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道教淺介

道教淺介

我們對道教應有的認識道教淺介


  談到道教,我們必須要了解什麼是宗教。宗教是有所宗以教民,有所本以化民,使世人心有所歸,性有所屬,情有所寄,進而安定社會,福利蒼生,傳遞文化,保全民族的一種思想和行為。所以 國父將宗教與血統、語言、文字及風俗習慣視為構成民族的五大要素,奧地利的卡勒季教授更認為:﹁一個民族的形成,不必淵源於同一始祖,而是信奉同一宗教。﹂都足以說明宗教的重要性。在人類的初民時期.宗教思想和活動就已存在了,經過長時期的演變和進步,宗教的制度和形態,隨著時代演進而趨於完美,對人類的精神文明,提供了最大的貢獻,而宗教化民成俗的力至,也是超越於其他文化和物質的。
  宗教的構成必須具有下列六個獨立的條件:一.教義.二.神秘:三.經典:四.儀式.五.倫理 六.組織。教義是宗教對世事的看法和主張,以及對教徒的禁忌和規戒:神秘就是神學和心法,是超心理、超科學的,也是宗教上的秘密和最神聖的部份:經典是教主所遺的歷史、言行、教法和典範:儀式是神人交通接天析福的禮儀、程序和方法:倫理是神人關係的規範和宗教的道德標準;組織則是為遂行宗教整體事務的教會,和修道闡教單位個體共組的教團。以上的六大要件必須是自有和獨立的,而不是抄襲和拼裝的,質言之,不貝獨立要件的宗教個體,就不是獨立的宗教,充其量僅得親為某一宗教的宗派或旁支。很多人曲解我國的憲法,認為﹁人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就是﹁人民有創設宗教的自由﹂,甚至准許﹁人﹂為﹁神﹂﹁選教﹂,而導致了宗教上的空前混亂,增加了宗教界無盡困擾。
  宗教顯之於眾的是寺廟和教堂,而傳之於世的則是教義和經典,傳承宗教的人就是宗教徒。宗教徒必須接受宗教教育,受到宗教的培植,經過入教的儀式過程,而肩負宗教上的責任。其中重要的傳道者則為宗教師,宗教師則必屬德行兼優的社會典範。悔道士,修道人,神媒靈媒及伙居修士均應具有宗教徒身份之神職人員,否則即為信教士。
 
  道教是我國唯一的固有宗教,主張遵天法祖、利物濟世,宗源於黃帝,闡揚於老子,而成教於道陵天師,世稱黃老之學。道教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先天地而生,故為天地之根,萬物之母,主宰天地,造化宇宙,是自然法則及一切真理,所以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狀之狀,無象之象,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搏之不可得,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都是說明逼個道,是﹁先天大道﹂﹁道在天地之先﹂.而演繹成先天大道偉大造化的宗教,就是道教。道教是衍化先天道的精義,教人學道、修道、行道而達清淨無為,天人台一,至
善至美至真境界的我國唯一固有及本土的宗教。由於道教流佈既久且廣,宗派亦多,支流則難以勝計,而市井遊閑之輩托名道教者,更不知凡幾,亦係道教蒙謗的原因之一。
  道教倡導崇德報本,故云:﹁道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君師者|冶之本也,祖宗者|類之本也。﹂所以道教的家庭都同時設有神龕及祖先牌位,或是天地君親師牌位,必須拜神同時敬祖,是道教與其他外來宗教所不同的最大特色,也充分表示了道教對家、國及民族的向心和認同。因此,道教所規納的中心教義,就是:﹁禮神明,敬祖宗,愛國家,保民族﹂。而要求信者奉行﹁忠、孝、仁、信、和、順﹂的行持六訣,及﹁存好心,說好話,讀好耆,學好樣,作好事﹂的修身五箴。
  道教的弘揚,目的有四:一、說神之法|闡揚真理,旨在宏道傳教,淨化人性,以安定杜曾。二、揚神之功|祀神敬祖,旨在崇德報本,天地是生之本,繼續生存即不可無天地;君師是冶之本,教治之功,是發展生存的動力;祖宗是類之本,保存生存,功在祖先。三、體神之心|進修功德,旨在律己度人,律己則修持戒律,進功修德,冀得真道;度人則仰體天心,利物濟世,亦即外功也。所謂內功外德、內外雙修意即指此。四、續神之德|組織教曾,旨在發揮力量,成為推展道教,保衛國家,延續民族的動力。以上四大目的,亦即是道教徒立志、立言、立德、立功的四大抱負。
  道教係屬多神教,神仙係道教的最高人格表現,道教之神分為先天、後天三大類,最高之神為三清道祖,所以道教徒又稱三清弟子,玉皇則係掌權者。由人進修成神者有神、仙二大類。仙人係修道大成,具自在無礙之神通者;而神係人祀﹁有功德與民者﹂。故神之本義云:﹁才智技能超絕者﹂、﹁有功德于民者祀,唯聰明正直者神。﹂易經繫辭:﹁陰陽不測之謂神。﹂大載禮天圓篇:﹁陽之精氣日神,陰之精氣日靈,神靈者,品物之本也。﹂則係指天神的範圍。
  道教的經典均收在﹁道藏﹂之內,現用道藏係明朝正統年間刊印,故稱﹁正統道藏﹂,計分三洞四輔十二類,合共五、四八五卷。早期道經稱為三洞經,計有上清、靈寶、玉皇三部份,後來合成稱為﹁三洞珠囊﹂。唐時稱為﹁三洞瓊綱﹂,計有一百八十萬卷,宋時編為﹁大宋天宮寶藏﹂,元時稱為﹁玄都寶藏﹂,後被焚毀。道藏分洞真、洞玄、洞神三洞及太平、太玄、太清、正一四輔及三洞,各分本文、神符、玉訣、靈圖、譜籙、戒律、威儀、方法、眾術、記傳、讚頌、表奏十二類,合稱三十六部尊經。道經以黃帝的陰符經,道租的道德經,莊子的南華裡,尹喜的文始經,金闕後聖帝君的黃庭經為五大經。另以﹁陰符、道德、清靜、龍虎、黃庭﹂、﹁參同契、悟真篇、三皇玉訣、青華秘文﹂為內煉五經四書。以﹁度人、玉皇、玉樞、三官、北斗﹂、﹁生神玉章、濟煉科、祈禱儀、千金方﹂為外修五經四書。道經又分三類:宣揚真言的奉誦之經:默識奧秘的默誦之經及參證玄理的參誦之經。以及道品經、霞品經、桂品經,道品是神霄真言,霞品是紫府秘笈,桂品是文昌規範。
  :神霄|九霄之最高者叫神霄,玉清長生大帝所冶。
    紫府|銀宮金闕係神治之所,紫府青都係仙居之地。
  道教與佛教的不同何在?佛教初傳中國,國人不能接受,乃以老、莊學說詮釋佛理,稱為﹁佛道﹂,因此相似之處不少。但以基本教義而言,道教相信感應,主張修心煉性;佛教主張慈悲,相信明心見性:道教徒希望得道成仙,神仙是道教的最高人格表現;佛教徒希望涅槃成佛,極樂界是佛徒嚮往所在。道教採多神論,富強烈民族色彩,無末世論,是積極的宗教:佛寺不供神明,不重家庭觀念,教信者尋求解脫,有末法論,出世思想濃
厚。道教以宮、觀、廟、府、殿、壇為道士、女冠祀神闡教之所,乾神稱天尊、上帝、大帝、帝君、真君:坤神則稱元君、母、后、妃、夫人;護法神稱靈官、天君或元帥;瘟部神或保境神多稱大王、千歲或王爺。信者以傅度或奏職為入教之階;號稱三清弟子,高道則稱真人、先生、OO子或仙子,神職人員名為OO仙官或OO仙卿,用法名,但冠以本姓,以拱手為禮,儀軌稱為齋醮,不尚血食之祭,修者功行圓滿時稱為飛昇或羽化,家居時應設神位及租先位。佛教以寺、庵、精舍、蘭若為僧尼禮佛修持之所,禮拜對象為佛、菩薩、羅漢,護法為韋陀或伽藍,其眾以皈依為入教之梯,自稱三寶弟子,以合十為禮其教儀稱為佛七或法會,出家男眾曰比丘,女眾曰比丘尼,在家男眾曰優婆塞,女眾口優
婆夷.出家眾用法名,去本姓改姓釋,不拜神及祖先,與道教徒同樣穿海青,功滿則曰圓寂或涅槃。至於道院、道堂或佛院、佛堂兩教均有,最好冠以教名,以資識辨。佛、道二教為了保存純淨的宗教文化,不希望民間對佛、道二教有雜揉混同的現象。
  相傳媽祖是觀音的化身,這是沒有依據的傳說,但媽租的師父是道士玄通卻是媽祖在世時的事實。媽祖隨玄通學了玄微妙法遂能變化莫測,玄微秘法則係道法而非佛法。媽祖道成而白日飛昇,飛昇又係道者成道的終極目標。媽祖得道後,歷代帝封分別以夫人、天妃、天后、聖母為號,也都是道教的稱謂。媽祖的祠宇亦以道教名稱﹁宮﹂、﹁廟﹂為額而不稱寺庵,法身不穿僧衣,均足證明媽租是神非佛,至為明顯。媽祖出身褐建沿海之湄州,故成海上保護神,並為福建大部份地區之保境神,台灣先民來自閔海,且海上謀生者眾,故媽祖信仰特盛,但媽祖信仰是宗教性的,媽祖係道教神的事實自不容後人分割、分化而代祂變更宗教教別


壹:道教淵源概述
  道教之始為道學,即黃老之道,起於西元前二六九七年之黃帝時代,距今已達四干七百多年之久。然黃老以前已有卦象之作,解釋天道,演繹人事,亦有祭典崇祀鬼神。
  惟至黃帝,則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封禪山川,以政行道,厥後,顓頊布政,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高辛則明鬼神而敬事之,嗣經堯、舜、禹、湯,以迄周公,一千五百餘年中,苟為賢君,無不遵黃帝之道,敬天修禮,以道治國,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當時雖無道教之名,然政、教合而不分,中古以前,東西各國,無不如此。
  當周朝春秋時︵西元前六八九|三六八︶,中國有兩大哲人:一即孔子,提倡倫理道德以人本哲學為中心;一為老子,通曉王家學術,承襲古代黃帝之道,崇尚自然發展,化育萬物適應人性,順符道德,與天合體,其思想超脫自由,與孔子之嚴謹有別,而崇善反暴,實彼此相同。
逮孔子之後有孟子,老子之後有莊子,兩者學說思想,相去逾遠。顧周、秦之際,墨、名、法、兵、刑、陰陽諸家,多源自道家,儒生言天道與人道之關係與觀念,亦仍承襲道家之說。至漢朝文景之世,宮廷且咸崇黃老之道,以致治平,比及漢武,罷黜百家,尊崇六經,儒術始統於一尊,惟儒無宗教儀式,僅言入世而不言出世,祇限於人生而不及於神道。
故在東漢時(西元前一二六|二三0),邃於學道之士張道陵,客居西蜀,學道鵠鳴山中,潛心闡思,造作道書,以清靜懺悔化民,並制定種種科儀,規範徒眾,道教始正式以宗教之名應世,眾尊張道陵為天師。
一、道教開創時期

當道教初創時,信眾僅限於西蜀、漢中一隅,後張道陵之子張衡至江西龍虎山講道傳道,長江以南,道教始盛。而裔孫張魯據漢中,以道教誠信不欺詐之理,教誨人民,凡有罪、有病皆須自首其過,許其三願,又置義舍、義米,行者可休息取足,民夷樂便,歷時卅餘年,安定一方。
  後歸於魏,魏尊神之,北方人士,多信其道,魏、晉之際,時人因痛政治詐暴而殘忍,智慮之士,多好老莊之說,藉玄冥以自誨,一時道學趨盛,解釋老莊之著作甚多。後雖五胡大亂,然道教思想及道教組織,在劇亂之中,反因其文化有高度之潛力而生異彩。
  南北朝時,南梁有陶宏景、北魏有寇謙之,皆被尊為國師,講道授徒,名臣多為弟子,一時宮、觀、祠、壇之建築,祈禱齋醮之舉行,以及勸善規過,化民成俗等功德,史冊所載,不勝列舉,至唐興而道教大盛。
二、道教昌盛時期
    唐代,雖教門繁多,其國教實為道教,不特宮廷尊崇道流,名臣如魏 徵、李泌等且皆曾人道,而唐代文化、武功之盛,得力於道教者,正復不少,諸如天文、冶煉、醫藥、音樂等,更多係道家發明,道教觀宇遍於天 下。
    宋興,君主多篤信道教,奉為國教,行政亦因受道教影響而尚寬厚, 國內祠、觀則在制度上作為大臣退老之所,政教至為諧和,而道教天師世代襲封制度,至宋亦更為尊崇而嚴格,理學家且引道家靜坐之法、明性之 理,以及卦文象緯等學術,以增飾之,故宋代實為道教一代最安定時期:蓋在漢時,道須自別於儒,至宋,則儒反比附於道矣。
   道教在金、元之際,對社會所表現之功德至偉,因金、元係中國邊疆 少數游牧民族,文化較為落後,武力則遠較為強大,故所至屠掠,殺戮甚重,而其間為溝通文化,諧和民族感情者,厥為道教。王重陽大隆全真一教於冀魯、邱處機遠謁成吉思汗於雪山,當時大河南北人民,多賴道教為庇護,始不遭類似西域之慘禍。而當宋之亡,元人已充分接受中國文化,暴行較少,宋遺民之遯隱以黃冠終者,俱所不問,儒生與道教關係之趨於密切,蓋可知矣。
三、迫教寖衰時期
  明代之興,起自紅巾,紅巾之始,創自韓山童,以儒生入道教,假金仙彌勒之名,稱彌勒教,秘密宣傳復國,又自謂係宋後,用心良苦,歷時多年,徒眾大盛,因元失政,起而舉事,初遭失敗,山童以身殉難,而徒眾分南瑣、北瑣,各地競起。
  明太租朱元璋乃紅巾之部將,艱難百戰,平復中華,顧其人陰鷙,深知道教崇尚慈愛自然,且言大道靡常,惟德是歸,不利於專制統治,故得志後,雖表面尊崇道教,實際則摧抑道教,乃使道教思想完全脫離塵俗,不涉世事,又改封天師為真人,專司醮齋祀典,道眾傳習更多例禁,至是道教型態大變。
  歷清尤然,雖道教學術思想,明清兩代之學人、才士仍多私習;民間敬神祭租亦延道流,社會間,忠誠、信篤、守分、知足之習慣,皆本於道教,而道教之本旨彌晦,學說事功,日形寖微,甚且苗夷巫術、市井游
閒,以及種種愚昧落伍之迷信行為,皆託名依附於道教。其流弊至清末義和團而極,道教蒙謗日久,積非叢尤,士人更多以淺見詆譭道教。惟道教中,天師派、全真派尚格守道職,繩繩不絕,為全國道教之中心。此外如川楚間之自蓮教、北方之天理教,雖係支流,而當清廷威臨天下之時,教中志士仁人因民族大義,起而反抗,奮揚飆舉,震鑠一時,功雖不成,而道教之潛在力量,正復可驚。故言中國過去道教之沿革,實與中國之學術思想史、政治思想史、民族革命史,皆不可分。
四、道教努力復興時期
  民國肇建以後,地方官吏,一時惑於外來學說,視道教為迷信,不特道教正當學說,未獲提倡,甚且道眾活動屢遭干涉。民國十七年全國統一後,約法規定人民信教自由,並保護一切宗教,道教始稍稍安定。惟丹鼎壇醮,既為當世所非;積善修持,與纖罪明心,更為時代物慾所蔽,即經典誦習,能博覽廣知,了悟玄哲之學者,亦鮮其人,道教之衰,洵非朝夕。
  道教六十三代天師守貞赴義,隨政府來台,誓以毅力復興道教,與大
師趙家焯等通力合作,共策中興,二、三十年來,在台道教之發展,及其
各種活動,已漸使國人對道教有一新的認識。
             (以上節錄自中國華民國年鑑第六章宗教第一節)
五、道教與中華民族
  一個民族的形成,大多淵源於一個宗教,所以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民族主義﹂裏說到:﹁民族形成的因素,就離不開血統、宗教、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等。﹂所以先總統 蔣公在﹁解決供產主義思想與方法的根本問題﹂訓詞裏,就說到:﹁漢唐以下,外來的宗教如景教、釋教、回教等,認為這些都不是我們本國的宗教,固可不計,但我們至少不能不承認道教是我們中國固有的宗教。﹂ 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中華民族人民的心靈共同體,並不是外來宗教,而是固有宗教的道教。我們本於道教是多神的心理,凡屬有神的資格者,都是道教徒供奉的對象。又本於﹁天下一家﹂、﹁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精神,所以極端主張民族平等、宗教自由。不但不反對任何宗教,還想接受其他宗教的長處,成為一個大同體的宗教。
  這裡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信宗教,不要忘記了民族本位,專祇﹁好高駕遠﹂﹁好大喜功﹂或﹁趨新厭舊﹂﹁崇洋媚外﹂,這都是有毛病的!
我們專跟著人家走,就會改變原來的本質,埋沒了傳統的精神,這是很危險的!所以我們﹁虛己容人﹂則可,﹁數典忘祖﹂則不可!
  道教是民族文化形成的,他是講求﹁重本﹂的,所以禮記上說:﹁天地者,生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祖宗者,類之本也。﹂為重本,就得報本;為報本,就得要答報神恩,宏揚祖德。所以道教以﹁敬紳拜祖﹂
為教條。
  任何宗教,大致都有拜神的儀式,但無拜祖的規儀,所以我們問人家拜不拜神,如果祇說拜神,那不一定是道教?再問人家,拜不拜祖,如果是說拜祖,也不足以證明牠是道教,因為儒家也是講慎終追遠的,若是神
也拜,祖也拜,這兩種心靈,兩種祀典,連合起來,就是道教了。這也就是道教的特點,也可以說是我中華民族的特點。
六、本省原係道教區
本省拜神敬祖的習俗,是很顯著的。你看那一家沒有家神?那一家不供租先的?雖然有少數人家,信仰外來宗教,但到了大拜拜時節,或者逢年過節時候,還是禁不起考驗的!還是不敢在眾人面前,作出不拜神、不拜祖的表示來。
  本省從前雖然是幅建一府,但是遠隔海外,交通不便,心想回家,良非易事,﹁既來之﹂﹁則安之﹂,往往藉道教的崇拜,以安慰自己的心靈。因為宋朝末年,大移民,以帶有土地神和祖先牌位,當出國護照,也就是帶著民族宗教思想出國,所以自宋朝到現在一干多年,還有華僑的存在,而且華僑雖過若干代,還是﹁出國懷鄉﹂的意念;這就是保有民族宗教思想的緣故。
  當時來臺的先民,除了信奉道教以寄託心情外,還希望﹁葉落歸根﹂,所以認定﹁宗教還是道教好,風光還是家鄉好。﹂於是交代兒孫,修廟就要修道教廟;死後祭祀,要用道教儀節:埋葬要用通教的葬法,一律土葬。
  道教為﹁死不欲速朽﹂,不用火葬,頂好﹁墓墳入祖﹂葬在祖坆一處。後人為遵奉遺囑,所以六、七年撿骨一次,用罈裝好,以備船運還鄉。厥後六、七年撿骨,成了本省習俗。又因為日據時代,本省先民痛恨日本帝國主義,除生前盡量抗拒,作出若干可歌可泣的事蹟外,死後也於入殮前,頭戴箬苙,表示與仇人﹁不共載天﹂:腳穿木屐,表示足不履敵人土,顯出至死不屈的民族精神。一直等到光復後.這一習俗就自然的廢除了,年紀稍大的人士必可尚能回想得到。而今像那撿骨裝罈,屍骨歸故土的想法,也就大可不必了!像前面這些習俗的形成,莫不與﹁民族道德﹂﹁宗
教文化﹂攸關。
  鄭成功以滅清復明的民族思想崛起於台灣,號召天下有民族思想同志,齊圖大舉,當時一般有志之士,承襲了道教的政治改革思想,用道教組織方式,創立若干教派:無為教則盛行於長江一帶,天理、八卦、白蓮教等,則盛行於北方各地,清廷對這些社會組織,防治甚嚴。鄭成功用陳永華當香長,奉祀關公︵本省稱恩主公︶,創洪門曾,組織民眾,與青門,理門︵即今之理教︶遙相應和,互通聲氣,當時有﹁紅花、綠葉、白蓮藕,三教源來是一家﹂的口號。凡屬這一些在大陸的社會組織、地下團體,由於清廷的嚴厲偵辦,幾乎無法容身,鄭成功一概歡迎來壹,所以當時道教思想格外興盛,遍及台灣廟宇幾乎全是道廟,尤其南部地區最為顯著,拿中國各省道廟的密度來比,沒有一省可以比得過台灣的。

[ 本帖最後由 天山老妖 於 2008-10-12 07:27 編輯 ]

TOP

七、何以本省(台灣)道教、佛教不分

  自從日本佔據了臺灣,看到道教最富民族思想,如果不加以摧殘,臺灣永遠足中國的臺灣,不會變成日本的殖民地,於是倡為-抑道揚佛.政策來打擊道教,因為佛教來自印度,雖然流傳到中國久,民族意識不深;且日本信佛的亦多,拿佛教作工具來打擊道教,

在他們認為這是最高明的決策,於是針對道教,推行兩種運動:一是神昇天運動:一是皇民化運動。前面說過,道教是以拜榔敬袖為條件的,這一裨昇天運幼,就是摧殘拜神思想:皇民化運動,就是摧殘拜祖思想。這兩種運動就表面看、就內在想,都是很毒辣的!現在

且將日人摧殘道教的進程,作一簡要的說明:

  自從日本人決定了抑道揚佛政策之後,首先就來一次神界天運動:從北部的新竹、苗栗開始因為這兩縣客家人多,信神心理特別濃厚,神明會、祖宗會等組織也特別的多,第一步:先將廟宇裡面的神集合起來,金容中雕塑較優者,送入臺大土俗館陳列光復後紛紛遷回,擇一日期,由天皇派一大臣致祭,其祭文似通不通,列舉一段,其大意:神本在天上,臺灣百姓將神請到地上,對神是一種大不敬,我特別派大臣致祭,送神上天。然後一火焚燒(臺灣通誌記載甚詳)。第二步:神燒了,還有廟存在,於是將廟產送給管理人,歸公歸私,全憑管理人私人處斷:管理人好的,就將道廟保留下來;不好的,就當作私產賣了,地方人士有講話的,說廟是大家修的,何能由私人出賣?于是賣主將所賣得的錢,朋比瓜分了|現在廟也沒有、神也沒有了,只還有財產。第三步:於是將廟產捐與濟美會、農事組合、工商組合,以為基金。這樣一來,神也沒有、廟也沒有、廟產也沒有,但是民間還有信徒、教徒。第四步:於是將戶口冊上宗教信仰欄一律加蓋﹁佛教﹂二字戳記:道士則降低其身份地位,不許有抬頭的機會。這樣一來,整個道教都連根拔除了。佛教就不然,佛教寺院的信徒和尚都是受到重視的,得到保護的:新竹市的城隍廟當時是要毀的9本來城隍、土地是道教的基本神明),迨日人來毀時,百姓皆曰:﹁此係佛寺,不能毀。﹂日本也弄不清,如是保存了。後來中南部的居民(道教信教徒)群起反對,日本政府做了一次神昇天以後,就沒有積極的進行了,但是宗教政策依然沒有變更。再談到皇民化運動,就是獎勵人民不拜祖先,將祖先牌位送給政府的,每一座賞白米三斗,但是台灣同胞沒有一家肯送的。聽說家裡不准供,于是就將牌位隱藏起來,現在各家的祖先牌位,都是光復以後拿出來的,其間有人造些假牌位送去,也是一個牌位三斗米。再就要求人民改姓,日人列了一張表,原來某姓人改為日本某姓,交給戶籍人員切實執行,改了姓的,每月的配額加發兩成,推行不久,我們勝利的鞭鞄響了,所以我道教雖受到了迫害,

尚未受到連根拔掉的慘禍,這也是祖師保佑,得有不幸中之大幸的結果。  有人問到,本省的廟何以道佛不分?要知道,道教廟裡有佛,佛教寺院裡是沒有道教神的。考宋史:宋太祖未得國前,識有道之士陳搏於華山,及即位,多用其策,力持寬大柔靖之旨,著為典章,無形中以道教為國教;傳至宋徽宗,迭受外族之壓迫,提倡民族主義,發揚道教思想,凡非民族文化蔚成之宗教,一律請出國門;以佛教在中國久,信者亦

眾,遂允佛教教徒之請,詔佛歸道,此為歷史上著名之﹁宣和詔﹂。詔封釋迦佛為大覺金仙,菩薩為大士︵嗣后道稱大士,佛稱菩薩︶,羅漢為尊者,和尚改德士。這樣一來,道佛混為一體,道教中設仙、佛合宗一派,以資容納。迨清入關,為分化漢族意念,不許唯

道獨尊,倡儒、釋、道三教之說,分散國人視線(其實儒不視為宗教|民國四十六年內政部台內民字第一一O三二七號代電規定),終以朝廷倡之,竟發生離心作用,致使道教不振,民族思想不為人所重視,若非 國父孫中山先生登高一呼,則不知伊於胡底?日人佔

據台灣,推行神昇天之際,臺胞見到摧殘者,專係道廟內之道教神,佛寺佛像都無關係,於是體念到千年前詔佛歸道的意旨,將金仙、大士、尊者等諸法像分別供於道教神一處,並將道廟改稱為寺,以惑日人的耳目,這樣一來,確收到相當效果,但現時一般人弄不清

當時有這段原委的,反以為臺灣沒有道教,個個廟裡都與佛教有淵源了!那知道道廟拜佛,不是拜佛,是拜金仙:拜菩薩,是拜大士︵觀音菩薩,是佛教之稱;觀音大士,是道教之稱︶;拜囉漢,是拜尊者;這是前人為保持中華文化的存在的一番用心啊!

八、到底道佛兩教有何不同

  講起來道教與佛教在立論的基礎上實有相異之處,而作風上就有大大的不同了。佛就是教人悟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有色亦空,無色亦空:凡物之過程,成住壞空,終歸於空,有亦是空,無亦是空,禪宗頓悟,旨在悟空。是故,講來講去,總是一個空字了。

道教就是教人存有:天地有道,由無生有,一有永有,無中有有.是謂妙有:道生一,即有一;一生二,即有二:二生三,即有三:三生萬物:萬物有生,自然因動而生變化,長生長化,而無止境;有則恆有,不會再返於無;天地有靈,靈亦永有:無無為妙有,妙有為無無;道為有根,則有道;道永言有,故有神境,則有天人相發,天人相應,天人相顯,天人相通,天人相感,而道成。是故,佛門不言空而悟空,道門不悟有而言有。按我國黃河流域,居民朝出而逢和尚尼姑,必急速回轉,蓋有落空之兆;若逢老道或道士,必高興為禮,蓋前途光明有望,已見吉祥之徵,但佛教宗派很多,流行中國的十大宗派,照﹁南湖錄憶﹂的說法,僅﹁性﹂﹁相﹂兩宗,係來自印度|其他諸宗,皆為中國人士所創立。

中國人的學問,一種以儒學為宗,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近景:一種以老莊之學為宗,講求超物象,移天上於人間的遠景。以近景而言,有景可即,以遠景而言,亦有景可望。因是中國人所創立之宗派,其難超出一個﹁有﹂字,因是雖有佛學之創見,仍末離開道學之基礎。

  道教講傳錄(現彙編為道教通詮,華岡出版公司出版)裡,對於道教教義及其中心思想說的很多。人家總說佛老之學,都是消極的,這點我們不敢苟同。﹁空﹂則自然流入消極.倒還可說:﹁有﹂則有希望,可以鼓勵進取,無為而無不為,你能說有消極的意思嗎?就老子的說法,雖有辭尊、居卑、謙退、容忍、不為天下先的說法,是把握著蓄勢待發,以退為進的姿態,這那裡有一點消極的意思?所以中華民族,是道教民族,是講禮讓的民族,先禮後兵的思想一直貫穿在人民心目中。

  教義方面既有這麼大的出入,而教規、教儀、教派方面,因之也有特殊的不同了。除教派方面有些修為的方法,艱深秘奧,無法在短時間內加以已傳或講述外,道教有幾點在其他地方聽不到的,茲簡單的提出來介紹一下:





乙、道教居士教徒之禮節

居士上壇,須著禮服,最後加冠 戴帽、上巾,加冠後,即一心事神,不可隨便與人言語。手中或執拂塵或執如意(靈芝如意0均可,毋須執笏;空手時,須左手捧太極置於胸前,右手捏子部下垂;下壇時,先脫帽,脫帽後可便談;著禮服時,概拱手為禮,不與人握手。

  居士拱手作揖,以右手握拳,左手蓋於右拳上,下起膝,上齊眉為一揖,不合十。與人相見,一手持物時,則出一手,屈食指︵含一炁化三清之義為裡,口稱-無量觀-或慈悲。蓋無量觀有為人祝福之意:慈悲則有問好或表示再見之意,惟慈悲二字,乃道家通用語。拱手為禮時,亦可作如是稱。除用於問好或表示再見外,點名即可以慈悲應到:開會發言時,即可宣揚慈悲,以取得發言地位。

  古以四起八拜,今以三跪九叩為最敬禮;有神之處,如廟內、壇上,須向長者拜禮時,請受禮者立於神龕之右,向神拜禮即可,通常以一禮一次頓首拜為限。  道家以左手為敬手楚人尚左,老子,楚人也,故以左邊為大邊。上香,用左手插香於爐:跪時,右膝先屈,左膝後屈:起時,左膝先起.右膝後起,然雙膝同時跪,同時起,亦可也。  坤道女居士行禮,與乾道男士同。惟拜揖,下可齊膝,上則及頷可矣,不必齊眉,態度仍須端莊嚴謹。  查名問姓、問道名法號時:答者,姓則直言其姓,名則直言其名,不必上某下某,以循古例。道士依其傳授,通常規矩,與居士同。



人際相逢道好的手式:兩手作揖不合十口說無量觀;善哉|善;道祖慈悲。執香朝拜之姿勢;雙手執清香放於胸前不放於眉之上或頭頂之上,上拜舉香不過眉,下拜必恭必敬而垂拱,形似天上半月。空手朝拜之姿努:兩手抱拱作揖,身軀需彎曲形似天上半月。

丙、教徒習誦之經典

  道教經典可分為三部分:一類為奉誦之經,旨在宣揚真言:一類為默誦之經,旨在默識奧秘;一類為參誦之經,旨在參證玄理。道藏一書中供有五四八五卷經典,包括此三類型。奉誦之經,為日常習用之經:道廟早晚功課經儀中,蒐集十餘種之多;如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太上靈寶消災護命經、太上靈寶禳災度厄經、高上玉皇心印經、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靈寶無量度人經、雷聲普化玉樞經、太上救苦拔罪經、元始生天得道經、元始證果真經、太上解冤拔罪經、三元延生保安經、太上三官寶號經、北方真武經、五廚經等。默誦之經:如日用經、洞古經、金穀經、大通經、定覷經、明鏡經、文終經、龍虎經、無極經、內丹經、內觀經、混元經、中和經、觀妙經、本真經、龍

文經等。參誦之經:如妙道經、易經、寶元經、黃庭經、西昇經、道德經、文始經、沖虛經、南華經、通玄經、慧命經、陰符經等。前列諸經,不過舉示大概,學道之士,欲聞大道,當先由誦經始。高尊相傳,各有著眼,或示一教派中之真義、或舉一教派中之行持,深窈之處雖多,朝乾夕惕,自然有得:誦經之時,端坐焚香,去愁凝神,淨身淨口,必敬必恭,奉誦朝真,默參面壁,知止方明造化,誠意始覺妙音,萬緣離心,顯守真悟明之妙,一經在手,具代天宣化之功,以是一字一句,功德萬千,故復禮傳度,耑有授經的科儀.

丁、道教齋期

  守齋:除長齋外,各有定期。初真十誡中有﹁不得飲量過差,食肉違禁﹂之規定。意即道者可飲酒,以不醉為度,蓋醉則酗酒失儀;可食肉,故道廚稱仙麟館︵示仙饌麟脯之意︶,然不得違禁。譬之作清醮時,祈求清吉平安,首事之家或全區信眾,咸宜齋戒,以表悃誠,上邀天鑒;若在此期內︵自掛榜揚旛起至收旛撤榜止︶食肉,則是違禁。另有兩厭,不可不知:﹁天厭雁、地厭犬﹂,蓋正義公理為道德之源泉,﹁雁﹂﹁犬﹂重義,故學法者多不食。亦有個人表達虔誠,自行規定初一、十五、或初九、十九、甘九、或諸天神聖誕日齋戒者。花素之定期不一而足,要在信者自定,或奉師囑而遵守之。  ﹁太上洞玄靈寶福日妙經﹂中定有正期齋日,錄述於次,以備參考:

天尊言: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此﹁長齋月﹂,能畢是月修齋者,見身仙度,舉家康泰,七祖無為。

天尊言:正月七日,天曹遷賞會;七月七日,地府度生會:十月五日,水府建生會,是﹁三會吉日﹂.能於此日長齋者,家門不遭萬劫瘟氣。

天尊言: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是﹁三元齋日﹂能於此日長齋者,延壽益算,不見眾苦。

天尊言:正月一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七月七日道德臘、十月一日民歲臘、十二月八日四王侯臘,每月一日十五日,甲子、本命庚申日,有人能於此日長齋誦經文,無願不會。

天尊言: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廿三日、廿四日、廿八日、廿九日、三十日,是﹁十直之日﹂,長齋者,生死受福,萬劫安樂。

天尊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八節齋日﹂,行道持戒長齋誦經,居門欣慶,七祖歡樂。持花齋者,遵行尊言,長守定期,蒙慶受祜,自不待言。

戊、教徒房禁

  道家寡慾以﹁養精﹂,少食以﹁養氣﹂,安睡以﹁養神﹂,保養﹁精﹂﹁氣﹂﹁神﹂為長生久視不易之要訣。寓養生修道之詩有曰:﹁昔有行道人,陌上逢三叟,年壽各百餘,相與鋤禾黍。駐車問三叟,何以得此壽?上叟前致辭,室內婦貌醜。中叟前致辭。量腹節所受。下叟前致辭,夜臥不覆首。要哉三叟冒,所以能長久!﹂玉皇心印妙經亦云:﹁上藥三品,神與氣精。﹂修道者,旨在鍊精化氣,鍊氣化神,鍊神還虛而已。故養精、保精、鍊精為必具之進程,房事最有損於精,以是道家定有房禁。  道家鍊己之基,以禁制色慾為上,少一疏忽,全功盡棄,迨至﹁迥風混合,百日功靈﹂,方有發動,更宜注意,一至﹁七竅相通,竅竅光明﹂,則成功矣!在七竅進行期中,防止洩漏,最為重要。雖古師有﹁一得永得﹂之諺,則抽添功夫,又不知須要若干時日始能復原?北派重童體,故鍊金較易;南派復已漏,則採藥自遲。故修道人,視色慾為蛇蠍,

拒之千里外。

  孫思邈真人有言:﹁凡日月薄蝕,大風大雨,虹蛻也動,雷電霹靂,大寒大霧,四時節變,不可交合陰陽,慎之!﹂﹁凡夏至後丙丁日,冬至後庚辛日,皆不可合陰陽,大凶。﹂﹁凡大月十七日,小月十六日,此名毀敗日,不可交會,犯之傷血脈。﹂﹁凡新沐、遠行及疲、飽食醉酒、大喜大悲、男女熱病未差、女子月血、新產者.皆不可合陰陽,熱疾新產交者死。﹂比就醫學眼光說法。至若玉匣記:﹁五月十六日天地主炁,及造化萬物之辰,最宜戒酒色。﹂考五月初一至初五、十一至十五、又廿二、廿三、廿四等日,均宜戒色,此蓋聖聖相傳,不記文字,以論及房禁,故並誌之。

九、道教學術

  道教的學術思想,真是高明悠久,就道學而言:包括了上乘理學、上上乘玄學.最上乘神學。就道術:則研究範圍益廣,考道術則有神、仙術兩門。吾人須知神即聖,聖即神:﹁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不過修為之程度,略有高低而已。成神之要,則有下列諸件:

  一、法施於民,

  二、以死勤事。

  三、以勞定國,

  四、能禦大災,

  五、能捍大患

  此種功力之養成與培養,全在聖功上用工天;五者能成其一,即貝有神功。成其大者為大神,成其小者為小神。蓋知此種神功,實不離於聖功,是以聖功既具,不求神而神自至。雖云聖有治民之聖,有得道之聖,其實治民之聖,一躋乎聖位,是亦得道之聖也,故

至聖先師孔子,道教尊之為﹁太極上真公﹂。

  吾人就神術︵聖術︶加以分析:則政術、治術,古所謂齊民之術,屬於此類。自修身、齊家,以至於治國、平天下。﹁法施於民﹂,由聖而神,是自然的成就。就自保、自衛而言,當不能不戰,﹁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有戰即發生﹁以死勤事﹂,﹁以勞定國﹂,﹁能捍大患﹂之效力。雖﹁以死勤事﹂,﹁以勞定國﹂不定限於與敵戰;與敵戰,而成其神功之機會就會更多了!至於﹁捍大忠﹂,則非與敵戰不可。是故作戰之術,用之甚廣,雖亦不離於神術。至若技術中之醫術,柔術︵日人曰柔道︶等,教人保身、養生、長生之術,法施於民,以其優良之術,貢獻於社會,大眾受益,不私於己,真是一片慈悲心腸,能忍心不說這是神術嗎?

   

  仙術中以神通為主,法術、心術均屬之。法術中包涵者廣,如仙蹻、隱遁、搬運、御風、移靈、飛昇、祈晴禱雨、降妖捉怪;他若修真鍊養等;下焉者,如吞刀、吐火、扶乩、走陰等。有些是初步的神通,有些是高度的神通。有可想而知,有聖而不可知,神乎其技,神乎其神的妙處。這種法,下士聞而大笑也好,不笑也好,這確實是有的。所有流傳至今,著在簡冊,成為宗教上最隱秘、最高深一種法術。如果說他是迷信,這就證明你所見不廣,知識太不夠了。

  藝術是屬於唯心的觀感,是精神生活上必具的條件,也是助長心術發揚的要素。有心術的成就,才有仙術的成就,所以古仙說:﹁千言萬言,總在修心兩字。﹂心如何修?辦法固有多端,由藝術上進身的也是其一法門,所謂道家藝術,亦不外琴、棋、書、畫、風

水、品嚐等;故言音樂有樂道,言棋技有棋道,言書法有書道,言品嚐有茶道,這都是初步用以練心的道術,故曰﹁心術﹂。因是有人說:﹁練字可以長生,鍛鍊樂可以養年。﹂以其是一種練心術的工夫,自然就會通於仙術,感應於道術,吾人要求證明,一方面可以求之於己,一面可以求之於道書。這些說法,都是有根據的,不是妄言!

什麼是道教?道教是什麼?

  宗教就是有所宗以教民,有所本以化民,使萬民心有所歸,性有所屬,情有所寄,進而安定杜曾,福利蒼生,使世間永無仇恨而充滿愛心,兼善天下而至善至美的一種思想和行為。

  上古初民時代,原始型的宗教觀念和行為就已存在了,而且是當時人類唯一的心靈支柱。遠在伏羲時就已有卦象的造作,用來解釋天道,決定人事,並且已以祭典來崇祀神鬼。到了黃帝時,已經知道順著法則和死生的說法,而封禪山川,以政行道,以道輔政。後來經過堯、舜、禹、湯、直到周公之時的一千五百多年期間,其中的賢明君主,都是遵崇黃帝的道理,敬天修稱,以道治國,並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說法,﹁戎﹂是國防,﹁祀﹂就是宗教。

  到了周代,我們的道祖||老子,他不但通曉王家的學術,繼承了黃帝的道理,崇尚自然,化育萬物以適應人性,順符道德與天合體,首先假名﹁道﹂即是宇宙的本體,就是萬物的本源,他的思想超脫自然,而且崇善反暴,世稱黃老之學。其後的莊子、就承襲了黃老學術,當時的墨家、名家、法家、兵家、刑家及陰陽家等的學術思想,大部份都是源自黃老思想的道家,並且逐漸形成了黃老道及方仙道的盛行,儒生如講天道與人道的關係和觀念,仍舊是照道家的說法。了到了漢朝文景時代,宮廷之內都尊崇黃老的道理,於是

天下太平。漢武之時,雖然獨尊儒術,可是儒家只遘入世,限於人生而不談神道,因比他不是宗教而且沒有宗教儀式。東漢時,學道之士張道陵,在鵠鳴山中苦修道法和神法,並且依照上古時代郊祀封禪的制度,訂定了種種科儀,敬天禮神,規範信眾,形成了一個龐大而有制度的教團,道教才正式以道教之名對外做闡教利生的活動,由於道教的整個思想體系承襲了我國上古以及黃老的觀念和學術,因此也完全以道家的經典為主體,奉道之士也就以道家為體,道教為用,而成為道門之徒,古代的方式,也就漸漸稱為道士了。

  張道陵正式行教的初期,信者僅在四川漢中一帶,以後張衡到江西龍虎山講道傳教,長江以南地區,道教才開始盛行,當時道教教人誠信不欺之理,人如有罪、有病,都需要自己認錯,用清靜、懺悔來化育人民;又設義舍、義米,出外之人可以休息取用,人人認為方便。在那同時,于吉的太平道也已經很流行了。到了魏代之時,更加尊敬神明,北方的人士都信道教。到了晉朝,當時人民因痛恨世間奸詐殘忍,知識份子多信老莊的道理,並且成為一時的風氣,解說老、莊的著作很多。五胡亂華的時候,也借用道教的組織和民族意識,而發揮了窩度的潛力。至南北朝時,南方的陶宏景和北朝的寇謙之,都被尊為國師,講道授徒,有名的大臣多數成為他二人的弟子,一時間宮、觀、院、壇的建築和祈禱齋醮的舉行,以及勸善規過,化民成俗的功德,比比皆是,而至唐朝時,道教已經大盛了。

  唐朝雖然教派很多,但固有國教只有道教,不但宮廷之內的人士尊崇道教,有名的大臣如魏徵、李泌、李太白等都曾經做過道士,唐朝的文化和武功很盛,都和道教有很深的關係,另外如天文、冶煉、醫藥、音樂等科技,更是多由道人所發明,道教的宮、觀遍佈天下,而以首相領﹁宮使﹂,副相為﹁觀使﹂,統稱﹁宮觀使﹂,以主管天下的道教宮廟和道眾,開元廿五年春季,並置玄學博士,每年依明經之例,甄拔﹁道舉﹂,考試道德經︵老子︶、南華經︵莊子︶、文子、及列子的經義,時稱道學。到了宋朝,設置﹁道學﹂.而且女子如做女道士或道童入道者,亦須入學,考試的經典則是道德經、靈寶無量度人經、太上救苦拔罪經、玉京山及消災裡,中試者由試官給據以名報有司。宋朝的皇帝多崇信道教,行政上也因受到道教的影響而尚寬厚,國內的宮、觀在制度上規定為大臣退休養老的所在,政教配合,最為和諧,是道教最為安定的時期。因此,唐、宋兩代則為道教的極盛時代。

  金元之際,道教對杜曾提供了莫大的功德,長春祖師邱真人跋涉萬里,西過流沙而至雪山,謁成吉思汗,元太祖設經筵恭聆,對邱祖順應天理,以柔制剛,止殺愛民,敬天重道的宣化,大表敬佩,而奉為國師,稱為仙翁,因此當時大河南北的百姓多賴道教以為庇護,一時黃冠滿天下,中原才未遭到似西域的慘禍,宋朝的遺民遯隱於道教而以黃冠終老者,概不追究,而百姓於入道以後,則可免除夫役及稅賦,其時有名的道士一律稱為先生或真人。

  朱元璋創建明朝,多賴紅巾之力,而紅巾則是道教的異端支流,明太祖深悉道教崇尚慈愛自然,且言天道靡常,唯德是歸,不利於專制統治,因此他於得國之後,雖然表面尊崇道教,實際則摧抑道教,力使道教思想完全脫離塵俗不涉世事,而專司齋醮祀典,道眾的傳習更多加例禁,至此道教型態大變。到了清朝,由於是滿族統治,深知道教富於民族意識,於是道教大受貶抑,以致衰微,但是民間敬神祭祖仍多請道流,習俗婚喪,都仍本道教的成規,然而道教的本旨已經彌晦,致使市井間的游間之徒,以及種種愚昧落伍的迷信行為,都托名依附於道教,以致積非叢尤,使道教蒙謗至深,部知識份子則不明道教本義,多以淺見詆譭道教,故言道教沿革,實與中國的學術思想史、政冶思想史及民族革命史有著密切的關係。

  民國肇建以後,地方官吏及專家學者多不明道教真貌,又一時惑於外來學說盲目的視道教為迷信,致使道教正當學說未獲提倡,此對團結民族心靈而言至為不利。先總統蔣公曾經說過:﹁我們耍倡導民族文化,最要緊的還是要激發學者以遺棄民族固有如化,和忘本逐末,捨己耘人為恥的心理為第一義。﹂是多麼沈痛和睿智的詔示。

  道教是繼承我國民族道統的唯一固有宗教,世稱黃老之學,博大精深,與民俗相揉和,以尊天法祖,崇德報本為基本教義,主張以清靜無為而致天人合一。自從道祖老子繼承了黃帝的道理,更發現了﹁道﹂就是宇宙的本體,不但極力主張崇尚自然,化育萬物,也強調應以﹁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約三寶來利物濟世。﹁慈﹂就是教人應有悲天憫人的仁心和化育萬民的襟懷;﹁儉﹂是要人清廉不貪,不可暴殄天物,浮華失真而迷惑本性,失德雛道;﹁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要人忍讓不爭,謙恭柔順,凡事不要強出頭,退讓自保百年身;人能慈悲,即可利民;人能節儉,即無貪求;人能忍讓,即無慾念;人能無貪無慾,不奪不爭,自然即能利物濟世,福國利民。這是一種完全擺脫功利主義的崇高宗教情操。

  由於道教講究崇德報本,而曰:﹁道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祖宗者|類之本也。﹂的說法,為了報此三本,過去的中國家庭必在大廳同時設有家神龕和祖先牌位,或者是﹁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必須拜神同時敬祖,這是道教與其他外來宗教所不同的最大特色,也充分表示了道教對家、國、民族的強烈向心和認同,因此,道教在倫理及德目上,有著眾多的規定和制度,但歸納起來不離﹁禮神明、敬祖宗、愛國家、保民族﹂的範疇,而要信眾奉行﹁忠、孝、仁、信、和、順﹂的行持六訣及﹁存好心、說好話、讀好書、學好樣、作好事﹂的修身五箴,依奉道、行道、修道、得道的層次,而達﹁極高明、極博大、極精微、極神化、極悠久﹂約五極境界。

  道教以上乘理學,上上乘玄學及最上大乘神學為理論的基礎,採多神論,神和仙為道教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道﹂就是宇宙的本體,萬物本根的先天大道,稱之為元始祖,也稱為元始天王,用現代的名詞來講,也可解釋為中子、質子、離子。元始天王分別以一炁化三清,而成為道教的最高象徵,稱之為﹁道寶﹂、﹁經寶﹂及﹁師寶﹂,也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及太清道德天尊,合稱三清,因此道教徒亦稱三清弟子,玉皇上帝為萬天主宰,也就是上古時的昊天上帝或天帝,到宋代才加﹁玉皇﹂的尊號,其次以天、地、水三官大帝,分掌三界,也就是古代的天一,地一及泰一或天皇、地皇及泰皇。另凡斗闕、四極、五方、八位、星宿、山川、五行、社稷、功國等先天及後天諸神,道教都是崇拜的,也是上古所祭杞而流傳下來的,而人成神,則以有功德於民者為要件,亦即﹁法施於民﹂﹁以死勤事﹂﹁以勞定國﹂﹁能禦大災﹂﹁能捍大患﹂,五者能成其一,即具神功,成就大者為大神,成其小者為小神,古代的齊民之術,有類於此。

  道教經典至眾,完全收在﹁道藏﹂之內,道藏計分三洞、四輔、十二類共有五、四八五卷,深如浩瀚,為我民族文化寶藏。學道之士,必須要從習經開始,只有洞澈經義,才能知道造化之妙,才得具有宣化之能,因此,習經是修道者必經過程。

  道教以五行、四象、九宮、八卦及陰陽變化的道理來演繹人事,流傳既久,宗派眾多,但仍不離以積功修德,敬修神人相感的積善派。研證經人相顯的經典派,飛符演法,敬修神人相通的符籙派,陰陽易卦,敬修神人相應的占驗派及結丹煉養敬修神人相發的丹鼎派,等五大道派,其中符籙派又分正一︵天師道︶、淨明︵閭山派屬此派︶、三茅、閤皂等教派,而丹鼎派也有五祖七真的流衍及南宗北宗的區分,丹鼎又稱仙宗,為純粹的自力宗教,也稱全真教派,舉凡導引、按摩、吐納、辟穀、服氣、胎息等功夫,由築基入藥結丹成胎而達三花聚頂,五 朝元,與天合德的天人合一境界,而奪天地造化,足一種順乎自然而復克復自然的至高玄理。道教崇尚自然,特重謙虛,只要照著牠的道理和方法去修持,不論入世或出世,都自有得道的功果,但如果不知道去依法修持的話,則永遠也沒有成功的希望。修道的途徑因宗派的各異而不同,但總以外德內功為要旨,養性修真為目的,門徑雖異,功果則相同。

  道教的著名的道場稱為洞天福地,國內名山如青城、武當、龍虎、王屋、天台、羅浮、括蒼、九嶷、句容及五嶽都是卅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一,另在各省設有首廟,也叫十方叢林,有傳戒給牒和任免道廟住持的特權,也有甄拔道士和處分教徒的權責。以上就是古代官設性的教會和道教本身教團式的教會混合設置的領導和管理機構。如今則屬道教自身完全自治性的教會,在中央設總會、省及院轄市設分會,縣市設支會。

  凡屬宗教必重制度、重法統,因此亦重教條、重傳承。耶教以洗袒為入教之條件,佛教以剃度、受戒為阪依之儀式,道教則以復禮傳度為入道之必經過程。在宗教而言,未經入教儀式者均屬﹁信教士﹂,不具﹁教徒﹂身份,自亦無法取得﹁神職人員﹂資格。信教士不負宗教上任何責任,道、佛二教僅視之為施主或香客而已,而教徒則反是之.如耶教之神父及牧師,佛教之僧尼,回教之教長及阿訇,以及道教之道士、女冠,無不由教徒晉修而來。教徒必須遵守本教規戒,肩負傳教任務,犧牲奉獻而捨身於宗教,終身不得離經叛道,此為宗教上為維護法統,弘揚教義所立之傳承制度及防止異端甘冒不韙之根本辦法。此乃維護道教之優良傳統,即所以復興民族文化,如能迅速恢復道教傳度故制,並規定未經正式入道而以捐獻為目的之一般香客,不得住持道廟及主持神壇,未設合格住持之道廟,不得對外公開活動及佈教,新建道廟規定必須預置講堂,並定期由合格之講師宣揚教義、傳佈政令,則對淨化宗教素質,提昇宗教品質,增強杜會心理建設,擴大精神生活層面,必具莫大功能。

  我國上古郊天祀地,以卦象卜辭演繹人事,祀戎並重,政教台一,國設祝史之官,專司祭祀,亦即西人所講之祭司,今人所謂之宗教師也,地位貸崇。道教因琪封褪郊相制度,衍而稱教,世稱黃老之學,其未稱教前,力士盛行,道術已彰,及道陵天師稱教之始,同時已有于吉之太平道漸趨風行,稍後之葛玄、陳端、王浮、許遜、鮑鯖等人,均奉老氏,而多貢獻:東晉葛洪著抱朴子一書,道術益顯,至南北朝時,梁陶弘景時經典大備,風靡天下,自隋至五代,三百餘年間,教義大倡,北宋至明萬曆年間,則為教權及教會之確立

時代。唐開元中,開﹁道舉﹂,其制度一仍五經科舉之法。宋代,設有﹁道學﹂,道士、女冠亦應進學,甄拔制度甚嚴。唐時,復以首相為﹁宮使﹂、次相為﹁觀使﹂,使其統領天下宮觀,諸路、府、州之宮觀,一律置提舉、提點、管勾等官,以臣僚任之,為養老投閒之職,授以﹁祠祿﹂。明時,中央設﹁道錄司﹂、府設﹁道紀司﹂、州設﹁道正可﹂、縣設﹁道會司﹂、各有品位屬員,以管理道教宮觀及教徒,並負甄拔給牒之責,制度嚴謹,均為官設之教會,是時教業昌盛,天下景從。及清,因道教思想不利於異族之統治,未獲

清廷提倡,乃至寖衰。民國以後,一仍清制,復以西學東漸,所謂專家學者一昧盲目崇洋,拾己耘人,良可慨嘆!

  道教宮觀後院,多設道院,以充道者修真學習之所,而宮觀亦可分二種,一稱小道院,有傅經授法之義務;二日十方叢林,有傳戒傳度之特權,如北平白雲觀及各省之玄妙觀是也。道士亦分記名出家及實行出家二種;記名出家者,可捨為小道院為徒,仍在家中讀書教養,可不穿道裝,如寄養於廟中者,成年後,需由廟中跳牆返家,然後可以婚娶;實行出家者,亦須擇日後由人介紹詣小道院拜覷主為師,於是觀主為其﹁簪披﹂,亦即初次傳度,贈予道名,自此結髮成髻,改穿道袍及白布高襪,雲履青鞋,習字讀經,灑掃炊事,擔水負薪,無不服勤,如值十方叢林授戒之期,得由觀主報名參加考試,並受較高之戒律,始得道士資格,稱為﹁復禮傳度﹂,如其考試優良,榮獲天字第一號者,必須留在道廟︵十方叢林︶學習大叢林一切規制,以備異日充為首廟執事或住持,其餘則均發給衣、冠、戒牒,仍回小道院繼續其修程,伙居道士除隨師學習,不一定住廟外,其傳度受戒一如前例,在家居士亦得仍之,唯其禁忌較寬。

  道教信徒經傳度人道後,如其修持達到相當程度,除以前述方法取得道士或教徒資格外,復得分別授予宗教師之職,道教宗教師概分﹁道職﹂及﹁法職﹂︵神職︶二種,茲特介紹於后:

  道職分為八等十六級.以講經佈道力修行持為主,因之其職等亦以﹁宏、揚、護、持、宣、傳、講、演﹂八字為名,復以﹁道、教﹂二字為級。

外殿師四等八級:

  演教師,演道師,講教師,講道師,傳教師,傳道師,宣教師,宣道師。

內殿師四等八級:

  持教師,持道師,護教師,護道師,揚教師,揚道師,宏教師,宏道師。

  如初授﹁演教師﹂之職,至少相隔一年以上無有違誤,並有進境,方可晉陞為﹁演道師﹂,復相隅一年以上未違禁忌且有德行,始可加陞為﹁講教師﹂之職,以此類推,遷轉至為不易。如能取得內殿師資格,即可主持傳度儀典,並得副署傳度寶牒及授職證書。

  法職人員多以代人修建科醮,行法接天為主,故其所領職牒內容繁複,其授職式亦曰﹁奏職﹂或﹁授籙﹂,未經授籙者,不得充為﹁高功法師﹂︵俗稱中尊︶,亦不得具名開榜及進表,蓋三界均無案也。其職等自﹁三五都功經籙﹂、﹁都功盟威經籙﹂、﹁太上盟威經籙﹂、﹁上清五雷經籙﹂、﹁上清三洞五雷經籙﹂、﹁三清大洞經籙﹂至﹁三清三洞經籙﹂七等階,依據﹁九轉運遷﹂規定,其陞職更形困難,益見欲成為一標準道教宗教師,甚至道教徒,良非易事。道教門派雖多,但制度則一,若能儼格施行故制,各界對道教又

何得非議?

  道者之目的,不外超凡入聖,修真返璞,與道合德而致濟世度人之功果,因此首重修持戒律,一般教徒除其行為上必須嚴守﹁五箴六訣﹂外,尚須禁食三厭五辛:三厭者,即天厭雁、地厭狗、水厭鱉及烏魚;五辛者,則為蒜、薤、韭、芸薹、胡荽,並且清心寡慾少食安眠為保養精、氣、神而達長生久視之不二法門,教徒隨其功行修為,而逐漸加深其禁忌,因之除由老君五戒、初度七戒、初真十戒而至中極三百大戒外,各宮觀多依戒律,復立廟規堂誡,﹁道藏﹂中三洞分別收入戒經即達三十餘種之多。戒經者,道教傳度授戒所恃之戒律也,由淺入深,故道教徒有多次﹁復禮﹂之規定。

  中華民族是一個重倫理,講報本的民族,故曰道有三本,為了報比三本,而形成了許多崇德報本的思想及祭祀的宗教活動。古代天子,以封禪郊祀,以彰天地之德,﹁封﹂及﹁郊﹂就是敬天,﹁禪﹂及﹁祀﹂則是祭地,都是非常隆重的大典。道教是我國唯一固有的宗教,一方面以道家為思想及經典為基礎,一方面也沿襲了古制祭法,而加以分類變化,其儀式因事而異,統稱﹁科醮﹂或﹁齋醮﹂,﹁醮﹂就是﹁郊天﹂之郊,是敬大酬神祈禳乞福的科典,而﹁齋﹂即是度亡超薦的幽法。杜廣成先生刪定散壇醮儀:﹁以牲牲血食稱

祭,蔬果精珍稱醮,醮就是祭的別稱,是傳統的道教儀式。﹂阿圖經品三洞之中,計有四十二等,咸以太上為主,次以北斗為宗,但能禮備樂周,心誠丹罄,必能除患降善。醮祭重禮儀,不尚靡費,唯誠為貴。

  一般醮典多稱﹁金籙道場﹂,而齋科則稱﹁玉籙道場﹂或﹁黃籙道場﹂,因為啟建道場必須﹁請籙﹂,﹁籙﹂是神的秘籍,記錄天曹各官屬吏的名諱及各種函牒文憑,道教所行之宗教儀式,可上朔至上古時之明堂制度,明堂始自黃帝,後世因襲其制,古時祭祀上帝,祖先,或朝諸侯,養老尊賢,一切重大禮典必在明堂舉行,是古代政教合一之所在。

  道教的儀軌亦稱科儀,每一個醮典或齋會,都包括了若干種科儀及經懺,最常見的科儀如升燈揚幡、玉壇發奏、啟師請神、開光點眼、宿啟、捲簾、分燈、進表、朝斗、朝科及開路、沐浴、破獄、遊詣、祭橋施罐等等,不勝枚舉。而醮科亦有清、瘟、水、火、土等的區別,分門別類均有定制,俗稱之三朝醮、五朝醮,則係指舉行朝科次數之謂,朝即朝禮之意,科目也很多,但仿似早朝三清、午朝上帝、晚朝青玄為主體,亦有以早朝普化、晚朝天師的,係以醮會範圍而異的。道教以醮會為主要教典,其目的在求風調雨順國泰民

安,因此設醮,咸被視為大事。依據古制建醮設壇尚有﹁醮分三階、壇分九等﹂的規定,不可任意僭越。



  上階三等為國君所設,旛立國門之上:

  上階上等醮|稱為﹁普天大醮﹂,壇稱﹁順天國興壇﹂,設三千六百星辰聖位,行科四十九晝夜。

  上階中等醮|稱為﹁周天大醮﹂,壇稱﹁延祚保生壇﹂,設二千三百星辰聖位,行科三十晝夜。

  上階下等醮|稱為﹁羅天大醮﹂,壇稱﹁祈穀福時壇﹂,設一千二百星辰聖位,行科十二晝夜。

  二階三等為文武公卿群僚所設,旛立郡門之上:

  二階上等醮|稱為﹁通天大醮﹂,壇稱﹁黃籙延生壇﹂,設六百四十星辰聖位,行科九晝夜。

  二階中等醮|稱為﹁祈天大醮﹂,壇稱﹁黃籙臻慶壇﹂,設四百九十星辰聖位,行科七晝夜。

  二階下等醮|稱為﹁保禳大醮﹂,壇稱﹁黃籙卻邪壇﹂,設三百六十星辰聖位,行科五晝夜。

  三階三等為卿宦士庶所設:

  三階上等醮|稱為﹁延壽醮﹂,壇稱﹁贖命壇﹂,設二百四十二星辰聖位,行科三晝夜。  

  三階中等醮|稱為﹁降裕醮﹂,壇稱﹁集福壇﹂,設一百二十四星辰聖位,行科二晝夜。

三階下等醮|稱為﹁保護醮﹂,壇稱﹁卻災壇﹂,設八十一星辰聖位,行科一晝夜。

  由此可知:道教建醮制度之嚴謹及主持高功︵大法師︶之道行,都不可能一蹴而成的。

  另有煉度的齋法分為以下五礶:玉震礶︵度人︶、鐵礶︵度鬼︶、水礶︵度水亡︶火礶︵度火死︶、血礶︵度凶喪︶。

  不論齋儀或醮典,以其範圍而配置科儀及經懺.均有定制,大凡建醮修齋,為求完美圓隆,多有開誦﹁道品經﹂、﹁霞品經﹂及﹁桂品經﹂,以求其完整:道品為神霄真言,霞品是紫府秘笈,而桂品則係文昌規範,而在文書上至為講究,不但有上行下行的分別,還有榜、表、疏、悃、函、牒、剖、引等等種類,都是其他宗教所欠缺的,一時地無法詳盡的介紹。

  建醮期間應該全面齋戒,所以又有﹁對出禁海﹂的規定,也就是禁止漁獵的意思,至於對神的供品,僅須四喜、五果及四供養、六供僚、七供養、或十供養,絕不主張殺豬宰牛的血食敬神:

四喜就是:﹁茶、酒、麵、飯﹂。

四供就是:﹁香、花、水、燭﹂|以香代表﹁無為﹂,花代表﹁自然﹂,水代表﹁清淨﹂,燭代表﹁順化﹂,以表達﹁清淨無為自然順化﹂的道教基本教義。

七供即是:香、花、燈、荼、果、食、樂。

十供就是:香、花、燈、荼、果、茶、食、寶、珠、衣。

  諺以﹁和尚不拜斗,道士無焰口﹂為道、佛道二教在儀式上之基本差異,向為二教教徙所遵守,近似已漸遭不識亦非道教徒者混用,此種不負宗教責任之態度又欺神欺人之事,是不足效法的。

  道教宮、觀、院、堂之常住道眾,除習靜煉養、宏法利生外,每日早晚,都有早課及晚課的儀式,若遇神誕或廟慶,亦有各別的慶賀祝聖科儀,不但有莊嚴的儀禮,亦有飄逸動聽的讚曲,可惜現臺灣的道廟之中,難能見到傳統的儀軌,聽到悅耳的道樂,深值道教徒的猛省。僅就上述道教儀典制度一項而言,絕對是高度制度化的,也完全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非常值得探討和研究的。

  道教是我國唯一固有宗教,一切典章制度,均係沿襲上古封禪郊祀定制,是完全符合我國社會道德標準之宗教,亦是最能適應我國人民及社曾需要之宗教,外來宗教雖然處心積慮迎合我國習俗,意圖取而代之,但終無法深入廣大基層,吾人應體認此一事實,來共同保存道教之優良傳統及文化,剔除不合時宜之繁文褥節,以迎接新的潮流和衝擊。道教有完整之制度、經典和現戒,更有外教所無而深印於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司過之神,日本學者宇野精一說得好:﹁大概一般人的倫理道德,與其說出儒家的教訓,毋寧說是道教的這些具體德目、禁戒維持下來的吧!﹂何況英國科學理論家李約瑟認為:﹁我們科學有今天的成就,首先應該感謝古代中國的道教徒!﹂吾人如果需有安和樂利的社會和富強康樂之國家,必先有賴於道教之復興光大及民族精神之復活醒覺!

                                 

      道教教徒登記規則        壬戌歲道教長老會議修訂施行

第一條:道教以復禮傳度或奏職,為成為教徒必經之儀式,凡信奉道教,未經復禮傳度或奏職儀式者皆稱信徒︵信眾、信者、信教士︶。

第二條:凡曾在道教各教派參加入教受度者,亦得再行參加復禮傳度儀式。

第三條:舉行復禮傅度及奏職之總處所:

     一、道教世界總廟。

     二、道教嗣漢天師府。︵正一道士︶

第四條:在道教各教派領有道職或法職,依教例允許開傳者,方得主持復禮傳度及奏職

     儀式,進行傅度奏職。

第五條:舉行復禮傅度之處所,得假道廟舉行儀式。

第六條:道教教派之識別:

     一、諸真總簿登記有歷史可考者。

     二、經政府認可現仍作宗教活動者。

第七條:道教各教派,均須向道教世界總廟︵以下簡稱總廟︶登記,以便聯絡。

第八條:道教教徒之資格,依左列之規定確定之:

     一、正式經復禮傳度儀式者。

     二、已經在各教派參加復禮傳度,有證件足資證明者。

     三、正一道士在天師府頒有法職,經天師府證明,確已經過奏職傅度者或有天

       師府陞授加授之職牒,足資證明者。

第九條:道教教徒請領道職法職,須依性質分別向總廟或天師府行之。

     在道教教派領有道職或法職時,均得向道教總廟或天師府登記,請領登記證書。

第十條:道教教徒及道職法職之登記,均須經過審核。審核辦法另訂之。

第十一條:道教開傳:上元甲申至辛亥,為六十八代。上元壬子至中元癸未,為六十九代。

     中元甲申至辛亥,為七十代。中元壬子至下元癸未為七十一代,餘類推。

第十二條:主持開代師,柢可代師開傳,至高為本代:或直傳下一代,下二代,依其庚甲,

     定其代數。

第十三條:道教師職按宏揚護持宣傳講演八等位,依次晉升。每一字第,分道與教兩位,

     凡升到持道或持教一等位時,即可主持復禮傳度之儀式。道教各教派原有派詩

     等規例者,其在各教派內仍得遵守之。

第十四條:道教傳度,得隨時隨地舉行之。但須依照左列之規定:

     一、有廟用廟無廟設壇舉行之。

     二、須供奉道祖神像或神名牌位。

     三、須有開經上表科儀。

     四、須授傳諭及戒律。

第十五條:教徒請領工夫或法儀,須取得教徒身分後,向傳度師或道行高超者聲請之。

第十六條:教徒住所,須供奉家神及租先牌位。

第十七條:教徒供奉之主神,須為道教神。外如金仙、大士、尊者等神,亦得供奉之。

第十八條:道廟住持須由已登記之道教徒充任之。並得由總廟審查合格者發給證書或聘書。

第十九條:道廟如係財團法人,或管理人管理者,其主要負責人,應為道教徒。

第二十條:度牒及各種證書證章,得酌收工本費。

第廿一條:本規則經總廟長老會議通過施行。            

   

  道教徒信誓簡述

一、道教為中華民族固有宗教,崇尚自然、敬天法祖,獎勵民族道德。認定﹁凡有功德於民者﹂,死後晉封為神。﹁潛修精進積功累行者﹂,可以成仙。故道教宮廟供奉多神,不排斥任何宗教,在國內與民俗相揉和,匯成中華文化。

二、道教以兩儀為教徽.奉﹁三清﹂﹁玉皇﹂為最高之神,以﹁三清﹂掌教,以﹁玉皇﹂掌三界威權。故道教徒均稱﹁三清弟子﹂。道教宮朗必設﹁天公爐﹂。

三、道教信徒與道教教徒有別,便奉道並未經傳度者,稱為﹁信徒﹂。信徒經過傳度後稱為﹁教徒﹂。教徒應終身信守教規,待有進益時,可授與道職或法職,使取得道教神職人員資格。

四、道教教徒新入正宗法門,必先尊奉

  太上金科玉律,供奉 大道尊像,請祈盟證領受皈戒、皈依三寶:

  皈依 清微天 玉清元始無上道寶尊。

  皈依 禹餘天 上清靈寶太上經寶尊。

  皈依 大赤天 太清道德玄上師寶尊。

  是以傳度之初,即以﹁祖師傅諭﹂為誓,遵﹁初度七戒﹂,修為漸進,則守﹁初真十戒﹂。

皈道誓願文︵範例︶

祖師傳諭:道門子000志切禮

神,心向慕

道,一心頂禮,五體投誠,幸列

道門,同沾

化雨,誓遵

祖師傳諭,道門成規,謹當崇敬

三清,宣揚

道教,積善修德,勸忠勵孝,不得離經叛

道,忘祖背師,毀滅祠廟,洩漏仙機,如違誓言,願受

神譴。

  道曆0000年00歲00月00日

TOP

一、初度七戒:

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義、不仁,應恭動事上,慈愛接物,不忘道訓。

二戒者,不得信從邪教,禱祭魔法,諂求餘福,沉迷淫亂,應清淨心身,皈販依大道。

三戒者,不得放縱心身、呼叫喝罵、語笑喧嘩、睡眠酗酒,應昭事上真,如對君父。

四戒者,不得誹謗法門、不得退轉道心、勿因小慊便滅誠意,應弘道明法,濟度幽明,各令皈依,廣獲受度。

五戒者,不得食三厭五辛、油燈油紙焚爇,疏文奏章,應常務蠲潔,以奉上真。

六戒者,不得商較財利,常懷謙讓,施者受者各得歡喜,無使怨恚,自損福田。

七戒者,婦人年未五旬,不得令近神座,身上氣息臭穢,亦不得令詣,尤忌北向涕唾便溺不潔。





二、虛皇天尊所命初真十戒

第一戒者 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以陰德,廣濟群生。

第二成者 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以慈惠,以及昆蟲。

第三成者 不得淫邪敗真,穢漫靈氣,當守貞操,使其缺犯。

第四成者 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五戒者 不得讒毀賢良,露才揚己,當稱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

第六戒者 不得飲量過差,食肉違禁,當調和氣性,專務清虛。

第七成者 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以節儉,惠卹貧窮。

第八戒者 不得交遊非賢,居處穢雜,當慕勝己,棲集清虛。

第九戒者 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物。

第十戒者 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當持重寡詞,以道德為務。

  能保此十戒,始終無虧,則天道佑之,神明輔之,欲求兇橫,不可得也。若朝為夕替,泄漫正真,自貽其殃,無怨沾於高靈也。凡新入道弟子,可不勗之。果能受此初真十戒,操守言行從無過犯,以後視其功修,尚有中極三百大戒,終身行持不盡。

五、居常五箴:

一、存好心。二、說好話。三、讀好書。四、學好樣。五、做好事。

六、行持六訣:

一、忠。二、孝。三、仁。四、信。五、和。六、順。

道教六字真訣,乃修道者所應守,亦即入世工天之守則也。茲提其要:

忠者|

國家領袖責任榮譽也。

孝者|

民族血統祖宗尊親也。

仁者|

博愛德義好生實踐也。

信者|

誠實無私坦白友愛也。

和者|

柔靜純一團結合作也。

順者|

秩序﹂民主-法律-禮節也。

歷觀世界各國,往往因一字之啟示,而能收政治之奇效,富強國家,領導其國民。是以修己度人,救國救世,何一能出乎我道教六字真訣之範疇?

七、二一清道門弟子本乎入道之信念,能深切體認﹁祖師傳諭﹂訓示,以及﹁初真七戒﹂﹁初真十戒﹂之約束,加以﹁五箴﹂﹁六訣﹂之規矩,以為立身行道之準繩,由﹁人道﹂晉入﹁聖道﹂而詣﹁神道﹂之功夫,自有顯著之成就,勉之!勉之!至若有等教派,參用俗人平日所畏憚者,如﹁五雷分身﹂﹁天雷劈頂﹂以為誓詞,藉以堅定教徒之信心,現時已不適用,特並示之。





   道教徒的時代使命

  宗教是有所宗以教民、有所本而化民,使世人心有所歸、性有所屬、情有所寄進而安定社曾、福利蒼生、傳遞文化、保全民族的一種思想和行為。在人類的初民時期,宗教思想和活動就已經存在了,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和進步,宗教的制度和形熊隨著時代的演進而趨於完美,而宗教對人類的潛移默化、文化歷史以及精神文明,無疑的提供了最大的努力和貢獻!

  宗教的構成必須具有下列六個條件:一、教義。二、神秘。三、經典。四、儀式。五、倫理。六、組織。以上的六大要件必須是自有和獨立的,而不是抄襲和併裝,質言之,不具獨立要件的宗教團體,充其量僅能視為某一宗教的一個宗派,很多人曲解我國的憲法,認為﹁人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就是﹁人民有創設宗教的自由﹂,而發明了﹁新興宗教﹂這個名詞,而忽略了﹁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這種觀念足以導致宗教離析,萬教爭鳴,是不應鼓勵和倡導的。弘揚宗教的目的有四:一、說神之法||闡揚真理,旨在宏教傳道。二、揚神之功||祀神敬祖,旨在崇德報本。三、體神之心||進修功德,旨在律已度人。四、續神之德||組織教曾,旨在發揮力量。以上的四大目的,也就是宗教徒立志、立言、立德、立功的四大抱負。

  宗教必須有所宗,才能有所教。因此,宗教傳諸於世者,為經典和教義;而顯之於眾的,則是寺廟和教堂;寺廟教堂設置的主旨,就是闡揚教義、弘法利生。準此,寺廟本身不但要對其所屬宗教有深刻認識,而且要充實宗教內涵,藉機佈教,才能善盡教化功能,而有益社會和人群!

  現時都市發展迅速,土地價格甚高,新興社區出來未能預留宗教用地,因而形成了利用民房祀神闡教的家庭式宗教團體||神壇的快速成長,而且導致了無數的紛爭。神壇原屬寺廟的芻期型態,如果作風純正,運作正常,其功用與寺廟教堂殊無二致,但如其主持者不具宗教徒資格,未受宗教上之教育,無傳教之能力,即可能導致負面效果,而製造了社會上的問題,不但得不到杜會的同情和支持,也無法取得政府和教會的諒解和承認,因此,合乎宗教條件的神壇,如知自我約束,政府及教會基於事實上之需要,自然應行尋求神壇合法登記的可行性。

  道教是我國的固有宗教,秉承了黃、老有容乃大的精神,主張遵夭法祖,利物濟世,清靜無為而臻天人合一,尚自然、重謙虛,為而不有,成而不居。道教徒在進退之間,則主張﹁進則兼善天下,退則明哲保身﹂,太上道祖以﹁慈、儉、不敢天下先﹂為三寶,誨示後學:慈,是常懷仁心,憐孤恤寡,以天下蒼生之死生為己任,也就是悲天憫人的襟懷;儉,就是克己利人,不尚奢靡,厥守真我,以樸實為本,是無欲無貪,淡泊自甘的志向;不敢為天下先,則是教人不爭,要人忍讓,亦即是息爭止奪的德行。人若無欲,即不侈求;人不侈求,即無貪念;人無貪念,自無爭奪;人無爭奪,社會自然詳和。而今世風日下,社會風氣日益敗壞,而宗教力量又漸式微,宗教界功利意識逐漸濃厚,不但阻礙了精神社會品質的提昇,也影響了精緻教義的倡揚。道教誨人的德目至為繁多,道廟,道堂都有責任為社會樹立典範,讓廣大的信徒不生妄心,不啟物慾,不思貪求,如此,社會上就不會有爭奪,此對社會而言,是和諸;對國家而言,是團結:對世界而言,就是和平。

  三民主義使我們豐衣足食,經濟繁榮,信仰自由,而過了中國人有史以來的最好生活,但我們應該知道:道教是宗教上的三民主義!道教主張崇德報本,是中國的固有宗教,是團結民族心靈的唯一利器,這就是宗教上的民族主義;國人對道教信仰根深蒂固,且與民俗相揉和,與生活成一體,是國人的精神支柱,這就是宗教上的民生主義;道教的教會、宮廟,領導階層均採民主方式選舉產生,這就是宗教上的民權主義,我們如能團結一致弘揚教義,對整個的國家、社會、文化、歷史,才能積極的意義,才是教徒應有的責任!

TOP

感謝你分享「道教淺介」轉貼也請將版面字行對好
《我們對道教應有的認識》一書,我記的應是馬道長的書寫吧--台北市道教會出版

[ 本帖最後由 蔡逸竹 於 2008-10-11 19:51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