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數學動腦 解構古巴飛彈危機

數學動腦 解構古巴飛彈危機

從「古巴飛彈危機」去探討國際危機決策模式、從數學的巴斯卡三角形以及迴歸曲線找到棋盤大獲全勝的「跳上成王的寶座」、以及在積木的排列組合中創造出各式新奇的玩具,台北市立永春高中第一屆數學資優班同學昨日舉辦成果發表會,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永春高中學生鄭鼎耀、顏永哲、黃嶸介及張鈞傑,在數學教師吳鐘謨、林國源的指導下,發現「古巴飛彈危機」驚爆13天危機管理之邏輯架構,同時可用賽局理論來研究,獲得全國數學建模大賽銀牌獎。

當年蘇聯既不願和美國發生核武戰爭,也不忍見卡斯楚政權被推翻,在美國提出24小時為限作要求的情況下,終究只有接受妥協的讓步。

昨日鄭鼎耀等3名同學還換上迷彩軍服上台表演,鄭鼎耀表示,他們採用層級分析法,分析美國不採取行動形成蘇聯撤退在古巴之飛彈,對美而言是最好的結果;同時,評估美國採取行動,但不引起雙方戰爭,讓蘇聯將部署在古巴境內的飛彈撤離,是次好的情況。他說,最糟的情況分別是「美國採取行動、蘇聯武力攻擊」,及「美國不採取行動、蘇聯採武力攻擊」。這是一種面臨問題時優先次序的研判。

另外在「醫生套手套」單元,問題是「3位醫生要輪流為1名病患開刀,病人感染了一種皮膚病,醫生中也有1人染了皮膚病,但只有2副消毒過的手套,醫生不能相互感染,該如何使用這有限的2副手套?學生王世杰、邱柏勛戴上雙層的手套示範演出,替病人動完手術後,把一手的1只使用過的手套翻過來套在另一手,目前一手1只手套、另一手有3只手套,套面已是乾淨的,可交接給下位醫生,他們在台上把手套翻來翻去、套來套去,靈活變化,令人看了眼花撩亂,以此類推,將有4種變化方式,大家動動腦嘍!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