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東萊太史慈 作者:碧水龍吟 (全書完)

東萊太史慈 作者:碧水龍吟 (全書完)

【小說書名】: 東萊太史慈

【小說作者】: 碧水龍吟

【作者簡介】:  茫茫紅塵一書僮幸好,沒有迷路,此生有筆墨點染跌宕胸襟,幸甚!

【內容簡介】:

  東萊太史慈,惜哉英年早逝,早年遇人不淑,壯年天妒英才,劉玄德輕而棄之,孫伯符重而失之,

      曹孟德思而不得,「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豈獨諸葛孔明一人哉?

  今借架空之鎖鏈,重鑄三國之英魂,以現代特種之精英,重振華夏之雄風,可借太史慈一身見:

  豪情、任俠、革新、風流、情趣、文采……這裡有你想要的任何東西! 
 

[ 本帖最後由 于子晴 於 2012-6-25 15:36 編輯 ]

TOP

正文 第一章 怒 殺   
      
  火!到處是火!
  燒得太史慈眼睛通紅,四面又留下了二十多具屍體,一路來手中的銀槍不知已斷送了多少人的性命。

  但,還不夠。因為自己的母親還在家中等待。自己要盡快地殺出重圍!

  又一槍,對面的一名想要刺傷太史慈馬匹的黃巾軍只覺清風撲面而來,因為厮殺半日而早已嘶啞干燥的喉嚨一陣清涼,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如噴泉般從喉嚨湧向了天空,眼前的天空先是很黃,續而變紅,然後就是無邊的黑暗。

  “原來死就像睡覺,很溫暖。”這是那個滿臉都是自己溫熱鮮血的黃巾軍士兵的最後的感想。

  其他的黃巾軍士兵一陣哆嗦,雖然東萊郡的天氣向來很好,可是他們還是感到頭皮處的陣陣發麻發冷。對面的這個人簡直就是死神。

  就在剛才,他們還在妄想殺死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去領功。

  只是誰也想不到,眼前的這個長得斯文白淨看上去絕不會超過十八歲的年輕人竟然會這麼恐怖。根本就沒人可以靠近他的五丈以內,那裡根本就是一個死地。

  要不是他們的大頭領戰前頒布的封賞誘惑著他們,大概早已經避得遠遠的,落荒而逃了!

  “凡殺死官兵者皆有封賞。”

  可是那幫膽小的官兵都在高城中龜縮不出,根本就不敢與之交手。弄的這些天大伙兒只能在城外的各個村子裡過過手癮。見到不順眼的人,管你是什麼身份就是一陣亂剁。

  這大概就是天公將軍給我們的好日子吧!

  人命無數,金錢無數,食物無數,女人無數。

  直到一刻鐘前,在這個渾身殺氣的年輕人出現前,他們一直在為所欲為,仿佛他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正文 第二章 論 勢     
   
  黃昏。

  白馬粗健的長腿踢著官道的泥塵,帶起了一卷塵屑,往黃縣飛馳而去。

  太史慈坐在馬背的身子挺得筆直,臉上不露半分喜怒哀樂的情緒。

  走了大半天,路上一個行人也沒有,有的只是那些妄圖阻擋自己而不斷倒下和死亡的黃巾軍士兵的屍體。自來到這個時代後,他的心從來未試過像這刻極端的憤怒而又極端的清醒。

  兩旁樹木婆娑,仿佛半點不知人世間此刻正處於盲目而又可悲的殺戮之中。以前在影視作平和書籍中所向往的古典戰爭的輝煌絢麗的古典美感已經被眼前的現實擊得粉碎。

  早已經記不清殺過多少人了,悲憤卻有增無減 。

  太史慈的憤怒並不僅僅在於自己的母親可能會受到的危險,更多的是一種反省式的心靈拷問。看著無助的平民,想著那些既可憐又可恨黃巾軍,太史慈不停地追問:

  我大漢的子民們啊,你們怎麼了?

  官兵們如狼似虎的欺壓你們,世家大戶們無孔不入的剝削你們,你們可以反抗,可是那些平民呢?怎麼也成了你們屠戮的對象?

  你們曾經對君權神授的鬼話頂禮膜拜,那是上位者對你們的愚弄,讓你們麻木無知,可是現在呢?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因為被人愚弄而“麻木”無知更可悲的事情的話那麼一定是被另一種新的愚弄而變得“瘋狂”無知。

  天公將軍,張角,就是這個曾經讓太史慈在歷史書上甚為佩服可是現在卻深惡痛絕的神棍,在本已是天災連連的東漢末年火上澆了一把油。

  不錯,反抗別人的壓迫在太史慈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現在的黃巾軍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正文 第三章 招 攬      
   
  城內一片狼藉,不過匆匆往家趕的太史慈可以看出這是不過是城裡居民過度慌張所致。
  念及此,太史慈心中不由得再一次感謝劉繇。盡管有收買人心之嫌——劉繇此來對自己招攬的目的太過明顯,即便是傻子也看得出來。

  自己剛剛進城,竟然意外的看見了劉繇,這才明白為何城外盡是黃巾軍的屍體,自己還奇怪何時黃縣的守軍變得如此精於作戰。原來是牟平世家劉族的子弟兵。

  太史慈知道這個劉繇,歷史上也說太史慈與劉繇“有舊”。還說劉繇召太史慈去揚州時,太史慈說“不敢不去”。原來竟然是為了報劉繇的救母之恩。

  以太史慈的個性和對老母的孝敬,知恩圖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就是自己這“西貝貨”也是對他感激非常,生出報答之心。

  問題是太史慈早從歷史書上知道面前的劉繇並非是干大事的人。

  如果要太史慈對劉繇進行評價的話,那麼劉繇無疑與袁紹頗相類似。

  先說聲望,袁紹是“四世三公,門多故吏”,而劉繇少年時就名動當時,且不說他急智救其從父的事,單就劉繇在州郡中多年來的威望,在青州這裡就極少有。

  說來可笑,東漢的地方制度真是千古少有,居然是州府與郡守並存,一個地方要有兩種行政制度,絕對的政出多門,每一年下來,州府與郡守因為政令不同而造成的地方混亂又上交到朝廷的筆墨官司就數不勝數,通常是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糾纏不清,讓人不勝其煩。

  不過這種情況近年來在東萊郡府和青州州府就較少出現,這全都是劉繇的功勞,此人身份特殊,出身自世家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正文 第四章 神 威(上)        

  身後遠遠的幾裡處一萬多劉家子弟兵想必正在緩緩蜿蜒迤邐而行。太史慈一眼就看穿了劉繇緩慢行軍,只待其他縣城的軍隊和豪強地主與黃巾軍拼殺得兩敗俱傷、坐收漁人之利的企圖。

  其實明明昨天就可以上路,這劉繇卻左拖右拖,非要等到陳橫回來才上路。

  兩天前那場大戰黃縣守軍的慘重傷亡,而劉繇的軍隊卻不見多大傷亡就更能說明這個問題。

  想想黃縣,此時已經遠得看不見蹤影,可是母親倚立在門口的的樣子卻還在心頭縈繞不去。

  太史慈收回回望的目光,收拾心情,行軍路上隨時都有可能遭遇敵襲,自當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尤其是自己現在擔負的這份責任危險而且重大。

  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的古代戰爭無不充滿了浪漫主義氣息,金戈鐵馬,鼓角箏鳴,幾個謀士在談笑風生間即可睥睨群雄,就連戰場上的鮮血都覺得如玫瑰般美麗,也無從真正了解“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殘酷。

  不過到了古代真正的戰爭中,才知道一場作戰下來是一件多麼麻煩的事。

  單就自己現在所擔當的斥候,太史慈就決不敢小看,這職位更像是後世的偵察雷達,關系著全軍的安危。

  或許自己有萬人敵的本領,可以在百萬軍中來去如呼吸般簡單,可是一場戰爭的勝利決不是個人所能決定的。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又說未算勝先算敗,雙方的實力對比有很大的程度取決於間諜的事先透漏和斥候的臨時觀察。

  如果說間諜的作用是報告敵方軍隊的總體情況的話,比如:出兵的多少,主要的將領,隨軍的謀士,准備的糧草等,那麼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正文 第五章 神 威(下)  
      
  幾裡外,劉繇的軍隊緩緩而行。
  前方軍中向導來報,前面就是帷縣,劉繇略一沉吟,命令軍隊停止前行,稍作休息,他要等待斥候的消息。

  張英則指揮調度,安排哨衛,以防敵人偷襲。

  劉繇與他另一名得力助手陳橫走向樹蔭處。此時任傻子都知道,大戰在即,軍隊要稍作休息。

  張英此時也已布置妥當,來到劉繇身前,抱拳道:“主上,一切妥當,只是不知休息到何時?”

  劉繇睜開本已閉上的眼睛,掃了眾人幾眼,看到張英氣定神閑不由暗自點頭,陳橫卻已焦躁不安,仿佛恨不得立即去厮殺。

  如此看來,將來若派兩人獨自出征,當以張英為主,陳橫為副。

  不過眼前的小場面還用不著如此詳細的明確兩人的職責,畢竟以情報來看,幃縣的黃巾軍比之黃縣稍強也有限,當然幃縣的防衛也不成氣候。

  在此歇歇也好,“坐山觀虎斗”不是很合自己的心意嗎?

  劉繇微笑,幾已把岌岌可危的幃縣當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突地,遠方塵土飛揚,三匹快馬疾馳而來。

  陳橫一見提起兵器就要上馬厮殺。張英一把拉住他道:“慌什麼,是主上派出去的斥候。”

  陳橫聞言,不由大感尷尬,不禁搔搔自己的大頭。

  劉繇欣然道:“看來他們會給我們帶來何時進軍的消息。”

  說話間,張力等三人已來到近前翻身下馬,動作干淨利落,不愧是馬朮高手。

  可劉繇卻不禁一怔,因為他沒有看見太史慈!怎麼回事?同樣的疑問也在張英心中泛起,陳橫卻沒有注意到,他一把拉住張英粗聲粗氣道:“阿力,敵人在哪?夠不夠我老陳殺的?”

  張英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正文 第六章 服 心(上)  
      
  不管再一次開始混亂的手下,臧霸望著遠處漸漸逼近的劉繇大軍,沉聲道:“看揚起的塵頭,劉繇的軍隊至少有一萬人。”
  孫觀吐出一口涼氣,心有余悸道:“幸好宣高剛才想到了關鍵處,否則我們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一頓又道:“雖然這狗娘養的劉繇已經殺來,不過至少沒讓我們措手不及。宣高,依你看為今之計又當如何?”

  臧霸心知自己已經使眼前三人徹底信服,於是說道:“現在已經不是我們退出幾裡就可以化解得了眼前危機那麼簡單了。不僅東萊郡已無我們立足之地,北海,城陽,樂安三郡也不是安身立命之處,否則這三郡的黃巾軍也會被我們的頹勢所動搖,為今之計我軍最好撤出青州,退守我等的根本——泰山。當然東莞亦是不錯的選擇。只要這青州有太史慈一天我軍就不可輕言興兵!”

  孫觀點頭道:“如此,就按宣高的主意辦,全軍向泰山轉移。”

  臧霸搖頭道:“不可,此處須有人抵擋一陣,否則全軍必被劉繇大軍追殺得一干二淨。”

  吳敦和尹禮互望一眼,看出對方眼中的堅定,正要開口請求留下,臧霸卻搶先說道:“此處就交於我,當可無礙。”

  孫觀斷然道:“不可,宣高,你已經受傷在身……”

  臧霸打斷道:“我的傷只是皮外傷,並不礙事,我所懼者不過太史慈,劉繇其他手下如張英、陳橫輩還不在我眼裡,這太史慈看來並不想要我們的性命,我當可安全脫身。而且我還要到老朋友北海管亥那裡去通風報信,免得他在措手不及下著了這太史慈的道。”

  吳敦和尹禮想要說什麼也被臧霸所制止。

  孫觀哽咽,猛然下定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正文 第七章 服 心(下)(改)      
   
     “什麼!”臧霸只覺火往上撞,激動地說:“難道那些達官貴人霸占我們的田地,謀奪我們的妻女,逼得我們走投無路就是天經地義的了!妄我臧霸還把你當成是一位見識不凡的英雄……”

  太史慈打斷道:“宣高兄你沒明白我的意思,能聽聽我的心裡話嗎?”

  臧霸怒氣沖沖道:“要說便說,何必婆媽!”

  一笑,太史慈望著遠處,朗聲道:“我太史慈雖然年幼,但並非是人事不懂的頑童,更非睜眼瞎子,宣高兄說的這些我豈能不知?這大漢的皇帝只知享樂,根本不知民生艱難,外戚和宦官爭權奪利,地方官員魚肉百姓,世家大族兼並土地,官兵如狼似虎,惡比強賊,就是所謂的清流、大儒也是虛有其表,平日裡詩詞歌賦樣樣精通,說到治國就一無是處。這樣的朝廷就是你們黃巾軍不起來推翻,早晚會有人推翻。”聲音也越來越高。

  臧霸聽得目瞪口呆,偏又覺得熱血沸騰,只覺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的思路走得比自己還遠,想得比自己還清楚。忍不住問道:“即使如此,子義為何還說我錯了?”

  太史慈轉過頭來,微微一笑道:“你要消滅掉這不公的朝廷當然沒有錯。問題是你的方法出了問題,照你們這麼做,不久以後這片華夏大地又會出現今日你所深惡痛絕的不公。”

  臧霸一臉的不忿,出言反駁:“我黃巾大軍的宗旨就是救民於水火,怎麼會產生不公呢?”

  太史慈笑道:“宣高兄稍安勿躁。我只問你一句話:日後你們推翻了現在的朝廷後是否要成立新的朝廷?你們的皇帝又是誰?”

  臧霸覺得這是廢話,道:“這還用說?干什麼事都要有領頭的人,若他日起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正文 第八章 思 強(上)
         
  第二日清晨太史慈與臧霸依依惜別,雖只一晚,卻已有了別人也許終其一生都不一定能夠達到的深厚情誼。
  那是一種志同道合而又不盲從的知己感覺。

  兩人一向西南,一向東北,分道揚鑣而去。太史慈長了個心眼,要臧霸不要對任何人透露今日之事。

  臧霸一愣,旋又欣然同意。

  一路上,臧霸口中念著太史慈臨別時預祝他在黃巾軍中能取得一席之地贈言“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感慨萬千,又心生敬佩,只覺自己這個朋友文武雙全,此語是自己平生聽到的最有文采和氣概的詩句。

  卻完全沒有看到太史慈說出此語後滿臉追悔莫及的樣子,完全沉醉於這種動人的離愁別緒中去了。

  只是臧霸想不到,兩人今日一別卻要在幾年後風雲際會下才又重逢。

  ===============================分隔線================================

  尷尬不已的太史慈沿著昨天的道路向回返,不多時便遇到了劉繇大軍的幾名斥候,為首的赫然就是張力!

  張力見到太史慈自是歡喜非常,而後面的其他斥候看太史慈時眼中則多是崇拜的神色。這也難怪,在軍隊這種地方大家最尊重的就是強者,而太史慈昨天以一己之力便拖住了幾萬黃巾軍,更輕松的地打跑了重傷劉氏宗族中有名的勇者陳橫的黃巾悍將。

  待眾人知道那人竟然真的是聞名天下的盜賊臧霸時,眾人更是目瞪口呆,雖然在作戰時已看到了臧霸那面帶著“藏”字的戰旗,已有了心理准備,可一旦証實還是讓人不敢相信太史慈竟會如此輕松的擊敗臧霸。

  自此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正文 第九章 思 強(下)
        
  太史慈破騎兵的辦法在現代人看來毫不稀奇,無非就是鉤鐮槍而已,這東西畢竟很容易造出來,雖然拿到現在絕對是跨時代的發明,但對這時代的工匠而言鍛造起來也容易得很。

  不過青州地形一馬平川,單靠鉤鐮槍似乎還不足以抵擋突襲中騎兵,當然有利亦有弊,正是因為這種地形,騎兵也不大可能悄無聲息的殺到近前。

  更何況現在也沒有那個敵人有成氣候的騎兵吧?黃巾軍就更不用說了。太史慈只不過是未雨綢繆,想要得到一把制品而已。

  問題是太史慈並非鐵匠,更沒有什麼鍛造知識,即便有了這鉤鐮槍的設計也不會自己打造。

  自己的銀槍倒是在黃縣打造的,可現在自己分身乏朮,哪有時間回黃縣去?

  幸好想起了王豹說的的那句“臨淄重蹴鞠,曲成好擊刺”,靈機一動:既然曲成自古崇尚擊刺,想必這裡好工匠也不會少吧?

  連忙拿著那設計圖匆匆趕往王豹正在訓練士兵的曲成校場。

  ===============================分隔線================================

  一到校場,太史慈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那一直對太史慈不大感冒的冷美人李仙兒此時正卓立在校場中,遠遠看去,只見她身著露出一身山巒起伏、美不勝收的體態表露無遺的緊身白色武士服,的確是美艷不可方物。

  若不是此刻這佳人兒手中提著長槍,告訴人們這朵鮮花扎手得很,也不知要迷倒多少的英雄豪傑。

  饒是這樣,那颯爽英姿的樣子也令人心醉不已。

  當然在她周圍站著八名拿著各種武器的士兵也不例外。

  不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