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阿育王

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君王。他之所以著名,不僅是因為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更是因為他為佛教傳播所做的貢獻,以及他所施行的仁政。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阿育王的生平事跡。
阿育王據說出生在摩竭陀國,他不得父王的歡心,適巧北印度的德叉屍羅(Takkasilla)地方發生變亂,父王即派他去平亂。因他不被父王喜愛,所以軍隊的武器裝備都很差。想不到智勇兼長的阿育王,竟然達成了這個任務,做了那裡的總督,因此深受朝臣的擁護,等待父王駕崩去世,他掌握了政權。從此阿育王南征北戰開拓了大片的疆土,幾乎統一了印度全境。在這種使用戰爭統一印度的過程中,發生了大量的殺戮。
阿育王之所以皈依於佛教有大約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正是因為戰爭中發生的殺戮震驚了阿育王,使他深感悔悟。這時他終於被自己的惻隱之心所喚醒,他同佛教高僧優波毯多次長談之後,終於被折服,決心皈依佛教,同時宣佈不再主動發動戰爭,即使不得已的戰爭也將盡量減少傷亡。
第二種說法是:阿育王在即位之初,凶狠嗜殺。他專門挑選最兇惡的酷吏,去設立被稱為「人間地獄」的酷刑場所去殘害百姓。凡是進入此獄者無一生還,甚至一些路過此獄的人,也被擒住殺害。有位僧人因托缽乞食,誤到此獄門前,即被獄卒擒住要殺害他。這位僧人已證得聖果,視生死如一,雖被扔進一大鍋滾水中,卻如在清涼池一般,水中還長出一朵大蓮花,托住了僧人。獄主見此神跡後,十分驚恐,立即派人報告阿育王,阿育王一看此神跡,深受感動,就此篤信佛教。
第三種說法是:阿育王他曾經在皇宮設立了各種材質和裝飾不同的座位,請來各種宗教的人,看他們坐在什麼位置來判斷他們的信仰。各宗教的代表們紛紛入座,唯獨無比華貴的最高座位無人敢坐,他們都害怕無意中惹怒了阿育王。這時代表佛教的沙彌泥瞿陀到來,泥瞿陀心中充滿了正信,心目中從來都是把佛法擺到最高的位置上,因此一來就從容的坐在最高座上,接受阿育王的供養。佛弟子的風範令阿育王讚歎不已,受其影響,阿育王逐漸瞭解佛法的道理,生起了更大的敬信,終於皈依於佛教。
阿育王皈依後,宣佈佛教為國教,並到釋迦牟尼佛所到過的各處一一參禮和修塔供養,並立阿育王石柱以垂跡後世。據說行至拘屍那迦,當阿育王聽說這裡是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地時,他甚至因為極度的憂傷而昏死過去。
他將他的詔令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阿育王石柱法敕。這些石刻已成為印度民族的珍寶,其文字包括以下基本內容:對人要仁愛慈悲,子女要孝敬父母,善待親戚朋友和其他人;對動物也要尊重它們的生命;要多做有助於公眾的好事,如修橋、造路、植樹、建亭等;禁止不同教派之間的互相攻擊,不使用強制的辦法去改變人們的信仰。這些內容體現了佛教的基本精神。而且阿育王本人也是這樣做的。由於阿育王強調寬容與非暴力,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了長達41年的時間。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