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佛教如何看待欲望

佛教如何看待欲望

自古以來,無論是世間道德還是出世間宗教,大多對欲望持否定態度。宋明理學甚至將欲望和道德對立起來,提出“滅人欲,存天理”的主張。而以佛法觀點來看,欲望從倫理角度可分爲善、惡、無記三性。其中,善的欲望需要發揚,惡的欲望需要壓抑,而那些非善非惡的欲望,本身雖沒什麽過患,壹旦和煩惱相應,就會介入惡的成分而變質。
科技的發展,給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同時也使人類欲望隨之不斷升級,造成很多新的社會問題。現代青年奉行能掙會花的生活原則:拼命地掙錢,拼命地花錢。看起來,似乎是工作、享樂兩不誤。但我們想過沒有,我們在享樂中花掉的是什麽?花掉的是我們的生命!因爲掙錢是要花時間的,而時間就是生命。
其實,人的基本生活可以非常簡單。我們今天的很多需要,並不是生存的真正需要,只是我們爲滿足攀比心而産生的需要。或者說,是社會使我們産生的需要。社會要求妳有舒適的住宅,要求妳有符合身分的服飾,要求妳壹擲千金。今天的人活得很累,因爲我們還有面子和虛榮需要去照顧,我們已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徹底迷失了方向。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在物質空前豐富的今天,我們沒有因此活得輕松,相反,我們比以往更累。當我們面對壹桌豐盛菜肴時,味覺已完全被它們麻痹;當我們面對燈火輝煌的街道時,視覺已完全被它們擾亂……我們用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掙錢,結果,只是享受了壹些我們本可以不需要的東西。這樣的交換,到底值得嗎?

TOP

欲望是永遠不會滿足的,這是人痛苦的根源。 欲望越小,自由空間越大,唯有無欲的人,才能擁有終極快樂。

TOP

慾望,求己所需,不求所要。

TOP

往好處想
慾望不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
從另一個角度看
它也是人類痛苦的誘因

TOP

回覆 4樓 seli0279 的帖子

言之有理!!

TOP

回覆 3樓 alsosion 的帖子

恰到好處的欲望,可以讓人活的輕松

TOP

回覆 2樓 十分想说 的帖子

無欲則剛,是不是這個意思?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