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老實念佛

老實念佛

轉載自律航法師開示

歷代淨宗善知識,皆深知一心不亂的境界,不易做到,遂分析為事一心及理一心。

蓮池大師為折服當時狂禪之流,把一心不亂的境界,充分發揮,淋漓盡致。

但明知一般人不易做到,故臨終遺囑告誡弟子「老實念佛」。 蕅益大師注重信願,

謂「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散亂漸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便 不散亂者,即是下品上生。

念到事一心不亂,不起貪瞋癡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亂,任運先斷見思塵沙,亦能伏斷無明者,即是上三品生。」

由此足見佛 語祖意,悉皆開示執持名號為最簡便,最直捷的方法,所謂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收效速也。

轉載自佛法的基本與要徑 - 黃念祖居士主講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是心要中的心要,捷徑中的捷徑。《無量壽經》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

小本《阿彌陀經》心「信願持名」為宗。這就是淨土宗的宗要。也就是淨宗的正行。先師夏蓮老於正行外,兼及重要的輔行。

寫了兩句話:「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

這兩句是一切淨宗行人,背塵合覺的要徑,包括了最主要的相輔的修持。上一句即是「勤修戒,定,慧。」

頭兩個字是戒學。末後三個字「看經教」是慧學。「定須習,慧須聞,」多看經教,正是聞。一切依據聖言量,禪宗不立文字,但禪宗的司證,沒有不合於聖言量的。

中間「念佛」兩個字是核心。念佛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正定。

念佛三昧是寶王三昧,是三昧中的王,三昧中的寶。念佛得正定,可見念佛正表定學,老實念佛就能暗合道妙,巧入無生。

專心念佛,不起雜想,就暗合「無所住」,老實念佛,一念接一念,暗合「生其心」。

於是暗合了《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念佛,也是慧學。念佛時「都攝六根」豈但不做惡事,心中也不起惡念,

所以念佛也攝「戒學」。念佛雖攝戒,定,慧,但夏師句中,還是指出了「持戒」與「看經教」,喚起大眾的重視。

TOP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