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一代軍師 作者:隨波逐流 (全書完)

一代軍師 作者:隨波逐流 (全書完)

[內容簡介]


  腰佩黃金已退藏,個中消息也尋常。世人欲識寒園客,只是江南讀書郎。

[ 本帖最後由 于子晴 於 2010-11-11 23:05 編輯 ]

TOP

第一部 南楚狀元 序章


  「真是好畫,煙波浩淼,孤舟寂寞,筆法非凡。」我淡然的點頭讚賞,畢竟身份擺在這裡,總不能太過失態,對收到的禮物若是表示出欣喜若狂,那就必須得給人辦事不是,像我這種身份地位,有些事情舉手之勞的可以幫個忙,有些事情麼,還是袖手旁觀的好,雖然陛下現在還是挺英明的,但是總要想到,他已經七十多歲了,聽說明年就要傳位給皇太孫了,萬一他年老糊塗,對我這樣的老臣懷疑起來怎麼辦,我可是想善始善終得到一個好的結局呢。送禮的中年人劉禎見我這樣的神色,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小心翼翼地說道:「老公爺,小侄的父親年老糊塗,不該胡亂寫書,求公爺念在當年份屬同年,又曾同殿為臣的份上,給家父說上幾句好話,讓他老人家得以安享晚年吧。」

  「是麼,文舉兄寫了什麼書麼,快給我看看,我可是很喜歡文舉兄的文筆呢?」我來了興致,當年我和他的老子劉魁劉文舉是一起中的進士,我是狀元,他是榜眼,不過說句實話,我可是很佩服他的文章,文字嚴謹,史據翔實,若非他個性太執拗,說什麼也不肯侍奉二主,本朝的史官一職絕對是他的囊中之物,前陣子聽說他正在寫《南朝楚史》,我是翹首以待啊,可是最近卻沒了消息。劉禎的臉上露出尷尬的神色,從懷中掏出一個布包遞了過來。我打開一看,淡青色的封面上寫著「南朝楚史」四個大字,我興奮的打開讀了起來,完全忘了屋裡還有外人在。等我一目十行的讀完之後,不由苦笑起來,文舉兄可真是不給我留情面啊。懶洋洋的放下書本,漫聲道:「賢侄,你先回去吧,這件事我得端詳端詳,你是知道的,老夫已經多年沒有過問政事了。」

  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部 南楚狀元 第一章 落魄書生


  顯德十六年,隨雲欲科舉,遂離江夏,往赴建業。

  --《南朝楚史·江隨雲傳》

  南楚顯德十六年,天下還在紛亂當中,但是局面已經清楚多了,長江以南大部分被南楚佔據,江北則是大雍的天下,江夏是防守大雍的戰略要地,而鎮守江夏的鎮遠侯府乃是軍機重地,所以時時刻刻守備森嚴,我這個西席雖然地位不低,但是也得乖乖的俯首聽命,躲在書房裡面盡量不要外出,免得惹禍上身。我一邊翻著書本一邊盤算著什麼時候能夠吃飯,沒辦法,鎮遠侯陸信乃是軍方重臣,按照南楚的慣例,他的家人都要留在建業,只有十五歲的世子陸燦被陸信任命為侍衛留在身邊,這個朝廷倒是允許的,陸燦雖然跟著我學文,但是武將世家的子弟自然也要學習軍事,今天是江夏大都督陸信召開軍議的日子,陸燦作為侍從被帶去旁聽,我就只好在書房等他了,原本說好了一起用飯的,不料今天的軍議過了晌午也沒完,而且所有參加軍議的人都沒有用飯,我這個小小的西席若是自己吃飽了,等陸燦回來一定得嫉妒的大喊大叫,然後又要找機會暗算我,我還是等他一起吧。想到這裡,我摸摸扁扁的肚子,無奈的歎了口氣。你說父子兩人怎麼差那麼多,陸信慷慨大方,陸燦卻是斤斤計較,上次他被陸侯爺責罰,我忍不住偷笑了一下被他看見,第二天就騙我出去散心,說什麼我守孝已滿三年,應該出去走走,結果把我騙進了煙月樓,要不是我見機溜的快,我的第一次就被搶走了呢。我一邊胡思亂想一邊無聊的翻著書本,唉,鎮遠侯府的書房雖然不錯,但我這三年幾乎都看完了,而且畢竟是武將世家,所以都是一些比較易見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部 南楚狀元 第二章 金榜題名


  顯德十六年六月,江哲入建業,八月,金榜出,江哲中一甲頭名,赴瓊林宴,宴未畢,雍使入朝,求聯姻,以示盟好。

  顯德十六年十二月,雍長樂公主入楚,顯德十七年戊辰元月,太子殿下趙嘉舉行大婚,立長樂公主為太子妃。

  長樂公主,年十五,母長孫氏,雍高祖貴妃,素得帝寵,長樂公主生時,逢雍高祖登基,故頗愛寵之,賜封號長樂公主。

  --《南朝楚史·江隨雲傳》

  從會試考場出來,我伸展伸展四肢,唉,這幾天可把我辛苦壞了,那個考棚又窄又小,我又沒有銀子打點,所以到了第三天,基本上屋子裡面全是馬桶的氣味了,如果不是以前跟著爹爹流落他鄉,吃了不少苦頭,只怕我連飯都吃不下去,只怕我省吃儉用到了今天,身上就連一個銅子都沒有了,離放榜還有半個月呢,這些日子我可怎麼辦呢,要不要去賣字畫或者替人寫書信,我認真的想著。

  回到客棧,我計算一下,明天的房錢是沒有了,所以拿著文房四寶,決定到夫子廟去擺攤,到了夫子廟,跟一個小茶館的老闆套了半天近乎,又答應替他寫兩封信,就在他的茶館門口擺上了攤子,可惜生意不大好,到這裡寫信的人都是大字不識幾個的,誰管你字寫的怎麼樣。我等了半天也沒有生意,正在愁苦的時候,一個青衣小婦人走了過來,我一看她的裝束,就知道是個寡婦,可是年紀只有十八九歲的樣子,真是可憐啊。她怯生生地道:「先生,奴家想寫副狀子。」我拿起筆道:「是什麼狀子,要告誰啊?」

  她有些赧然地道:「奴家的丈夫不幸去世,奴家想要改嫁,可是公公不同意。」我又問了幾句具體的情況,拿起筆寫道:「十七娶,十八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部 南楚狀元 第三章 翰林學士


  顯德十六年九月,江哲入翰林院,依例授翰林院編修,職七品。

  顯德十七年元月,哲以博學多聞,特詔參與籌立崇文殿,歷三年,哲精於鑒賞,明於考證,每每廢寢忘食,手不釋卷,聞者皆讚歎不已。未幾,遷升翰林院修撰,從六品。

  崇文殿典藏,均留存至今,卑人曾見之,十之六七均為哲校訂品鑒,令人為之瞠目。

  --《南朝楚史·江隨雲傳》

  真是幸福啊,我伸伸懶腰,拿起手裡的孤本詩集,這些日子以來,我都在翰林院的藏書樓裡邊呆著,這裡不愧是天下藏書之最,有很多我沒有看過的書籍,我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從前就看過很多書,基本上一本書只要看個一遍,就可以記住大概了,好的文章我還能一字不漏。不過我就是再大的本事,這上百萬的書籍我也看不過來,所以找了一本藏書索引的冊子,按照上面順序揀一些沒有看過一一看去,反正我在翰林院得呆個三五年,怎麼也看的差不多了,當然我最留意那些註明孤本的書籍,要知道這樣的書籍好多都是絕世之作。

  這一天,我在書庫裡面正在找書看,無意中看見一本黃綾冊子,看外表十分精緻,想必是難得的精品,我隨手翻開一看,差點沒昏過去。首頁血淋淋的八個大字「欲練神功,揮刀自宮。」我連忙合上,看看封面,卻是什麼《葵花寶典》,連忙扔到一邊,我可還想娶妻生子啊。這時看到旁邊有一本漢代的莊子《養生主》,連忙拿了起來,翻了幾頁,雖然和外面見到的文字差不多,但是眉批很豐富,密密麻麻的幾乎寫滿了空白,我是很喜歡看別人的註解的,那裡面凝聚著讀書人的心血啊,看看旁邊沒人,我隨手扯過墊腳的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部 南楚狀元 第四章 品畫明冤


  顯德十八年己巳,三月,我已經二十二歲了,剛中狀元的時候,有很多人上門說媒,都被我婉拒了,用的理由是年紀還輕,想多多讀書,好為朝廷效力,後來,這種事情就少了。因為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我這個年少的狀元完全沒有飛黃騰達的慾望,完全沉浸在書海之中,甚至有一點癡迷,這樣一個人,並不符合那些世家大族的要求,因此我得到了難得的清淨。

  這一天,我按照慣例來到翰林院準備工作,卻看見一大堆人圍在正堂上,我不由驚奇起來,要知道,雖然我也被稱為翰林學士,但翰林院裡邊還有高下之分呢,我因為是狀元,所以越過了最低的庶吉士、檢討,直接當上了正七品的編修,在這之上還有編撰,侍講、侍讀、侍講學士、侍讀學士、掌院學士多個級別,可是我看到那一堆人裡邊,上有掌院學士謝賢,下有和我同科的一個二甲進士,一個庶吉士,這就讓我驚奇了,要知道,那些侍講學士以上的很多人都是經常在國主身邊伴駕的人物,怎麼會圍在一起呢。我走了過去,卻看見尹學士和田學士正在滔滔不絕的爭論著什麼,而在他們中間的桌子上,擺著一卷古畫,旁邊擺著一章紅字條,上面寫著「青山居士臨江圖」七個字,原來他們正在討論這副畫的真偽。我這才明白過來,自從國主下詔籌立崇文殿之後,卻是有不少人將珍藏的書籍字畫送來,希望能夠得到收錄,只是真正的曠世傑作還是不大好找的。

  尹學士一派雍容的說道:「這副畫一定是偽畫,青山居士前期的作品都是青綠山水,風格絢麗,後期因為參修佛道,所以作品大多是水墨山水,畫風變得恬淡秀麗,這副畫雖然是水墨山水,但是你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部 南楚狀元 第五章 儲君之爭


  顯德十九年庚午三月,趙勝薨,謚楚靈王,太子趙嘉靈前繼位,下令沿用顯德年號,立大雍長樂公主為後,大雍遣使祝賀,贈良馬千匹,金帛無數。

  中宮既定,朝野上下,鹹思儲君,諫議大夫羅文肅公進言,議立王三子趙隴為儲君。

  先,國主立長樂公主為王妃,王妃未有所出,乃遣陪嫁宮女侍奉太子殿下,殿下愛雍女美艷,多有寵幸,先後生三子四女,後靈王憂慮,立丞相尚維鈞之女為太子側妃,十四月,生隴,嘉登基,封尚氏為貴妃。尚氏出身名門,賢淑少妒,朝野以「子以母貴」舊例,請立其子。

  王后聞之,大怒道:「哀家雖無子,焉知其後必無,況縱使終究無出,哀家昔日陪嫁宮女,皆大雍名門之女,至今已生二子矣,若論貴賤,豈不如尚氏,若要立儲,立王長子可也。」

  --《南朝楚史·楚煬王傳》

  顯德十九年,國主死了,若是平常人死就死了,可是一個國主死了就是大事了,在國主晏駕前,我們翰林園將已經基本完成的崇文殿書目《崇文密藏》遞了上去,國主大喜,雖然沒有看到崇文殿的建成,但是他應該還算是瞑目的。

  絲毫沒有爭議的,太子趙嘉在靈前即位了,然後就是改元、大赦天下這些事情,我們翰林院也忙得不亦樂乎,還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我們這些小官員雖然沒有大多插嘴的餘地,但是也很關心的,就是立後和立儲的事情。立後,是沒有異議的,雖然長樂公主常年住在行宮養病,算不上盡責,但是南楚名義上是臣服大雍的,而且長樂公主又是先王所立的太子妃,所以長樂公主仍然順利地接掌中宮。但是立儲就麻煩了,長樂公主沒有生子,而她雖然才十九歲,但是常年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部 南楚狀元 第六章 雍使齊王


  先,顯德十六年丁卯,德親王趙玨奉密旨至橫江,欲偷襲秣陵,事未成而洩密於雍,遂罷兵,未幾,雍遣使至,許以長樂公主和親,靈王惑之,乃息兵罷戰。

  勝將終時,召太子至榻前,諭之曰:「孤平生遺恨,未能善守祖宗基業,稱臣於雍,爾若有半分孝心,當竭盡所能,恢復帝業。」太子指天立誓,靈王乃薨。

  顯德十九年庚午五月,大雍齊王來吊,齊王密商國主,許以重利,謀擬攻蜀,國主惑之,後雍使上下勾連,遂起攻蜀之議,南楚國本皆壞於此,然其時人不解其禍,亦不解重利為何,後有內侍聞國主泣告王后曰:「孤若能恢復帝業,不圖爾為皇后,孤亦願父事大雍,今齊王以帝業許我,望卿代孤婉轉告爾父,南楚絕不負雍。」事乃洩。

  齊王者,雍高祖六子,長樂公主異母兄也,少頑劣,後見雍王弱冠封王,功勳冠蓋天下,乃悟,曰:「我當取而代之。」後以武勳聞名於世。

  --《南朝楚史·楚煬王傳》

  顯德十九年五月,大雍遣使來吊,我聽說正使是雍帝李援六子,齊王李顯,自幼深受寵愛,所以頑劣非常,每日裡只知弄鷹射獵,不喜讀書。自從七十年前東晉崩潰,中原分崩離析,李援之父李商趁勢而起,自稱雍王,幾十年血戰沙場,立國稱雍,李商死後,李援即位,喜好聲色犬馬,不思進取,他的改變是因為他的二子李贄。

  雍王李贄,幼時就有賢名,二十多年前,李援九歲的次子李贄在新春朝宴上白衣素服,直言進諫,指責李援抱殘守缺,有負祖父遺願,慷慨陳辭,令李援慚愧而退,不久之後,李援稱帝,改元武威,隨後厲兵秣馬,鼓勵農耕,在武威三年宣告天下,臨行前,瀝血告祭天地,立誓不平中原誓不休兵。李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部 南楚狀元 第七章 飄香畫舫


  我陪著齊王殿下走在大街上,齊王興致勃勃的問我四周景物,我對這些雖然不是特別熟悉,還是基本可以說出來的,但是為了到秦淮河必須經過風月最盛的秦淮大街,兩邊燈火通明,所有的青樓酒肆都大門洞開,門前都站著把門的龜奴,很多門前還有艷妝的女子鶯聲燕語招攬客人,我們一行人個個相貌不錯,尤其齊王身穿錦袍,氣度不凡,正是青樓的恩客模樣。所以不少龜奴妓女都想來糾纏,可是我發現十幾個平常裝束的漢子有意無意的圍在我們周圍,將那些人推開,隱隱的保護著我們三人,這十幾個人相貌都還平常,可是個個體格魁梧,單薄的衣衫之下隱隱可見墳起的塊狀肌肉,走起路來塵土凝而不散。我心裡知道這些人必定是齊王的侍衛,就是麼,一個堂堂的親王出遊,怎麼會沒有侍衛保護呢,既然他已經有了護衛,我就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了。這一放鬆,就連道路兩旁令我尷尬的景象都不能讓我緊張了。

  沒走多久,就走到了秦淮河邊,在這截特別寬闊的河面上,泊了十多艘大小畫舫,其中一艘最是龐大,燈火輝煌,卻沒有像其他的畫舫那樣傳出絲竹琴韻、猜拳鬥酒的聲音。我們走到河邊,那裡都是一些小快艇,我對著一個窈窕的船娘喊道:「船家,送我們到飄香畫舫上去吧。」那個船娘抬頭笑道:「幾位爺來得晚了,只怕飄香畫舫今日已經客滿了,爺不見那畫舫上已經開始掛起紅燈,那是客滿了,很快就要起錨了。」

  齊王慍怒的看向我,我卻平靜地道:「我們已經預定了位子,多謝船家提點。」齊王面色變得緩和。我們三人上了快艇,接著十幾個暗中保護的侍衛也都各自上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部 南楚狀元 第八章 明月舌戰


  顯德十九年七月,德親王趙玨歸,國主問其攻蜀之事,其時丞相尚維鈞力主攻蜀,朝野上下均附和之,德親王力阻之,國主猶疑,七月十五日,靈王義女梁於明月樓設宴,邀請德親王赴宴,其餘同席者,丞相尚維鈞、大雍齊王李顯、齊王幕僚秦錚,江哲亦受邀,後世覽此,或為不解,江哲官微,不知為何得以入席,以聞社稷大事,或曰,其人其時已有二心,然考之實據,似乎未必。

  宴後,德親王憤然歸,江哲趕上,與德親王數語,親王沉默,之後朝會公議攻蜀之事,王默然不語,攻蜀之議遂成。或有人言,親王不阻攻蜀之議,追根揭底,皆江哲之過也,罪莫大焉,然從親王僚屬處得知江哲所言,實一心為楚矣。

  --《南朝楚史·江隨雲傳》

  德親王趙玨回來了,紛紛攘攘的攻蜀之議平息了很多,因為趙玨一回來就直接去拜祭先王,先王薨逝的時候,趙玨鎮守前方邊境,不能回來奔喪,如今朝中政局已經平定,趙玨乃是軍方重臣,攻蜀之議必須聽聽他的意見,所以才特意把他詔回。趙玨哭祭之後進宮覲見國主,在國主駕前直言不諱,力阻攻蜀之事。趙玨在朝中威望極高,所以立時有很多人就不在說攻打蜀國的事情了,但是更多的人卻紛紛上門相勸,尤其是尚維鈞一方的朝臣名士,但德親王始終不肯答應。

  七月十五日,明月公主梁婉下帖子邀請德親王赴宴,並且同時邀請了齊王李顯和丞相尚維鈞,誰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其實他們這些手握國家權柄的權貴之間的事情跟我沒有什麼關係,可是為什麼我也要參加。我哭笑不得的看著齊王,我剛說我不過是一個小官員,沒有資格參加。齊王殿下居然臉不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