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真如

真如

                                             真如

(一)真如

一切眾生皆具有圓滿佛性,這佛性有許多異名,如真如、法性、清淨本心、本來面目、本際、實相 、菩提。 為了描述它自在無礙的本來面目,又叫它為本地風光。真如具足圓滿的覺性, 故稱佛性,。又為萬法之本,故稱法身。為萬法之性,故名法性。此心之体不變昜,故稱它為真如。此心覺性圓滿本具,故名本覺。法性非虛妄不實,故名實相。心本清涼寂靜,故謂之涅槃。

法義的闡釋方式最常看到的是「体用」二說,也是現今常說的「本体論」與「現象論」。真如是心的本体論描述,生滅現象是心識所起的現象論。本体論與現象論是一体兩面,本体論在闡述心的靜態本質、本有的特質。現象是作用所產生的外相。不論由本体論出發或由現象角度的出發,都是心的一種描述。

大乘起信論把一心之法門,分成真如門與生滅門。又說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二門亦不一不二,互不相離,不相離即是不一不異,亦即本体論與現象論是不一不異。

一切法從本以來,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假名為真如。真如自体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眾生帶著真如在六道輪迴無量劫,也不會消失,証聖成佛,真如体性也不會增加什麼,此即是所謂法性如如,只因眾生有著妄想攀緣,才無法証得清淨的真如。若離了妄想心,就無凡聖、迷悟、空有、生死涅槃、煩惱菩提種種法相差別,真如自然法爾顯露。六祖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描述清淨真如。

真如門如何總攝一切法?真如有如實空的一面,也有如實不空的一面。如實空者,是說從本已來,不受一切煩惱所污染。不論你的心是悲傷或快樂,生氣或慈祥,都如虛空中的雲霧,任它變化萬千,亦不染真如半分毫,以一切虛妄之念與真如不相應。《入佛境界經》說「諸佛如來不見諸法,不聞諸法,不念諸法,不知諸法,不覺諸法,不說一法,不示諸法。」清淨法性無我、人、眾生、壽者相,離名言相,離覺觀、離分別意識,離見聞覺知而清淨無染,不淨不垢。

如實不空者。乃其体性雖然常恆不變,但自体具有無漏功德,能隨眾生心,起無量妙用。如實不空是在描述真如有著無量妙用的一面,猶如虛空之無礙性,才有風雷雲雨無量氣象,此即是真空不礙妙有,亦如六祖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中論說「以有空故,一切法得成。」在說理体與妙用乃不一不異。於理体,法性平等,於妙用,能顯無量義。似水生一切波,全波本是水。体用亦猶如燈與光,光在燈在,光還照燈体,心光復照心体,故說体用如如,即体之用是妙智,即用之体是真如。妙智與真如皆是對心的說明而有,皆在一心中。

楞嚴經的七處徵心,八還辦見,引導我們去認明心性的本質。比如我們見物,能見的不是肉眼,因為死人也有肉眼,能見的也不是光線,光只是能見的因緣之一,在八還辦見的一路剖析,就是在理清出不生不滅的心性。而就心相而言,一切相都是生滅的,有相即可以遣,而真如無有可遣,由此方向來領悟真如,是那麼的簡單又明確。若由諸法的現象來看,一切生存的、生起的,都是無常無我,所以會有法的成立,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而真如清淨無念,故真如乃一法不立,說真如亦無有相。


(二)明心
所謂「明心見性」,是先明心地而後見心性。明心地是先了知萬法不離唯心造,佛與眾生皆同此心,如達摩血脈論說「前佛後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此心無始以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形無色,非青非黃,離言絕句,猶如虛空,了無邊際。

佛與眾生的心性本來無別,若直下認取此一平等心性,當下心佛平等不二,即心即佛。若不能當下認取即心即佛,將會心外求法,以心求佛,若是如是,將猶如「佛在覓佛」,終是戲論。若能歇了外求之心,「法性佛」法爾現前,當下無欠無餘,在佛不增,在眾生時不減,猶如日正當中,虛空不曾明,日落黑夜,虛空亦不曾暗。明暗只是因緣所生的現象,虛空性如如不動。法性也如是這樣,離一切名言,不被凡聖句言所障礙,不被三藏十二部經所障礙,無古無今.,正如古德說:「縱使三祇精進修行,歷諸地位,及一念証時,只証原來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卻觀歷劫功用,總是夢中妄為。」

心外求法,即是將心覓心,皆是著相求境,一有著相,就與大道背馳。法即是心,心即是法,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自無心,隨處清淨,入一切差別境時,心亦無染無別,清淨如昔。一切萬用,不離唯心所現,心光透十方,切莫要「將心無心」,否則,此心卻成有心,心念一有作意,即落在有能所的分別心,但能無心差別,心、佛、眾生即同源。


(三)何謂見性

明白心的空性,不一定就能感觸菩提的妙用。見性不同於明心之最大差異,在於見性者能在舉手投足,揚眉瞬目中能自受用本覺的無量功德,自受用是由理悟進而不經意念,不經思惟的去親切感觸它,於日用中領受它。明心猶如看影片說明坐飛機的感覺,自受用是坐上飛機上天空直接領受飛翔。

真如是清淨法性的異名,法性又是什麼呢?諸論常說「法性如虛空相,無形無相無色」。無相無色無味,非見聞覺知之所及,既然真如非見聞覺知所能觸及,那麼為什麼又說能見性呢?此見非眼見物的見,是以心能現觀諸法本空,明覺法性本自具足,故假名為見。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即是見諸相畢竟空,因此,以見諸法空性名見如來。又以諸法無生性是諸佛第一諦身,故名見佛身。

對於見性,我們來下一個慨略的定義,即現觀緣起無常無我,了達名相不離緣起有,對非緣生之清淨佛性之妙用,能自知、自証、自肯,假名為見性。我們用六祖的一句名言來引伸見性的妙用,六祖說「惠能無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見性者心中起念時,念念正是不離清淨佛性的妙用。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是歷緣對境中,親切的感觸覺性之妙用。

我們來看一段聖者對見性的對話,昔異見王問婆羅提尊者曰,何者是佛?

尊者曰:見性是佛。

王曰:師見性否。

尊者曰:我見佛性。

王曰:性在何處?

尊者曰:性在作用。

王曰:是何作用今不見?

尊者曰:今見作用王自不見。

王曰:於我有否?

尊者曰: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

王曰:若當用時幾處出現?

尊者曰:若出現時當有其八。

王曰:其八出現當為我說。

尊者曰:在胎曰身、處世曰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舌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者喚作精魂。



(四) 見性至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 對緣起無自性、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能不經尋伺即能勝解無礙。

二, 養成令心安住於當下,心空如洗的定力。

三, 不希求未來,不攀緣過去,放下一切聖言量。

觀心前,先令心放下一切念頭,一切善事、惡事全拋下,得意的,失意的全放一邊,令心不尋伺,令心無起念的覺照。當妄念來時,知道妄念本空,來去不住,只管靜靜的看,猶如坐看風雲起。妄念的覺察當下,了無蹤跡了,久久純熟,能契入不除妄、不求真的無住心境。心若失去了正觀,才會讓妄念入侵,當心若被妄念所牽伴而失去正念正知時,就要從零開始,回到不尋伺、無起念的覺照。如此的反覆的學習安住,當安住心增長時,定慧即默默的成長。逐漸明白並自知念頭當下生起時,能夠不生對治,任其煙消雲散,這種通達生滅無性,即是空性顯現。當覺照生起時,即能明白覺性自然明淨,有妄想執取才會有染淨之執。

一旦心能安住於當下,並逐漸養成心空如洗的禪定個性,一旦日久功深後,自然會慢慢的相應於緣起性空,對境感受如夢如幻之般若空觀。習性顯現的分別我見,也會慢慢扭轉與淡化。過程中,分別我執淡化一分,就會與般若相應一分。對過去習慣性的攀緣、懷念,對未來祈求、追逐,都不外來過去帶來的自妄想習氣。當分別我執慢慢扭轉後,覺性自然逐漸明淨,也會進一步的相應不作對治、不執、不取、不求真、不除妄的般若。這無住、無取、無相的般若,乃立基於心空如洗的定力與般若空觀的深入熏習。

如果令心安住於當下,心空如洗的定力沒養成,以及未能致力熟悉於不作對治、不執不取、不求真、不除妄的般若,就無法有覺醒的火花。退一步說,心空如洗的定力沒養成,對緣起無自性、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之般若無以融通,更遑論會有覺醒的火花。

我等凡夫的分別我執不是今生他世才形成,而是無始以來就習以為常的,更是深深的、沈苛的融入我見之中。執為我的習氣,已深至無間運作,無功用行的堅固。要淡化、扭轉、瓦解它非是短時間內所能成辦,非得先將無始的散亂習性先扭轉不可,散亂攀緣的習氣不扭轉,正如烏雲障蔽般若日,清淨覺性難以顯發。我們讓心養成活在當下、心空如洗,正是第扭轉的第一步。繼之以「不執、不取、不求真、不除妄」的般若來深入習氣中,進行扭轉、瓦解,如此綿綿的熏習那股無始攀緣力,菩提覺性即能日趨明覺。

當我們六根對六塵,心無雜念,任外境自然的顯現在前,令心無造作的自然的覺照時,正是不作對治、不執不取、不求真、不除妄的般若,此時情境下,本身並無法自証他已離分別意識心,猶如眼不會自見眼,只能見物了知時,才知眼在。在對境下,當分別意識心生起時,能了然明確是怎麼一回事時,而後方才覺醒染著的分別意識是如是的執為有。未執時,萬境如如,本是現量,當下明覺非幻不滅的覺性。

楞嚴經中有一段詳述修証過程的話「觀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五) 覺醒

於現觀中覺醒了什麼呢?覺醒是相應般若慧,覺醒了菩提本自清淨,本自具足,本是無法可修,所以只是莫要污染,不須刻意去修持。覺醒菩提乃無禪定與散亂,所以入定不入定本是一境,無悟亦無迷,無法可証,不証自証。覺醒菩提非因緣生,故不生,不生故不滅。覺醒菩提無能覺與所覺,無悟者與所悟,只因妄想才會分為二。覺醒菩提人人本具,三界眾生帶著它輪迴,卻一點也不會染污它的光明清淨覺性。覺醒菩提不受思想、觀念所牽覊,即使通達三藏諸經,覺性依然不曾有增長。覺醒我們於日用中處處顯現菩提,實在不必再向外去追尋,只在於我們是否能覺醒而已。

大集經中,梵天問海慧菩薩言「善男子,汝今了了見佛法否?,海慧菩薩言,佛法非色不可睹見,汝云何言了了見佛法耶?一切諸法悉不可見,夫了了者即是佛法,無有二相。」經中所言法了了者,即是覺醒真性湛然的另一角度描述。

覺性湛然寂照,以覺性非緣生,所以不從境生。以覺性空靈含虛,所以不礙緣起。覺性不依作意,卻明明不昧,了了常覺。覺性應緣,出之無方,緣盡入之無所。覺性如天然湖潭澄淨無比,亦如明鏡懸空,隨緣影現萬像森羅,月來現月,月去不留。此覺性湛然,無真無妄,妙明圓覺,是千聖所歸,諸佛法身。

我們再看下一段經文,有更明確的描述覺性湛然。經中說「欲入性淨真如法藏三昧真際觀,菩薩則當觀照心地,覺用心智,唯照心性,細細觀覺。覺照心体,見性無動,証覺不動,即能恆用。用觀体智,見性清淨,性自離念,離念無物,心等虛空。即証聖智,如如聖性,二俱澄寂,空同無体,性体虛靜,則是名為,菩薩証入真如法界性印」。



心智覺用無礙,是依般若實相起用般若觀照,窮觀法界性,真性湛然,体用一如,故說恆用,以妙用不離本覺,本覺如如,故說不動。体用俱泯,性智如如,此如如智,說有時,其体性卻非見聞覺知所及。說無時,任用中無不具足。入此功德,假名真如法界性印。

TOP

有智慧地修持, 放下.無我.覺性,不偏執

自知、自証、自肯

佛語醒人, 字簡而義遠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喜德 經驗 +30 言之有物 2009-8-9 17:42
  • 喜德 金幣 +30 言之有物 2009-8-9 17:42
  • 喜德 威望 +1 言之有物 2009-8-9 17:42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