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開南90年 台灣現代化重要推手

開南90年 台灣現代化重要推手

台北市私立開南商工建校九十週年校慶活動,在一場「現代,一直來一直來:開南商工與台灣的現代化」名家座談中,與會的學者專家從職業教育、政治運動、文學運動、體育發展等角度剖析,開南商工建校九十年來與台灣整個現代化運動的關係。

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指出,近年來台灣歷史過程,是一段現代化運動不斷發展再發展的血淚紀錄,開南商工正是這段可貴歷史見證與參與者,在荒蕪歷史階段的政治運動及文學運動中,開南商工從未缺席,歷史已注意到林日高、蘇紹文、王民寧、龍瑛宗、王昶雄、王井泉等校友,及藍蔭鼎、廖德政、張義雄等師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吳文星表示,從教育制度而言,日治時期為台灣近代西式教育制度之發韌期,因為以長期差別待遇原則設計台灣的教育制度,偏重初等和初等職業教育,一九一七年私立開南商工的前身─私立台灣商工學校奉准設立,是台灣協會為了培養前往中國或南洋從事工商業之人才而設立。

一九二二年起總督府發佈新台灣教育令,從此中等以上學校比照日本國內,開放台日人共學,日治時期所有的公、私立職業學校中,台灣商工學校是成立最早,且長期存在的職業學校,其學校規模最大。

該校為最早實施台日共學的教育設施,創立之初,第一屆商、工科各招收一班,結果商、工科台灣人錄取率分別僅14%、18%。一九二○至一九四六年,該校畢業生數商、工二科合計台灣人有2496人,佔68%。至於開南商業、開南工業二校畢業生,開南商業台灣人佔95%;開南工業台灣人佔96%。日治末年的開南商、工業二校則顯然台灣人佔絕大多數,日本人僅聊備一格。至一九四二年,全台公立職業學校台灣人畢業生約6000人,該校即多達4600餘人,是台灣人最主要商工基礎人才之搖籃。

有歷史的學校希望繼往開來
我們也希望教育真的可以傳承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