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果敢王”彭家聲曾托人去四川原籍尋找親戚

“果敢王”彭家聲曾托人去四川原籍尋找親戚

來源:錢江晚報

原文配圖:果敢王彭家聲。

  “我有三項功勞”

  彭家聲出生於1931年,是果敢特區(現果敢自治區)前主席,人稱“果敢王”,接受過專業軍事訓練。1989年,彭家聲率領地方武裝與緬甸政府和解,在果敢地區保留武裝,並成立果敢同盟軍和果敢特區政府。隨後,彭家聲幾經沉浮,2009年,他領導的政府被推翻,彭家聲隨後行蹤成謎。2014年12月,藏匿5年之久的彭家聲高調複出,並組織了1000多人的地方武裝,與中央政府武裝對抗。

  彭家聲的一生,評價爭議很多,但彭家聲自認有“三個功勞”:開啟緬北和平、禁毒和促進果敢經濟發展。 1989年,彭家聲領導的果敢地方武裝第一個與緬甸軍政府達成為期20年的和平協議,實現了停火。隨後多個地方武裝陸續與政府簽訂和平協議實現停火。彭家聲認為,是自己第一個開啟了和平之路。

  實現停火後,彭家聲又在緬北第一個提出了禁毒,對果敢種植、販賣鴉片採取嚴厲打擊政策,“那時候果敢基本上剷除毒品,但是現在果敢毒品又開始氾濫,我是很痛心的。”

  “果敢是高山高寒地區,原來可以說是一窮二白,經過從1989年到2009年20年發展,樹立起高樓大廈,經濟發展很好。”彭家聲說。

  對於導致2009年8·8事件,彭家聲說當時緬甸政府要求他們交槍,“我們是個高度自治的政府,我還是果敢特區政府主席,但政府突然讓我們交出武器,然後來攻打我們,我們無法接受。”彭家聲說。最終果敢同盟軍被擊潰,彭家聲遠走他國。


    從11月19日緬甸政府軍炮擊克欽軍校,造成多支少數民族地方武裝(“民地武”)受訓學員23死16重傷起,緊鄰雲南的緬北大地槍炮聲不絕。12月28日下午,克欽獨立軍在帕敢與緬甸政府軍發生激戰。截至28日,緬甸政府軍與“民地武”之間不同規模的戰事仍在進行。原文配圖:採訪“果敢王”彭家聲。
  希望能“收復果敢”
  彭家聲認為,在緬甸果敢人有近百萬人,果敢人就是華人,就是漢族。緬甸政府一直是“大緬族主義”,不實行民族平等政策。“大部分果敢人沒有正式身份證,不能去首都,不能在緬甸國內自由遷移,也不能出國,買不了機票。”
  記者瞭解到,因為幾十年來持續的武裝衝突,緬北的各少數民族普遍處於沒有正式身份證的狀態,果敢的難民也表示,他們大部分人從小就沒有身份證,無法出行和享受各種權利。
  “上世紀90年代,緬族人對我們果敢人很客氣,因為我們有自己武裝,有自治政府。現在緬族人壓迫、剝削果敢人。”彭家聲說,希望尋找機會“收復果敢”,“果敢毒品氾濫,社會不穩,我相信會一呼百應,因為目前大多果敢人對現在的果敢不滿意。” 彭家聲說。
  彭家聲表示,緬北問題只能通過政治談判的方式來解決,但“根據目前形勢以武力光復果敢亦是我們一種無奈的選擇。”2011年緬甸總統吳登盛上臺後,先後與多支“民地武”簽署停火協議,但全部停火很難實現。
  “雙方沒有信任,和平談判也不會有結果。”彭家聲說,他擔心政府沒有誠意,邊談判來邊搶佔緬北“民地武”的控制區。而且緬甸一直有軍政府傳統,軍人脫了衣服參加選舉,如果達不到利益,可能採取措施進行干涉行動,也可能讓選舉更加混亂。
  有很強中國情懷的彭家聲講著一口雲南口音普通話,他自稱祖籍四川會理縣薩林大街人。四代前的祖輩一人來到果敢,做的是“翹頭扁擔”,挑錢銀賣冥幣,“後來才發了家,世居果敢”。他幾次托人去四川原籍尋找親戚,但一直沒有找到。

資料圖:果敢傳奇領導人彭家聲。


資料圖:果敢傳奇領導人彭家聲。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