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求復古,也要求創新─兒童經典教學新方法

求復古,也要求創新─兒童經典教學新方法

這是一個新舊雜糅的年代。新,講求的是方法、技術及效率;舊,則是河沙般緩緩累積起來的文化與智慧。就如新工法織就的傳統織物、新科技打造的舊式園林……,都是這個時代新舊交織的特色作品。經典亦如此,它就像那匹織物、那座園林。它的深度、意韻是我們希望展現的,但該如何展現則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風行將近二十年的兒童讀經教育看似屹立不搖,但身於其中的教師便深知箇中滋味;它並不如表面風光,要留住一個孩子的心是那麼不容易!越年長的孩子越是如此,身在課堂心在外,有時站在講台上的我們都不免懷疑是不是應該還他們自由。為了因應這個困境,許多教師費盡心思想出許多課堂小遊戲,如各式各樣的愛的鼓勵與口號,但這些遊戲只能吸引年紀較小的孩子,隨著年紀增長,遊戲成了大孩子隨心情決定是否取用的點心。為什麼呢?因為在這個年紀,唯有「知識」才真正能填飽他們的胃,才不會讓他們覺得來上課是浪費時間。是以我們必須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提供他們想要也需要的課程。
經典教育可視為語文教育中的一環,而完整的語文教學應包含「聽說讀寫」四大部分。或許讀經教師會認為這個目標太困難,應該交給學校老師或作文補習班,其實不然,只要能讓孩子「聽懂」聖賢所言、能夠「表達」心中所感,則已達到「聽說」的教學目的。而「讀寫」只要隨著學童年紀增長而加入閱讀討論,並讓他們將心中所感以「筆」表達出來,則能逐漸達到。不過,對大部分的讀經教師而言,要做到「讀寫」教學還是太為難,是以本文暫且不提,僅就「聽」與「說」二方面來做經驗分享。
從「聽」到「說」其實包含了三個階段。一是「資料輸入」,二是「消化理解」,最後才是「資料存檔/輸出」。在這環環相扣的過程中,資料輸入是被動的,但「理解」與「存檔/輸出」都要聽者自行運作才能達到。有些孩子常常坐在課堂上一節課,看似專心,但當老師丟出問題時卻一問三不知,這是因為「理解」之後的步驟他都沒有完成。老師或許會覺得「我都有解釋,為什麼他還是不懂?」答案很簡單,因為他沒有「自行思考」,所以右耳進左耳出。所有的事情都一樣,無論是數學公式或生活道德,只有讓他「自己」想清楚,才會變成他的。但很可惜的是,現在的教育很少教孩子思考,不論體制內外;教師要不是不講解,就是直接「公布答案」。如此一來,孩子的思考能力便無法啟動,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了不思考的壞習慣。
所有的語文訓練,不論聽說讀寫,目的都是在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唯有學會「獨立思考」,孩子才能對世界有所感、對是非有所判斷、對自身有所反省、對人生中將一再出現的考驗有所因應。我們一直在強調要教孩子「帶得走的能力」,但什麼是帶得走的能力?「思考力」才是真正帶得走的能力,記誦不是,經典的文本更不是。經典只是聖賢用來教育弟子如何面對生命的「教材」,真正的精髓是都隱在文字中的至理啊!
為了讓經典內化到孩子心中,並外顯於其行為舉止,筆者總會在課堂上不斷丟出問題,讓他們學著動腦筋,並試著打動他們的心。以下便是筆者依經驗歸結出的幾個方法。

一、說文解字:

中國文字是「表義」文字,每個字都有它的意思。最基本的,透過部首就可以知道字的大致歸類。再者,中國文字自古至今是一脈相傳的,所以每個字的用法雖與古代有些差異,但大部分的字,還是保有其原意,只要透過「造詞」,便可找出它在文句中的意思。因此在課堂上,有些簡單的字句可引導學童自行造詞、歸納分析並進行翻譯。如「擇鄰處」,「擇」字,最容易聯想的詞就是「選擇」,「鄰」字是「鄰居」,都與這個文句相符。而「處」有二音,在此既然念三聲,可造的詞便大量減少,有「處理、相處、處罰」等,這時教師也不要急著公布答案,可讓孩子自行進行語詞配對,「選擇鄰居OO」,相信孩子都有能力選出最正確的語詞。等到三個字都處理完了,便可讓孩子自行翻譯這個句子。通常當孩子第一次自行完成翻譯時,眼神中總會閃著興奮的光芒,因為他們可能從未想過,原來他們也做得到!
這樣的訓練有什麼好處呢?就如前所言,唯有透過自己思考得來的知識才能真正為自己所有、所用。這樣的訓練是在培養孩子獨立面對文字的能力,未來當他身邊不再有老師逐句為他解釋文意時,他才能透過自己的理解能力進行閱讀與思考。

二、以故事製造情境:

單純的文意解釋只能讓孩子了解表面意義,但文意只能在「腦中」作用,並不能在他們「心中」引起共鳴。要讓他們感同身受,最好的方法就是「說故事」。貼近生活的故事情節能快速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融入情境之中,進而產生各種情緒反應。而他們展現出來的好、惡、喜、怒便是教師要立即掌握的工具;抓住了情緒這條引線,再把他們從故事情境拉回文意中所要闡述的道德倫理,故事與經典就能瞬間結合,文意也會跟著活起來,甚至在他們心中形成一股自我行為約束力。
舉例而言,如「子不學,斷機杼」,只要教師的故事說得夠精彩,孩子定能隨著故事發展感受到孟母的憤怒、悲傷,也會在孟母「斷機杼」的同時為孟子捏一把冷汗。這時教師便可利用這股氣氛,問他們「孟母為什麼會生氣?你如果是孟子,你會不會做出同樣的事?孟子雖然做錯事了,但他勇於認錯的精神值不值得鼓勵?」甚至問他們是否有過類似經驗,是否曾經惹父母生氣。孩子的心都是善良,先用故事引起共鳴,再用柔性的提點打開他們的心房,如此,父母師長的期盼便可自然而然在他們心中住下,而無需透過教條或教鞭。

三、沒問題找問題:

故事對孩子而言,往往就只是個故事,看過就算了。若沒有經過引導,孩子也很難從中體會出什麼道理,甚至不知道故事的重點在哪,這就是現在的孩子寫不出閱讀心得的原因。為了教導孩子「聽懂」一個故事的重點,老師必需要獨具「慧眼」,從看似平凡的課文或故事中找出問題來刺激孩子思考。先讓孩子抓住脈絡,再討論故事意涵。
以「孟母三遷」為例。故事說完可以先問孩子「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誰?孟母為什麼要搬家?他們前後搬過幾次?從哪裡搬到哪裡?為什麼?」先讓他們回憶故事脈絡後再問:「為什麼孟母覺得學校附近是最好的住處?」這時盡量讓孩子發言,不要聽到一個教師自認為滿意的答案便終止,有時孩子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想法。經過一番思考討論後,教師再為他們作結論,告訴他們孟母為了孩子受教育所付出的用心,以及學習的重要。
經過數次提問遊戲後,教師便可再進一步問孩子:「你們覺得我今天會問什麼問題?」這是一個更有趣的遊戲,而它可以激發孩子的問題意識。幾次練習後,孩子們將可透過猜測老師的意向,學習到如何掌握重點。而且唯有孩子具備問題意識,他未來才能從大量資訊中分辨出是非對錯,不會對獲得的訊息照單全收。

四、與「當代」生活結合:

古代經典流傳至今,雖然其中的真理不變,但在實際生活應用上則必須有所轉化。就如〈弟子規〉中寫到,路上遇到長者時要「騎下馬,乘下車」,這是古代對長者表示敬意的方式,但若用在當代,恐怕後果就不堪設想!試想若在大馬路上遇到長輩,難道也要立即停車嗎?在經典教學時,教師們要適時的轉化情境,讓經典與當代生活相連結,經典才能夠活用。
再以「孟母三遷」為例。教師可問孩童「為什麼孟母覺得住在屠戶旁邊、墳墓附近都不好?」小朋友可能會很直接的回答:「因為孟子總是學屠戶賣肉,學喪家拜拜。」這時老師可以再接著問:「只有學校附近才是好住處嗎?你覺得住哪裡也不錯?」並讓孩子描述他們住家環境,包括有哪些住家,從事什麼行業……等。接著再問他們是否喜歡這些人家,住在他們附近有什麼好處。最後老師可以告訴他們古今環境的差異:以前學校不普及,交通也不方便,只有住在學校旁邊,孟子才有機會讀書……。如此才不會讓讓孩子片面以為屠戶就是不好的,甚至產生職業有貴賤之分的錯誤觀念。

上述是筆者根據以往經驗所歸納的幾個教學方法,相較於單純帶讀,教師得付出的較多的時間與精力。課前的準備除了經典朗誦外,還要找故事、想問題。不過經典教師是經典教育的掌舵者,唯有經典教師先轉個方向,經典教育才能走出新生命。黃崑嚴先生的《談教養》中有一段話,大概意思是「古代的老師主要教的是『學問』,而現在的老師除了學問不教之外,什麼都教。」看了這段話,大家或許會很感慨,在智育導向的教育體制中,學科補習班、才藝班林立,但就算孩子名列前茅、身負十八般武藝又如何?道德呢?誰教?為什麼我們要推廣兒童經典教育?難道不是為了解決這個教育困境?難道不是為了透過經典教孩子生命的「學問」?中國哲學是一種「實踐哲學」,如果沒有「起而行」,讀再多也只是「知識」,背誦能力也不過是「才藝」。如果連兒童經典教育都變成錦上添花的才藝教學,甚至變成競賽,那大家投入那麼多心思的意義何在呢?古聖先賢也只能在地下仰首長嘆了。
用「心」教經典,絕對是一件辛苦的事,尤其對廣大不具有文史哲相關專業的教師而言。但教學相長,用心準備教材,獲益的絕不會只有孩子。剛開始轉換教學方式時,或許會為了準備教材而筋疲力盡,但苦味遲早會退盡。一兩年後,孩子的進步與自我成長的喜悅一定會讓你覺得:一路走來,每一步都值得!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