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絲巾芬芳一路飄揚

絲巾芬芳一路飄揚

男人和女人,領帶和絲巾。
顯然女人要比男士幸運的多。
那條也許被用來拴住男性的領帶,一直以來,即使偶有女人借來當作裝飾之用,
比起同樣是塊柔軟豔麗的絲絹,忽而頭頂、忽而腰間,前前後後、上上下下的變化出現,
的確為女人增添了不少柔婉的氣息。

繫上絲巾風格立現

受紡織科技進步的影響,從三十年代以後,絲巾走上“印花”風潮,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六十年代,著名服裝設計師古馳,以萬花筒般的印花所製作的絲巾,可以說是印花絲巾裏的代表;
而法國名牌中最花團錦簇的Leonard,運用手繪水彩畫的風格,同樣把絲巾設計得十分有看頭。

一直到今天,絲巾以法國女性用得最多,也最具風情。
但是,在所有名人效應中,美國好萊塢對絲巾的示範效尤之風,也功不可沒。
五十年代,奧黛麗·赫本在《羅馬假日》中,坐在車上兜風時,絲巾隨風揚起的畫面,
更形成經典鏡頭,風吹草偃直到今日。
絲巾,就這?一路飄到九十年代末,即使下個世紀,恐怕沒有任何配件可能取代絲巾的魅力。

如果赫本為絲巾留下甜美、俏麗的記憶,時尚殿堂裏七十年代的“賈姬”,
大墨鏡和整條絲巾包住頭部輪廓的造型,使絲巾和神秘中帶著無限優雅的形象劃上另一個等號。

一方絲巾多種主題

欣賞絲巾有點象集郵票,每隔一季或一段時間,
就會有新的主題出現在同樣大小和材質的“版圖”上;
而設計主題的設定和表現風格是否吸引人,都關係到實用及收藏價值。

相對的,和郵票一樣,絲巾也常被用來紀念國際事件、城市文化、藝術風格和節慶活動,
比如一九九五年,路易·威登邀請法國當代知名畫家威廉·威爾遜(Willian Wilson),
以美國亞力桑那州風沙之旅?主題,推出5款記錄美洲風土民情的絲巾。
不但因?充滿原始風貌的主題,使得絲巾色彩極為豔麗,頗具搭配效果;
更重要的是,小小絲巾也完成了象郵票般值得收藏的主題。

這樣的例子,在法國以製作精良、風格獨到聞名的愛馬仕(HERMES)上,
更是司空見慣,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法國大革命,都曾是HERMES絲巾承載歷史的見證。

摺疊之間變化萬千

如果回到實際使用的價值上,一條色彩豐富的絲巾,能否提供多樣的搭配,是首要考慮因素。
而因為主題圖案的複雜度,使得在印染、套色多寡和材質、做工上,講究品質和製作時間,
往往是一條系出名門的絲巾,價位不遜於整套衣服的原因。

根據以往經驗,每到耶誕節前夕,號稱每38秒鐘就可以賣出一條的HERMES絲巾,
從1937年問世至今,已經推出一千多樣不同款式,
而且每年還保持一個主題,並從以往受歡迎的系列主題中挑出六款,重新賦予新色彩,保持新鮮感。
因此,HERMES絲巾,不但世界各地的女人爭相擁有,就連男性也在為他心愛的女性選購禮品時,常以其為首選。

絲巾的妙用在於:
摺疊之間千變萬化、隨心所欲。
最常見的方式是摺成細條系在頸間,或以三角形裹在肩上。
也有人嘗試把柔軟的絲巾當作腰帶、肚兜、帽子,甚至裁成襯衫、外套來穿。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