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社会底层女性缘何易误入邪教

社会底层女性缘何易误入邪教

  “底层”一词最初是个社会学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意大利思想家葛兰西的《狱中札记》之中,他用了 Subaltern Classes一词,可译成“底层阶级”,在《狱中札记》里,葛兰西用“Subaltern”来意指欧洲社会里那些从属的、 被排除在主流之外的社会群体。所谓底层,就是处于社会最下层的人群,学界对底层社会包括哪些群体尚无定论,一般是指占有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较少的群体。而社会底层女性则具有政治地位低下、经济上困窘、文化教育程度低等特征。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邪教成员中女性居多,尤其是底层女性居多。有果必有因,探讨底层女性成为邪教徒的原因,希望能避免更多的家庭陷入不幸。

  一、精神世界匮乏和空虚,披着宗教外衣的邪教组织易被社会底层女性作为一项娱乐活动和精神寄托而参与和追随。

  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常识的女人,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比较顺利的女人,或平常忙忙碌碌、无暇他顾的女人,她们精神世界相对丰富,一般来说不容易受到邪教蛊惑,她们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判断邪教与宗教的区别。而一些空巢老人、留守家庭妇女大量的空闲时间无法排遣,缺乏精神寄托,感到寂寞孤独。尤其是当自身健康有问题,或家庭内部存在矛盾冲突,或日常琐事非常烦恼,或娱乐活动单调的时候,披着宗教外衣的邪教乘虚而入。全能神为了增强对基督徒的迷惑性,打出基督教的旗号,但所传讲的信息却与基督教的教义完全相反。他们用曲解圣经、歪曲教义的方法,对圣经和教义进行恶意的批判和取舍,如《创世记》1章27节说:“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全能神”以此曲解骗人,既然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上帝的形象就一定有男有女。所以,上帝第一次道成肉身是以男性的身份出现,即耶稣;第二次道成肉身就以女性的身份出现,即女基督。效仿基督教的一些活动模式,他们也经常聚会,提倡追随者过读经、祈祷的生活,更鼓励他们“传福音”。宣扬只有他们所讲的才是“真道”,不容许追随者在别的地方听道。除了在聚会时讲道外,“全能神”还制作了不少“讲道”录音带及光盘,散发给追随者,要求在家中秘密学习。聚会中,颂唱赞美诗,跳“灵舞”,专门创作一首名为《献上咱一颗真诚的心》的“新歌”,用以鼓励其追随者学跳“灵舞”,歌中如此写道:“弟兄姊妹咱们扭起来,不要害羞不要抹不开,神不看咱们动作好坏,只要真心赞美神就喜欢,你若愿意尽心来赞美,情感放下快快扭起来。”女性特有的好奇心、以及爱结群、爱凑热闹的特点,很容易被蛊惑裹挟进去。

  二、努力奋斗后的彷徨无奈及对生活前景的失望,现实生活压力大,邪教组织一定范围内开展的互帮互助与经济资助对社会底层女性具有极大的诱惑性。

  “不是我没有努力,而是穷人的孩子几乎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这句话相信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也折射出底层人群向“上”流动的困境。有关部门调查表明,生活在底层的无业失业人员、低收入者、进城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目前有定型化趋势,富有者和贫困者的代际继承效应明显增强,底层群体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难度加大。底层女性在传统意识支配下有的选择隐忍生存,有的在一定程度上与命运进行抗争,但无论选择如何,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努力奋斗后的彷徨无奈及对生活前景的失望的心理。诚如郑现莉在《深圳女工生存状况调查》一文中所说:“她们是一群或满怀希望,或带着无奈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的年轻人,从事全球产业链中最末端、最艰苦的工种,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劳动,只能换来每月几百元的收入,劳动价格低廉,为城市的繁荣献出了青春、健康,甚至生命,但是她们的生存状况却很少受到主流社会的关注。”全能神利用基督教讲爱心,信徒之间彼此相爱,互相帮助这一特点,在《摸底铺路细则》中强调:“有的人要让你给他找对象,或让你给他找活儿,你就可以答应他;有的人他家是做生意的,你也可以说能帮他推销产品或帮他购买产品来与他拉关系。如果咱们本人会些手艺,也可以给他干活儿。比如:会理发、会作服装等等。”同时也用金钱和物质拉拢信徒。对于女性,赠送高档化妆品、首饰及衣服等;对于那些他们认为可能发展为“接待聚会”的家庭,他们更会斥以巨资,为其购买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空调等贵重物品。当知道某人欠外债时,还主动替人还债。在邪教组织中,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信徒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一部分信徒很容易不幸中招。

  三、家庭生活不顺或婚姻感情苦恼,宣扬所谓“爱的关怀”的邪教组织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不吝是一种庇护和解脱。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突飞猛进,社会结构分化剧烈,社会急剧转型,同时也出现了较多的社会问题,作为一种推力,也引发了家庭问题,家庭稳定性动摇,离婚率逐年大幅度上升,性自由、性开放等问题引起家庭矛盾重重、家庭内部关系失调。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在家庭暴力、家庭成员变故、婚姻解体等方面,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家庭的功能减退,为邪教的发展和渗透打开了缺口。许多邪教都是在家庭发生这种变化的形势下生长起来了。基督教倡导亲属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有爱情,朋友之间有友情,人与人之间有感情。这些“情”都是以“爱”为基础、用“爱”来维系的。《圣经》要求信徒在家庭中要“孝敬父母,”夫妻之间要互相体贴,“你们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兄弟姐妹之间也当互敬互爱。以“爱”为核心的基督教伦理道德,被邪教组织歪曲盗用,“被立王”教主吴扬明宣扬,教内只有职位高低之分,而无父母子女之别,对于不信教的人一概称“外邦人”,即使是至爱亲朋、骨肉亲人,都要视同陌路。“门徒会”提出建立“主”内的人际关系,把不信其教的群众称为“外邦人”,要求信徒“与外邦人不结亲、不往来、不帮工”。邪教正是利用了人们爱的需求,以“善意的伪装”和“亲切的言辞”骗取人们,从而造成一种被“关怀”的错觉。

  潘磊在《底层女性的生存与精神》一文中指出,底层女性的救赎力量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自身。对于底层女性而言,外界没有任何救赎之光更是生活的常态,爱情与亲情也无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面对生活的诸多苦难,她们需要自己去背负,自己去化解。希望善良的女同胞们擦亮眼睛,千万别陷入在邪教的蛊惑中。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