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亞歷山大死後的帝國分裂原因—未指定繼承者

亞歷山大死後的帝國分裂原因—未指定繼承者

亞歷山大於西元前303年去世後,他並未留下帝位的合法繼承者,與他最親近的是一位昏弱無能的異母兄弟。傳說,當他的朋友在他臨死前要求他指定一位繼承人時,他含糊說:「讓最強者繼承。」於是他死後,他的將領們企圖瓜分這個帝國,引發一些年輕軍官對這種安排的不滿,繼而發生一連串的戰爭,終於在西元前301年的一場決定性戰役,由三位勝利者(即托勒密、塞流息得、馬其頓)瓜分了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開啟了希臘化時代。

三大王國的特色

1托勒密

 政 治:專制的官僚制度,徹底控制土地與商業,並向農民徵收重稅

 經 濟:重商主義政策下,重視加強競爭力,即改良生產品質,例如埃及農民在種植一般作物外,可經營果樹園等,但在何地種植、種植何種作物

 結 束:西元前30年成為羅馬屬地

2塞流息得

 政治:因為疆域大、邊境不穩和文化複雜的因素,使用行省制與城邦制的混和政體,甚至讓部分地區採取城邦自治的公民生活

 經濟:以王室為經濟中心,由各地的總督、豪族及農民提供農產品或畜產品,大城市則是繳納貨幣。並在中央與地方都設有經濟財稅機構,所以當王室經濟陷入危機時,各地方政府仍擁有財源

 結束:西元前一世紀王國內亂,勢衰。西元前64年被羅馬所滅

3馬其頓

 政治:實行君主專制,但國王可像一個家庭的大家長般,容許人民自動自發向國王表示意見

 經濟:原以農業和畜牧為主,但至西元前三世紀後,曾積極開採礦山,發展經濟。由於馬其頓人民對王室忠誠,所以他們都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沒有農奴制度

 結束:與迦太基聯合反對羅馬,於西元前168年被羅馬所滅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