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為什麼要迴向、如何正確迴向?】

【為什麼要迴向、如何正確迴向?】

【為什麼要迴向、如何正確迴?】



談「迴向」

        
   「迴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所謂「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迴」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眾生修諸功德,而仍然沒有功德,就是病在不知迴向。因眾生與生俱來的習氣,就是不論做了一切什麼善事,往往想將功德佔為己有,而不願與別人分享,以為如果迴向出去,功德即非我所有,殊不知:「以一炬之火,數百人各以炬來取,此炬如故,福亦如之」,我們將火炬的光明給別人,不但火炬之亮度無減,反而更增加世間的光明,因此凡夫這種歸功於己的自私觀念,完全是與佛法不相應的!

    依佛法而言,「迴向」可分為三種:

1.回「自」向「他」:即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眾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並非只屬於自己所有,而實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開自己的心胸與氣度,同時學習菩薩念念「利益眾生」的偉大精神。

2.回「事」向「理」:即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迴向於不生不滅真如法界的「理」體。由於真如法界的理體是普遍平等而無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將所修種種事相功德,一旦回向到法界理體中,並且真正做到「三輪體空」,即「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廣大,而如虛空界一樣的無窮無盡了。

3.回「因」向「果」:即將「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到最高無上的佛果。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諸惡莫作是因,歲歲平安是果」及「眾善奉行是因,萬事如意是果」,是世間因果。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認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勝無比的果報。

       回向既然這麼重要,我們一般最常使用的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以及回向西方淨土的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我們要真正瞭解其迴向文的意義—即將自己所修的種種功德,全部貢獻出來,與法界眾生同享,不存一己之私,如此不但使諸功德得到保障,亦可使功德加以擴大,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功不唐捐」也。是以修學佛法的同修,實應學普賢菩薩發廣大心:「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以期利益一切眾生,使他們能究竟離苦得樂。

       總之,我們將所修功德,不論迴向眾生或迴向理體,並不是將功德作廢,而是將功德遍施法界眾生,使眾生常得安樂,而我們自己也將因眾生的安樂而得到安樂。由上可知,迴向的功德,是功不唐捐的,我們實應將我們所修的布施、誦經、念佛、行善等的功德,統統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期與法界眾生共成佛道,同證菩提。




迴向和發願有什麼不一樣呢?


迴向一定發願,發願跟迴向當中是有相同,同中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因為迴向本身就是發願,發願不能說是迴向,為什麼呢?你發願的時候,你這個願還沒有做到,只是發了個願沒做到,那拿什麼迴向?而迴向是你將這個願已經做到了,我們所修集的功德不據為己有,換句話說,與一切眾生共享,這就是迴向。所以迴向裡面一定有願,願裡面不一定有迴向,願要兌現了才叫迴向,因此發願迴向是連帶而起,道理在此。迴向文大抵以誦經之功德,轉送給特定對象、事物或理想。

----------------------------------

迴向文正確作法

無論妳頌念何種經文、咒語或是當義工都必須做迴向,不然所有努力很可能會被平日的妄念、所造惡業抵銷(這便是所謂的「火燒功德林」。行善必得善果,但若受惡行影響效果容易打折扣,如有回向則可以將損害減至最低),迴向文範例如下所述:

一心啟請法身觀世音菩薩作主,願將今日所修(包括任何聖號經咒及所做......等)功德迴向給......

大迴向:

弟子XX願以今日修法(行善、佈施......)所得的功德迴向法界眾生、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再迴向給...)

小迴向:

弟子XX願以今日所做之德迴向累世以來的冤親債主。 (再迴向給...)

祈願文:
弟子XX祈求『佛菩薩的聖號』加持成就『心中的願望』。

例如:
XXX願以此念佛殊勝功德
迴向給本人累世冤親債主
現居住在XX市XX區XX路......
祈求諸佛菩薩龍天護法慈悲加披
願累世冤親債主放下成佛
or
XXX願以此念佛殊勝功德
迴向給往生者XXX
現居住在XX市XX區XX路......
祈求諸佛菩薩龍天護法慈悲加披
願生西方淨土離苦得樂

出處:http://tw.myblog.yahoo.com/jw!zxYrd8SBSURXiEetuf8vUQ--/article?mid=140

TOP

很不錯的學習文章

TOP

有啊~後面有祈願文有教要寫地址啦~

TOP

引用:
原帖由 奮鬥小蓁 於 2009-2-22 23:00 發表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還要把地址說出啊
萬一不知地址呢...
自己居住的住址也不知道啊

TOP

把自己所修學的功德迴向超度他
時時刻刻祝福他,
時時刻刻將修行功德迴向給他。

迴向不重形式

而是重實質
在於自己的菩提心是否生起
在於自己的心是否能清靜

TOP

回是回轉,向是趣向,回轉自己所修的功德而趣向於所期,稱為回向。《大乘義章》說:「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例如:如果期望布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於他者,就是回向給眾生。如果以己之功德而期望自他皆成佛果者,就是回向於佛道。

這念心每當透過誦經、打坐、布施……加行用功後,如水清月現,沒有妄想煩惱,此時清淨的功德,再藉由回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一方面來提昇自己的心量,二方面益發堅固道心,三方面來報答師長恩、眾生恩、國家恩、父母恩。所以回向有多方面的意義。

回向可分為一般回向及特別回向。一般回向,如回向法界眾生、回向共成佛道…等,一般經書最後所附的回向文,就是一般回向。所謂特別回向,就是在特別的狀況下,例如:父母得了急病、怨憎會苦逼迫……,因為慈悲心、孝順心、不忍眾生苦,此時用功結束,在一般回向後,可再特別回向給父母或自己的冤親債主希望他們業障消除、身體健康……等,這念心不可思議,不可思量,不可限量,因此一般回向後可再特別回向。作特別回向並不代表自己心量變小,只是在特別因緣下,特別加強而已。

一般回向就像孝子每天都會例行來供養孝順父母,但是遇到母親節時,孝子除了例行的供養孝順外,還更發心思來供養孝順父母,等於因應特別時節,有特別的作法,來加強對母親的感恩。所以一般回向和特別回向並不衝突。

TOP

引用:
原帖由 奮鬥小蓁 於 2009-2-24 00:24 發表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啊是說那個家啊....我們的嗎...
要不然是說我的啊

TOP

回向給不知名的大德回向給天下數以萬計的眾生

TOP

好文章
多謝分享感恩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