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原創] 解《道德经》

解《道德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以表述,道也可以非,这是永恒的道;名可以这样,也可以非,这是恒久的名。
  无,定义为天地的开始,有,定义为万物的本源。
  所以恒久的无有它,是想要用来观察它的奥妙,恒久的存在它,是想要用来观察它的归终。
  这两者是相同东西却是不同名称,两者共同称之为玄,由玄到更玄,开启了所有奥妙的大门。

  理解:
  道就是道,鲁迅说的好,天下本没有路,有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就是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道,就是成人成事的方法论,以及路线图。这里就涉及到知行合一。
  解释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以表述出道,那就有与此相反的道。这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表述出道,那就有于此相反的名。这才是永恒的名。好比对这个东西表示喜欢,那内心就有了不喜欢。喜欢和不喜欢是成对的。对一个事物的命名为白,那我也可以命名为黑。大家可以看看公孙龙子的几篇文章。写的非常好。老子本人,曾研究过名家。
  解释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总在变化,就像一个中心,可以从中心射出很多射线。或者如同水流,到了一个地方,突然发生流向变化。我们对规律认识不断变化。道可以表述为道,但是因为环境变化,道又变了,所以“非常”道。名也是一样。这种解释,指出了事物的变化。

  如果把“无”定义为天地的开始,把“有”定义为万物的本源。那么从无到有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变化、演进、创造的程。老子的举例就是:宇宙开始时本是“无”的,那时候把虚无的宇宙叫做“天地之始”,后来宇宙爆炸孕育了万物,就产生了“有”,又把孕育万物的宇宙叫做“万物之母”。

  “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其实都是指宇宙,只不过就是宇宙诞生前后的两种状态。把宇宙诞生前的状态“天地之始”定义为“无”,把宇宙诞生后的状态“万物之母”定义为“有”,那么“有”和“无”看似“异名”,其实却是“同出”都是指宇宙。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事物的两种状态,把这个事物前一个状态命名为“无”,紧接着的下个状态命名为“有”。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观察一个纯铁块,开始光鲜艳丽,后来生锈了。那么生锈后的铁块就是“有”,生锈之前的状态就叫“无”。我们在常“无”,也就是恒定没有锈的时候观察无锈对铁块的好处,在常“有”也就是恒定有锈的时候观察这个锈对铁块最终会造成什么影响。其实是一种通过观察物体前后两种状态来认识客观规律的科学分析方法。



  “无”和“有”是同一个物体的前后两个状态,并把从“无”到“有”的这个完整演变的过程叫做“玄”。玄之又玄,就是从无到有再从无到有(前一个“有”=后一个“无”),一个状态接一个状态的连绵不断的一个过程。如果人类把这些连绵不断的所有过程都搞清楚了,那么人类就接近万物产生妙处的根源,即可能开启“众妙之门”。

  正是因为人类在某一阶段只能认识其中的某个状态而已,所以人类不能轻易的刻舟求剑般的给所认识的下定义。

[ 本帖最後由 zanbusha 於 2017-3-28 10:50 編輯 ]

TOP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认为使行为变美,才是美,这就丑恶了;都认为使举动变善,就是善,这就不善了。
  本来有和无互相生长,难和易相互成就,长和短相互形象,高和低相互充盈,音和声相互协调,前和后相互伴随。是常态。
  所以圣人要抱着无的心态,去做,行事不言:
  教育万物劳作却从不言辞,创造东西不据为己有,做事不依赖别人,功业完成而不居功。
  只有不居功,所以才永不逝去。
  理解:
  大家都为了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美和善的标准,就都故意做作的追求形式上的美和善,就会让别人认为你虚假、伪善,反倒招致别人的厌恶。

  因为包括美和善、有和无、难和易等等都是相互转化、对立互补的统一常态存在。每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而人的心中一旦固化某种善恶标准(其实根本没有法,是自己在限制自己),甚至追求自己理念中的所谓美,就会给自己带来精神压力、痛苦,甚至终生无幸福感。其实人的内心,就是人处的社会。
  所以人们认识事物就应该考虑到矛盾的对立统一,不能片面的给某种举动下定义,要考虑其反面。
  因为所有的评价看法都是相对存在。你评价一个事物好,那你就等于定义了不好。
  比如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甚至某些伟人都定义:“给乞丐钱是一种善举”。如果每个人都给乞丐钱,一定会养成乞丐不劳而获的错误价值观。那么给乞丐钱就不是善了,而是一种纵容的恶举,如果那个乞丐是伪装的,那你极有可能被骗或者受害。而且当你给乞丐钱后,看到别人不给乞丐钱,那么不给钱的那个人也许会在你眼里就会是亵渎圣言的、罪恶的人。同时这句话的价值观也束缚了人类思想,甚至被异化成吃人的礼教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偏执的认为某个价值观是正确而造成的。这也就是老子指出对立转化之道与矛盾之相反相成这个规律的原因。
  所以圣人除了要考虑到事物的对立统一以外,还要报着无我、全身心奉献的心态,去做;事情行动过程中乃至完成后不要总灌输夸耀等等: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做了之后就别废话了,事情已经过了,并成事实了。教别人劳作前中后,不要夸耀灌输等等。因为你不知道你所教的方法是否能完全解决问题,不知道能解决这个事的方法是否能解决下个事,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有更好的方法甚至彻底超过你等等;
  生而不有。生发创造新东西而不要自私的占为己有,因为你所发现的想法或者创造的东西,其实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甚至某个想法或创造就可以启迪人类千年。如果你不公布、甚至据为己有的话,就会无形中阻碍整个社会进步,甚至让几千年后的人们都无法发现知晓;
  为而不恃。做事的过程中不要依赖外物,只有凭自身的本事独立去做,才能从做中学到真知,才能从自己完成的事中感受到自身的进步和快乐;
  功成而弗居。大功告成后不要沾沾自喜、不要沉浸其中、不要居功自傲而止步不前。

  只有不骄傲不止步,才能不断创造辉煌,所以圣人的圣迹才永存于世。

TOP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使贤人尊贵,这样民众就不会争执。
  不使稀有珍宝变得昂贵,这样民众就不会偷盗。
  不使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显现,这样民心就不会乱。
  所以圣人的治理,
  减少人们的心欲,填饱民众的肚腹,减弱大众的志向,强健大家的筋骨,
  经常让民众清空知识和欲望,使那些有计谋的人不敢轻易做为。
  去做没做的,就没有治理不了的。
  理解:
  崇尚贤人必然会尊崇某一个人的思想观点。尚贤的过程就是片面看问题。那么持另一种观点的人就会被反对、甚至被镇压,这样社会就会出现争执。同时管理者也不可能看到社会全貌,更不可能做出合理的决策。
  贵重稀世珍宝造就了无数虚高无用之物。贵重难得之物的过程中,欺骗也就产生,社会各个阶层欺骗之风盛行,以致人们互相抢购、欺骗、争夺、抢掠、盗窃等等。
  可欲之物有着巨大诱惑力,而大多数人的意志无法之抗衡。欲望推动了行动,而欲望只有得到满足,人心才会安定。所以欲不能太大,民心就不乱。
  所以圣人的治理:
  虚其心,实其腹。使人们能够虚心的听劝,剔除内心已有的想法,增加新想法。而且要让社会的每个人都吃的上饭、都吃的饱肚子。
  弱其志,强其骨。减弱人的志向。同时要让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强健的身体,毕竟身体才是事业的本钱,强健的身体永远是尊严的第一保障。
  知识、欲望、智谋都是双刃剑。它们都可以促进人类生活的进步,但也会断掉人类的未来。
  所以圣人要常常使人们认识到自己无知浅显,常使人们没有欲望,同时使那些耍计谋的人不敢胡作非为。
  那么去做社会上无人做的事情(为无为),天下就能大治。

TOP

简体字是歧途

[ 本帖最後由 zanbusha 於 2017-3-28 10:09 編輯 ]

TOP

隐藏

[ 本帖最後由 zanbusha 於 2017-3-28 12:07 編輯 ]

TOP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用东西向道这个杯子里面灌,可能无法灌满。
  深渊的样子,好像万物的宗祖。
  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它的尘埃。
  饱满的样子,好像可能存在。
  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好像是天帝的祖先。
  理解:
道解:
  所有的道,都有一个共同的原点,和最终的归宿点。
        如果把道比作河流,那么众多的河流(道)都会走向共同的大海(道的归宿点),这个大海被众多道“冲,而用之”,大海却怎么也不满。这个大海“深渊的样子,像万物的之宗”。然后就是“挫其锐。。。。同其尘”消融万物,最终归于一点。这一点“湛兮,似或存”介于有无之间,仿佛一瞬。这就是“帝之先”,一切的最初起源。
         湛兮,似或存。就是介于有或无之间。把道比做河流。
科学解:
  本章极有可能讲的是宇宙大爆炸前一刻形成的“奇点”。这可能和老子是国家图书馆馆长有关,老子看到的图书也许都是上古或者前代文明遗存下来的。那些古老的知识经过口口相传,直到老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没有人真正能讲清楚了,所以那时候的人只能记述大概。
  上图,帮助理解:



  冲而用之,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黑洞不断吞噬万物甚至连光都不放过“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渊兮,似万物之宗”。



  这章图片的背景里不应该有星星,那些亮点是各种碎片

  宇宙大爆炸前奇点形成。奇点吸收融合重组尘埃万物,好似一个大深渊怎么往里面灌东西都灌不满。
  奇点的爆炸,才能开天辟地。所以爆炸前的那个奇点深渊像“万物之宗”
  任何东西都被其吸收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所以说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而奇点极小密度极高,而且其存在也只有极短的一瞬间,所以“湛兮,似或存”。
  奇点的爆炸是宇宙的开始,然后才有智慧生命演进,所以它“象帝之先。”

  【奇点也许只是一个不断合成巨大的夸克(甚至是比夸克更基础的粒子)。奇点这个核心有着无穷多的致密排列的粒子(第二十一章阐述的粒子)。因为奇点引力质量过大,所以能不断吸收外界一切,并在其核心进行聚变,不断的吸收,不断的聚变,其体积被自身引力和聚变而压缩到无穷小。奇点有着巨大引力,奇点外部有着巨大真空拉力,一旦内部力小于外部力,奇点就会被膨胀,开始爆炸(就好像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被巨大的压力,压缩成一点点,然后突然把压力撤掉,发生爆炸一样)。爆炸的同时其核心继续吸收物质及能量。奇点的爆炸在无数的聚变、裂变过程中完成,直到形成黑洞,宇宙形成。
  在爆炸时,宇宙的一切,包括化合物、氨基酸、简单DNA等等分子碎片,以及生命体、灵魂、DNA链条等全都生成了。各种DNA碎片散落宇宙,开启生命的历史。DNA分子在一定的星球环境下,被解读,生命形成,而后又被相应的环境所选择。生命的DNA又受到病毒辐射等影响而选择性改变。生命的进化过程是在全宇宙中进行的,一直到第一批智慧生命诞生。这些智慧生命演进变高级后发现自己不完美,便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谨慎的改变自身DNA,或者改进已有的生命体、甚至直接创造智慧生命体,甚至创造宇宙等。
  进化的方向就是合适。进化方向可以前进,可以倒退。动物群体可以选择进化方向。举例:人的基因转移到别的星球,有可能变成一条鱼,甚至进化成猴子;人的基因也有变成树的可能。】

TOP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没有仁爱,把万物当做刍狗。
  圣人没有仁爱,把百姓当做刍狗。
  天地之间,难道不像风箱?
  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越产出。
  话多招数穷尽,还不如保持适中。

  理解:
  其实天地对万物没有仁爱,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天地造万物的时候把万物当宝贝,又尊重又滋养又灌溉。也许某天,天地就会用闪电、洪水等等把万物彻底毁灭,适合的活下来,不适合的淘汰。需要万物的时候,天地会再造出新的来。

  圣人对百姓也不仁爱。圣人用人其实也像对待刍狗一样,用人的时候对这个人关怀体恤有加。这个人或者这群人坏了烂了,就把他或他们剔除掉。再换新人,或者再培养新人。

  天地之间,其实就像一个看似空虚却永不枯竭的大风箱。火小了,拉动风箱,火就变得旺盛。万物少了、人少了,动动天地这个大机器就又可以造出万物、造出人。周而复始,保持稳定。

  但是过多过快的说,会竭尽民力,破坏了自然的自我更新的速度。那样社会就会紊乱。如果此时再说,整个社会机器跟不上。也就是数穷了。

TOP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理解:
  此章就说的天地自然繁育循环系统。
  山谷总是处在山脉的海拔较低处。从山上往下看,山谷处草木最茂盛。同时山谷中的草木年复一年的荣枯循环、各种动物不断繁衍后代,就好像山谷之神再不断制造万物,所以可把山谷称为不断繁育的母体(玄牝)。

  玄牝之门,就是山谷的最低处。又因为山谷的海拔最低处形成了河道,这些河道从天上往下看就像大树根脉一样,所以比作天地根。
  同时因为这些山谷组成的河道处于天地最下方,像大叔根脉一般不断吸收天地精华。所以万物才能繁育在延绵不断般的巨大山谷脉络中,好像怎么用山谷的精华也用不完。

  吸收能量,哪怕最小的能量也都能聚集,向山谷那般,虚心守下吸收世间一切,才能成其繁育万物之大任。正所谓厚积薄发。

TOP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生长自身,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所以圣人无私奉献反而能在众人中领先;置身于外反而能保存。
  难道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所以能成就他的自私。
  理解:
  本章讲天地这个大循环机器的化育是无私的。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地不只为自己生长而存在。天地无私的化育、繁荣万物。繁荣的万物又通过自身作用反过来改造天地。天地被万物不断更新,进而历久常新,所以长生。

  圣人要站在循环系统的顶端,把自己置身于整个社会,进而思考更大的循环。所以圣人总是置身于众人之后,综合全面的倾听别人的意见,审慎的考虑矛盾的各个方面。所以当圣人抓住主要矛盾并给出解决方案的时候,他总是得到众人的支持,所以他身先了。圣人考虑事情总是跳出自己所在的小范围,从更大的视角看待整个趋势,认清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总是向着更长远更有利的方向做事,所以身存了。

  圣人并不是没有私欲,他先己后人再己。后其身外其身,也说明圣人一定要在绝对安全的地方。圣人作为中枢,是不能死的,而且圣人一定是先己后人再己的。治理世界也只不过是圣人茶余饭后的小事而已。圣人的私欲就是为了推动文明进步、人人安宁快乐、人类文明的永恒。所以他无私忘我的努力来为人类做贡献。当人们都感到他的成就、精神和品格之美后,便都纷纷推举他,所以成就了大私。

  圣人的自私是无私,无私却成就了大私。

TOP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上等的善像水。
  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又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居住像水般谦下,心胸像水般深沉,,交友像水般亲仁,言语像水般诚信,为政像水般善治,做事像水般能动,行动要像水般时变。
  只有不争,所以没有过失。

  理解:
  上善如同水流。
  水滋养万物,万物离不开水,水却从来不跟万物争。同时水往低处流,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它自愿处在最低、最脏的地方,这是人所做不到的。水不分别,不选择,对待无论好坏环境都一视同仁、谦虚守下。所以水最接近道。

  水的七种品质:
  居善地。水对于地位是无可无不可的。别人都争上位,水就心甘情愿地居下位。“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一个人姿态越高、地位越高,就越少有人能够跟他交往、愿意跟他交往,因此他就会越孤独。人应该学习水,处得谦下,才能学到更多。

  心善渊。水居下,却不埋怨、不嫉妒、不反抗,兼收并蓄,才能博大深沉。它在最低处,汇聚所有细流,于是造就宽广的大洋。如果大海很挑剔,不愿意要小的、脏的河流,它又如何能够成为大海呢?不计较大小好坏的吸收,像大海一样融合、沉淀、自净,方能博大深沉。

  与善仁。水仁爱万物、滋养万物,毫不吝啬。不会因为你是坏人就不让你解渴,不会因为你喝得多就驱逐你等等,只要你需要水,主动接近水,就会得到水的帮助。我们应该学习水的这种平等仁善、有求必应的品质,不管对方与自己何种亲疏恩怨,我们一视同仁。当两个水滴接近之时,彼此和谐汇聚一体而不碰撞摩擦分离,并最终形成波涛大海,这是正是汇聚的巨大力量。

  言善信。水有信期,江海的潮汐时间非常准确。同时水对于万物的反映就像镜子一般实在,美的人能从里头看到美的样子,丑的人能从里头看到丑的样子,决不会有半点欺骗。人要学习水守时、诚信、真实的品质。

  政善治。水脉分布条理有序。水又取法于地形,把它放在碗里,它就是碗的形状;把它放在江河,它就是江河的形状。并且静态的水面永远都保持水平,一瓶水无论你怎么翻倒,水的平面总是平的。人像水学习,无论何种环境、都能适应、因地制宜、公平公正。

  事善能。水能繁育万物、能解动物口渴、能载船使之航行,能洗涤去污等等。水不刻意作为,却有能作为的品质。同时水流持久能动。所以平时各种粗鄙琐碎的事情都会做,并且具备坚韧品质,处理大事就会变得简单轻松。人平时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并且有恒心、有毅力,做起事才能事半功倍,这是水给我们的启示。

  动善时。水的变化因时而异,春夏变暖万物复苏,水流就变得湍急以便灌溉万物;冬天变冷万物沉寂,水也就凝结为冰块。因此人们做事时都要掌握时机,该动时动,该止时止,这是流水对我们启发。

  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安守谦下、心胸博大容物容人容世、交往仁爱有加、说话谨慎诚信、为政井井有条、做事凭借能力、行动掌握时机等等。这些都是人人应该学会的。
  如果人人都具备了水一般的善举,那么社会就没有动乱纷争,也就不会出现重大灾难。

[ 本帖最後由 zanbusha 於 2017-3-28 11:52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