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科幻靈異] 鬼吹燈II 作者︰本物天下霸唱(全書完)

第四卷 巫峽棺山 第六十二章 天怒

     每當我一想到青銅卦符,十幾年前老羊皮屍變後,被雷火焚擊的慘狀就如近在昨日。那盤古屍藓是風水穴眼中腐屍所化,既然開了龍視,當然也屬于屍變化物,肉藓屍苔之物最是腐晦陰沉,普通的火焰根本不能将其燒毀,也許我懷中的這枚青銅龍符,才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這個念頭一動,立刻扯開緊緊随身的密封袋,掏出了包中的青銅龍符,身邊的胖子好像突然明白了我的意圖,忙叫道:“這可使不得,本來就沒倒出來什麽真東西,反倒要把青銅卦符搭進去,貪污浪費是極大的犯罪,賠本的買賣千萬别做……”

  我知道這枚銅符對我們意義非凡,可我們所得的三件歸虛青銅器,其餘兩件被火漆侵蝕拔盡了銅性,隻有這枚龍符是四符之首,而且埋在百眼窟中年深日久,銅質中的海氣浸潤不散,權衡輕重利害,惟有橫下心來舍了此物,才有可能徹底毀掉地仙村,如今我們這四人是生是死,也都系于其中了。

  想到這我咬緊牙關,看峭壁下那具無首屍體近在咫尺,當即擡手将龍符抛了下去,青銅龍符的銅質中海氣氤氲,經曆數千年而不散,隻見死者形骸内的盤古屍藓在吞吐黑霧之際,早将那龍符裹在體内。

  幾乎就在同時,峽谷中已是黑霧遮天,天黑得面對面都看不到人影輪廓,一陣悶雷在雲霧中滾滾鳴動,我知道這是雷火将至的前兆,趕緊将其餘幾人按倒在地。還沒等我俯下身子躲避,就見有道矯若驚龍的閃電從眼前掠過,頓時把兩道峭壁間映得一片慘白刺目,雷鳴電閃發于身畔,震耳欲聾的炸雷霹靂聲中,引得棺材峽千窟萬棺同聲皆顫。

  被觀山太保囚禁的烏羊王古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巫峽棺山 第六十三章 沉默的朋友

     我看到有個東西從峭壁上竄過,其身形輕捷快速不輸猿猱,看的人眼前一花,心想莫非是觀山封家馴養的那隻巴山猿狖,可是青溪防空洞裏巴山猿狖似乎沒有這麽大的體型,難道棺材山裏還有殘存的“屍仙”?

  就在這時,那攀壁直上的身影忽然停在我們側面,我趕緊揉了揉眼睛,定睛再看時,不覺更是訝異。我和胖子等人是置身于一條狹窄陡峭的鳥道中,在相距數十米的地方,有數根釘在絕壁上的木樁,專爲用來擱置懸棺,巴山猿狖背負着孫教授,在大雨中一動不動地停在了那裏。那一猿一人,就這麽面無表情地轉頭凝視着我們。

  我猜測巴山猿狖并未跟随衆人進去棺材峽,但它極具靈性,徘徊在峽谷中,感覺到地底有山崩地裂的動靜,便一路翻山越嶺而來,在即将毀掉的棺材山裏,找到了孫九爺,背負了他又從峭壁上來,再次同我們打了一個照面。

  我看孫九爺耷拉着一條胳膊,滿身都是黑泥,臉上被雨水一沖,顯得格外蒼白,他并沒有開口說話,但我感覺他隻是想看看我們有沒有事,随後便不知要遁向何方,從此再不與衆人相見了。

  我們在峭壁上同孫九爺和巴山猿狖遙遙相望,幾分鍾内竟然誰都沒出一聲,棺材峽裏的絕壁陡峭異常,我想在接近他一步都不可能。

  我們此番自地仙村中撿了條命回來,所幸幾個同伴并無折損,想象這場遭遇都覺得像做了一場噩夢,對以前的事情也自是看得開了,感覺孫九爺所作所爲可以說是情上可原、理上難容,雖然和胖子嘴上發狠,但并未真想再向他追究什麽。

  此刻親眼看到孫九爺被那巴山猿狖從棺材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巫峽棺山 第六十四章 千年長生草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早已超出了孫九爺所能想象預計的範疇,更想不到他的所作所爲,都被地仙封師古生前推算了出來,不由得心念具灰,滿以爲墓中屍仙必然逃出山外,要引出一場大規模的瘟疫,不管在災難中死掉多少人,最後的孽業都算是由他引發,到了九泉之下也愧對列祖列宗,精神狀态幾于崩潰。

  誰知道最後山窮水盡峰回路轉,這可能也正是老天爺有眼之處,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不僅是咱們進山倒鬥的這夥人,就連地仙封師古都上了烏羊王古墓守陵者的惡當,可以說觀山太保和摸金校尉,都沒有那些守護着棺材山秘密的巫邪遺民心計深刻狠毒,細想起來令人毛骨悚然。

  刑徒們死前推演出來的天兆,是棺材山在離開地底後終于被雷火焚毀,地仙村裏的死人都被燒得連灰都沒剩下,似乎這一切都在冥冥中早已注定了,人世間的一切癡心妄想,都隻不過是場過眼的雲煙。

  孫九爺當時從峭壁上摔下,落在了棺材山的死人堆裏,黑暗中僥幸沒有撞在石頭上摔得粉身碎骨,随後峽谷中雷鳴電閃,地仙村陷入了一片大火之中。非人非鬼的孫九爺得以避過霹靂閃電,又被循聲前來的巴山猿狖所救,在瓢潑大雨中翻上峭壁遠遠逃走。

  随後他在信中提到,歸虛青銅鏡是古之重寶,切不可因爲銅氣消散就此遺失。在北京西城的一處院落中,有口早已廢棄的枯水井,那裏面藏着一些東西,可以按信中标繪的地圖尋到位置挖掘出來,然後把此物與青銅古鏡鏡背的卦圖相輔,說不定可以找到失傳已久的周天古卦。

  孫九爺世家出身,雖然他祖上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巫峽棺山 第六十五章 金點

     在南海珊瑚螺旋的歸虛遺址中,船老大阮黑不幸遇難,在他臨終前,我曾親口答應要好好照顧多玲和古猜,誰知多玲鬼使神差般,撿到了馬力奴号船長斷腕上的金表,中了下進表中的降頭邪術,而且事後經過我們多方确認,那位在南洋私運古董的法國船長,正是多玲在越南戰争時期失散的親生父親,這不得不說是天意最巧,卻又是天公無情。

  我們想盡了一切辦法挽救她的性命,但在海上漂流的時間太久,回到珊瑚廟島之時,屍降之毒已經深入骨髓,要是沒有那件翡翠天衣在身,多玲早就消腐沒了,但最後我們最終沒有找到可以救命的古屍内丹,還是無法将她留住。

  從大金牙發來的電報中得知這一消息,我心裏就像被堵了塊石頭,一覺自責,二覺愧對船老大阮黑的在天之靈,雖然明知人力有限,有些事能做到,有些事又是無論如何做不到的,起死回生的願望已經成畫餅,想到世事堅冷如冰,實在難以讓人接受。

  衆人嗟歎了一回,都道這是生死在天,人力強求不得,事到如今也沒有奈何了,隻好改變行程計劃,要返回美國參加多玲的葬禮。南海蛋民大多比較恪守傳統,按其風俗,人死後,要放船送五聖出海,蛋民屍骨則入土爲安,并且還連做三天的水陸道場的法會,發上一場冥事,超度她死後早日擺脫輪回之苦。

  我們先來到那個無名小鎮的雜貨鋪裏,向蜂窩山李老掌櫃作别。老掌櫃連忙關了店門,把衆人接在店裏問長問短:“看你們愁眉不展,想必這次進山做的事情不太順當,反正來日方長,縱有什麽難事,也不必太過挂懷。”說着話就從櫃裏拎出兩瓶酒來,要跟我和胖子喝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巫峽棺山 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

     看罷宅内,一無所獲,隻好到外邊再看,星雲土物億兆萬千,自然造化無奇不有,現在隻看了陽宅格局又怎能猜得到,隻好即刻動身去山上縱覽全盤,自然便見分曉。當下要求去高處觀望,馬宅後邊有片山坡,胡先生随馬六河帶人上了山,登高俯瞰下來,隻見好一片“山明水秀、龍飛鳳舞”的風水寶地。

  據說過了這片山,有個隐晦沉積的去處,以前蓋過“城隍廟”,又名“淤泥廟”,後來毀于戰火了。因爲廟前有條“淤泥河”,所以才得此名,是由于這河中是半水半泥,也不管是澇是旱,這條河始終都有這麽多爛泥,近年來河水流量逐漸變少,原本一條數丈寬的河流,又被淤泥分割成若幹段,隻有在雨水最大的時候,才偶爾連成一片。河床則全是一叢叢幾尺高的亂草,有那些不明究竟的外地人,路過的時候想在河邊喝口水洗把臉什麽的,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如果一腳踩到草下的泥潭,往往就陷在淤泥中丢了性命,誰也說不清這淤泥河陷死了多少人。隻是這條河由于死人太多,除了河道最中間極窄一段的水質還算說得過去,大部分河道中一年四季都留着黑水,散發着一股股強烈的腐臭。

  可淤泥廟舊址離此甚遠,與馬宅根本不在一條地脈上。不禁抱怨師傅傳下來的半本風水秘術現在已經式微,八成是前幾輩人傳漏了什麽,隻留下半本殘書,要不然怎麽會不太準确呢?

  馬六河見點金胡先生始終沒瞧出什麽名堂,心中更覺忐忑,就問他此地如何,究竟是吉是兇。胡先生無奈的說:“端的是塊貴不可言的風水寶地,可爲何。。。。。。”說着話突然停下,倒吸了一口冷氣,臉上竟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巫峽棺山 第六十七章 帳簿

     這件事情轟傳一時,當地人對此議論紛紛,有人說金點胡先生浪得虛名,騙了馬六河的一注錢财,卻爲人家指了個兇穴,結果壞了他家幾十條人命,可能那位胡先生自己也知道事發了,所以卷着家當逃了個不知去向。

  但更多的人卻不這麽看,“鬼帽子”墳土中先後掘出兩塊石碑,上邊刻的碑文何等警醒!仔細想象“葬此吉、居此絕,義者吉、不義絕”之言,就能明白不是金點胡先生指錯了穴眼,而是馬六河喪盡天良,這些年明争暗鬥,又倒賣假藥,在他手中也不知害死了多少人命,方圓幾百裏,誰不恨他?可見欺心的事是做不得的,老天爺專要收他這一門,真正是蒼天有眼,神目如電,報應不爽。

  胡先生再往深裏打聽,人們果然都對馬六河這一家恨之入骨,此人就像中國鄉間那些普通的土财主一樣,見錢眼開,讓錢迷了眼,胃口越來越大,水漲船高,賺多少錢也覺得不夠,這可真應了那句老話:“人心不足蛇吞象”。爲了發财賺錢,他欺詐親戚,侵害鄉裏,窩藏盜賊,生意上專做些無風起浪、沒屋架梁的虛假勾當,把地方上攪得寸草不生、雞犬不甯,可以說是惹得天怒人怨。大多數老百姓對其家滅門慘禍鼓掌稱慶,都道這是“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隻争來早與來遲”。

  而馬六河祖墳中刨出的殘碑,也是真有出處來曆的,據本地廟裏的一個老僧講,很多年前确實有過“鬼帽子山”的地名,山下這片曠地,曾是城隍廟的所在,趕上鬼節給死人燒紙錢,就在這山口處。廟底下埋了石碑是爲了告誡後人——“陰地不如心地”,風水龍脈再怎麽好,也不如自家積德行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巫峽棺山 第六十八章 帳薄之金盆洗手

     張三爺是清末盜墓行裏的老夫子,他一人挂三符,世上多稱其爲張三鏈子,真名不詳,即便當初在昆侖山裏任職,身子處在官面中,也僅用真姓,埋了實名。

  可是張三爺的真實名諱,就連他的弟子家人也多不知道,這是爲什麽呢?隻因他平生所爲,皆是犯禁之舉,黑白兩道無不相熟,在綠林中也有他的字号。

  而在民國以前,中國尚屬帝制,倘若犯了彌天大罪,就有可能誅連九族,一人犯事,他的親戚朋友都要跟着受牽連,所以綠林中人,向來不用真實姓名,隻以字号、綽号相稱,即便有些人名滿期天下,但一直到死也隻留綽号于世。

  張三爺身上雖然積案累累,但他年輕時曾受過鹹豐皇帝的封賞,更兼世情娴熟,用倒鬥得來的珍異古物結交了無數王公,官吏捕役根本不敢動他,所以門下黨徒極衆,家财不計其數,五湖四海的豪傑都願與他結交。

  有一年張三爺萌生退意,他了身知命,厭倦了人世間的營生,打算歸隐山林、安度餘生,于是廣散請柬,邀請各地的朋友們來張宅赴宴。

  既是在黑道裏混,就離不開控制着南七北六一十三省的卸嶺響馬,當年是官匪一家,張三爺自然也要入夥,這回明面上的金盆洗手,是拔常勝山的香頭。

  當時卸嶺群盜勢力衰退,許多人并不知道三爺就是摸金校尉張三鏈子,再加上當時的那任盜魁雖然身份較高,但聲望遠遠不及張三爺,所以他這舉動,鬧得比盜魁撤夥的動靜還大,是當時綠林中的一件盛事。

  那些個江湖後進,誰不想開開眼界?及到陰曆六月十五,果然賓客盈門,齊聚一堂,所到之輩,無不是江洋大盜、綠林響馬,桌椅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巫峽棺山 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

     張三爺曾經盜發過西周古冢,從中找出了失傳幾千年的周天卦象,于是用十六字古卦爲引,将風水陰陽之術寫入其中,著了一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其中陰陽、風水各占一半,陰陽篇中是占驗數術、造化之理,風水篇中則是青烏尋龍、風水之道——僅這半卷,便涵蓋了摸金校尉的尋龍訣和分金定穴之術,并将中國各朝各代葬制葬俗集大成,可謂“窮究天地之理,自成一家之言”。

  當着四個弟子的面,張三爺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扯去一半,隻留下風水秘術半冊,而将陰陽秘術的半冊在火盆中焚化爲灰燼。衆人大惑不解,向師傅詢問究竟,這天書何等奧妙,爲何竟要燒毀了?從此世上豈不再沒有周天古卦?

  張三爺笑道:“旱地裏種田,水路上跑船,人頭頂不長果子,這都是天理天道,世間興衰造化向來有些定數,可誰能窺破其中之謎?隻能說洪荒或有仙了,反正不是咱們世俗中人應該知道的,這天機雖然幽深微妙,但留在世上卻必然禍人不淺,隻有燒毀了祭天才是正理。”随即把剩餘的半部殘書,傳給了陰陽眼孫國輔,囑咐道,“摸金校尉的風水秘術,神妙無方,探盡了南北中三大龍脈,留此半卷殘書在世上,将來或許還能有它的用武之地,你要好生收存,萬勿失落。”

  陰陽眼孫國輔連忙叩謝師恩,含淚收了殘書,便就此離開師門遠遊去了。最後張三爺對剩下的了塵、金算盤、鐵磨頭三人說,看來摸金古符就着落在你們三個身上了。今天非是吉日,等子時拜過了祖師爺,再行戴符授金。

  這天夜裏,張三爺将他的三個徒弟帶到後堂,讓他們在祖師爺曹公像前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巫峽棺山 第七十章 起源

     那時候正處在改朝換代的亂世,到處都是天災人禍,老百姓多受倒懸之苦,三人先到河南邙山開市,接連盜了幾座古墓,把墓中最值錢的明器取出來,經營古物,換錢換糧,周濟災民。他們這幾趟買賣都做得順風順水,此後的足迹所至,踏遍了山西、陝西、河南、山東諸省,不知盜發了多少山陵巨冢。

  自古道“凡間事,天上做”,所以在人生世上,不論你水裏火蜂地奔波,最後成事與否,往往都在天意。趕上大運了,撞上什麽都是買賣,火焰也似的漲起來,沒有盜不成的古墓;若是時運衰退,那真是潮水也似的往下退,凡是碰着的,就全是折本的,身家性命往往都要賠在裏邊。

  财運有起有落,不可能總那麽順利,有一年,該着金算盤他們三個人倒黴,三人看準了洛陽附近的一處古墓,于是裹糧進山,不期撞上了一場戰亂,大隊敗兵從戰場上潰退下來,敗兵勢大,趕着無數難民,鋪天蓋地般擁進山來,把金算盤師兄弟三個沖散在了山裏。

  了塵和鐵磨頭救了一夥災民,躲入山間古墓林中。那些難民中,有個懷孕待産的婦女,在混亂中牽動胎氣即将臨産,誰知胎兒橫生倒長,眼看臨盆難産,就要一屍兩命死在荒山野嶺。

  了塵一向心腸仁善,哪裏忍心看着别人當場喪命,他看出這片古墓林裏,有座墳丘封樹俨然,了塵審視地脈,縱觀山形,料定墳裏邊肯定有棺材泉,也就是地宮裏有泉眼——在民間有種說法,把棺材湧燒滾了能夠順産。

  于是了塵和鐵磨頭一商量,救人要緊,拽出旋風鏟來,飛也似的挖開墳土,區區一處土墳,哪架得住兩個摸金高手挖掘,頃刻間就見到了棺材蓋子,誰知墳土棺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鬼吹燈 後記

     鬼吹燈作者:天下霸唱

  我寫的《鬼吹燈》這部書前後兩部,共計八冊,順序依次是《精絕古城》、《龍嶺迷窟》、《雲南蟲谷》、《昆侖神宮》、《黃皮子墳》、《南海歸墟》、《怒晴湘西》、《巫峽棺山》。

  從2006年2月份開始,直至2008年2月底,前前後後總共寫了整整兩年時間,約有兩百萬字的篇幅。這期間付出了很多,但同樣也有很大的收獲。通過這部書,認識了很多的朋友,這其中有見過的,也有沒見過的。可以說如果您喜歡我的這部書,咱們就應該算是朋友了,在此請允許我由衷地感謝你們,能和許多人分享我寫的故事,對我而言是最大的快樂。今天在全本結稿之際,我想對《鬼吹燈》全的創作過程做一次簡單的回顧,獻給喜歡《鬼吹燈》的讀者朋友們。

  常被人問起自己覺得哪一卷最滿意,所借《鬼吹燈》完結之際也來個“導演自評”。作爲作者,自己評價一下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全套八卷故事,每一卷的核心元素與題材都不相同,想表現的内容也有所區别。在連載的過程上,每天隻能寫幾千字,由于時間限制和個人喜好的原因,對于已經寫過的部分基本上從未進行修改,而且始終沒有故事大綱,到現在還不知道大綱是什麽,對我而言,自己也不清楚下一章會出現什麽意想不到的情況,許多都是即興發揮,這是創作過程中很大的樂趣。

  很難說這八卷中有哪能一卷是我自己最滿意的,每一卷都有很滿意的章節和橋段;但在我自己看來,每一卷也都同樣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如果重新修改一遍,會好很多,可是那樣一來難免會有匠氣,也就失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