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中國又一新突破 或影響世界糧食格局

中國又一新突破 或影響世界糧食格局

來源: 愛農幫/日期: 2017-09-29

海水稻,顧名思義是長在海水裏的水稻。與普通水稻相比,海水稻能夠突破普通水稻無法適應的鹽堿性水質和土壤。大家都知道,海水鹽堿性強,無法適應正常糧食作物的生長,而海水稻的誕生除了解決本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可能對世界的糧食格局産生影響,幫助世界上更多沿海缺糧國家擺脫糧食危機。
中國的鹽堿地總面積多達15億畝,按照每畝300斤計算,每年的年産可以達到4500億斤,這樣的糧食産量足夠再養活2億人。
三十年前,陳日勝就開始海水稻的試驗。從1987年開始准備海水稻的試驗選種,在1991年終于確定了海水稻的“火種”。
2013年,陳日勝傾盡自己的所有資産開始在全國試種,在北京、山東、吉林、遼甯等地租地試種。在廣東廉江縣下洋村租賃村裏的鹽堿地試種的這批海水稻稻種在播種五六天後,綠油油的秧苗開始破土而出。當地村裏人看了後都目瞪口呆,因爲所有人都認爲鹽堿地是不可能長出作物來的。
10月到了,臨近這批稻子收獲的季節,青白色的海稻筆直而挺拔,谷粒飽滿,平均高度有1.6米,陳日勝說到下個月收割的時候這些水稻會高達1.8米。
大家都知道廣東沿海地區每年都會遭受幾次台風的侵襲,2013年也不例外。陳日勝的海水稻在海水裏浸泡了整整13天後海水才慢慢退去,他本以爲此次試驗會受影響,但是他的海水稻依然在田間直立不倒,而且還長高了不少,這要是普通的水稻早就爛在了地裏。
經過反複試驗,這種水稻具有的特性是:抗鹽堿、抗病蟲、不需要施肥鋤草,還抗旱抗澇。這些特性恰恰也是咱們日常農戶種植過程中最害怕遇到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會顆粒無收。而這海水稻,似乎只要在恰當的時機播下種子,即便不管不顧,迎來的都將是大豐收。
陳日勝對于海水稻一直秉持的態度是:中國的東西一定要留在中國
爲了保護海水稻,他先後拒絕了很多國外合作方提出的優厚的合作條件,並且在2010年10月投資250萬,在自己的家鄉成立了合作社,開始了本土的海水稻擴張之路,至2014年他的海水稻種植面積從最初的幾百畝擴張到1000多畝。
40年前,袁隆平與助手在海南頭頂烈日尋找雜交所需的植株,爲中國和世界的糧食增産提供的巨大的貢獻;29年前,陳日勝因爲在廣東蘆葦蕩中發現了一株野生海水稻開始了他的實驗摸索。一個淡水地的水稻之父,一個鹽堿地的水稻之父,他們將爲國家糧食安全提供雙重保障。
相信,不久以後,國土上的鹽堿地將種滿希望的海水稻的種子,海裏的稻花香定將是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綜上,對于這種海水稻的成品市場投入,農民你怎麽看?在愛農幫看來,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能夠幫助農村的鹽堿地得到充分利用,幫助農民增産增收,一旦真正普及開來,將會影響世界糧食格局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