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三國]

[三國]

曹操
治世能臣曹孟德

曹操是漢末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同時還是傑出的文學家,建安文學局面的開拓者。在中國歷史上,集上述三個傑出家於一身者,恐怕只有曹操了。
一、治世能臣,亂世奸雄當年許劭對曹操的評語是:治世能臣,亂世奸雄。曹操在治世方面,十分出色:

在擔任洛陽北部尉時,曹操不畏權貴豪強,對違反禁令的一律用五色棒大死,令京城震動,豪強斂跡,沒人敢再犯禁令。

後來曹操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被提昇為濟南相。他上任後,罷免了八名依附權貴,貪贓枉法的縣級官吏,又下令拆毀祠堂,禁絕祭祀。一時使濟南的社會風氣改變不少。

遷都許昌後,曹操立即招募流亡農民,利用荒地屯田,後來又讓軍士屯田。曹操還大修水利,推廣種稻,使中原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以上表明,曹操確稱得上一個治世能臣。

二、唯才是舉,勵精圖治

赤壁之戰慘敗後,曹操退回北方,決計選拔人才,勵精圖治。在用人方面他不重個人的門第出身,唯才是舉,很有眼光。曹操首先重用了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其次重用文人。文官郭嘉、滿寵等,武官張遼、徐晃、於禁等都為曹操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著名的“建安七子”與才女蔡文姬都是曹操的幕僚。

曹操的雄才大略及豪邁進取深深透入他的詩中:“老驥伏櫪,志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雖有一統天下的決心,但並沒有做皇帝的野心,他說:“天命若對我開眼,我就做周文王”。後來曹丕果然代漢稱帝。

公元220年,這位中國歷史上罕有的偉才逝世,享年65歲。

 


平天下先興禮儀
  曹操成爲北方霸主後,百廢待興。在他的興邦強國的計劃中,他首先考慮的是興禮儀。東漢建安七年春天,他率軍進駐譙縣。在譙縣境內,他走了一天,也沒遇見一個熟人,這使他感慨萬分。他對部將說:我起正義之師,爲天下人剷除暴亂。故鄉的人民很支援我,父送子,妻送郎,跟我走的人很多都戰死在沙場。這真讓我悲痛欲絕。”

  曹操安頓下來後,馬上下令:“凡是跟我當兵的將士,因戰死沙場而絕了後代的,找他們的親戚當他們的後裔,分給田地,由官府配給耕牛,設立學校,教育這些英雄的後代。要建立祠廟,讓活著的後代能夠有地方祭祀自己的祖先。能夠把死者的後代培養成人,我死後見到我那些先去的將士,就沒什麼可遺憾的了。”

  第二年秋天,曹操又下令:“十五年戰亂,使青年人沒見過仁義禮儀的風尚,這使我很憂傷。我命令所轄各郡都要提倡和重視古代聖賢們的典籍的研究,要建立學校,滿五百戶的縣要設立專門負責培養年青人的官員,選拔本地優秀子弟給以教育,使先王之道不致廢絕,從而興天下。”
  各郡縣按照曹操的命令,大興教育。教育興而人才起,人才起而百廢興。曹操的教育計劃,爲漢王朝崩潰後魏、蜀、吳三國的建立,奠定了人才基礎。





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曹操在北方奠定期統一基礎的決定性一役,也是中國歷史上由切斷敵方補給線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之一。
董卓被消滅後,北方處於軍閥混亂的局面中。興平二年,曹操消滅呂布,建安元年,曹操將獻帝迎至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控制了兗州(音「滾」)ˋ豫州ˋ徐州和司隸校尉部。建安四年,袁紹滅了公孫瓚,擁有青ˋ冀ˋ幽ˋ並四州,勢力為當時最強。這兩大集團終於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爆發了大規模的兼併戰爭。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春,袁紹調兵十萬,進軍黎陽,妄圖一舉攻下許昌,消滅曹操。曹操只有兩萬左右的兵力,他抓住時機,先佔領一些戰略要地,並把主力佈置在許昌北面得官渡,以阻袁軍。接著又派兵東進,擊敗了與袁紹聯合得劉備,解除了後顧之憂。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二月,袁紹派顏良進軍白馬,自己親自率大軍駐黎陽,準備渡黃河,攻許昌。四月,曹操採納謀士荀攸的建議,率兵先到延津,偽裝要渡黃河襲袁紹得後方,然後突然突襲白馬,斬殺了顏良,解了白馬之圍,然後沿河向官渡撤退。袁紹派文醜渡河追趕,又被曹操設計擊殺。八月,袁紹進逼關渡,屯營幾十里。曹操也力營相據,雙方互有勝負。但時間一長,曹軍兵少糧缺,軍心有些動搖。十月,袁紹派淳于瓊押送軍糧智故市ˋ烏巢。袁紹得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向其獻計燒袁紹得軍糧。曹操當即親率五千輕騎假冒袁軍突擊烏巢,焚燒了袁軍糧草。袁紹聞訊,派兵進攻曹操的大本營,但沒能成功。曹操乘勝追擊,大敗袁軍。袁紹僅帶八百騎兵逃回河北。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官渡之戰使袁紹一蹶不振,兩年後死去。曹操趁勢消滅殘餘勢力,統一了北方。

TOP

劉備

漢靈帝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年),黃巾賊作亂,劉備和關羽、張飛三人結拜為異姓兄弟,當時正是三月,桃花盛開,俗稱「桃園三結義」。他們招募鄉勇,討賊有功,劉備因此當了安喜縣縣尉。後來郡督郵來視察,需索紅包,張飛火大了,把督郵吊在樹上鞭打;後來怕上級追究責任,劉備便帶著關羽和張飛去投奔公孫瓚。
曹操有統一中國的野心,打敗袁紹,荊州劉琮投降後,擔心劉備先佔領江陵,於是率軍追擊劉備,劉備狼狽得連妻子兒子都沿途丟失,幸虧有趙雲捨命死戰,保住劉備的兒子劉禪的性命,又因張飛奮勇抵抗,阻截曹操的追兵,劉備才得以逃走。聯吳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後,形成三國鼎力之勢。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聽說曹操將南下漢中有進窺四川的企圖,心中非常著急,於是派人迎接劉備共同對抗曹操,劉備率領三萬多人馬進入四川,由於深得人心,不久就取代了劉璋,得到益州的領導權。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進兵漢中殺了曹操大將夏侯淵,那年秋天,做了漢中王。可惜坐鎮荊州的關羽,不幸被東吳將領呂蒙所殺,荊州也被東吳收回。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篡漢,為了延續漢室大統,劉備即位,是為蜀漢昭烈帝;這時張飛又被殺,劉備立誓討滅東吳,為結拜兄弟報仇,諸葛亮勸導他,應該是個人恩怨為輕,以天下大局為重;但是劉備不聽,在該年七月率軍討伐東吳,卻被陸遜打敗,狼狽逃回白帝城,憂憤而死,享年六十三歲。

劉備(公元161──223) 蜀漢昭烈帝,三國時蜀漢政權的創立者。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縣)人。自稱東漢遠支皇族,即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自幼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與其母販鞋織席為生。他的手長超過膝蓋,相貌非常奇特,平常不喜歡隨便說話,喜怒哀樂也不隨意表達出來,但是個性非常豪邁,喜好結交天下豪傑,有著過人的氣度。
與關羽、張飛結為生死之交。東漢末年,起兵參與鎮壓黃巾軍起義。在軍閥混戰中,先后投靠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經常寄人籬下。建安十二年,徐庶向他推荐諸葛亮,劉備在隆中(今湖北襄陽西)三顧茅廬,登門求教。使諸葛亮大為感動,同意輔佐他。劉備採納了諸葛亮占據荊、益二州,聯結孫權,對抗曹操,統一全國的建議。

次年與孫權合軍在赤壁,大敗曹操,占領荊州,力量逐漸壯大,旋又奪取益州和漢中,自立成為漢中王。公元221年正式稱帝,國號漢,建都成都,年號章武,與魏、吳鼎足而立。在位期間,積極推行諸葛亮制定的國策,實行法治,整頓內政。以替關羽報仇為名,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被吳將陸遜打敗,退至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北),不久病死。

TOP

孫權

孫權聯合劉備大敗曹操於赤壁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拿下荊州,劉備倉皇而逃,曹操寫了 一封信給據守江東的孫權,說:「我統領水軍八十萬,想和將軍(孫權);在吳地一同打獵。」帶著近百萬大軍來人家家裡打獵,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孫權內部失敗主義瀰漫,大都沒有作戰的勇氣,唯有魯肅力排眾議,主張結合劉備的力量一戰。魯肅聽到眾人勸孫權不要抵抗曹操,而孫權不吭聲時,他非常著急,於是對孫權說:「曹操是強勁的對手,他才除去袁紹,兵馬精壯,乘戰勝之威,討伐我國,必定勝利。不如派兵幫助他,並把家屬送到鄴城(曹操的大本營),向他臣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孫權一聽大怒,要殺魯肅。魯肅氣定神閒的說:「如今形勢緊急,若有別的打算,何不派兵支援劉備,怎麼反而要殺我呢?」魯肅用的顯然是激將法,用意是刺激孫權。當時,一片主降的聲音,魯肅擔心孫權意志不堅,於是採用激將法,讓孫權惱怒,打消向曹操示好的念頭。孫權聽出魯肅話中有話,於是派周瑜出兵幫助劉備。

  後來孫、劉聯軍大破曹操於赤壁,孫權大樂,邀集諸將領迎接魯肅,魯肅剛要拜見孫權,孫權起來還禮,說:「我這樣親自迎接你,你夠光采了吧!」「不!」魯肅答。在場每個人,包括孫權,都嚇一跳,心想魯肅真是不知好歹。入座後,魯肅才說:「願將軍一統天下,完成帝業,再來徵召我,那才有面子呢!」聽得孫權撫掌大笑。


孫權酒後戒殺
  西元220年,魏王曹丕稱帝,第二年,吳國孫權稱臣,一時大和解氣氛瀰漫,偏安江南的孫權,備戰警覺漸低,享樂氣息漸重。一天孫權和大臣飲酒作樂,他親自起身,向臣子敬酒勸飲,走到虞翻面前時,虞翻不希望孫權沈溺於酒色,便假裝醉倒在地,等孫權走過去後,他又坐起來。孫權氣得握劍要殺虞翻,在座臣僚驚惶失色,卻沒人敢勸阻酒後亂性的孫權。
此時,只見大司農劉基(不是明朝的劉伯溫)上前抱住孫權,勸諫說:「大王酒過三巡後,要親手殺掉賢能之士,即使虞翻有罪,天下又有誰知道?只知道大王酒後殺人。更何況大王因為能夠招賢容眾,才贏得四海之人的仰慕。如今卻在轉眼間毀掉自己的聲譽,不是太可惜嗎?」

  孫權雖醉,頭腦還很清醒,他想到曹操殺孔融一事,理直氣壯的辯駁說:「曹操尚且殺了孔融,我殺個虞翻又算得了什麼?」劉基反應機靈,回應說:「曹操輕率的殺害士人,天下人共相譴責,大王推行禮義,想和堯、舜相比,怎麼把自己跟曹操相提並論呢?」這段話正中孫權下懷,虞翻因此免於殺身之禍。孫權下令,「從今以後,凡是我在酒後下達的殺人令,都不得執行。」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