威望 +1 言之有物 2008-11-21 02:30
  • 老鼠愛小米 經驗 +20 言之有物 2008-11-21 02:30
  • 喜德 金幣 +20 言之有物 2008-11-20 22:13
  • 喜德 經驗 +20 言之有物 2008-11-20 22:13
  • 霄雪 金幣 +2 言之有物 2008-11-20 14:19
  • 霄雪 經驗 +2 言之有物 2008-11-20 14:19

TOP

有人花一輩子的時間搜集物質的東西,卻永遠不滿足,反而身陷於無窮的欲望中,尋求不著自己要的東西就失望不已。

但即使好不容易尋獲所需,也一樣無法歡欣,因為所尋覓的物品不如想像中的美好,他們的欲望與期待無法圓滿達成,獲得的事物也感到不滿意,總以為「草是鄰家的綠」,這樣的人是永遠不會快樂的。


擁有愈多,欲望就愈大。
有人說,人的需求如食物、房屋及衣服是可以得到滿足的,但卻常常滿足不了人的欲望。


很多人以為有錢能使鬼推磨,事實上,錢在現代社會為求生活舒適或許有用,但終至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反而更製造出問題來,所以,我們該當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當我們瞭解事物真正的內涵,而減低對感官的需求時,便會自平凡與知足中得到心靈的平靜。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TOP

沒辦法啊

誰不想有利又出名

所以珍惜自己的良善

是我們所單純缺乏

TOP

引用:
原帖由 歸真 於 2008-11-24 02:19 發表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沒辦法啊

誰不想有利又出名

所以珍惜自己的良善

是我們所單純缺乏
沒錯

我也曾經掉進這陷阱中!

TOP

 15 12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