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港媒:亞太局勢現在就像一戰前歐洲 大戰已準備就緒

港媒:亞太局勢現在就像一戰前歐洲 大戰已準備就緒

來源: 環球網  2012-8-29
原題:釣島可料亞太戰略升溫可怕
  日本新近接連與俄、中、韓等鄰國發生島嶼主權爭端,新一浪釣魚臺爭奪更愈演愈烈,令中日關係及兩國政府面對尖銳的危機管理考驗。釣魚臺局勢會否繼續激化成東亞區域危機?
  我們要先理解:1. 何謂國際危機;2. 從東京都提出買島及日本政府提出國有化,到香港保釣成員及日本活躍團體相繼登島,危機是否突如其來?
  從東海至南海、從黃岩島到釣魚臺,如其他每宗國際事件均既有具體複雜成因,也不過是背後宏觀趨勢之一節。
  換言之,不少看似突發的國際問題乃必然或可預知。專注中日問題的新聞和學術朋友就此浪中日釣魚臺衝突已作豐富精闢分析,其背景趨勢卻可回溯至過去兩年多本欄討論過的問題預視端倪:
  海嘯核危機促右翼擴張
  其一,去年日本9級大地震引發海嘯及福島核危機時,已可預見國難感將滋養日本右翼政治力量膨脹甚至像上世紀關東大地震後推向軍事擴張。
  較溫和的前首相菅直人無法有效帶領國民應對災難,反而展露東京電力及其相關的傳統政經利益集團之官僚和龐大,被民主黨內強硬派及在野自民黨政敵借國民的悲憤、焦慮和不滿逼宮下臺。
  人事上首相換成較強硬的野田,然而經濟打擊卻隨著海嘯和核災難損失發酵,加上環球經濟不景,對華相對優勢進一步減弱(倒過來說就是中國威脅增加),在野黨特別是右翼不斷施壓促政府逐步強硬化。
  一年來日本朝野在東海劃界、釣島產權、自衛隊公開推動擴張(宣稱準備全面介入南海、加強與東南亞軍事合作、擬常駐菲律賓、修訂《和平憲法》建軍),而俄羅斯和韓國總統先後登上與日爭議的島嶼更刺激右翼得以借題發揮:
  政治上製造釣魚臺衝突,引民族主義影響深厚的中國官民出動,爭取日本海內外輿論支持自衛隊擴張。
  自購島炒熱,自衛隊便成功推動派遣美國魚鷹直升機至沖繩(其安全問題過去受日本社會質疑);野田一提國有化,自衛隊便透露會制訂釣島作戰計畫;香港民間保釣出發,日本威脅出動自衛隊攔截(雖然中國警告出動解放軍海軍後雙方均克制出動);惟保釣成員登島後,日美便公佈聯合針對攻奪釣魚臺的聯合軍演。
  選舉年效應
  其二,2012乃全球選舉年,而選舉政治壓力令外交政策趨向冒進甚至民粹可謂司空見慣。今年涉亞太區的俄羅斯、美國、中國和韓國都面對大選或政府換屆,俄大選後總統普京民意不復當年,總理梅德韋傑夫登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韓國總統李明博日前登上獨島(日稱竹島)為大選造勢也如是。日本朝野、地方及右翼更趁機攻擊野田懦弱。
  野田內閣因提高消費稅而民意支持跌破新低(《朝日新聞》6日公佈的民調顯示野田佳彥支持率跌至22%),野田雖避過不信任動議,交易條件似乎是承諾自民黨提前解散國會改選眾議院(共同社報導10至11月)。
  失諸島嶼,日本自以釣魚島造牌。同時由於中國政府忙於換屆安排,美國亦要總統選舉,日方可預計建基抗日和民族主義的中國政府必備受國內壓力而強硬回應,搞得分身乏術,而打重返亞太戰略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定支持日本引中國出動。
  其三,美國自去年提出重返亞洲戰略,已逐步透過中國在南海和東海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爭議製造爭端,從而組成新地區聯盟和徇眾要求介入調停的機會。
  美國又傾又砌,一面借東海和南海主權爭議,組成新聯盟以政治抵消部分中國過去數年的地區經濟影響力,另一方面製造一浪浪的地區緊張,
  (1)讓中國來回應付周邊問題分身不暇;(2)與中國外交談判(步步升溫促其簽署《南海行為宣言》)技巧;(3)為自己訂做協調者角色以返亞太。
  美重返亞洲造成各國備戰熱身  因此,如前年分析美國在2009 年金融海嘯喘定後,決意調整全球戰略,需透過一連串的周邊爭端測試中國在北京奧運後的國力,以及睦鄰和和平崛起政策的底線,以搜集數據並窺視其自我實力評估,故南海和東北亞不穩定事件持續出現。
  這是亞太戰略趨勢結構和潛流——不新鮮,但恐怕會持續框定區內地緣政治的短期路向。
  此次中、日(甚至美國)政府反應克制,不因沒有強硬的意願或壓力,而是各方清楚危機既不為開火更不能立即解決主權問題,它只可為未來可能發生的戰事作準備。
  可是,危險在於兩年來隨美國重返亞洲部署,區內不論大國(中、日)或小國(韓、越、菲,還有另類的朝鮮)的民族主義情緒和政治矛盾全被熱身!
  全球經濟愈來愈深不見底,氣候轉變及2012天災和糧食危機開始威脅好些國家,國內社會經濟矛盾最有利極端政治或好戰(belligerence)氣候升溫。
  於是現在不單是美國在做實驗調整戰略,區內大小國家都開始玩邊緣政策(brinkmanship),既爭外交談判籌碼亦藉以為必然的美國把關∕穩定力,跟假想敵做戰略規劃和準備
。  止戈為武的智慧
  從每國個別角度看,這是無可避免,但若趨勢繼續,也許輕則提前擦槍走火,重是國與國、民與民的新仇舊怨不斷築高。經濟增長減慢、軍事預算、裝備和影響力提高、選舉政治民粹化、軍事聯盟出現、一次次危機累積升溫、戰爭準備就緒……
  這是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歐洲!
  國際關係理論或中國傳統軍事哲學也有止戈為武的智慧—— 止戈非不戰,而是講求穩健實力和政治智慧及技巧,避免∕最低武力也能保障權益的永遠是上策。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