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原創] 徹悟人生真諦進入致遠境界

徹悟人生真諦進入致遠境界

徹悟人生真諦進入致遠境界
記得,有一個掃地和尚的故事,說的是一座縣城裏,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蒙蒙亮的時候,就開始掃地,從寺院掃到寺外,從大街頭掃到城外,一直掃掃出離城十幾裏。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小城裏的年輕人,從小就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那些做了爺爺的,從小就看見這個老和尚未在掃地。老和尚雖然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和松樹,不見它再抽枝發芽,可也不再見衰老。
只是老和尚在休息的時候就坐在蒲團上,人們都不知道他活了多少歲月。
過了若幹年,有一位長者走過城外的一座小橋,見橋石上鐫著字,字跡大都磨損,、老者仔細辨認,才知道石上鐫著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傳記。根據老和尚遺留的度牒記載推算,他享受了137歲。
    據說軍閥孫傳芳部隊有一位將軍在這小城紮營時,突然起意要放下屠刀,懇求老和尚收他為佛門弟子。這位將軍丟下他的兵丁,拿著掃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後掃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向他唱了一首唱: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人人都把心地掃,世上無處不凈地。
      有人說這是傳說,也有人說這是真事,有無此事,並不重要。關鍵是這個故事,能使人測試出平淡對人心清凈的重要。
      現代人也許會譏笑這位老和尚除了掃地,掃地,還是掃地,生活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太沒戲了。
其實這位老和尚就是在這平淡中,給小城掃出了一片凈上,為自己掃出了心中的清凈,掃出了137高壽,誰能說這平淡不是人生智慧的提煉?
      法國傑出的啟蒙哲學家盧梭認為現代人物欲術盛,他說:“十歲時被點心、二十歲被戀人、三十歲被快樂、四十歲被野心、五十歲被貪婪所俘虜。人到什麽時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
人心不能清凈,是因為物欲太盛。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欲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進社會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動力。
可是,欲望是無止境的,尤其是現代社會物欲更具誘惑力,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欲望,任它隨心所欲,就必然會給人帶來痛苦和不幸。
       有位哲人說:“人的自由並不僅僅是在於願意做的事,而在於永遠做他不願做的事。”這句話提醒人們,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有規則的。有了行為的不自由,才能獲和精神上的真正自由。
精神自由的人,大多能慎物節緣,自甘平淡,保持一種寧靜的超然心境地。做起事來,不慌不忙,不躁不亂,井然有序。
面對外界的各種各樣變化不驚不懼,不慍不怒,不暴不躁。面對物質引誘,心不動,手不癢。沒有小肚雞腸帶來的煩腦,沒有功名利祿的拖累。活得輕松,過得自在。白天知足常樂,夜裏睡覺安寧,走路感覺踏實,驀然回首時沒有遺憾,人體的神經系統常處於一種穩定、平衡、有規律的正常狀態,這才是心靈的最大舒展。
我們再看看那些拒絕平淡者,他們管不住自己的物欲,有的為此當了囚犯甚至掉了腦袋,有的雖然僥幸沒有被檢舉揭發出來,但他們整天心驚膽戰,心裏卻失去了自由。
在追名逐利惟不及的現代社會裏,不要小瞧這不起眼的平淡的心態,它能拒絕物欲的誘惑,幫你事業有成。有了它,上帝不會忘記你,會教你徹悟人生的真諦,進入寧靜致遠的人生境界。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香港馬仔 金幣 +2 內容精彩 2011-10-22 07:10
  • seemgs 經驗 +8 我很贊同 2011-7-27 20:45
  • seemgs 金幣 +8 我很贊同 2011-7-27 20:45
  • seemgs 威望 +1 我很贊同 2011-7-27 20:45

TOP

回覆 1樓 ZGF 的帖子

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淡泊一生啊

TOP

回覆 2樓 香港馬仔 的帖子

非常同意朋友的觀點啊

TOP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又有幾人能做到這種境界呢。哎……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