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秋季護膚 保濕、修護、防曬

秋季護膚 保濕、修護、防曬

夏季艷陽高照,皮膚又油又黏,時序進入秋天,終於可以擺脫滿臉油光的困擾。

但此時溫差較大氣候較乾爽,加上台灣的秋老虎也不可小覷,許多皮膚較敏感的人,開始出現乾燥、脫皮、紅疹等情形。

皮膚會敏感的原因很多,包括皮膚疾病如酒糟、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口周圍炎、接觸性皮膚炎、過敏性濕疹等;若壓力大或外在環境變化劇烈,平常正常的皮膚也會有敏感的情形;接受醫學美容治療的過程中,如使用青春痘藥膏、美白藥膏、換膚治療或是雷射脈衝光治療後,皮膚都會有暫時性的敏感;只有少數人是天生皮膚耐受性較差,屬於真正的敏感性膚質。

隨著氣溫降低,汗腺、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會逐漸變得乾燥粗糙,大多數季節性的皮膚問題,是因為皮膚保護力減弱所造成,再加上日曬風吹,使皮膚變得更為敏感,此時皮膚保養著重在保濕、修護與防曬。

季節更替,保養品也要跟著換季,首先將清潔用品中含有柔珠、磨砂等成分,或是強調去除油脂能力較強的洗面乳,換成較溫和的洗面乳,洗臉的次數不宜過多,水溫要適中並且減少去角質的頻率,以免破壞肌膚天然的皮脂層,降低皮膚的防禦能力。

保養品可以更換成較滋潤的乳液與乳霜,保濕成分可選擇包括簡單的甘油、尿素,進一步到玻尿酸、膠原蛋白、天然保濕因子、維他命B5、γ-PGA等。最好在洗澡和洗臉完,迅速擦上這些具保濕功效的保養品,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適時的使用保濕噴霧或是加強型的保濕面膜,也有一定效果。

肌膚有粉刺、痘痘的人,仍要注意保濕,許多治療青春痘的藥膏或油性肌膚適用的保養品,皆會使皮膚較為乾燥,但若皮膚過於乾燥,角質層代謝異常,會使粉刺更為嚴重,此時治療性藥膏可減少使用次數或更換為較不刺激的成分。

經夏天太陽洗禮,臉上不免又多些斑點,如果不想讓斑點爬滿全臉,美白工作不能忽略。季節交替時膚質較不穩定,可以更換成較溫和的美白產品,選擇較不刺激的劑型與適當濃度,成分包括左旋維他命C及其衍生物、曲酸、鞣花酸、傳明酸與洋柑橘萃取等。

至於鎮定修護可以改善曬後與敏感受損的皮膚,像是甘草萃取物、燕麥、蘆薈等成分,都是不錯的選擇。

台灣秋季陽光中的紫外線不輸給夏季,許多時間都過量,甚至達危險級,防曬絕對不可以忽略,雖然感覺秋天的太陽沒有夏天毒辣,但只是紫外線中UVB的量減少,而UVA在一年四季中並無太大的變化。UVA是造成皮膚老化變黑的元兇,雖然不容易曬傷但也不可輕忽。

因皮膚疾病或暫時性內、外在環境改變所造成季節性皮膚敏感,適時接受皮膚科醫師治療,即可改善。有些人臉部皮膚,因天生肌膚防禦能力較差,容易敏感泛紅;另一部分的人,是使用過於刺激的保養品加上不適當的清潔粉刺;或是未依照醫師指示使用藥膏,長時間下來,皮膚一樣容易泛紅與微血管擴張,而無法自行復原,此時可接受脈衝光、染料雷射等治療,可以有不錯的改善,但術後保養一樣非常重要,才可維持。

看看梳妝台上的保養品,把需要換季的產品收起來,加強保濕,別忘了眼睛周圍與唇部,特別需要滋潤地方;持續防曬,別讓陽光的傷害留在臉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