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原創] 心理|熬夜看球是種什麼體驗?

心理|熬夜看球是種什麼體驗?

心理|熬夜看球是種什麼體驗?



6月11日伴隨著法國歐洲杯的開幕,廣大球迷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狂歡節。因為時間差的原因,開賽時間一般是在北京時間淩晨,我作為一名球迷也經常在下班之後熬夜看球,很多同事問我:“熬夜看22個人搶著把一個球送到對方大門裏至於嘛”“真不可思議,上班的時候看你沒精神,但是為了看球能不分晝夜。”
最近在朋友圈非常火的一個帖子
歐洲杯用鐵的事實證明了男人半夜是可以起來給孩子喂奶的,也是可以早起給你買早點的,也是可以半夜陪你聊天的,如果他沒有這麼做,說明你混的還不如“球”。
球迷,球迷,他們為什麼會這麼迷?他們迷的又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迷戀足球,甚至成癮呢?今天我們不妨從心理學角度做個球迷的心理分析,以增進對球迷行為和心理的了解。
有人經常問:為什麼男球迷多於女球迷?這是因為男人不像女人那樣喜歡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內心體驗,而足球恰恰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表達內心想法和情感的途徑。看球的人可以一邊看,一邊喊,這種在平時很難被接受的行為,因為足球有了正當的理由。
精神分析認為,人在潛意識中都有攻擊的本能,這種本能不可能完全被壓抑。足球是一種充滿攻擊性和競爭性的運動,它可以幫助人們將心中壓抑的攻擊衝動以社會允許的方式象征性地發泄出來,所以說看球可以宣泄自己被壓抑的欲望。
很多球迷都有自己喜歡的球星和球隊,我個人比較喜歡梅西,比較欣賞阿根廷探戈足球。一般來說,性子比較急的人,會喜歡那些大開大合、快速進攻的球隊,比如荷蘭;性格比較嚴謹的,會喜歡穩健型的球隊,比如西班牙。
我們之所以會喜歡一支球隊,是因為我們在這支球隊身上找到了共性,找到了和我們一樣的某些特質,心理學上叫做尋找歸屬感。所以說我們看球的方式就是自己對自己的方式,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會投射在自己愛的球隊上。這就涉及人們對身份的歸屬感,讓人們不再覺得孤獨。

與歸屬感相伴的,是贏球帶來的“高峰體驗”。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堅信,人的本質和未來是指向健康的,人的自我實現、自我超越是可能的,而其重要途徑便是“高峰體驗”。支持的球隊贏球之後,自己有很大的成就感、滿足感,會沉浸在純淨、完美、狂喜、欣慰等幸福之中,享受著足球勝利帶來的片刻“高峰體驗”。就如梅西與隊友的巧妙配合與無縫銜接、靈活的擺脫射門讓我的內心有巨大的愉悅感。
大家都渴望成功,但現實中有很多羈絆,通過偶像來完成夢想,無疑是美好的。正如著名的存在心理學家貝克爾說:“我們都忍受不了渺小,總想要與偉大的事物聯係起來。
記得2014年世界杯的時候,我開始和幾個室友一起玩fifa online3,玩的正嗨的時候,其中一個室友問我什麼是ST、CF、CM、CDM等等,我開始給他講解一些基本的足球知識。
在這裏就是我們要說的有一種人:他們既不喜歡足球,也不討厭它,但自己身邊的人都看起了球,雖然自己平時不看球,這個時候也不得不關注一下。否則,朋友在一起高談闊論時,自己就被邊緣化了。因為害怕孤獨的滋味,於是便開啟了一個偽球迷的修煉之路偽球迷充分證明了從眾心理的作用。
“中國男人特別害怕別人說自己不夠爺們兒,一說足球,這是男人的遊戲,馬上就變成了巨大的社會壓力——所有爺們兒都去看球。”專家說,更何況看球的共同行為能帶來那麼多心理、生理上的快感,何樂而不為呢?








文章來源: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