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台灣期貨投資人 越來越老

台灣期貨投資人 越來越老

台灣將邁入高齡社會,投資人也越來越老。期交所昨天發布交易行為大數據分析,台灣期貨散戶投資人超過93%集中在30歲以上,20到29歲以下的「年輕」人,期貨交易量占比僅6.1%,由此可見,台灣期貨交易人口結構也日趨成熟。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台灣期貨投資人(散戶)年齡分布 圖/聯合報提供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期交所以民國87年7月至103年,總計17年期貨市場資料研究分析發現,期貨市場交易人「越來越老」。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王詠心說,國外期貨市場多是「法人」主導,不會有「人口結構」問題,但台灣法人與散戶剛好各一半,隨著台灣即將邁入高齡社會,期貨投資人也逐漸「變老」。
期交所表示,目前期貨散戶交易量集中在30到59歲族群,其中40到49歲最大,交易量達32.3%,連60歲以上投資人交易量占比都有9%多,但29歲以下年輕人交易量僅占6.1%。
期交所未來會強化透過網路社群,對年輕人加強「交易期貨」的教育訓練,希望期貨市場有新血加入。
期交所大數據分析還發現,期貨自然人交易量主要來自都會化較高地區,且北部交易量高過中南部;交易量前3名都市分別為台北市、新北市及台中市,台北市交易量就有27.7%。
期貨交易強調「速度」,各國期貨市場都偏重「網路交易」,期交所也發現,目前期貨商網路下單占經紀業務交易量比率已達85.71%。另外,外資在期貨與選擇權商品的交易比率各達52%及48%,美系外資是最大參與者,占外資總交易量40%。


(資料來源:
聯合新聞網)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